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磐安乌龟端茶舞


乌龟端茶是流传于磐安县深泽乡一带具有民间绝技风格的传统舞蹈,至今已有160余年历史。

乌龟端茶原为婺剧小戏《浪子踢球》中的一段独舞,通过模仿乌龟的滑稽动作,向客人表演端茶献茶技艺,是戏曲中的丑角艺术表演。

乌龟端茶从婺剧演出中独立出来后,又名“寿龟奉茶”,在民间代代传承,并逐渐形成恢谐滑稽、吉祥长寿并与民间绝技相结合的表演风格,产生新的社会文化意义。在每年的元宵、中秋等传统节日或大型文艺表演时均有演出,深受当地群众喜爱。

乌龟端茶表演者右手掌中托一个木漆盘,盘上放两个盛有水的茶杯。全舞由一人表演,共分两段:

第一段表演乌龟出场端茶和献茶,表现向客人献茶的滑稽动作;

第二段表演得赏后的兴奋心情,动作欢快。

基本动作有后踢腿端茶、前踢腿端茶、后旁踢以双手端茶、前旁踢单手端茶、矮踢步交叉跳端茶、平步跳进送茶;跨腿换盘手掌托盘、托盘上下翻、托盘左点转、托盘右点转、弓背托盘、托盘上下送茶、捧盘左右送茶等。其中后踢腿端茶,脚后跟要踢着臀部;前踢腿端茶,前腿要平伸。所有跳进动作都是主腿下蹲的“下桩步”。整体上乌龟端茶表演者模仿乌龟形态与动作,形象逼真,滑稽可笑,音乐与舞蹈相配合。全舞音乐节奏强弱分明,每个跳步都落在强拍上,锣鼓点与动作配合紧密,动作富有跳跃性。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乌龟端茶收入《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浙江卷》。乌龟端茶作为传蹈舞蹈艺术从婺剧演出中独立出来后,其舞台艺术形象也发生一定的改变,成为磐安民间舞蹈的杰出代表。

2007年,《寿龟端茶》列入金华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2年被列为浙江省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