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革命母亲河 延河


在中国众多大江河流中,没有一条河流像延河一样,不仅滋养了两岸生灵,更“哺育”了中国革命,见证了中国革命从“星火”走向“燎原”的伟大历程。

“巍巍宝塔山,滚滚延河水。”在人们的心中,延河已不仅是陕北高原上一条普通的河流,更是中华民族争取独立和民主的历史进程中一条壮美的名河,成为一种时代精神的象征。今天,我们用脚步丈量中国革命“母亲河”东流之路,不仅是对“母亲河”一次虔诚的礼拜,更是要将“自强不息、顽强拼搏、无私奉献”的革命精神发扬并传承下去。

饮水思源,延河是当之无愧的中国革命“母亲河”。

春季的陕北草木茂盛,生机盎然。从靖边县东南部白于山区的红沙石缝里流淌出股股清泉,在崎岖的沟道间向南奔流,绕过崇山峻岭,穿过土石峡谷,缓缓汇入黄河——这就是延河。

延河经安塞区镰刀湾乡杨石寺村进入延安境,经安塞区南下流贯宝塔区,向东转入延长县,在延长县雷赤镇凉水岸村汇入黄河。延河全长290公里,总流域面积7687平方公里,其中,在延安市境内248.5公里,流域面积7231平方公里,是延安名副其实的“母亲河”。

安塞区是延河进入延安境内的第一个县区,自古为边塞之地,有“上郡咽喉”之称。

历史上,安塞是中原农耕文化与西部游牧文化的交流、融合地带,在长期的历史变迁中,形成了汉民族与游牧民族交融的文化特色。安塞秧歌、安塞民歌、安塞剪纸等民间文化传承至今,尤其是安塞腰鼓享誉海内外。

延河进入宝塔区,河面逐渐增宽,延河水流变缓,深情地滋养着这座饱含沧桑的城市。在宝塔山脚下,延河突然改变了方向,向东流去。

延长县是延河入黄河前,在延安境内流经的最后一个县,因延河在县境内自西向东长流而得名。1907年,清政府在延长县城西钻采成功中国陆上第一口石油井,名曰“延一井”。延长石油的发现始于汉代,最早见于东汉班固《汉书·地理志》:“高奴(辖今延长)有淆水,可燃。”

延河流经的县区红色景点遍布,且均有石油、天然气等丰富的矿产资源,为区域经济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

奔流不息的延河不仅哺育、滋养着世世代代的黎民百姓,她还孕育了厚重的陕北传统文化,带领她的儿女走进新时代。

“重上清凉山,酸甜苦辣咸,说来又说去,还是延水甜。”这是1985年4月,丁玲、陈明夫妇来到延安时写下的诗句。

延河,是一种时代精神的象征,被称为中国革命的“母亲河”。

1937年1月13日,是延安人民永远不会忘记的日子。那一天,毛泽东等领导人从志丹(原名保安)县进驻延安。当天下午,当毛泽东、张闻天、任弼时等迎着人群走来时,“欢迎抗日领袖”的口号声和欢呼声、锣鼓声响彻延安城。

这一天,穿城而过的延河沸腾了!

从此,延安成为中共中央的所在地、陕甘宁边区首府和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指挥中心和战略总后方。

在那战火纷飞的年代,毛泽东经常漫步在延河岸边,思考国家前途,指挥前线战斗。威武的部队官兵在这里刻苦训练,延河岸边军歌嘹亮,喊声震天!

“西北山里的泉水/一滴一滴流到延河/青年勇士到河边/喝河水/也喝饱战马/就急急离开延河去/延河从早到夜奔波/奔波到哪里/奔波到黄河。”这是诗人鲁藜当年创作《延安散歌》中的诗句。

在那激情燃烧的岁月,众多艺术家和热血青年在延河岸边挥洒热情,滚滚延河的浪花激荡起无限的灵感。文学评论家冯牧在《延河边上的黄昏》中写道:“夏天,我们在延河里洗澡和游泳;冬天,我们在延河上滑冰。延河成了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伴侣。我时常动情地亲切地回忆起延河之滨的黄昏……除了下雨天,几乎每一个黄昏,我都会和同学相约到延河岸边去散步,一直到暮色四合才回去……”

进驻延安之后,党中央创办了抗日军政大学、中央党校、鲁迅艺术文学院等数十所干部院校,培养了大批各类人才,为建立和建设新中国发挥了重要作用。

巍巍宝塔山,滚滚延河水。宝塔山和延河是延安的象征。最为神奇的是,延河自北而来流经延安,却在宝塔山下神奇地拐了一个近乎直角的弯,一路向东流去。

延河,昔名区水、去斤水、洧水、延水等。《水经注》称之“清水”,可见,它曾是一条水质清澈的河流,直至边区时期,延河仍时常清波荡漾,城中居民多取河水食用,为此,城东傍河处专门辟有“小东门”,俗称“水门”。边区军民经常在河中浣洗衣物,并在深水区游泳戏水,亲切地称它“天然游泳池”。延河跳水台是当时延安著名的体育场所之一。年过花甲的徐特立老人还是水上健将。毛泽东的秘书、青年哲学家和培元跳水时脚夹在石隙中,不幸溺水,令人痛惜。

延河和宝塔山

明弘治《延安府志》载:“延水在城东门外,源出安塞县西北芦关岭,东南流入肤施县境,又经延长县流入黄河,俗称濯筋水”。其实,延河的源头远自靖边县东南的高峁山(一说为天赐湾周山),由西北流向东南,流经安塞县、宝塔区、延长县,在延长县凉水岸附近注入黄河。延河是黄河的一级支流。为延安市第二大河,主要支流有杏子河、平桥川河、西川河、南川河、蟠龙川河等,全长286.9公里。延河径流受季节影响显著,夏季占年径流的51%~60%,冬季仅占6%~7%,夏汛突出,春汛不显,冬季枯水较长。延河同黄土高原上的其他河流一样,河水浑浊,含沙量较大,年平均含沙量244~11公斤/立方米。1991年,在联合国的资助下,延河流域治里工程正式启动。让延河水变清的理想必将实现。

巍巍宝塔山,滚滚延河水,这是人们对圣地的礼赞。宝塔山和延河水是延安最具体的形象。1938年7月余修作诗《延水》:“我爱延水的急流奔涌,就象衔着民族仇恨的战士,要冲锋陷阵。去冲决那泥沙的障碍吧,让那奔腾的力,活跃地向前开展……”

延河不再是陕北高原上一条普通的河流,它被仁人志士们赋予了新的涵义,它成为一种时代精神的象征,成为一种世界观的象征。喝延河水,这一具有特定历史意义的语汇,凝结着“老延安”们对延河、对延安、对延安岁月的深情怀念。延河,中华民族争取独立和民主的历史进程中一条壮美的名河。1985年4月,丁玲、陈明夫妇访问延安,在清凉山上,她与随行同志联诗一首云: “重上清凉山,酸甜苦辣咸,说来又说去,还是延水甜。”

1988年,马海德大夫逝世后,骨灰一部分祭放于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一部分带回美国故乡,一部分就撒进延河之中。

饮水思源,延河是当之无愧的中国革命母亲河。最为奇妙的是,延河滚滚自北而来流经延安城时,却神奇地拐了一个湾,以一个近乎直角的弯度逝向东方,于是有人便风趣地说,这昭示着这里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李木庵《延安思》曰:延水南北至,合流向东驰,形如丁字爽,此景丽人思。”延河不仅是一种自然现象,更是一道历史景观。

链接

延河简介

延河是黄河一级支流、陕北第二大河,也是中国革命的“母亲河”。

延河发源于靖边县天赐湾高峁山,流经安塞县、宝塔区,于延长凉水岸注入黄河,全长287公里,境内流域面积7321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20%。主要有坪桥川、杏子河、西川河、南川河、蟠龙川等支流汇入。

延河连接安塞县城、延安中心城区、延长县城及12个重点城镇、重要产业园区。流域内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35.3%,经济总量占全市的28%,地方财政收入占全市的46.2%,是延安政治、经济、文化的核心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