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市地处杭州湾以东、长江口以南的浙江东北部,其丰富的海洋资源是当地民众生产、生活的基础,而特定的生产方式、生活习俗孕育了独特的民间艺术,舟山锣鼓就是其中的代表。
舟山锣鼓以锣、鼓、钹及锁呐为基调,间以丝竹,音响宏壮,旋律急荡奔放,气氛极为热烈,具有鲜明的海岛特色。解放后这一民间艺术,经过加工改进慢慢地搬上了舞台。主要作品有《渔舟凯歌》、《东海渔歌》、《渔民欢乐》。
2006年5月20日,舟山锣鼓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舟山锣鼓溯源
舟山锣鼓早在明清时期就在定海广为流传。相传最早起源于航海,船靠码头用它来招徕客人,航行时用它助兴解寂,遇雾时用它来传递信息。后大户人家婚嫁喜庆、祝寿做生,新船下海、乔迁新居、开张营业,也少不了约请一班鼓手吹打一番。
旧时的舟山锣鼓大多出现在民间乡里的红白喜事、庙会庆典及渔民祭海等活动中。1949年后,这一民间音乐形式在专业音乐工作者的参与和整理下正式定名为“舟山锣鼓”。在1957年莫斯科举办的世界青年联欢节上,舟山锣鼓曾荣获世界民家音乐比赛金质奖章。
舟山锣鼓独特的风格
“舟山锣鼓”是大套复多段吹打乐。乐队中吹、拉、弹、打各项乐器,配制齐全,两大主奏乐器--排鼓、排锣别致新颖,演奏风格独特,音乐、音量对比鲜明,音响色彩丰富,具备能表达多种情趣的功能;舟山锣鼓乐器配制齐全,其中的两大主奏乐器分别是由十三面锣组成的排锣和由五面鼓组成的排鼓,其演奏风格独特,音量对比鲜明,音响色彩丰富;舟山锣鼓代表性的传统曲目有《舟山锣鼓》、《八仙序》、《渔家乐》、《沙调》、《潮音》等,均被编入《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浙江卷》,还有许多曲目被灌制成唱片。
进入二十一世纪,“舟山锣鼓”这支海岛民间奇葩越开越鲜艳。用“舟山锣鼓”形式创作的作品多次在国家级及省级各类比赛中获奖。尤其是2002年纯打击乐齐奏“沸腾的渔都”以其热烈、火爆的气氛,丰富、多变的演奏,博得专家和观众的一致好评,在浙江省首届民间锣鼓大赛中获得创作、演奏双金奖并被邀请参加浙江省2003年新春团拜会演出。该曲既保留了“舟山锣鼓”的锣鼓精华,又增添了许多新的元素,使人感觉气势恢宏,激动人心,是“舟山锣鼓”改编较为成功的作品之一。
舟山锣鼓是中国民间艺术中一朵珍贵的艺术奇葩,是浙江文化中的精华,它就像一片温馨迷人的云彩,轻轻装点着舟山时代的风景,就像富有江南特色的浙江饮食文化,朴质无华又异彩缤纷。
如今,舟山群岛新区建设势头正旺,一声声铿锵有力的舟山锣鼓正在不断敲响新时代的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