岱顶山又称大圣山,位于林州市合涧镇三阳村北的山顶上,是一处古建筑群。说起三阳村的来历,和大圣山有密切的联系,山顶主顶主殿玉皇殿,山腰药王庙,内祀有张仲景、华佗、孙思邈等7位名医塑像。山下孝思寺,为金代林州进士康塘的香火院。元至治二年(1322)重修,重修至今680余年。因三阳村位于三座古刹之南(阳面),故名三阳村。
每年农历6月15有庙会,到时,方圆几十里到上百里的善男信女等,纷纷到庙里烧香拜佛,行善积德,同时有大戏助兴。
说起岱顶山的来历,进入景区的大门对联可见一斑:幕灵山悠有藏真,仰岱顶渊源泰岳。相传系东岳阳泰山岱顶的一位道长创建了藏真观,故民间多称岱顶山,留有多块明、清碑刻。它的修建时间还不能十分的确定,据重修石碑上记载,有说是两汉,有说是隋唐,众说纷纭,均无可考。但从遗留的几处元代和明代重建石碑上考证,它的建设应该在北宋或宋朝以前是不容置疑的。
岱顶山的文化氛围很浓,除了教人行善积德外,还有许多文人志士留下了墨宝飘香,最著名的是马卿(字敬臣,号柳泉。河顺集北二里许有马公莹,马公卒葬于此。马卿少年聪颖,文墨精萃,明弘治八年(1495年),17岁举乡试,肄业于太学。明弘治18年成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授给事中,迁浙江副史使,后调山西提学,迁右参政,浙江右布政使,又迁云南参政,再迁按察使,福建布政司,南京光禄寺卿,大仆寺卿。都察院右副都御使,最后于嘉靖15年2月29日老卒于官,12月归葬原籍,闰12月12日嘉靖帝特颁谕祭。),他在嘉靖11年仲秋游大圣山时题诗一首,流传至今:
共上危峰望四荒,青空如洗雁南翔。
河流一线遥明滅(miè),山色千重门郁苍。
携酒登高先九日,卜居归老定三阳。
醉来未尽题诗兴,山鸟留人野菊香。
山顶还建有一大圣山钟房,内有2005年新立的大铜钟一口,两旁各搭配一小钟,撞击之时,声传四方,馨音飘荡,会给你带来好运连连。特别是钟身凸铸大字,教育人应该怎样度过自己的一生,怎样为人处事。读来心平气和,让你洗缺烦恼,一心向善。词曰:
一生不肯结善缘,世间有等愚昧汉。
终身安分度时光,到处随缘延月岁。
忍辱柔和是妙方,红尘百浪两茫茫。
休将自己心田昧,莫把他人过失扬。
休斗胜事莫争强,百年浑是戏一场。
顷刻戏房锣鼓歇,不知何处是家乡。
岱顶悲歌
作者:张国声
在太行山脚下,古老的淅河从群山之中一路走来。淅河两岸,太行山的余脉连绵起伏,位于河南林州市区南部十多公里的岱顶山地处淅河北岸,气势轩昂,松柏茂密,山顶上的岱顶庙香火缭绕,人旺气盛。站在高端,极目远望,淅河的波光,掩映在田野乡村的袅袅炊烟之中,亦真亦虚,亦梦亦幻,难怪古往今来会有无数文人豪士竞相登临,留下千古华章。
在山之阳坡半山腰处,密密的松柏荆棘当中,凸显一座孤零零的坟茔,如果不是坟前立有一块石碑,也许谁也不会在意它的存在,碑文斑驳但字体遒劲。细细一读,心头猛然一惊,继尔肃然起敬,令人感慨顿生。坟墓的主人,乃是林州百姓口碑相传、耳熟能详的抗战名将国民党少将旅长黄书勋。
寻访的过程不费周折,我们是从原康合涧一路寻访至此,好在乡村百姓大都知晓黄旅长是有名的抗战将军,一路上都很热心的为我们指路。山前的小村庄名叫三阳村,村头几位正在聊天的古稀老人得知我们寻访黄旅长,顿时来了精神,你一言,他一语,绘声绘色,声情并茂,滔滔不绝地为我们讲述黄旅长的故事,并执意要为我们带路,他们中的两位亲眼目睹过黄旅长的葬礼。
感谢岁月没有被尘封,感谢古稀老人们有这样的记忆,时光倒流,沧桑回首,一个嫉恶如仇、有血有肉的黄书勋,侠义情肠、贞节刚烈的黄夫人刘仪卿恍然如昨,跃然纸上。
黄书勋,字麟阁,1896年出生于山东宁津黄家镇。上世纪二十年代,军阀混战,民不聊生,加之列强践踏,国土沦丧,年轻气盛的黄书勋毅然投笔从戎。七·七事变后,坚决投身抗战,是黄埔军校高等教育班学员。此后,南北征战,弹林弹雨,九死一生。他曾参加过长城会战及台儿庄战役,与日军矶谷师团、板垣师团交过手,屡立战功,获国民政府海陆空甲种一等奖章,并升任国民革命军40军39师115旅旅长。1939年夏,黄书勋部与抗日游击队联手组织的常平阻击战更是重创日军。此后,黄书勋便连续在晋冀鲁豫等地与日寇作战。1940年春,黄率部进驻林县休整,期间曾登临原康柏尖山,并于岩壁上题词一首:“登高一望遍腥云,善恶同难何人分。返转乾坤行大道,还我原来太平春。”落款黄登高。抒发了作者借物言志,收复河山的雄心壮志。至今,这首荡气回肠的诗刻仍清晰可辨。在林休整期间,偶感风寒,久治不愈,其夫人刘仪卿远从陕西来林侍候,然常年征战,还中过日军毒气,黄旅长病情日重,于当年12月1日不治身亡。
丈夫下葬后,夫人刘仪卿痛不欲生,说:“我虽不能与书勋同生,誓当同死。”留下遗书:“麟阁壮志未酬,恤金应移以救国,以慰逝者。大衣一袭,乃麟阁夺诸日寇,留赐长子建章,冀其继父遗志。”舍弃年幼的两男一女,服毒自尽。前后相隔十余天,夫妻同葬岱顶山。时年黄书勋44岁,刘仪卿33岁。
夫报国至死不悔,妇殉夫慷慨悲歌,感天动地,惊泣鬼神,感念夫妇之壮举,军长庞炳勋特意为爱将夫妇料理丧事,亲自撰文竖碑,并举行了隆重葬礼。据村上的老人讲,当时40军全军送葬,送葬队伍绵延十多公里,埋葬后每天八名士兵为其站岗守灵,一直到日寇第二次打过来。我逐字逐句的细读碑文,心中感慨万分,字里行间渗透着抗日军人的血性呐喊和铁骨铮铮,我仿佛看得见滚滚硝烟之中黄旅长策马扬鞭,冲锋陷阵,呼啸而来。我也仿佛看得见黄夫人刘仪卿伉俪情深,夫唱妇随,义无反顾。如此贞烈,震古烁今。
春夏秋冬,日月轮回,转眼70多年过去了。期间,屡经政治运动,黄旅长的坟茔及墓碑也是历经坎坷,劫后余生。其墓碑是被当地村民以锻造水槽为由,躲过了“破四旧”的洗劫,才得以幸存下来。其墓址也是其后人历经二十余载,在当地村民和统战部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才得以寻访发现。2005年8月,由上海黄埔军校同学会上报,黄书勋被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章。黄书勋的小儿子、上海市地矿局退休工程师黄建国代父领取纪念章。
如今,在河南林州,岱顶山是人们游览休闲的绝好去处,也成为远近闻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一批又一批的游人来到岱顶山,走过忠烈的长眠之地,细读碑文,驻足凝视,凭吊祭拜。颤巍巍的老年人默不作声,分明是在追忆一段栉风沐雨的艰难岁月;手拉手的情侣们唏嘘不已,感慨一段旷世未有的经典爱情;少先队员们行个队礼,相邻不远的校园里便传来朗朗的书声。
岁月易逝,青山不老,墓碑无言,功勋永在。当硝烟散去,和平便弥足珍贵,人们尽情地享受着和平与安宁。那些为抗战而牺牲的先烈,他们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他们是中华民族永不磨灭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