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2年,日寇侵占了我东三省,进而想灭亡我大中华,拥立儿皇帝爱新觉罗溥仪在东北建立伪满洲国,定长春为国都、号称新京。九一八事变后,日寇作为七大基本国策之一,向中国移民开拓团860个,从1932年--1943年向我国东北移民313327人(二战结束后,日本人多数都遣送回国,少数走散的儿童被留下了)。东北被日寇沦陷的屈辱,殖民压迫的苦痛,深深留在长春人民的记忆中,那些华贵的伪满建筑遗址铭刻着不堪回首的往事。日伪在长春建造伪皇宫,并下设八大部:现存伪满外交部、伪满文教部、伪满治安部、伪满司法部、伪满经济部、伪满交通部、伪满兴农部、伪满民生部,及伪满综合法衙大楼等142处之多遗址。
解放后,每幢建筑风格独特的大楼都得到很好地保护,并被核定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每栋建筑都铭刻历史,记录侵华日军铁的罪证,每处遗址都在提醒国民勿忘国耻,这些都是是对国民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极好教材。
长春伪满皇宫是中国清朝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充当日伪满洲国皇帝时居住的宫殿,是日本帝国主义武力侵占中国东北,推行法西斯殖民统治的历史见证。伪满皇宫博物院占地20万平方米,伪满宫廷(核心保护区),集记录历史、殖民地展览于一体的人文景区。并被有关部门评为国家AAAAA级参观景区和全国优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伪满皇宫分为进行政治活动的外廷和日常生活是内廷两部分。外廷(皇宫)是溥仪处理政务的场所,主要建筑有勤民楼、怀远楼、嘉乐殿,勤民楼是溥仪办公的地方。此外还有花园、假山、养鱼池、游泳池、网球场、高尔夫球场、跑马场以及书画库等其他附属场所。内廷(帝宫)是溥仪及其家属日常生活的区域,其中辑熙楼是溥仪和皇后婉容的居所,是日常起居之处;同德殿是“福贵人”的居所,另外还设有一些娱乐设施;便见室:非正式场所。日伪高官及有资格者在叩拜与觐见溥仪后可入便见室与溥仪座谈;钢琴间:溥仪在北京故宫时,就学会了弹琴作曲。因此同德殿建成后设置了钢琴间。溥仪时而在此弹琴,发泄自己做傀儡皇帝敢怒不敢言的郁闷与不满。
“新京”关东军司令部,旧址位于长春市宽城区新发路577号,日本关东军司令部是日本关东军最高权力机构,1934年 8月竣工,占地76500平方米。 日本关东军司令部1932年10月30日由沈阳迁至长春,1934年迁入旧址。1945年8月9日,日本关东军司令部迁至日军南岭地下司令所。
1945年8月,日本无条件投降后,苏军驻中国东北总司令部在此设置。1946年至1948年10月间,国民党新一军、新七军军部先后在此驻扎。1948年10月,长春解放后,旧址由解放军空军九航空学校使用。1955年,旧址划归中共吉林省委使用。1983年,日本关东军司令部旧址由吉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长春伪满洲国国务院旧址是伪满八大部建筑群中的主要建筑,位于长春市新民大街2号,始建于1933年2月,建成于1936年,此处原为总务厅和参议院的办公楼,现为吉林大学医学院基础教学楼。于1983年公布为吉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在是126个国家级重点之一,长春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家二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旧址外形与同时期日本国会大厦具有共同的“兴亚”式风格。
伪满洲国外交部,位于新京兴亚街202号(今长春市建设街与普庆路交汇处东南角,建设街1122号)。1933年始建,1934年竣工,由法国经济发展协会提供的“有偿贷款”,法国普拉士莫班公司设计和施工。建筑平面形式自由,具有西方建筑风格。地上两层,地下一层,砖木结构,入口处为半月形的拱门。建筑面积9700平方米。伪满洲国外交部在组建之初曾设在自强小学,之后又迁入大同广场第二厅舍,1936年2月8日迁入此楼。
伪满治安部(军事部),位于新民大街1号,现为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满洲国军事部主管伪满洲国内的军队、警察,其前身为设在奉天(沈阳)的军政部筹办处,于1932年迁至新京(长春)。最早的满洲国军事部名为满洲国军政部,设在新京公园附近,距离“宫内廷”和“最高法院”不远,为一层西洋样式的地房,装饰有精美的女墙(该栋建筑早已拆除)。1938年,满洲国军政部更名为满洲国治安部,后又更名为军事部。并迁入了位于帝宫西南侧的新办公楼内,该楼地上四层,地下一层,整体为一栋“个”字型的大楼,在整栋大楼之上有一座塔楼,上覆两面屋顶(硬山顶),两侧有城墙垛子样式的女墙,使整栋大楼显得不死板。新治安部楼内的旋转楼梯是一大特色,在众多满洲国建筑中,这么高的楼使用旋转楼梯的实例仅此一栋建筑。楼内正厅处有天井一方,这是在满洲式建筑中常见的建造样式。大多数楼内的装饰皆为大理石制,至今仍光亮如新。1970年该建筑进行了一次改建,将建筑整体向上加建一层,并将原有塔楼的大屋顶垂直旋转90°,换上了绿色的琉璃瓦,新加盖的一层也被大型石志的浮雕所覆盖,比原来漂亮了。
伪满民生部,位于新京大同大街1101号(今长春市朝阳区人民大街与永昌路交汇处西南角,人民大街3623号)。建于1935年,为伪满政府建设的第四厅舍。钢筋混凝土结构,地上二层,地下一层,建筑面面积5310平方米,其格局及样式与位于马路对面的“财政部”大楼相同。伪满民生部、现由吉林省化工设计院楼使用。
伪满文教部,位于新京至圣大路502号(今长春市朝阳区自由大路与同志街交汇处西南角,自由大路10号)。1938年建成,钢筋混凝土结构,坐南朝北,为凹形二层楼,占地10000多平方米,无其它附属建筑。伪满文教部,现为东北师大附属小学楼。
伪满洲国成立时,先在行政部内设文教司。1932年7月15日,以文教司为基础成立文教部。办公地址先在原吉林陆军医院(今西四马路),后迁到国都建设局(今人民广场市委旧址)。伪满文教部方针:仿照日寇的天皇制教育,伪满是以伪皇帝制教育。聘请日本神学专家小野正康为教学司长。设立文教审议会,审议文教方针,以取人民的信用。并以国本奠定诏书“我国建立、以逮今兹、皆赖天照大神之神庥,天皇陛下之保佑,……培国本于惟神之道,振国纲于忠孝之教。”为根本的惟神之道为文教方针。
伪满司法部旧址,位于顺天大街(今新民大街828号),于1936年竣工。建筑面积16378平方米。建筑正中建有塔楼,塔楼为三层,塔楼底层为拱型窗,二、三层为条窗,塔顶、屋顶及檐部均以宝蓝色玻璃瓦装饰,是伪满官厅建筑中最具日本风格的建筑。
1932年伪满洲国司法部成立初期,与监察部都在西三道街的旧华俄道胜银行(今民康路蓓蕾宫附近)楼内办公,同年迁至五马路旧被服厂处,大同广场第二厅舍(今市公安局)建成后,又与外交部合用办公,1936年迁至顺天大街新址。
1945年东北光复后,伪满司法部大楼被国民党军队占用。1948年长春解放后,被解放军的军医大学(今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院)接收,并作为校部楼。现由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院校部使用,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伪满交通部位于长春市新民大街7号,当年它管理东北境内的公路、内河航运及邮政。该建筑始建于1937年,钢筋混凝土结构,主体楼为四层,两翼为三层,地下一层,建筑面积5297平方米。在坡屋顶边缘雕有花纹,四条突出墙面的装饰柱。整个建筑用浅褐色寸条瓷砖贴面,用深红色琉璃瓦铺顶。1948年长春解放后,由解放军军医大学(今白求恩医科大学预防医学院)接管使用。 1994年设为长春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伪满经济部位于今长春市人民大街(人民广场),原址为伪新京市大同大街(大同广场)。 伪满长春落入日本人手中,并以此为基础于1932年3月设立伪满财政部,1937年改称伪满经济部,现为原白求恩医科大学第三临床医院。
伪满兴农部,位于新京至圣大路602号(今长春市朝阳区自由大路与牡丹街交汇处东南角,自由大路8号)。1937年建成,为伪满政府建设的第十一厅舍。钢筋混凝土结构,坐南朝北,为硬山顶两层建筑,建筑面积9871平方米,平面呈“弓”字形。现为东北师大附属中学。
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全面发动侵华战争后,为急于在东北建立以工矿业为中心的军事工业体系和最大限度地掠夺东北的农产品,开始实施《满洲产业开发五年计划》。为了推行《满洲产业开发五年计划》,将伪满实业部改为伪满产业部。伪满产业部负责掌理有关开发农业、林业、畜产、水产、矿业、工业、农垦移民及其他的资源利用等事项。
伪满综合法衙建在当时的至圣大路(今自由大路)西端,顺天大街(即今日的新民大街)南端,是伪政权办公建筑的最南一座。于1932年开始,历时四年,1936年竣工。占地面积10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1.6平方米。钢筋混凝土结构,外表采用圆角曲线对称布局,呈现弓箭的弓形,正中塔式楼顶,设计独特。
综合法衙内驻有伪满洲国最高检察厅、最高法院,伪满新京特别市高等检察厅、最高法院。综合法衙是伪满洲国最高司法机构,是日本帝国主义和伪满殖民政权统治、镇压东北人民的主要工具之一。楼内设有刑讯室设有多种刑具,地下室专门用来关押抗日爱国志士,爱国志士被惨杀后,用绞人机绞成肉泥冲入南湖,毁灭证据。
伪满期间,日伪先后发布《治安警察法》、《治安维持法》,以及后来发布的《时局特别刑法》,对所谓可能“变革国体”、“从事可能有损建国神庙及帝室尊严事情”的团体组织者、参与者、指导者予以惩罚,尺度拓展到处死。1944年6月,濒临灭亡的日伪统治者又构织“反帝室罪”、“内乱罪”、“被判罪”、“危害国家罪”各种罪名,并授予军警特权,可以思想犯、国事犯、经济犯、嫌疑犯等,任意抓捕无辜民众,残酷镇压人民反抗。甚至发现中国人吃大米,就立刻定为经济犯抓入监牢。
1948长春解放后,伪满“综合法衙”这座外形独特的建筑物,终于回到了人民手中,经修缮改造后,由长春空军四六一医院使用至今,1984年被列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溥仪的“新皇宫”(今地质宫)位于新民大街主轴线北端,原为伪满流产的新皇宫,新民大街走到尽头,即伪满时期称作“顺天广场”,就是皇宫门前的广场,伪满溃逃前只浇筑了地基和几根柱子,只完成了地下部分,而金碧辉煌的宫殿,是解放初完工的。建筑由长春市建筑设计室(今吉林省建筑设计院前身)设计,长春建筑工程公司施工(时称308工地)。于1952年开始动工,1954年竣工。建筑地下1层,地上4层,框架结构,占地总面积2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
长春地质宫长春有史以来第一座采用高台基、大屋顶、古典彩饰手法设计的仿古建筑。地质宫成功地把中国古典建筑形式运用到新建筑中,建筑为单檐歇山绿琉璃瓦顶,两侧为双重檐歇山绿琉璃瓦顶,呈“一”字型排开,只是中部屋脊比两侧高出。檐口、斗拱、梁枋都喷油彩,门廊由6根直径1米以上的圆形朱红明柱撑起,威严壮观,柱间挂5盏大型宫灯,华贵高雅。1954年建成之后,作为长春地质学院教学楼使用,并由时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郭沫若题字命名“地质宫”。
满洲中央银行(日本语:まんしゅうちゅうおうぎんこう),坐落于长春(新京)大同大街501号”(今人民大街2219号,人民广场西北侧)。占地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68万平方米。1934年4月22日动工兴建,1938年6月15日竣工。钢材耗用五千多吨。以雄伟、庄重、坚固著称建筑界与金融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建筑结构为钢架整体混凝土浇铸,外墙用东北产的花岗岩石贴面,主楼高21.5米,到最高部位为27.5米,地上4层,地下2层,建筑内有一个内采光天井(在营业大厅内)和两个外采光天井。该建筑采用欧美式建筑模式,是希腊古典风格和现代造型相结合的典范,大楼正门是厚重敦实的檐口,门柱以十根带棱凹槽的花岗岩雕成,挺直的柱身从台基上拔地而起,大厅正面和两侧有天然大理石柱28根,是典型的古希腊风格,地面铺的是意大利产的大理石。墩链式的围墙独具特色。该建筑除主要设施外,还建有装备齐全的附属设施并且耐火耐震,对空袭也有特殊的防御能力。整个楼内有暧气及空调设备,送风机及排风机共有三十六台。
宽敞明亮的营业大厅在当今的金融业营业场所中也是罕见的,其中还保留着许多历史遗物:有日本仙台工厂制造的珍贵瓷砖壁画,伪满洲中央银行第一任总裁荣厚所书的"基础"字样,意大利进口的大理石的壁炉、大理石的桌子等物品,地下室的金库大门是在美国定做的,金库门长4米,宽2米,厚1.5米,最轻的15吨,最重的25吨,均为钢铁制作。据说当初把金库大门运来时,费了很大的周折,它们在美国制成以后,由海路运至大连,又用火车从大连运到长春,由于太笨重,没有车辆能拉动,当时使用了30匹马、50个壮劳力和若干圆木,用最原始的运输方式运进银行大楼,最轻的运了一整天,最重的运了四五天的时间。当时“满洲中央银行”大楼,被日本人称为亚洲第一坚固的建筑。
1945年光复以后,“伪满中央银行”大楼改名为“中央银行”大楼,由于它异常坚固,在随之而来的三年解放战争中,国民党军队将其当作最后的堡垒负隅顽抗。经过“朝天开枪,假意抵抗”之后,“欲杀身成仁”而不能的国民党守军主帅郑洞国及其兵团数百人“只得勉强同意放下武器,听候处理。”至此,长春获得了久违了的和平,“中央银行”大楼回到了长春人民的手中。
解放以后,大楼迎来了他的第三次生命,也迎来了他的第三个称呼---中国人民银行长春市支行,当年它的设计建造者们可能不会想到,他们在给长春打下屈辱烙印的同时,也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历史财富,这个承载着长春半个多世纪历史的建筑被定为吉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成为了我们回顾历史的最好纪念。一座带有着浓郁殖民色彩的建筑,在新中国的阳光普照下,开始了它全新的生命历程。另附:由于规模宏大,造价高昂,日伪时期的中央银行只建成了正面和人民大街一侧翼,面向西安大路侧翼未能建成,建国后,我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也无力续建,直道1983年,复建工程才启动,四年之后,银行大楼终于彻底竣工,这距它启建时隔5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