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榆林的豆腐文化


塞上有城名曰豆腐城,城中百姓一日三餐皆以豆腐为食。此城中所制豆腐面如金,内如玉,细腻柔嫩皆有弹性,清香可口,滋养人体。又因豆腐城中女子皮肤白嫩,清正高雅,皆有倾城倾国之貌,故世人众口一词都说,天姿国色之所以荟萃此城,是因为这城中豆腐有其特殊的功效。说起古城榆林豆腐,那就得追溯到很早以前在榆林流传的两个民间传说。

榆林豆腐的民间传说

豆腐玉娘与沙陀国的传说

传说很古以前,榆林一带有个沙陀国,国王膳食常命宫中做素食佳馐供自己品尝。此时无战事,民众安乐。有一壮士名叫范郎,常往宫中送木炭,以供宫中烧用。范郎家中只有一老母,相依为命。

一日上山打柴,路经古榆溪边,有股清泉流出,隐隐传来少女戏水之声。循声寻去,见有一女子在洗浴,说也奇巧,一股清风竟吹落女子挂在树枝上的罗裳,卷入波中而去。女子洗毕登岸取衣不见,却见一英俊少年俯首背立树旁,又复入水中。女子心想我本王母丫头玉娘,今日误入此地,既被这凡人所见,想必有缘。旷野之中唯有他一人,该如何是好呢?也只有求他。于是,她便直呼,“哎,那位大哥,你见奴家衣衫了吗?”范郎见此情景,急忙脱下自己的一件外衣,抛至岸边,背过身去。玉娘将就穿上衣衫,心想既不能归天,又无去之处。于是,随范郎来到烧木炭处的凉棚之下,与范郎攀谈起来……

不知过了多少时辰,两人正谈得投机,难分难舍。不料,一声惊雷将玉娘身上凡衣震开几个窟窿。范郎也震倒在地,抬头看见云头上青脸鸡嘴的雷公大声喝道:“玉娘!私自下凡,触犯天条,还不快上天与王母复命!”范郎才知方才邂逅女子乃王母娘娘丫鬟玉娘是也!

话说玉娘飘然上天,晋见王母,横遭鞭打,玉帝震怒,命金瓜击毙。并下圣旨:“玉娘触犯天条,罪不可赦,打落凡尘,永不超升!”并命雷公、电母、风神施刑。玉娘被雷公电母拖出天门击作尘埃,风婆口中念道,“去吧,去吧!随你去吧。”但见漫天香尘洒落人间。

玉娘虽被雷电所击,却神识不死,心系范郎,思念着塞上古榆溪,遂与范郎成婚。不久飘落的尘埃,在陕北黄土地的山峁上,沟沟洼洼的黄土坡上长出满山遍野的豆苗来。

秋天,收获的黑豆去皮,成金黄色的豆瓣,玉娘将其浸水、磨浆、煎沸、压榨制成豆腐。范郎食后觉得味道十分可口,送于宫中。沙陀国王食后赞不绝口,豆腐的做法遂在民间流传。

康熙亲征与“白玉板”的传说

明正德年间,武宗朱厚照巡视榆林,住凯歌楼。地方官员用豆腐上供,武宗食后称赞不已,叹为京城御厨所不及,从此,榆林豆腐誉满京都。

康熙三十六年(公元1697年)2月,爱新觉罗.玄烨皇帝第三次北上,御驾亲征葛尔丹叛乱,大军到达榆林城北时,康熙帝很想看看塞上名城榆林,便微服装扮成旅客,欲趁天色将晚之际从南门进城,不料临近城门时被两个守城卫兵拦住。康熙从袖筒里摸出10两纹银说:“请二位军爷收下这点小礼,行个方便,让我进去。”孰料卫兵不但不收,反而大声斥责说:“你赶快走开,要不就以行贿问罪。”无奈,康熙只好带着随从来到城南外三义庙,准备过夜。

此时康熙皇帝已是饥肠辘辘,正好路过一户人家,于是推门进去,见一妇女在院子里锄菠菜地,说道:“我从京城来,错过了进城时间,惊扰大嫂备些吃的东西。”并拿出银子示意,妇女带她进屋扫视了几遍,除了一块豆腐外,别无它物,妇女遂面露难色。康熙说道:“随便什么,可以吃就行。”妇女听后,只好将一块豆腐切片,又在院子里连根揪了一把菠菜洗净,一起下锅煮了一碗菠菜豆腐汤端给康熙,谁知康熙吃了后大加赞赏,并留下了“清香白玉板,红嘴绿鹦哥”的佳句,从此,榆林豆腐更加声名远扬。

榆林豆腐的制作工艺

制作程序

1、豆浆和豆渣——各奔东西

豆泡开,大约要泡一个晚上,上磨拉成豆浆,放在很大的锅里熬,直到熬开,停火。这时,要过包,使豆腐渣和豆浆分离。在棚上吊一个十字架,将一块方形的豆腐包吊在十字架的四个角上,就形成了一个很大的网兜。将熬开的豆浆一飘一瓢地倒进豆腐包中,另一个人就一摇一摇地晃动着豆腐包,使纯豆浆从豆腐包中漏下来,流到放在下面的大缸里。到一定的程度,要用夹板夹住豆腐包中剩下的豆腐渣,将残留的豆浆挤净。直到所有的豆浆都过完包了,豆腐渣就和豆浆完全分离了。

2、卤水点豆腐——妙在其中

将豆浆放在大缸里稍微凉一下以后,就开始点卤水了。豆腐倌将卤水盛在一个小碗里,倒里边一点,就用勺子在豆浆中搅一搅,眼睛始终注意着豆浆的变化。再放一点卤水,再搅一搅,直到认为满意为止。这是做豆腐的最关键的手艺,不是一般人都可以会的。每一个豆腐倌都有自己的诀窍,密不传人,因为更多的人会了这套手艺,自己的饭碗就会不牢。

3、木框压豆腐——有棱有角

这时候,把缸的盖子盖上,等一会儿,看到豆浆已经成了脑了,里边有一朵一朵的豆腐花,与清水相伴的时候,也就是豆浆分离为豆腐花和清水的时候,就可以压豆腐了。先将压大豆腐的木框摆好,用那种大豆腐包,即极为宽大的方形豆腐包放在木框之中,开始将豆腐花一瓢一瓢地舀到木框里,水哗哗地从下边流出来,豆腐花沉积在木框里。等到木框里的豆腐花积满了,将豆腐包的四角翻过来,将豆腐花包住,上面用木板压好,上边再用石头压好。等到豆腐不老又不嫩的时候,揭开木板和豆腐包,豆腐就做成了。用刀割成一块一块的,就是好吃的豆腐了。

制作特点

榆林豆腐,以本地产优质大豆为原料,经炕晒、脱皮、浸泡、磨浆、过滤、煮浆、点浆、压制等八道工序,并采用清、凉、甘、甜,色度为0度,硬度仅为3至6度的优质泉水——普惠泉的桃花水精致而成,含水量高达80%左右,即鲜香绵嫩,又皮细膘灵,有骨有肉,极富弹性和韧性。具有八个明显的特点:黄,活,利,细,绵,嫩,韧,虚,具体表现为:

打开布包是黄的——外黄内白,晶莹剔透;

整块豆腐是活的——造型完整,弹性灵活;

刀子一划是利的——刀切利落,滑而不涩;

茬口表面是细的——茬口细白,含浆均匀;

抓在手里是绵的——手感绵软,有骨有肉;

吃在口里是嫩的——鲜嫩可口,味正醇香;

煮在锅里是韧的——炒煮不碎,还原水分;

油炸出来是虚的——油炸皮张,虚若蜂窝。

榆林豆腐的美是名不虚传的,但因其对加工条件要求苛刻,尤其是对卤水的要求,其他地方都不能做出像榆林豆腐一样好的豆腐来。为什么在榆林城区与农村做出来的豆腐味道又截然不同呢?那得归根于使用的卤水和浆水了。

卤水点豆腐早在以前就有一物降一物的意思。卤水的学名为盐卤,用卤盐水熬盐后,剩下的黑色液体即为盐卤,是氯化镁、硫酸镁和氯化钠的混合物,这也是它能要人命的原因。吃豆腐没事是因为点豆腐是化学变化。卤水本身是有毒,因为它是氯化镁氯化钠和硫酸镁的混合物。但是在点豆腐的过程中,其中的氯元素将豆浆中的钙离子置换出来,其卤水本身已经不再是卤水了,也就无毒了。

浆水的制作看似简单其实很复杂,在使用盛具时,最好是陶制品,也就是陶罐。如果没有,玻璃的也可以。浆水的主要原料是用蔬菜来沤制。一般用芹菜、莲花菜、莴笋为最佳。将蔬菜洗净后,也可切丝切片或是大片放入罐中均可。然后浇入煮沸的清面汤(或是用面熬制一点清面汤)。待其凉后,加入引子。所谓引子,就是指酵母。榆林农村地区一般的做法是和邻居家要点旧浆水,作为酵母放入即可。如果没有呢,就要先行制作酵母。其实也很简单。就是用玉米面拌一点玉米面糊糊,然后让他自行发酵成为酵母(看到其略为起泡,嗅其呈现酸味即可),找一团白面放酸了也行,一般倒入引子后,放置四、五天即可食用。不用密封,盖上盖即可。

榆林豆腐谚语与巷志

“鱼生火,肉生痰,豆腐白菜保平安。”这条俗语表明了榆林人对“豆腐”这种物美价廉的大众食品的由衷喜爱。”。在过去旧戏里,学官角色临上场之前,照例先由其衙役上台通报家门:“老师衙门当门斗,好吃白菜熬豆腐。”旧时有一副嘲讽学官的对联:“耀武扬威,隔窗子怒门斗两眼;穷奢极欲,提篮儿买豆腐半斤。”在榆林民间歌谣里还流传着“圆溜溜的黄豆亮堂堂,磨儿磨成白豆浆,巧手做成豆腐块,真香!”过去榆林豆腐带有俚俗性加上幽默感的口语很多,比如:

讥讽身材矮胖的人,就说他“没有三块豆腐高”;赞扬有关财务的某件事办得细致清楚,就说“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比喻某人说话厉害,嘴不饶人,但心肠软,为人善良,就说他是“刀子嘴,豆腐心”;回答别人问起的某件既不光彩,又无可奈何的事时,就说“马尾穿豆腐——提不起来”;还有“豆腐掉在灰窝里——吹不得,打不得”,“豆腐炖骨头——有软有硬”等等。

古城榆林在战火连天的时候,豆腐作为一种抗饥耐饱的食物为榆林人所喜爱,随着社会的变迁,豆腐也一代一代的流传了下来,鼓楼附近作为重要的交通要塞被榆林人看好,豆腐房也相继开起。在过去,这里的豆腐是榆林城内豆腐做的最好的地方,榆林人为了纪念豆腐在战乱年月对我们的救命之恩,为这条巷子起名为豆腐巷。

虽然榆林地处塞外,交通运输不便,副食品相当较少,但勤劳聪明的榆林人民却用普惠泉流出的桃花水做出了色泽鲜美得豆腐。经过长时间的摸索与实践后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特色,成品白嫩、细腻、豆香充盈、味美可口,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食品之一。现在榆林豆腐正迈着碎步闯天下,让天南地北的游客更了解榆林豆腐,让榆林豆腐走出榆林,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