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南昌豫章十景


南昌,古称“豫章”。这座“昌大南疆”的古城,风景名胜,星罗棋布。自唐代以来,许多名流学士,墨客骚人,写下了难以胜计的名篇佳作。明代诗人曾棨曾在《南昌八景》七律组诗中,用每首的标题对南昌的景色作了高度的概括。清代在“八景”的基础上又增添二景,合则成为著名的南昌《豫章十景》。景以文传,文以景传,名噪古今,蜚声中外。

在漫长的岁月中,南昌历经沧桑,如今景物虽有变化,但仍有不少踪迹可寻,现逐景撰述之:

西山积翠

西山,位于南昌市西郊三十公里,因在城西,故名。它绵亘三百里,贯连五个县,主峰高达海拔八百四十余米,岚光染空,云烟葱茏,茂林修竹,四时苍翠,是南昌城西的一座天然屏障。王勃有“珠帘暮卷西山雨”之诗句。每缝雨后远眺西山,别有一幅苍翠欲滴的景色,为南昌《豫章十景》之一,冠以“西山积翠”。

西山,名胜古迹很多,最高处名萧峰,古称紫霄峰,传说为萧史弄玉吹箫引凤的所在地。昔日吴王濞亦在此山铸钱。山之东为缑岭,有明代宁献王朱权的墓葬,规模宏大。葛仙峰传为葛洪修仙处,遗有葛仙坛、炼丹井。山北有龟石,昂首北向,卷尾伸足,栩栩如生,上可坐数十人。西有梅岭,气候宜人,为避暑胜地,有“小庐山”之称。西山侧有令人遐思的梦山石室,山麓不远处有万寿宫建筑群,气势雄伟,为“西山积翠”增添秀色。历代名士汤显祖、曹学佺和《江城名迹记》编者陈弘绪等。都为此留下脍炙人口的佳句。明代曾棨《西山积翠》诗云:“城外青山爽气浮,重峦叠嶂拥南州。四时春色含云雾,万壑寒光逼斗牛。野树回连空翠合,涧泉长绕画屏流。由来此地多仙境,那得飚连汗漫游。”完整地描绘出了西山的景色。此景至今仍保持着它的风貌。

洪崖丹井

洪崖丹井地处南昌市湾里梅岭风景区伏龙山中,距南昌城区20公里。洪崖或称洪崖山,本是梅岭的古老名称。是皇帝乐臣伶伦炼丹之处,是中华民族音乐发祥地,是古豫章十景之一,也是中国最古老的景点之一,距今约有五千五百年至六千年的历史。

洪崖,地势险峻,石壁陡峭,四周险峰环绕。崖上有自北而来的飞瀑,乌晶源从西山最高峰罗汉岭、雷公尖、花坛脊发源,在乌井村汇合,经断岩飞流直下形成多级瀑布,最后落入深潭——洪井洞,飞瀑倒悬,状如玉帘。唐朝诗人茶圣陆羽品泉,将洪崖的瀑布水品为“天下第八泉”。

《豫章书》载:“洪崖先令者,得道居西山洪崖,或日皇帝之臣伶伦也。”相传远古时期,皇帝命音乐大臣伶伦创制音律,于是伶伦由陕西来到优龙山(即梅岭)在瀑布涧中凿井五口,汲水捣药炼丹,由于他精通乐理,断竹开孔而吹,创制了十二音律,被后人称誉为华夏的音乐鼻祖。后来他得道成仙而去,仙号洪崖,人称洪崖先生。洪崖先生得道处的炼丹井,后人称为“洪崖丹井”。明代相国张位的诗句把此地赞为桃园胜境:“逢泉皆可坐,击石自成呤。处处藤萝好,重重紫翠深。人稀莺转谷,院静鹤盘林,何福生居此,桃园莫更寻。”所以自隋到宋,南昌先后四次“以洪崖所在改为洪洲”。

洪崖的峭壁上有许多摩崖石刻。不少镂文虽经年久风雨剥蚀,字迹仍有多处清晰可读。其中“洪崖”两个石刻隶书大字,最引人注目,字旁刻有“康熙丙辰年(公元1676年),九月下浣笑堂白书”。

洪崖丹井曾经景致迷人、秀甲西山、飞泉湍奔、满山古迹、鸿儒争访、僧道云集,清朝之后逐渐淹没在历史的连天衰草中。如今“乐祖洪崖“塑像岿然屹立于谷底。西山八大名刹之首的翠岩古寺,晨钟暮鼓,梵音缭绕。徘徊于洪崖塑像前,仙乐般的萧声仿佛随风飘来,令人产生无限神思。

铁柱仙踪

万寿宫,在南昌有两处。一在西山,原称“游帷观”,后改称“玉隆万寿宫”。一在市区翠花街,原名“铁柱宫”,又先后改名为“天柱观”、“景德观”、“延真观”、“妙济万寿宫”等。南昌“豫章十景”之一的“铁柱仙踪”就是指此。

南昌万寿宫始建于晋代,比江南三大名楼之一滕王阁还早200多年。

滕阁秋风

滕阁,是指滕王阁,为我国江南三大名楼之一。初建于唐永徽四年(635年),由“滕王”李元婴所建,故名“滕王阁”。它历经沧桑,兴废28次,最后一次毁于1926年兵燹。

旧时,每到三秋时分,游人如织,登阁凭栏四眺秋景,远有黛色的西山,近见澄碧的秋水,晨熹朝霞,白鹜飞翔,夕暮渔歌阵阵,这种情景,不仅诱发游人的兴致,更引出不少名著佳句。明·曾棨为《滕阁秋风》写下的诗篇:“岧峣高阁出洪州,佩云鸣鸾帝子游。谩有文章传盛世,更无宾客宴清秋。绮罗香逐浮云散,弦管声随逝水流。莫向画阁看蛱蝶,梦来何处问庄周。”

滕王阁现经重建,雄姿再现,凌空突兀,瑰伟绝特,更胜旧时之景。

南浦飞云

南浦,本指南面的水滨,后指旧时南昌广润门外,依赣江、抚河交会不远处。南昌古代该处设有馆驿作为送别休憩之地。《楚辞·河伯》有“送美人兮南浦。”江淹《别赋》中“送君南浦,伤如之何?”。旧时馆驿东北邻滕王古阁,西倚桃花村,风景宜人。当时在此送往迎来络绎不绝,极一时之盛。该处春日垂柳依依,雨丝霏霏,秋日白云飞逝,雁阵惊寒,更增添了送别的离情。唐代白居易曾在南浦亭送过客人,留下诗篇“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一看肠已断,好去莫回头。”使我们似乎看到当年白居易在南浦亭送别友人依依之情。

南浦亭驿早废,原址已经重建,改为“南浦公园”。

章江晓渡

章江,即指赣江。古时南昌交通闭塞,河道纵横,往来交通多赖舟楫,故渡口散布。章江门外的渡口,地处要冲,赣江两岸和江中诸洲居民往来均汇集此处,人来客往,甚为繁忙。

每当晨曦朝晖初露,浩瀚赣江波光粼粼,帆影穿梭其间,“章江晓渡”与“滕阁秋风”、“南浦飞云”诸景,以及附近的滕王阁、娄飞墓、契家楼相连,恰似一幅风景画长卷。明代诗人曾棨为“章江晓渡”写了一首诗:“月落西山欲曙天,渡头人语古城边。钟声杳霭临江戍,帆影参差隔浦船。几处蘼芜深夕露,万家杨柳躲晴烟。年年过客频来往,谁复东流叹逝川。”这首诗绝妙地把“章江晓渡”的晨景,有如山水风情画展现于人们的眼前。

民国肇造,南浔铁路通车,渡口改设轮渡。后来“八一”大桥建成,大大改善了赣江两岸的居民交通,加之赣江沙洲隆起,舟渡无形中废止,“章江晓渡”随之“湮灭”了。

龙沙夕照

龙沙岗,位于南昌城西北约三里的赣江之滨,江畔是一片隆起的晶莹白沙。《水经注》记载:“赣水,又北迳龙沙西,沙甚洁白高俊而迤逦有龙形,连亘五里,旧俗九月九日高升处也”。古人把它比作未雕琢的天然碧玉岗。又据《寰宇记》载:“居住此地的人,曾见沙丘上有龙的脚迹,所以称龙沙。”唐时该地建有“清风亭”一座,明万历年间移地重建,易名“龙沙亭”。每当阳光照射蜿蜒起伏的沙丘时,光耀夺目,宛如游龙,而以晚景为佳。当夕阳西斜或月光清晖泻满江天和龙沙景区,犹如把人引入于诗画之中,游人驻足于此,真有飘逸之感。“龙沙夕照”之景亦得名于此。诚如曾棨诗云:“晴沙如雪照斜晖,一望川原夕霭微。霜落空林秋叶下,天连远水暮帆归。残烟漠漠孤城闭极浦苍苍一雁飞。自是江南多胜概,此中风景世应稀。”古时,每逢重阳佳节,豫章民众均有来此登高,饱览秋色的习俗。“龙沙豫章北,九月挂帆过”,此情此景,怎不令人神往呢?

清代中叶,这里已开始建造屋宇。民国时代更甚,原造币厂、豫章中学、励志社(今滨江宾馆)均设在此间。抗战前夕,还在此辟建“龙沙公园”,后改名为“城北公园”。从此。昔日的龙沙古迹已难寻觅了。

徐亭烟树

徐稚,又名孺子,汉代洪州高士,学问渊博,不愿出仕,以躬耕自给为生。后人为奉祀这位高士,乃在他经常垂钓之处立亭纪念,称为“孺子亭”。

亭初建于南唐,三国吴永安年间重建,原名“思贤亭”,先后曾更名“聘君亭”、“高士亭”等。

亭址建在南昌市西湖区西湖之滨,三面傍水,亭基湖石重迭,亭畔垂柳倒映,微波吹拂,水光潋艳。每当春雾蒙蒙,秋雨绵绵之际,更使人流连忘返。《豫章十景》之一的“徐亭烟树”,另名“徐亭烟柳”,即由此而得名。

唐代诗人陈陶的《题徐稚湖亭》之作,权德舆的《徐孺子亭马上口占》之篇。宋代苏辙、苏庭坚、王十朋、朱熹等均有咛诵。曾棨《徐亭烟树》诗云:“东湖老树拂晴云,树里空亭识聘君。莺啭绿荫初过雨,鸦啼凉影半斜曛。谁悬木榻延高士,空致生刍吊古坟,千载高风遗像在,令人怀仰挹清芬。”

徐亭历经兴废,现存亭重建于民国十九年(1920年),并以此亭为中心,辟为“徐孺子公园”。亭周基层重垒巨大湖石,堤上广植柳树,不仅加固了堤岸,更加浓了烟柳的气氛。解放后,人民政府在原“徐孺子公园”基础上进行了拓宽重建,使该园的景色更佳。

东湖夜月

“东湖夜月”的东湖,古代文献中早有记载,南北朝雷次宗的《豫章记》中说:“东湖,郡城东,周四十里,与江通。”郦道元《水经注》曰:“东大湖,十里二百二十六步,北与城齐,南缘回折至南塘,本通章江,增减与江水间……水至清深,鱼甚肥美。”东湖湖区,水域开阔,湖水碧澄,堤岸垂柳袅袅,有人把此比作“万柳堤”。“二月东湖湖上路,宫柳嫩,野梅残。”这是南宋爱国诗人辛弃疾在游东湖时所作的“柳叶诗”。明代胡俨的《东湖夜月》诗云:“月出海东头,澄湖百顷秋。人家灯火静,鱼艇钓丝收。云漫金波冷,星摇素练浮。徐亭与苏圃,清景复悠悠。”

欣赏“东湖夜月”情景,必须亲历其境。只是如今东湖地处繁华闹市区内,四周高楼环立,街灯闪烁,噪声喧嚣,昔日那种宁静的自然美景难以寻觅了。

苏圃春蔬

苏圃,又名“苏公圃”,位于风光秀丽的东湖百花洲内。宋代名士苏云卿隐居之处。据《江城旧事》记载:“南宋初年,苏云卿在湖之东岸小洲上,蓬门瓮牅,种蔬织履,在此隐居。他的少时好友张浚任相位时,屡次派人赠金求聘,但始终不肯为官。”后人赞他高洁,将他与徐孺子齐名,建苏公祠主祀。清时,在祠前筑堤,名曰“苏堤”,直通冠鳌亭,绿水环萦,四序有花,风光秀丽,是市区中心的揽胜之地,现为“八一公园”的一部分。

百花洲,自古就因景色潋滟,绿树成荫,碧水环绕,亭榭耸立而闻名于世,“苏公圃”又在其内,历代颂美之辞颇多。清代熊洪的《苏圃春蔬》诗云:“学圃前贤事,因君圃得名。一锄烟而适,双履水云轻。宋代园林梦,张书天上请。凿坯兼抱瓮,无可著先生。”

民国以来,这里兴建了省图书馆、科学馆、乐群电影院……,旧貌换新颜,“苏圃春蔬”景点也无影无踪了。

2002年8月22日,省市旅游局和《江南都市报》开展了一场以“旧豫章十景残缺不全,新豫章十景等你来选”的评选新“豫章十景”的活动。同年9月,《江南都市报》以《盛世美景众望归,全新演绎南昌风貌》为题公开揭晓评选结果。

公布的南昌新“豫章十景”名称中,只有“滕阁秋风”一景沿用了原名,其余九景均重新命名。在新“豫章十景”中有两处古景属于重建,它们是“滕阁秋风”和“铁柱仙踪”;五处古景被融入新景——“西山积翠”、“洪崖丹井”合为“梅岭奇秀”;“南浦飞云”,“章江晓渡”、“龙沙夕照”融入“滨江飞虹”。尚有三处古景因种种原因未被入选,它们是“徐亭烟柳”、“东湖夜月”、“苏圃春蔬”。

新“豫章十景”的评选结果获得了广大市民的热情称赞,认为古“豫章十景”作为明代大文人诗赋中的偶得,并没有也不可能开展群众性的评议,而“新豫章十景”的评选则开了历史的先河,不仅有利于促进文化旅游的发展和竞争,推出南昌新的旅游品牌,打出城市新的文化名片,而且激发了南昌市民以城市主人翁精神关注和评价城市建设的热情,从而给南昌新时代的发展史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南昌新“豫章十景”的排序是:

1、梅岭奇秀——古景“西山积翠”、“洪崖丹井”合并其中。

2、滕阁秋风——千年高阁盛名依旧,风光更新。

3、金塔镇宝——被古十景遗漏的唐代古塔重放光彩。

4、云谱丹青——东晋胜迹,至“八大山人”而名满天下。

5、军旗朝晖——起义旧址成国宝,八一广场更辉煌。

6、滨江飞虹——一江两岸新城崛起,“南浦飞云”、“章江晓渡”、“龙沙夕照”三古景包含其内。

7、象湖仙踪——美景婉若杭州西湖,古景“铁柱仙踪”重建园内。

8、青湖春色——四座公园满湖春,花园城市新亮点。

9、都市候鸟——闹市新奇观,人鸟共乐园。

10、古村寻幽——距省会最近的千年古村掀开盖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