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河曲海潮禅寺及庙会


海潮禅寺又名海潮庵,位于河曲县城东南35公里处的旧县村镇南门外,始建于明万历年间,后毁于兵火,清顺治年间重建,道光二年(1822)由祖师朴山更为现名,1986年入列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寺庙坐北朝南,北枕高坡,南临大涧,左右水绕山环,楼阁依崖而立。

海潮庵深隐山腹,占地二十多亩,容十二庭院,数十楼阁,无疏密之感,曲折幽深。司房窑、观音殿、藏经殿随地势层层递进,节节高升,直上高岗。寺庙的整体布局,以司房窑、观音殿、藏经殿三点一线为中轴,东有碾磨院、菩提院、九师塔院,西有十方院、牛犋院、方丈院、水月院,其间以院墙曲折分割,以洞门豁然通达,洞门下不是层层石级,便是鹅卵石铺就的小路,把亭台楼阁系在一起。每进一门,均别有洞天,无一不使人感到建筑物布置的错落缜密,回环幽雅。建筑多为砖券窑洞,部分木构亦为清代小式建筑。

海潮禅寺的文化内涵很深。清代遗留的书法,壁画,雕塑,楹联都是稀世珍品。有清道光年间绘制的十八罗汉救观音的壁画;有历代重修海潮禅寺的碑记及著名方丈行略碑记;有清代和民国时期的牌匾;还有各种木雕的佛龛和供桌。对懂行的朋友来说,细细地品味观赏,不失为一件非常惬意的事了。

有庙必有会,海潮禅寺也如此。

海潮禅寺每逢农历正月初八举行庙会,六十年举办规模盛大的法会,信众横跨山、陕、内蒙三省,最多时曾达数万人。

海潮禅寺庙会,也称“万人会”、“九曜星君平安善会”,相传农历正月初八是天空九神(星)下界之日,超度凡人,赐福万民。届时,民众南城祭星,设道场七昼夜,年前九日打会,起会时设会坪,为商贾贸易之场所,摆三堂,备四班鼓手,昼夜轮班吹奏。寺前东山门西山门前各有一棵古槐,上边各挂一匹白洋布,届时东槐布上着一条龙,西槐布着一朵花,所以佛门又叫“七昼夜龙花山会”。

每逢此会,整个旧县古镇,摊点林立,游客摩肩接踵、寺内香烟缭绕,钟声悠扬,炮声不绝。另外,农历二月十九、四月初八、六月十九这些佛教节日里,庙会香火也较为兴旺,各地善男信女除了祈求福、求财、求平安外还有诸多来还愿的。

庙会从初一开始,陆续有人来拜佛,一直持续到初八才算是高峰期,这天,远近四面八方的人们汇聚于此,犹如钱塘江的潮水涌动,人山人海,前不见头,后不见尾,人们熙熙攘攘手持香火,神情庄重,踏司房窑、登观音殿、藏经殿祈佛,梵音阵阵,香烟袅袅,佛祖面前,多少善男信女五体投地,默默许愿,盛况空前,庙会至正月底,才渐渐接近尾声。

庙会期间,寺庙还给远路客人免费提供斋饭,甚至有些附近的人们也要来分享,有道是:“吃一碗斋饭,消灾免难”,有许多善男信女大块朵颐吃素食,似乎是吃下的灵丹妙药,身体无恙。

海禅寺庙会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庙会上的商业贸易、文艺汇演、传统娱乐等多种表现形式,促进了当地的物资、文化交流,增进民族之间的团结、互助,为研究古代建筑、佛教文化、民俗曲艺等方面提供了鲜活生动的实物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