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莆田二十四景,是指原莆田县境内的二十四个景点。这二十四个景点是清代顺治年间林尧英始定的。
据记载,明代天顺年间邑人吴希贤第一次给莆阳标出了四个景区,即“壶桥晴岚、乌山霁雪、绶溪待渡、宁海观澜 ”。林尧英认为这四个景区不能概览莆田优美风光,就遍览莆阳大地,第一次概括出了莆田二十四景。这些景点分别是:东山晓旭、西岩晚眺、梅寺晨钟、西湖水镜、南山松柏、木兰春涨、钟潭噌响、柳桥春晓、石室藏烟、智泉珠瀑、北濑飞泉、绶溪钓艇、九华叠翠、壶山致雨、三紫凌云、紫霄怪石、古囊山列山献、谷城梅雪、白塘秋月、宁海初日、天马晴岚、夹漈草堂、锦江春色、湄屿潮音。这些景点约定俗成,成为莆田妇孺皆知的传统景观,沿用至今。
但是,由于年代久远,沧桑变异,有的景点已成陈迹,有的已经消失。如,位于常太镇岭头尾的“北濑飞泉”,已沉没于东圳水库底;位于城厢观桥和庙前一带的“西湖水镜”,由于城区建设,已不复存在;位于黄石七境村的“谷城梅雪”,已见不到如雪的遍地梅树。还有位于华亭北部山脉的“三紫凌云”、位于城郊顶墩的“柳桥春晓”、 位于黄石天马村的“天马晴岚”、位于城厢的“西岩晚眺”等景点,再也见不到她们昔日的风采。然而,莆田二十四景中的大部分景观,至今仍然保存了下来,有的景观经过修葺,还赋予新的内容,使其更加绚丽多姿,成为人们消闲游览的胜地。
莆田二十四景之谷城梅雪
相传,唐代“贞观之治”年间,黄石谷城山下,一度成为八闽游客观览、骚人墨客咏诗作画的胜地,尤其在元宵节前后,梅花盛开之时,更是车水马龙,人头攒动,谷城山上万株梅花树盛开花,各朵梅花竞相吐艳,在数里之遥,远远望去,宛若天上降下瑞雪,在迷迷朦朦中,透出红墙碧瓦,仙境般的世界,令多少工商仕女、文武官员前来观赏游玩。那时,这座高150米的小山,松柏蓊郁、梅树掺杂其中,尤其谷城宫前,一大片梅树,尽开白色梅花,加上怪石嶙峋,红亭绿叶,掩映山下的池塘,蜿蜒的城垛绕山而筑,山上山下,山里山外,浑成一体,与蓬莱相比,犹过之而无不及。
历代名人对谷城山的诗画题咏便证实这点。
宋史学家郑樵曾数度游赏谷城山,如咏谷城山诗:“青嶂迥环画屏倚,晴窗倒入春湖水。村村丛树绿于蓝,历历行人去如蚁。新秧未插水田平,高低麦陇相纵横。黄昏倦客忘归去,孤月亭亭云外生。”这首诗高度概括了谷城梅雪胜境的迷人风光。
那迂回的绿树怪石,那画家挥笔的彩画,那碧波粼粼的湖水以及俯瞰远处绿树环绕的山村、水田、如蚁般来来往往的农夫和游人,都让他激情满怀。直到夕阳西下,明月高悬天际,这才依依不舍地离去。
宋丞相陈俊卿之四子宓,累官太府丞知南剑州广东提刑直秘阁,从学于朱熹。
陈宓咏谷城山诗:“谷城岩穴似飞来,十里湖光镜面开。夜雨松窗僧榻静,秋风柳岸钓船回。寻幽便扣兴云洞,乘兴还登呼月台。每到西湖吟咏处,令人偏忆故山梅。”
明景泰二年(1451)科状元柯潜,题咏谷城山诗:
“大山巍巍插天起,小山参差如聚米。长风吹我上高峰,一眺乾坤三万里。”
“禅房花木深复深,危檐滴露生春阴。白云满地石台古,老鹤一声山月沉。”
“松窗坐久转清悄,诗思撩人不知晓。我欲此地卜幽栖,须待他年济时了。”
“十五年前此地游,重来正值一天秋。好山横碧水穷处,落日留红天际头。
万顷桑麻连沃壤,数行凫雁下平洲。苍茫远景看都遍,又向松阴漱碧流。”
“海天空阔绝尘埃,此日登临气壮哉。老树如龙当涧立,流云似马破山来。
闲随野鹤行苔径,又跨天风上石台。佳景留人归未得,高烧银烛倒金罍。”
明国师礼部尚书陈经邦刻谷城山顶石上诗:
“衰年白发已盈簪,何意奇游慰宿心。幸有山僧能远导,遂从地主共幽寻。
岩前万亩黄云满,海畔千峰紫雾深。见说仙踪留绝顶,强攀鸟道上层岑。”
“笋舆每向危途息,节杖还将弱力任。红叶遍山冬更好,苍松复石画常阴。
兴云洞邃泉堪掬,呼月台高酒屡斟。俯仰乾坤增感慨,古来贤达岁登临。”
明尚书林尧俞和咏二首亦刻于顶:
“忘年喜共盍明簪,绿野招邀物外心。 信宿心灵如有约,苍茫仙迹已难寻。
萝悬磴道晴云细,瓦折珠宫灌莽深。石笋崎岖凌碧汉,海门空阔涌遥岑。”
“胜情到处犹堪贾,酒力衰时恐不任。气候初冬回暂暖,松杉落日带余阴。
台前月出谁能待,洞口泉香试一斟。为借摩崖题姓字,篮舆鸠杖以重临。”
吴献台亦和二首刻于山顶:
一经病免谢朝簪,绿野青山惬素心。何意客星占盍聚,幸依卿月共追寻。
千岩霁色云霞绕,众壑松声岁月深。欲探奇踪悬碧落,漫缘危蹬步华岑。
尚书曳履神逾王,樵叟扶节力尚任。斜日流红山转翠,浮烟凝紫景偏阴。
引杯问月月初吐,凭洞听泉泉可斟。黄石赤松今在否,御风万里一来临。
“谷城梅雪”几经兴废,如今谷城山已成平地为公路,池塘和满山梅树已消失在历史尘烟中。但越过千年时空,一代代的莆田人把这引以为豪的壶兰景观和传说在民间广为流传。
莆田二十四景之柳桥春晓
柳桥,古称柳塘,位于城厢区的顶墩村,距市区约1公里,三面临河,沿岸植柳,间栽荔枝。冬去春来,一棵棵柳树呈嫩绿的颜色,好像用碧玉装饰成的一样,从树上垂下数不清的像绿丝带一样的柳条来,放眼望去,全是碧绿的海洋。荔树也一棵连着一棵,每棵的叶子都是新绿的,充满着无限的生机。小草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阳光明媚,鸟儿在树上唱着婉转的曲子。澄清的木兰溪水缓缓地流着,鱼儿在柳树的倒影里自由地遨游,成群的鸭鹅也在水中尽情地嬉戏。船行舟走,货来物往,如水上的闹市。偶尔下起毛毛的细雨,柳塘更清新了,故有“柳桥春晓”之称,为莆田廿四景之一。
这里有一座桥,名曰“柳桥”,为宋代李富所建。据说,那时,城南以外之人来往县城,须在顶墩渡口乘搭渡船而过,可多次发生沉船亡难的事件。李富耿耿于怀,决心在此造桥,方便民众。于是,他在涵江等地的桥梁竣工后,即四处奔走,多方劝募,又出巨资,亲自主持施工。在他的带领和民众的努力下,桥建成了,因桥的两岸有垂柳成荫,便取名“柳桥”。自此,柳桥代替了柳塘,“柳塘春晓”也成为“柳桥春晓”了。
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年),邑人、万历四十年进士兵部侍郎彭汝楠辞官归里,在此隐居,建有十六世纪江南著名园林“岸圃大观”,有“烟鬟阁”、“情依楼”、“蕉声馆”、“剩水居”、“漏香廊”、“浮水舫”、“云来树”、“见山寺”、“隐花阁”、“寸草庵”及“桂园”、“荔径”、“壶天”、“樾庵”诸景,当时书画家董其昌书有“岸圃大观”字,画有“岸圃大观”图,柯无瑕为之作花卉写生,称“岸圃花志”。彭汝楠还撰有《岸圃大观图说》。明末清初,彭汝楠的儿子士瑛,参加了朱继祚领导的抗清义军,收复了兴化城。清兵攻破兴化城后,这一园林被夷为平地,而今荡然无存了。
这里有座新近重建重修的坐东朝西,以“法显神灵”为匾,“宫对文峰秀,殿濒兰水长”、“位镇柳塘胜地千秋显,神昭西境新宫万载灵”等为联、祀三位真君的灵昭宫,在柳塘的佳址上又香火鼎盛了。
古桥犹存,新桥再立。新建的柳桥,横跨在木兰水上,成为开通荔城、城南及新度镇的人来车往的公路桥,明时彭汝楠题刻的“古柳桥”碑石改立在新桥旁。柳桥已成为交通的要口了。
莆田二十四景之西湖水镜
“西湖水镜”是莆田二十四景之一,如今是名存实亡,成为历史的遗憾。
洪武十二年(1379)指挥程升,以增设军士,城隘难容,奏请辟城,乃越东北宁真门旧濠(即今观桥头之南)跨乌石山(东岩山),再东下前后埭与旧城合,延袤十有一里,周二千八百三十丈;门四:东西仍旧不变,南改望仙门曰迎仙门,后又改迎和门;北改望京门为拱辰门,东改望海门为镇海门;西门原名肃清门,后更改为永清门。四城门各建观敌楼,巍峨雄伟,极具气势。城墙基广丈六,基石深六尺,高二丈四,分二千九百六十二堞垛,水濠阔二丈,深一丈,因之原北门旧河,其位反在城里中央,河带已经历几百年,湮塞几可旱波。
明宪宗成化三年(1467),岳正左知兴化,城中州峰乌石诸山之水滥流缺道,遂瀣河取土,填雷坛之堑,并筑一闸三堰,引注堰流,在明宗书院前曰上堰,在城隆庙边曰中堰,在元妙观附近曰下堰,再下为兼济河,水出水关入新濠流入股沟矣。
三堰以中大,腹圆成湖,广可十五丈,取名水镜湖,功满之后,荷花盛开,出尘滴露,嫩茎戏麟,风闲翠扇,娇艳竞争。岳正太守邀宾泛舟其中曰:“此乃小西湖也”。并咏诗云:“性癖耽山水,莆阳不负吾,林峦清似滴,城郭隐如无,天险关形势,神灵效画图,全功些子欠,我设小西湖”。自书小西湖三字并诗,将立石湖滨。时有书生林召者,路经石铺,观岳诗后,戒石工莫刻诗“林峦清似滴”之“似”字,石工遂以召言告岳正知府,岳正亲诣问故,召逊谢而徐曰“似与如未免合掌,更似字为‘欲’字如何?”公拍掌大喜,再拜谢字,并赠束帛,遂改“林峦清欲滴”,立石时士林诵岳知府之贤及召之雅,至今传为佳话。
湖之左右两边,园林甚多,以上堰方主事成郁之青莲阁,林知府鸣盛之渔隐水榭,又有西源亭、绿天阁,宋家香皆称名胜;下堰林尚书云同之读书园,尤为妙境。湖滨有宋公祠,郡人报其浚湖功也。1562年倭寇入侵莆田,城陷祠毁湖壅,至万历四十七年(1619)分守徐良彦再浚小西湖,重建岳公祠,并在南北堤岸偏栽桃李,以示扶植斯文之意,其后徐公亦因之并配祀岳公祠。清代湖堤多被附近居民侵用,水中瓦砾废物,随时可见,逐渐堆积成山,一泓衣带,数里镜湖,将又无涓滴而已。
邑人彭鹏,字奋斯,号古愚,初任三河知县,景擢任广东巡抚,以治行卓越,操行导廉,治粤极有政声,曾获高宗纶绍奖荣,于乾隆二十九年(1764)元日劳殉广东任所,因爱桑梓,故遗命罄其多年积俸二千金,嘱彭姓族人再加人力助疏之,镜湖再露清波,迄今三百余年,亦时有修建,始有之“水纹晴外涨,镜镜晓来清。桃李争去放,诗景沁游人。”这些都是旧话。
莆田二十四景之西岩晚眺
西岩,即城西南的西山,位于城厢区的田尾地段,左为太平社区,右为下磨居委会,背靠梅峰,前朝南山,站在山前,放眼四望,城乡景色,尽收眼底。黄昏时分,夕阳一抹,城中楼厦栉比鳞次,炊烟袅袅四起;城郊四野碧绿一片,染满了晚照的余晖;新建的高楼大厦巍然屹立,沉浸在晚烟暮霭里。西山上,夕阳返照,千里流丹,万里生辉,风光如画,令人陶醉,故有“西岩晚眺”之称,为莆田廿四景之一。
山上有建于明代的西岩广福寺,座东朝西,寺分前、中、后三座。前座为张琴书的“西岩广福寺”石匾的山门、金刚殿、钟鼓楼;中座为正中祀释迦牟尼佛,两旁为侍者,左边为韦陀,右边为伽蓝,两侧为十八罗汉的大雄宝殿;后座中为观音殿,左为地藏王菩萨殿,右为极乐清凉,左室为祀无了和月中、体玄禅师的祖师堂,右室为祀国师、礼部尚书陈经邦(1537-1616)的功德堂。两厢以走廊相连,有祖师堂和极恩堂以及僧舍斋房等,其规模不大,然结构严谨,布局匀称,又错落有致,主次分明。它原是陈经邦的别墅,其孙陈钟岱,万历间以荫授户部郎中,居此“西岩别墅”。
明亡清立,清兵入关,南驱直抵福建,莆田沦陷,他与莆田诸名卿公子响应朱继祚,举兵复明,收复了莆田城。不久,清兵大举反攻,起义失败,朱继祚被捕殉国,钟岱毅然削发出家为僧,法号体玄。他先以别墅供奉清修,迎僧驻锡同参,并以祖父陈经邦与月中禅师的特殊关系,常与龟山福清寺僧人切磋问道,往来频繁,又令其妻妾与婢女,欲改嫁不留,愿修行者尽居于岩下另建一座西隐尼寺。他的妻妾及婢女均不肯离去,在西隐寺事佛终身。他一进沙门,自守清规,昼夜精勤,梵修无漏。他九十余岁时,把别墅改建为寺,立名“西岩广福寺”,为龟山福清寺城中廨院,供奉无了祖师和月中祖师的塑像,体玄禅师为本寺的开山祖师。
改寺名后,这里不仅犹存奇石、清籁、林壑、峰峦等自然胜景,而且有花圃、竹院、瓜棚、菜园等人造景物。清初住岩诗僧赵嵩有《偶成》诗曰:“客来何物可调羹,豆熟园中瓜满棚,剪取归厨营一饱,同过竹院听啼莺。”
如今寺宇已修葺一新,庄严恢宏,胜于往昔。尤其引人注目的是各殿堂计有数十对的石刻楹联,如“东来白马传经藏,西眺灵龟认祖山”,“明月清风无画意,名山胜地有深缘”、“曼陀天雨呈奇彩,般若灵源是妙诠”、“晚眺西天施法雨,早闻南海涌潮音”、“今日方知心是佛,前身安见我非僧”、“负廓禅关尘外净,衔山西照晚来红”、“往昔造祗园一乘宗风曾丕振,今兹修法宇六眸廨院又增光”、“就家宅作绘孤园认取龟山看祖刹,挹河流为功德水冯从鹫岭继宗风”等。这些楹联点缀其间,道出其寺的溯源和宗旨。
莆田二十四景之天马晴岚
天马,即天马山,坐落于笏石、北高和黄石三镇的交界处,位于黄石镇天马村,为南北走向,如一匹昂首挺胸的天马,故称天马山。“马头”那边,有一条形如绳状的水沟,围绕着山麓的周围,中间有一座石桥,取名“铁锁桥”,说是用来遏制天马的;“马尾”那边,有两块田螺状的巨石,据说为阴阳两性,乃田螺精的化身,常去糟踏作物,被土地公上奏玉帝,玉帝旋令雷公击碎一块,此后,另一块田螺石再也不敢去糟踏作物了。这里,每逢天晴景清,山岚蒸腾,水气氤氲,山腰处处缠云绕雾,远观山似天马,若隐若现,犹如奋蹄腾空之势,因而有“天马晴岚”之雅称,为莆田廿四景之一。
山上建有古寨,其基宽阔,门枢孔有小钵子大,方圆有数里。这里地势险要,只有一条羊肠小道可通,为藏龙卧虎之处。相传宋时陈同济于此落草,后被杨文广所破。又说黄石有个叫李毓,在此筑起山寨,垒起城墙,称王称霸,显赫一时。山寨有一参天大树,人称“晴岚树”,又称“通天松”。山寨被云雾湮没,若隐若现,变幻莫侧。有一年秋天,朝廷令一武元吴浩率兵攻打天马山寨,用火烧毁周围的草木,雾气化解,山寨便显出真相。双方短兵相接,殊死搏斗,吴浩敌不过李毓而退却。几年后,朝廷又派遣一大将攻打山寨,李毓寡不敌众,逃离了天马寨。
山上有明御史朱浙所建的“天马山房”读书处和他书写的“忘归”石刻及他的墓道。据说,山的半腰有座古寺,周围树木苍茏,环境幽静,是读书的好处所。明嘉靖年间,塘下有个朱浙的书生,自幼聪颖好学,每天很早就来到寺旁择处读书,一日三餐托寺僧代炊,并同寺僧成了至交,有时读书忘了时刻,便在寺中过夜。一天,塘下和附近几个村庄联合出游,几十里方圆,几十台戏同时演出,大灯、大旗、大锣、大鼓、十音、八乐、旱船、马队、妆架……队伍长达几里。朋友们到处找他,找了半天都不见他的影子。原来他坐在寺旁的一块巨石下静心读书。由于他刻苦攻读,终于登上进士榜,当上左都御史。他出任御书后,趁一次巡视闽粤的机会,回乡省亲,并特地来到天马寺重游少年读书的地方,兴致百倍,挥笔在寺旁大石上写了“忘归”二字。从此,这石就被人们称为“忘归石”。
“马头”之下为天马村的康厝自然村,有明工部尚书康大和的故居和悬有横石匾“尚书衍庆”与“宗正流芳”的康氏祠堂。其旁有一御赐的“下马牌”石刻。相传,康大和出仕前,家道寒贫,日间挑盐卤,夜间读书。有次,他去向仙公求梦指前程,仙公却赐个“天覆地,海水淹白鹤脚”之梦。他心灰意冷,感到仕途与他无缘。于是,他又去挑盐卤。一日,他挑上盐卤往永春路经白鹤岭脚要休息时,刚放下的“钩堵”拄翻一个写有“天”与“地”的碗座,由“天”覆成“地”,盐卤溢了出来。他顿领梦意,即时回家赴京应试。在路上一家客栈住宿时,天下大雨,恰巧其邻居在拜塔忏,他看到纸糊塔的各层都有写字,唯底层空白,好奇地举笔写上“花因结子随风落,佛为渡人冒雨来”。他刚放下笔,天底下的佛祖都召之而来,空中传来了“感谢康大人”的呼声。在这次应试中,他中了进士,后官居工部尚书等职。
山下还有“伏龙穴”等古迹。
登上山巅,那浩瀚壮观的兴化湾、平海湾和湄洲湾以及莆地的秀景尽在眼下。如今,天马山上乔木参天,绿树成荫,与壶峰、九华诸山遥遥相望,争雄比美。在周围平原和临近“土海”的陪伴下,将再展现出天马的雄姿!
莆田二十四景之北濑飞泉
北濑飞泉北濑飞泉,位于离县城约十公里、北九华和南天马两山相夹、坐西向东的常太镇松峰村的虎基底。此溪名曰北濑,为延寿溪的上游,两岸悬崖峭壁,溪底巨石密布,千孔百洞,形态各异,上下落差约有二丈左右,水流飞泻而下,碰在石上,反弹而起,腾起二丈左右的水花,然后又徐飘而下,方圆约有一亩之广,其状如飞珠,如溅玉,如蟠龙争斗,如狮子吐雾……其声或叮当,或铿锵,或澎湃,或轰隆……如私语,如丝弦,如急雨,如闷雷……胜似悦耳优美的交响大乐。其景观十分壮丽,故称北濑飞泉,为莆田二十四景之一。
飞泉之上有一巨石,刻着明莆田知县何南金的题写:莆西北诸泉,则使华陂为之尾,诉陂而溪,以达于濑”。其记载着北濑飞泉的地理位置。飞泉之下有一深潭,名曰九龙潭,为九龙聚会之处,旁建有九龙庙一座,祀管束九龙之龙王。方翥诗云:“濑寒隐鱼鳖,庙古动龙蛇”。陈俊卿亦有诗云:“飞泉日夜涤成长,洗马早知有此池;弹雀随珠轮得失,平吏戍代上林枝。”据说,这里每天都有鱼儿溯溪而上,游至此处,都被飞泉所阻,有的被反冲而返,有的游至文水处,山民于此网鱼,多则可网到百来斤,少则十几斤不等。
北濑飞泉今化龙。莆田县人民政府于1958年6月组织全县干群于此化龙————在上游兴建东圳水库,1960年4月完工。其工程包括:
1、拦河坝,长367米,高58米后加到81米,顶宽8米,底宽354米,如一座巨大的铜墙铁壁,横亘在九华、天马两山峡谷之间,截断高山云雨,拦住自仙游九鲤湖奔流而下并汇合常太诸溪的流水,形成一个面积10平方公里、库容量2.8亿立方的人工大平湖;
2、拦河坝右侧的放水塔和输水隧洞工程以及全长180公里的干渠一条、支渠12条,灌溉着南洋和沿海50多万亩的农田;
3、拦河坝左侧的溢洪道设施;
4、拦河坝下游紧靠输水隧洞的一座三台机组发电6350千瓦的水力发电站。这是一个具有灌溉、防洪、发电、航运、养殖、供水和旅游等综合利用功能的工程,为莆田人民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东圳水库建成后,北濑飞泉的面貌已改观,但其飞泉点,相传为仙人活动后留下的灶、鼎、桌、井、足桶、足布、面桶等的奇石,九龙潭等的遗迹依然横卧于水电站前约30米处的溪底内,仿佛展现出当年的景象。
莆田二十四景之湄屿潮音
福建莆田湄州岛上的妈祖庙(又名天后宫)闻名海内外。建于宋雍熙四年(公元987年)的湄州岛妈祖庙,经历代扩建日臻雄伟。岛上最高处耸立着妈祖像,宝相庄严,人说妈祖眼看台湾岛方向,日夜保佑着海上的渔民和航船。
庙后的岩石上刻有“升天古迹”、“观澜”等古石刻,于此登上高台,鸟瞰全岛,远望可见舟辑相接,帆影点点,湄州湾犹如半满月,山环水抱,这里有着“天下第一湾”的九宝澜黄金沙滩、莲花湾沙滩,走到哪里都可以闻到海的气息。潮汐吞吐,海风清爽,你可以把关于海的所有遐想放飞湄州岛。
传说当地妇女因崇敬妈祖,连发型装扮也模仿,任时光流转,代代相传,当地不少渔妇梳的仍是“妈祖头”。旅途中,不时可见作此打扮的老太太:发髻高挽盘在头顶,斜插一根银簪子,脑后插后冠式样的银头饰,鬓旁两朵小红花,说不出的飒爽妩媚。
惠安县惠安女风采闻名遐迩。在离莆田约二小时车程的惠安东南崇武半岛,电影《惠安女》令此地的传统惠女服饰闻名全国。惠女穿着的衣裳别有风情:上着紧身斜襟衫,上衣短至肚脐;下着黑色宽腿裤,腰束银链、手带银镯,头用花巾裹的严严实实,只露出眼睛、鼻子和嘴巴,头戴圆形尖顶竹斗笠,别有一番风韵。
莆田二十四景之锦江春色
锦江春色,位于江口镇境内。
锦江,系江口的古称,上靠福清新厝,下连涵江,东南濒临兴化湾,地理位置独特,自然条件优越。芦溪和蒜溪于境内纵横交汇,或灌溉,或运输、或养殖,然后注入兴化湾。三春时节,满溪碧涨,两岸桃红柳绿,娇艳欲滴;海上银波粼粼,轻舟点点,呈现出航运、捕捞的繁忙景象。
在溪海交接处,建有石桥,名曰江口桥,又名尚阳桥,与福清市相接,为省市交通要冲,是人来客往的必经之处,有“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之称。这里有一片名曰九里洋的冲积平原,阡陌纵横,土地肥沃,庄稼连片,如绿色的地毯,广阔的海洋。其间,村居民舍星罗棋布,高楼大厦鳞次栉比。站在锦江中学山岗上,眺望兴化湾,“九里洋”和囊山,有碧兰的海水,有淡黄的油菜花和绿油油的麦浪,有翠绿的松林。形成色彩相映的天然景观。
境内有创建于宋太平兴国二年(公元977年)古老的南安陂,比木兰陂(1083年)早106年;陂长342米,比木兰陂219米,还长123米的宏伟古陂;还有建于1966年的东方红水库;有明崇祯乙亥年(1635年)重修的“迎仙寨”石刻,还有民国时,国民政府主席林森曾亲题“锦江春色”四字,刻石于锦江中学左边石崖上,为“锦江春色”增添了诗情画意。在此环观“锦江春色”美不胜收,是莆田廿四景之一。
共有十个景观:
一、江桥夜月:萩芦溪入海处,现有连续三桥夜间桥灯与月光同辉相映,分外迷人;
二、古寨夕阳:锦中山岗上的“迎仙寨”,夕阳照映一片通红,秋芦溪口,已沉浸烟波中昏昏蒙蒙;
三、雨堤烟树:雨天站在江口桥上,东望江下海堤直奔东去,蒙蒙树影如烟;
四、瓜圃笙歌:前面村园林成片,六月暑天瓜棚下,清风爽爽,莆仙十音八乐,风飘田野;
五、渔舟撒网;兴化湾上,清明渔汛,盛产马鲛、力鱼全湾遍布绫网,争个好收成;
六、青山倒影;天晴风静浪平,船行兴化湾,回顾侨乡江口,青山倒影水中,格外好看;
七、春郊麦浪:春天的“九里洋”,绿油油的小麦正旺,春风一吹,麦浪滚滚;
八、远浦归船:黄昏,忙碌一天的船儿,满载喜悦欲扬航回归,点点航影,乘风追浪回归忙;
九、隔岸吹笙:经萩芦溪水滋润成长的两岸江口人,喜爱音乐,由于溪水的调谐,隔岸吹得更好听;
十、海市蜃楼:是十景中最少见的。那是一九四二年三月十日,在后郭小学体育场对面隔海处,映出三座远山和华丽的集市,村庄、房屋、人影、田园、林木、牛马……还有一道石拱雕栏的长桥,上复一座葫芦金顶的亭榭;桥头一座石塔,高耸入云;桥外波涛中,有似炮台和战舰的形影各一。夕阳将下,景象渐渺;黄昏之后,一切乌有。隔了一天下午,那片海上又重现这一幕奇观,只是时间较短,仅半小时而已。
入夜的江口,灯月交辉,相映媲美,恍若天上的都市。江口的美丽不亚于姑苏,于是人们便以杜甫名句“锦江春色逐人来”中的“锦江”,做江口的雅号,称江口春色为“锦江春色”为莆田二十四景之一。清代林舟聿有诗曰:“遥望锦江入画图,阑珊春色赛姑苏。野花浓艳游人醉,紫陌香泥润若酥。”
江口桥边有“舟痕石”遗迹,相传赵真人飞升后尝乘铁舸至此,舟痕尚留石上,郡人于此立“昭灵庙”祀之,其香火鼎盛。境内有规模宏伟,名闻闽中的东岳观以及香山寺等,为“锦江春色”锦上添花
莆田二十四景之夹漈草堂
在莆田县新县乡巩溪村的夹漈山上,离市区北面约30公里,这里海拔600多米,山深林密,环境幽静,空气清新,是我国宋代著名史学家郑樵著书立说的地方。
草堂原为名副其实的草屋。宋乾道五年(1169年),兴化军知军钟离松把草屋改建为瓦房,题额“夹漈草堂”,供后人瞻仰。
郑樵,字渔仲。是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他宋崇宁三年(1104年)生于广业里下溪(今莆田县白沙镇霞溪村)。宋绍兴二十七年(1157年),郑樵已修书五十种,献给皇帝,被授右迪功郎,但没有接受,回家后,筑草堂于夹漈山,编纂《通志》丛稿。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通志》书成,郑樵到临安献书。适逢高宗赴建康(今南京市),戒严,未得见。第二年春,高宗还临安,诏命郑樵将《通志》缴进,高宗授他枢密院编修官,是时,他已病逝,终年58岁。
郑樵一生述著颇丰,多达81种,669卷,又459篇。其中著名的《通志》200卷,就是在夹漈草堂中写成的。如今,草堂附近,尚保存不少与郑樵有关的遗迹,如瞻星台、曝书石、洗砚池等。民国10年(1921年),涵江商人陈志阳和广业群众集资,在草堂后山东边新建一座“胜迹殿”,为石构屋宇,题额曰“草堂胜迹”。1997年,莆田市人民政府又拨款修葺草堂,修建郑樵纪念馆,以崇尚这位终生著书立说的我国著名史学家。
莆田二十四景之宁海初日
在涵江区至荔城区黄石镇公路的中段,也就是两区的交界线上,正当木兰溪下游出海处,有一座横空飞架的大石桥,势如长虹,格外雄伟。这就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宁海桥。
宁海桥建于元元统二年(1334)。因所在的宁海渡,系溪海汇集之处,潮大流急,建桥工程十分艰巨。自元至清,三百多年间六建六圮。第七次修建是在清雍正十年(1732),历时15年始成。
莆田二十四景之宁海初日宁海桥为石梁式,仿泉州洛阳桥形制。全长225.7米,面宽5.8米,有船形墩14座,高10米,两墩之间的净跨径 8.8米~11.8米,比福建著名的五里桥和洛阳桥的跨径还大。桥面用75块长13米,宽、厚各1.2米的巨石架设而成,每一块石梁上均刻有捐施者的姓名和捐款数额。桥面两旁有石扶栏,望柱头立雕着姿态各异、线条简朴的石狮。桥的两端,立着高约3米、戴盔披甲、手执长剑的护桥将军石 像各二,系明代雕造。此桥的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工程艰巨,建造质量很高,向为研究福建继承宋代传统建筑石桥技术的珍贵实物资料。
莆田二十四景之宁海初日每年端午节在桥上观日出,一丸红日,倒映桥下,万道金光直射,犹如金龙逐波,仪态万千,蔚为奇观,故有“宁海初日”之誉。前人有咏“宁海初日”诗云:“朝唏朗映吉祥前,影射长虹破晓烟。紫曜高悬初出海,红轮几跳始经天。三千浪涌金光烁,十五门通彩色连。岂是烛龙含远照,羲和命驾浴甘泉。”
桥北岸的吉祥寺,是僧人越浦所建。元元统二年 (1334),龟洋僧人越浦率众僧四处化缘,倡建此桥。建桥需要大量人力物力,但也有不轨之徒乘机窃取建材。为此,;越浦大师就在桥北创建吉祥寺,住持督造此桥。传说大师蘸海水泡沫在寺中正殿前檐下的方形石柱上书联:“人吾门不穷,出吾门不富;舍我者必昌,盗我者必殃。”字迹不灭。人感大师法力,纷纷捐资投劳,偷窃者不敢妄为。岁月悠悠,吉祥寺多次重修,但两石柱至今尚存,只是下联已看不见。站在离石柱5米多的地方,上联隶书似依稀可辨,只是“不富”两宇:较为模糊,“人吾门”三字即使站得远些也看得清。字呈灰白色,与石色略有不同,以手触摸却了无痕迹,可算一奇。
莆田二十四景之白塘秋月
白塘位于涵江区的白塘镇,地跨洋尾、镇前、上梧三村,汇聚泗华,木兰诸水,面积达三百亩,为莆田南、北二洋最大的一个水塘。宋代叫“注月池”,今叫“白水塘”、“白塘沟”,俗叫“白塘”。
白塘白水茫茫,风光秀丽,自古以来是人们游览赏月的胜地,有“白塘秋月”之称,为莆田二十四景之一。每逢中秋,沿塘各村点灯结彩,车鼓、演戏,还有十音八乐,充满祥和欢乐的气氛。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游白塘者从四面八方摩肩而至,接踵而来。岸上人山人海,塘中千舟百船。是岸上,还是塘中,无处不鼓乐喧天,笙歌动地呢!你看,碧空万里,圆月流辉,灯火相映,水天一色,宛若是天上的白塘,人间的闹市。尤其引人入胜的,则在子夜之后,更深人静,风轻波平,天高气爽,月明星稀,莆地四周的大小山峰倒映水中,塘中有山,山中有月,水清月沉,分外奇特,为蓬莱仙境,如广寒清宫,游人如梦如痴,仿佛飘飘欲仙。这便是“白塘秋月”的胜景。
塘中有一“母鸭穴”之称的浮屿,其上有一浮屿宫,亦名“娘妈宫”,供奉妈祖,为洋尾村李富所建。据说,李富在家事母务农,眼见金兵南下,大举进攻北宋,山河破碎,徽、钦二帝被掳,毅然倾尽家资,在莆招募义旅三千,旋即取道水路,北上抗金。船至兴化湾外,突然乌云滚滚,风浪滔天,船只无法控制,随时都有沉没的危险,义旅也个个晕船呕吐。情况万分危急。李富没法,跪在船上供奉的妈祖神像前祷告。顿时,云开日出,风平浪静,他们又继续向北进发。途中,李富闻得宋将韩世忠被粘罕的金兵围困城中,正临断粮,立即率义旅从水路突入。韩世忠得了粮草,坚持到援军到来,里外夹攻,打得金兵狼狈逃窜。班师回朝,韩世忠奏报此事,高宗封李富为殿前统制司干办。李富特奏返乡,在屿上建妈祖宫,并把船上的妈祖神像供在宫中。
塘中有建于宋景定四年(1263年)的宫后条石桥,还有塔桥,以及新建的配有诗情画意的联句“平分秋色,天无私意;良宵圆满,月见多情”的“秋月亭”、“几度飞觞,人生百岁;一塘映月,景胜三潭”的“映月亭”和“太白西江,登舟吟咏;东坡赤壁,揽月遨游”的“揽月亭”。这三座古色古香的亭子为“白塘秋月”各树奇勋了。
白塘的人文景观与大自然景观相映媲美。临塘的洋尾、镇前、上梧等村历代举进士和为朝廷命官者多,单洋尾的李角自然村,宋时有进士35名,释褐进士1名,诸进士2名,特奏进士13名;明时有进士12名,岁进士13名,例进士1名,附进士3名,优进士2名,其中仁杰为成化壬辰探花,廷梧为湖广监察御史,升大理寺左寺承;清有文举1名,武举8名,其中殿臣为海坛总兵。
在白塘的周围还有许多名胜古迹,为“白塘秋月”锦上添花呢!这里有明代为李元稹、李廷梧等进士而建的“白塘科第”、李佥事的“柏府归荣”的木坊、李制干祠和将军洞等。
莆田二十四景之古囊列献
山有重囊势,门开两径斜。
溪声寒走涧,海色月流沙。
庵外曾伏虎,堂中旧雨花。
不知遗谶地,一一落谁家?
这是唐代黄滔《咏囊山》的五言律诗。它咏述了该山以囊称谓的含义和非凡气势,又写尽了南麓镇山名刹——慈寿禅寺的风光。
囊山坐落于涵江区江口镇,山势一列如屏,绵延几公里长。纵观全山,独具特色的自然美景,是山椒裸露的众多花岗石,峥嵘林立,形态各异;加上峰峦复叠,参差争耸,石群垒列,状如莲瓣,蔚为一大奇观。明清之际文人美其名曰“古囊列山献”。
古时囊山自然风物景观,甲于莆阳所有名山。漫山大小岩洞之多,少有其匹。《福建通志》记载:“辟支岩,其中可容数榻,旁有八小石负之,玲珑明澈,如窗棂然。”据说,唐时妙应禅师尚未开山创建南麓大刹之前,已经隐迹于辟支岩中禅修经年。妙应俗姓黄,世居莆田黄巷——今涵江区国欢镇黄霞村。妙应长大以后,充当县衙狱卒;及至出家得法之后,先后在邑中几处岩穴里潜修。唐乾符二年 (875),他始建囊山之刹,初名“伏虎庵”,后名“延福院”,唐光启二年(886)扩建改名“囊山慈寿禅寺”。千年寺名不易。1983年,国务院批准该寺为全国重点保护和开放寺院之一。
《八闽通志》记载,囊山寺内外有十六景。山间有不少岩石交错,有些怪石形似器物或动物,被人们立以为名。有对峙如门或肖似窗台、巨掌、贝叶等的岩石,也有以母猪、小猪石等立名。辟支岩上有一块巨石像屋盖,岩外两块天然的石头,恰似人工镌造的药炉、茗碾,并被人们应名传世,犹有一对石虎守护岩口。
耸立于接近山巅的一块大奇石,面积约二三亩地之巨,其形活像大鲎,俗称“鲎母石”。此石矿物成分中氯化镁较多,容易吸收空气中的水气,因此经常随着天气阴晴而变色:晴天石面呈现白色,与周围古老苍黑的花岗石形成强烈的反差;下雨之后,湿气加重,白色的石面迅速转为苍灰色,进而逐渐变成灰黑色。这块高大的石面,每逢阴晴之交变色时,山下方圆数十里内村民都能望见,世世代代被百姓视为山神显圣。近代以来人们认识了它的变色原理,称其为天然的“晴雨表”“气象石”。
19世纪末叶,英国某巨商以一万元银元向兴化知府购买此石,据说是要炸取其中的所谓“石胆”——矿物珍宝。确定开炸的当天早晨,山下远近村民一万多人蜂拥上山阻止,保护那块人们世代敬若神明的巨石,英人与官府终于不得不作罢。大鲎母石至今依然耸立,继续向远近百姓做准确的“天气预报”。
在海拔230米处,有一个天然巨洞,与其相连的有无数小洞层层套叠,多若蜂窝,人称“百廿间”。巨洞之前,民国初年新建一座道教神庙。据说当年清基时挖出一枚古钱有“天元”字样,因而立名“天元岩”。此岩坐落高峰,岩宇宽敞,凌虚幽遂;晴日站在岩前凭栏远眺,兴化湾内外秀丽风光一览无余。其右下山腰间犹有一座道教庙观,名曰“九莲岩”。
唐宋之际,古驿道自福州南下,经福清蒜岭山边踅进莆田江口地界后,沿囊山的东南麓绕行。因而囊山佛教大刹便被朝廷利用为驿站。历代经过此道而在寺内宿夜的高官名士,如宋代蔡襄、黄公度、朱熹、刘克庄等名家,先后途次囊山大刹投宿,留下不朽诗篇和题刻。现在尚存的石刻,有南宋纪游的题名,另一块是明嘉靖时湖广巡抚林有恒的“山间明月”题刻。
莆田二十四景之紫霄怪石
紫霄山位于荔城区西天尾镇渭阳村(俗名“围庄”)境内,海拔550米。山上常年有紫雾飘逸,景物多奇。山腰处,有一座释道两教相容并立的千年古刹——紫霄迎福寺,俗称“紫霄寺”。有关资料载称,“紫霄山之有禅林者自唐朝高僧、邑人妙应祖师所鼎建”,距今有1200多年。紫霄寺四周苍松翠柏、丹枫古樟、榕桐桂荔比比皆是,且枇杷连片成林,龙眼桃柚点缀,洞幽壑深,花茂草密,四季如春。“紫霄怪石”为莆田二十四景之一。
莆田二十四景之紫霄怪石从南少林路盘旋而上至中段,改向东行约1公里来到一座凉亭下,抬头望去,一片绿荫遮天盖地,只闻鸟啼不见人影。亭旁有条石板铺成的小路曲径通幽。沿着此路拾级而上数十米,方得见紫霄真面目。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金碧辉煌的天台殿,内供玄天上帝及天罡、地煞等。天台殿东门有一块高一丈八尺多的岩石,酷似昂首而立的雄狮,人称“狮子岩”。旁有状似花瓶的巨石一块,上面长着一棵百年老榕树,古干凌云,盘石而生,只见根须婆娑,浓荫蔽日,十分壮观。这就是紫霄的“石上榕”花斗石景点。“石上榕”下横躺着一石,敲击时其声如鼓,人称“石鼓”。另有一石,从不同的部位轮番击打会发出几种不同的声调,世人称之为“琴石”,也叫“十音石”。天台殿西门外有一只巨大的石龟,守着一个石门。石门上首的石壁上有榜书摩刻“高山仰止”四字,苍劲有力;两旁分刻着“岩前松挂千峰月,云外寺传午夜钟”的对联。
石门东首有两棵古榕,枝繁叶茂,生机勃勃,两者枝干相连,亲密无间,被人们称为“连理树”。不少青年男女从远道慕名而来,到这里或拍照留影,或烧香膜拜,祈求像连理树那样风雨同心,相亲相爱,厮守到老,永不分离。石门西边有一座秀丽的小山峰,峰上林木茂盛,鸟啼嘤嘤,藤萝夹道,怪石嵯峨,有顶天立地的罗汉石,端庄肃穆的观音石,形状逼真的马鞍石等,更有风月无边的观日台。小山峰下有两块矗立着的石壁,往上看是“一线天”,往下看则像一条峡谷。这就是“琉璃峡”。琉璃峡末端有一个石洞,幽深神秘。洞前有石船、.石帆等奇石。
走进石门,迎面不远有一块表面光滑平坦的石壁,上面刻着明代江西学政、邑人俞钊题紫霄岩诗:“昔日天外看飞雕,平步青云上紫霄。今日重来山更好,岁寒松柏展高标。”石壁后有一条杂草葳蕤的小溪,溪中清泉淙淙,声若玉佩;流水潺谖,奏如瑶琴。溪上游一落差处横有一石,其形如舟,流水激石,声似雷鸣,故名“雷鸣石”。溪里生长着世所罕见的一种小虾,浑身赤色,像煮熟的一样,还有一种似已剪去尾巴的小螺,赏者无不叹为观止。小溪上有一座小巧玲珑的小桥,它就是闻名的“天台桥”。站在桥上会使人顿感清风扑面,淑气萦怀,心旷神怡。过了天台桥,可分别由东、西两路拾级进紫霄寺。
莆田二十四景之紫霄怪石
紫霄寺有前后两座宝殿。前为大雄宝殿,内供三清佛、观音菩萨、十八罗汉等,是佛教诵经之地。后为祥云殿,内奉玉皇至尊,是道教传道之所。每年农历正月初九玉皇生日和五月十六天地交泰日,紫霄寺更是热闹非凡,香客从各地纷至沓来,祥云殿上香篆弥漫,瑞霭缭绕,通宵达旦。两殿之间有个放生池,池水有张力,放上硬币,能浮于水面。放生池东边有口“仙井”深三尺许,水位一直保持在一尺左右,具有“尽汲不涸,不汲不溢,大旱不竭,大雨不涨”及“不浑不浊”的特点。
出祥云殿西门,沿着一小道而上,有一个石洞。洞顶是一块硕大无比的石头,上面一只朝下趴着的石龟,与一条自上而下又翘首回望的石蛇相对峙,形成一幅“龟蛇锁仙洞”的生动画面。洞顶刻着“紫霄岩”三个大字,洞穴宽敞明亮,内中供奉着无依祖师的石像。石像下有清泉一泓,雅称“玉壶池”。游客若持松枝点蘸池中泉水不断轻拂石像之脸,石像便会朝着你微笑,神态自然,祥和可恭,真是妙趣横生。
洞后悬崖峭壁如嶂似屏。近峰巅处还有一个更大的天然石洞,俗称“太府厝”,掩藏在一片松林之中,厝里石壁藤牵路,门窗云作扉,绿茵满地。在太府厝东首的紫霄山近绝顶处竖立着一平面约百来平方米的巨石,状如古时皇帝的帽子,叫做“皇帝帽”,也叫“万岁石”。石上有一片映山红,在盛开时灿若云锦红胜火。“万岁石上一点红”是紫霄山风光别具特色的一个景观。
莆田二十四景之三紫凌云
三紫山位于莆田县华亭镇境内,是紫霞山、紫微山、紫云山的总称,海拔分别为558.4米、685.2米、767.4米。紫霞山附着于龟山、其山顶圆如帽,俨然如灵龟昂首向南高视之状,龟山之名由此而来。相传古代三紫山成了精,变成三兄弟,自高自大、非凡超俗,抱负清高地装成三书生,入京应试,考中三及第,在外怕出破绽,即回莆田三紫山。此后列岫争耸,骈峙云际,快伸到天上了,玉帝知道后,派吕洞宾下来把三紫山头用天剑劈掉,三个山头都掉落华亭境内三个地方,后人就把这三处的地名称为湖头、圳头、园头,至今这三处还沿用三头为村名,称:湖头村、圳头村、园头村。由于三个山头被劈掉、山峰成为平台。宋代时称为三台山。
莆田二十四景之三紫凌云三紫山峰岩石裸露,多奇岩怪石,皆呈紫色映得云雾多彩。故四时皆紫。由于山陡坡急峰高。尤其紫云山高767.4米。比北面龟山还高11.4米,若在木兰溪畔观望山峰,高临云际,故名“三紫凌云”,为莆田著名24景之一。
三紫山脉自仙游县游洋山延伸入莆田县,经常太至华亭境,趋木兰溪北岸,崛成三座山峰,它位于莆田城西南约十公里许,北面过龟山与莒溪及东圳水库相连,东南面为木兰溪环抱。这里雨量充沛、土壤肥沃,树木茂盛,到处植被郁郁苍苍。
三紫山的紫色,是因为这里岩石是灰紫色的流纹岩和凝灰石构成的,它们约在一亿年以前由火山喷发堆积起来的,岩石中含有较高的铁质,低价铁呈蓝灰色,高价铁呈红色,由于铁的作用,使这里的矿物把岩石“染成”灰紫色了。县志中曾记载过,天空发现五色云后地震发生。相传“三紫凌云”的命名,是由于经常看到山上有五色云才定下来的。其实是因为这里的山峰为木兰溪所环抱,山上树木茂盛,水蒸气十分丰富。另外距沿海又不远,东风一吹,兴化湾上的水蒸气就顺着木兰溪峡地进来,至此受到三紫山的阻挡,集中大量水蒸气,因阳光斜射,极容易形成早霞、晚霞的美丽景色。
莆田二十四景之九华叠翠
九华山在荔城西北10公里的西天尾镇、常太镇交界处,系北干山脉主峰,海拔741米,与荔城南面的壶公山遥遥相望,同为兴化平原之侧的名山。九华山层峦叠嶂、翠峰如簇,形如九朵莲花,故有“九华叠翠”之称,系莆田二十四景之一。此山还有别名:因落日余晖映照山峰而称“霞山”;因山形如笔架而称“笔架山”。九华山最为古老的称谓是“陈岩”“陈岩山”“仙公尾”。相传汉代有陈胡二道人来自北方,在莆田择胜而栖。姓陈的上九华山,姓胡的上壶公山,后皆得道成仙,故九华山有“陈岩”诸称。九华山或以神名,或以形名,或以色名,显得扑朔迷离,有着梦幻般的色彩。登九华山,东西南北均有小路可通。今人多从西天尾沿盘山公路驱车而上,直达离山巅不远的桃花坞。在这里弃车拾级而上,可见摩崖石刻“上天梯”三字,相传系明代进士周瑛(1430~1518)所书。
临近峰顶有一道山门,山门横额有“天衢云路”石刻,相传为宋天圣年间(1023~1031)进士方峻所书。门旁石刻有诗,内有“虫文摩宿雨,鸟道出寒烟。见客询何梦,逢樵恐是仙”句。
过山门、石埕为云端殿,据载为宋代莆田县令张少英倡建。近代又重建,仿砖木结构一切皆石。殿前双狮惟妙惟肖,殿正中供奉玄天上帝,左侧为文昌帝君,右侧为关云长、关平及周仓。
“仙公洞”就在云端殿之后,洞额刻有“燕子洞”三字,并有一联:“巷陌乌衣谢,楼台栋宇空。”仙公洞是祈梦之地。
据兴化县志载:唐会昌年间(841—846),河南嵩山少林寺六祖惠能大师的高徒千灵辞师云游,惠能赐偈:“逢苦即住,遇竹且居。”千灵行至九华山北侧的苦竹山时顿悟偈语之意,闻苦竹山有山魈作怪,遂与山魈打斗。千灵饮铁以示法力,山魈大惊失色,败逃九华山巅,化为燕子钻入山洞,被千灵以一石船倒扣镇在洞中。老百姓又奉祀何氏九仙于洞中镇压山魈,永保一方平安。故此称“燕子洞”和“仙公洞”。后千灵在苦竹山创建苦竹寺,圆寂后敕谥苦竹寺千灵祖师。苦竹寺现有两座古塔墓,其中高2.3米的一座,其石刻文就是:“唐开山千灵祖师、历代大师及诸善信”。
相传,何氏九仙为西汉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八公争帝失败后从江西潜入福建隐居于九华山颠,后修炼成仙。另一传说为何氏九兄弟从安徽来九华山隐居,后至九鲤湖羽化成仙。
仙公洞后有一石穴,深二尺许,有三口泉眼。据莆田县志载:“大雨不溢,大旱不涸,水清而甜,相传为汉代的陈仙淘金井”。原来是太古火山的遗迹。南宋诗人刘克庄有诗:“昔闻淘金井,今尝仙公水。身心俱清静,不知我是谁。”石穴旁有“石茶灶”“石棋盘”等,相传为仙人弈棋晶茗之处,仙公洞左侧有紫竹院,内祀观音菩萨和韦驮爷、伽蓝;洞右侧有蓬莱阁,内祀八仙。
殿宇金碧辉煌,神像栩栩如生。其间有楹联“至上穹苍真光普照,尊称罔极正气常辉”;“殿立红云开玉陛,山披翠雾垂珠帘”;“瑞气缭绕天宇静,祥光氤氲九华春”。
此外,九华山上还有紫云岩、罗汉石室、仙人足迹等古迹,以及石鱼鼓、石牛等怪石。
莆田二十四景之绶溪钓艇
延寿溪雅称绶溪,系木兰溪五大支流之一。它似一条碧绿的绶带,绾系在莆田城西北郊,现属荔城区拱辰街道管辖。其下游与木兰溪汇聚,滚滚东去,注入兴化湾。
延寿溪发端于九鲤湖。它的上游,原是莆田二十四景之一的“北濑飞泉”。“北濑飞泉今化龙”(郭沫若诗),而今,这一景点已被烟波浩渺的东圳水库所取代。东圳水库的下游,是至今保存完好的宋代水利工程泗华陂。泅华陂南邻延寿山庄,北倚果木繁荫的泗华村。
延寿溪畔流传吴兴斩蛟龙的悲壮神话,不少村名都与这一传说有关。相传吴兴倡起筑陂,化荡为田,开辟了北洋。为了保护泗华陂,他提刀入水,斩了蛟龙,壮烈牺牲。后人为了纪念他,称其斩蛟处为“吴公”,刀落处为“吴刀”,发现蛟龙头的地方叫“流头”(今漏头)。
延寿溪下游水势舒缓,过去文人雅士多乘游艇垂钓,赋诗取乐。观黑鳗赤鲤,浮沉于绿水之中,白鹭青鸟,出没于清波之上;望樵夫单肠径往,牧童牛背而归,歌萱斗草,曲唱采莲,别有一番韵味,此情此景,借助词家无限精神,引发诗人不尽灵感。“绶溪钓艇”为莆田二十四景之一。
延寿溪畔的“店仔头”古渡口,是古代往山乡、通闽府的必由之径。为了方便行人,传说宋建炎二年(1127)邑人李富,在溪南延寿村,发起并捐资兴建一座长三百余尺的延寿桥。宋建炎五年(1130),在方天贶(生卒年不详)助建下,大桥竣工。这座青石板桥,横卧于粼粼的碧波之上。桥下,渔舟溪艇穿梭于十三门桥孔之间。桥南溪北,各踞参天榕树一棵,俨若两位忠于职守的护桥将军。宋龙图阁学士陈宓题写的“延寿桥”碣石,依然伫立在桥头。令人不解的是,《莆田县志》记载,宋建炎二年(1127),李富率三千乡勇奔赴江北投奔韩世忠将军,一起抗击南犯的金兵,这才有了后来“李制干”的官衔。同一个李富竟在同一时间不同地方干了两件大事。
延寿桥西有一口八角水井,井面横截一石,左浊右清,相传是北宋状元徐铎家的。徐铎的七世祖徐夤系唐乾宁元年 (890)进士,授秘书省正字。他的赋被当时文坛誉为“锦绣堆”。《兰陔诗话》有“赋就长安振大名,斩蛇功与乐天争”的记载。唐亡后,他回到家乡,在延寿溪赋闲垂钓。现在溪上片石微露,称为“钓矶”的地方,据说是他的遗迹。徐夤的不少诗篇收入《全唐诗》。他在诗中自我解嘲曰:“何人买我安贫趣,百万黄金未可论。”
徐夤在延寿建有一座藏书楼,自题楹联:“壶公山下千盅粟,延寿桥头万卷书。”徐夤钓鱼处被称为“徐潭”。徐铎也在潭边建“万卷楼”,藏书相当丰富。宋熙宁九年 (1076),他和胞兄徐锐同时登第。他廷试时中了状元,后官至吏部尚书。时人称其为“龙虎榜头孙继祖,凤凰池上弟联兄。”当时枫亭人薛奕,也中了武状元,神宗皇帝盛赞:“一方文武魁天下,四海英雄人彀中。”一时成为佳话。南宋诗人刘克庄对延寿溪情有独钟,对徐夤的怀念殷切尤加。
有一个动人的传说:每当初夏时节,明月朗照“钓矶”,隐约可见一个披蓑戴笠、蹲坐而钓的老者。村人都说那是徐夤的化身,其实可能是九华山的倒影。但刘克庄却郑重地记下这么一件事:有一次自己作“门外青山皆我有,从今不必呼徐潭”诗,当晚即梦见徐夤拊其背,因而惊叹千古才人固不与草木同腐,数百年之后精神可畏。
刘克庄逝世后,长卧延寿、畅林两村交界的“马坑山”。今墓道碑碣石尚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