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林州大安村栖霞观


“龙盘虎踞萃栖霞,翠岭回环香径赊。烟水数湾萦玉练,晴峰九点秀莲花。洞天深锁神仙宅,道院旁临黎庶家。满谷白云谁是主,空山怅望日西斜。”这是明工部郎中郝持赞美《游栖霞观》的诗。

从合涧镇沿壶台公路,顺淅河逆流而上,西行3公里,至河交沟中的小寨村,村北过河即是大安村。大安村有所道观名栖霞观。

栖霞观位于村子南边,从南岸的壶台公路上就可以看到道观门顶上立的“栖霞观”三个大字石刻。观门用青石砌筑。中开一圆拱券门,拱券门上石刻二龙戏珠,下面是七级踏道,后面是方形石门墩,门开二板门。

院内三间三清殿位于高石台基,中间是五级踏道,边有垂带。两边厚厚的砖砌山墙上部置墀头。中间有檐廊,檐柱立在狮子柱础上,柱头上边有立枋,枋、柱间置雀替,枋上明间二组三彩平身科斗拱,稍间一组平身科斗拱,上托檐檩、檐椽。灰板瓦盖顶,硬山脊,五脊六兽。

玉皇殿也是三间,前面是拜殿,高石台基,中有五级踏道,两边砌垂带。踏道东侧立一通龟趺螭首的清代重修碑。两个山墙是用石头砌筑,上边用砖砌有墀头。顶是小灰板瓦覆盖,卷棚顶。后边紧靠的是玉皇殿,硬山脊,五脊六兽,灰筒瓦覆顶。

戏楼三间,下面是高近1米的石台基。山墙也是石头垒砌,上部用砖砌墀头。檐柱是两个石柱,上刻有楹联:左侧是“青梅煮酒曹刘论英雄”,右侧是“鸿门设宴楚汉谈天下”。柱头间承立枋、平板枋,枋上明间是一组三彩斗拱,稍间是一荷叶墩。上边是檐檩、檐椽、飞椽。硬山脊,灰板瓦覆顶。

民国《重修林县志》载:“栖霞观,县西南栖霞谷,元至元间(1264—1294年)重修。相传为仙人卢子綦修炼之所。有元知州李诚碑。”

李诚在《栖霞观记》中记栖霞谷周围有积秀峰、翠屏峰、顺秀峰、蹲兽峰等九峰。“叠嶂层峰,左右对持,壁立万仞,苍翠横空,仰视顾揖,有所不暇。”“有高松拥翠,茂树如云,得所谓栖霞观者。殿堂巍然,缔构雄伟,列仙洞室,拥掖左右,不类尘世。”

《栖霞观记》中还写道:“窃尝谓世之琳宫、道院,栖真养性之所,必去人境远甚者为胜,必居名山之尊而秀者为胜。然虽山之大,而所居高崄迫隘,终不至奇邃,必于山之幽深旷阔 ,胜景绝翼,方为奇特,是观也具兹数美。”

《隋书·地理志》: “林虑县有仙人台。”《颜修内传》:“乔顺字重产,有二子,曰璋、曰瑞。师事仙人卢子綦于隆虑山中栖霞谷,教二子清虚之术。服飞龙药一丸,千年不饥。”

三国时的曹丕守邺城时,游历了栖霞观,并写下《游仙诗》一首:“西山何其高,高高殊无极。上有两仙童,不饮亦不食。与我一丸药,光曜有五色。服药四五日,胸臆生羽翼。轻举生风云,倏忽行万亿。浏览观四海,茫茫非所识。”诗中提到的西山即林虑山,两仙童指的是乔璋、乔瑞。

晋有道士乔永,慕名三仙之迹,依观而居,栖霞观之名自此扬名于世。金代道士李志方来栖霞观后,垦荒而田,起建殿堂,使道士羽客有所依归。李志方命弟子康志宁、梁志让主此观事,力为经理,殿堂斋庑焕然一新。后以康志宁逝世,复以其弟尹志和、涂志坚为知观事,“顾瞻殿舍,成于草创,创建前后二殿,高大其制,塑新圣像。”后有洞微寂照大师姚志远、提举金志真,知观张道开,率领道士徒众,复大新方丈之室,创建重玄子祠堂一所。

李志方,初名益,安阳人。金崇庆年间(1212年),受到金宣宗的器重,特补户掾。后与丹阳马公的高弟光真子,于公门人柔和子卢公相遇,心志投合,遂弃俗脱迹,在栖霞观入道为全真教,往来于仙人岩、无忧洞、栖霞谷九峰之间,同栖烟林,对坐松月,木食涧饮,幽寂炼道。大元甲申,随师卢公赴燕(河北省),谒见丘处机。丘处机是被元太祖尊为“神仙” 的全真教长春子。由丘处机亲自赐名志方,号重玄子,可见李志方在全真教中的地位非同一般。卢公有北京道教之命,李志方独自归来栖霞观。时彰德总管赵德用请李志方主持迎祥观,后总帅萧仲通请主持天庆宫。丁巳年(1317年)宗王穆合,崇尚道风,排遣使者赠送金冠、云锦、道服给李志方。以庚申(1320年)二月九日,重玄子集众留颂,其颂曰:“四大既还本,一灵方到家,白云归洞府,明月落栖霞。”怡然而逝, 春秋七十有六。

在李诚《栖霞观记》中记有“至今观之西几三里许,有岩居石室尚在。至汉名是州曰岩州。又此州之地名曰仙岩者。”宋乐史《太平寰宇记》称:“林虑旧十三乡,今一乡而不详其名,考宋名见金石者通称仙岩,一乡为仙岩无疑。”在原康村香岩寺后晋开运年(944—946年)经幢上刻有仙岩乡。

2002年,在姚村镇坟头村发掘的刘朝宗家族墓,其中有绍圣三年(1096年)、政和二年(1112年)入葬的两方墓志上刻有“葬于相州林虑县仙岩乡皇化里之柏山”。因为宋代把县分为八等,按户数多寡置乡,林虑县当时有一千户,只能设一乡。原康经幢上所记的仙岩乡,与姚村镇坟头村宋代出土墓志上所记载的仙岩乡,在这么大的地理范围内都叫仙岩乡,进一步证明了《太平寰宇记》所考证的史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