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口村位于沙河市西,距市政府驻地褡裢镇约35公里,坐落于一个四面环山的小盆地中,周围与大坪、石岭、寺庄、秤湾、北沟、渐凹、八里庙、将军墓、安河、彭垴等村相邻。
村北有广阳山,最为著名,山上有老君台、老君洞、太清宫、漆泉寺等古迹,村民俗称为北山。村南有炉锅寨、阳峪坡、大石头坡等,村民俗称为南山。从渡口村往西,则进入了峰峦起伏、沟壑纵横的太行山区。从渡口村往东,则是浅山丘陵地区。
北山脚下有河,村民俗称为北大河,县志上记载为湡水。南山上有东石岭水库干渠通过。省道南石公路从村北自东向西穿过,交通方便。
老子
老子是世界上最早、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是中国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同时也被中国道教尊奉为始祖。
据《史记》记载:“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伯阳、谥号聃,周守藏室之史也”。
老子于公元前571年夏历二月十五日出生于现在的河南省鹿邑县太清宫镇。相传老子在写完《道德经》后骑青牛、出函关、不知所终。老子研究者们长期以来也不知道公元前477年至471年六年间老子身在何处。
1998年,中国鹿邑老子学会和《老子传》作者刘升元等一行人对河北省沙河市渡口村广阳山进行了专项考察,他们在认真察看了老子遗迹、古碑石刻并查阅相关史志资料后正式确认:公元前477年至471年这六年期间,老子就在渡口村广阳山修行,渡口村就是老子的第二故乡。
名胜
广阳山上现在老君台、老君洞、老君碾、老君手印等老子遗迹。现建有太清宫三教殿,供奉儒释道三教始祖,而老子居其中。广阳山东边有罗汉洞,西边有千佛洞、漆泉寺,均为历史悠久的古遗,现仍存有历代碑刻诗文多处。广阳山上有很多山洞,但以罗汉洞、老君洞、千佛洞最为著名。广阳山上寺庙也很多,但以漆泉寺最为著名,漆泉寺是唐代皇家敕建寺院,当时称大唐广阳漆泉寺。这些不仅历代县志上都有记载,就连省志上也有记载,如清代官修河北省志《畿辅通志》记载:广阳山,在(沙河)县西七十里,盘礴高耸,诸峰罗列,上有泉曰漆泉,泉右有漆泉寺。是山绵亘数里,有罗汉老君千佛三洞在其上。渡口村东南有太行渡漕,跨度101米,全长220米,高53米,是东石岭水库干渠上的控制性工程,建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犹如一道彩虹飞架于两山之间,气势磅礴,雄伟壮观。
渡口村内及村边还有九龙殿、奶奶殿、关帝庙、土地庙、莲花池等古迹名胜。
人文
明末清初,申涵光、殷岳、张盖、杨思圣等人为避战乱曾在广阳山隐居。申涵光和张盖是永年人,殷岳是鸡泽人,杨思圣是巨鹿人,都是当时名士。申涵光、张盖、殷岳都是清初河朔诗派的核心人物,号称畿南三才子。杨思圣不仅有文才,而且在顺治三年考中进士,一直做官到四川左布政史。他们在广阳山隐居期间结下深厚友谊,并留下了大量诗作。
明清时期的地方官也经常登临广阳山游览老君台、漆泉寺等名胜,并有诗作流传,有些至今仍见之于广阳山上的石碑石刻。
抗日战争暴发后,八路军129师先遣支队曾于1937年底进驻渡口村,并在这一带从事抗战及组织群众等工作。先遣支队司令员张贤约、政委张南生在1955年均被授予中将军衔。
当代著名词作家乔羽曾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三次在渡口村体验生活,不仅和渡口村人民结下深厚友谊,而且积累了丰富的生活经历和创作灵感。《渡口村志》的名称即是乔羽先生应邀所题。广阳山上也有乔羽所题“老聃修行处”石刻。
文物
宋元时期开凿的广阳山石窟,在当地被俗称为罗汉洞,已于2008年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编号为V-4-13,名称为广阳山石窟,时代为宋、元,地址在沙河市刘石岗乡渡口村。而早在1988年,沙河市人民政府就划定了广阳山重点文物保护区,罗汉洞、老君台、九龙大殿、千佛洞、漆泉寺、太行渡漕都在保护范围之内。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地质学家李四光带领地质工作者对沙河冰川遗迹进行了全面考察,提出了沙河——洺河间冰川流动及分期的初步见解。沙河——洺河间遗存的冰川堆积物多形成冰碛台地、冰碛龙岗和冰碛阜,如最大的冰碛台地由渡口村、高庄村向东展开,大致呈扇形分布,前缘到邑城、显德汪、白塔、綦村一带。
另外,村外还曾发现过古墓葬。村民也有收藏古化石、古钱币等文物的。
风俗
渡口村一年当中有三个庙会,分别在农历的三月十五、六月二十三、九月二十六日。三个庙会当中以三月十五会规模最大、影响最远。每年夏历二月十五是老子的生日,这一天,在老子的出生地河南鹿邑太清宫镇和修行地河北沙河渡口村都有历史悠久、影响深远的庙会。渡口村的庙会一直到清末民初才因为气候原因改为三月十五。2007年,河南鹿邑县决定恢复老子庙会,自每年夏历二月十五至三月十五,会期一个月。而在河北沙河,2007年夏历三月十五日渡口村老子庙会期间,广阳山上新落成的三教殿也举行了隆重的开光典礼。两地相隔虽远,风俗却遥相呼应,共同纪念、缅怀着一位中华民族的先贤——老子。
老子隐居修行六年之地:广阳山
广阳山位于沙河市渡口村北,是中华道教圣地,北方名山。山上古碑记载,“有老君台,台上有老君洞,洞前有石牛一头”,传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中国道教的创始人老子曾隐居于此。广阳山坐北朝南,一日间东、南、西三面均可得见阳光,固有其名。
老子姓李名耳,他创立的“天人合一”思想在世界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著有五千言的《道德经》。
函谷关关令伊尹,爱读古籍,修养深厚,自幼就喜欢观天看相、一日夜晚,他独立楼首凝视星空,见东方紫云聚集,其长三万里,形如飞龙,由东向西而来。关令伊尹知是吉相,但不知何因,遂命人清扫关前道路,焚香迎侯贵宾,第二天果然迎来了骑着青牛而来的老子。所以后人写诗予以纪念:“紫气东来三万里,圣人西行经此地。青牛缓缓载老翁,藏形匿迹混元气。”
与老子分别时,伊尹向老子提出了三个问题。一是老圣人将去何方?起初老子笑而不答,后说道:青牛走天下,我随青牛去;二是《老子章句》写得什么意思?老子说,此书已留伊,伊尹自得知;三是广阳山在什么地方?老子说,东有青界地,南有渡口村,前有通天桥,后有温泉溪,上有一仙洞,三面阳阳照。
老子走后,伊尹辞去关令,携带《老子章句》和一家老小,返回内地,遁着老子的路线,找到了邢国的广阳山,并世代居住。从此这里便有了一个姓尹的人家,后来成为一个大户,最终发展为一个村寨,叫尹家寨。时至今日亦然人丁兴旺。
那里有老君台、老君楼、老君田(亩)、老君修行处、老君磨、老君臼、老君泉(50度)、老君钟(能鸣20里)、老君缸、老君碗等古迹,以上每一个古迹,都分别流传着一个美妙的故事。
广阳山位于沙河市区西行30公里处的渡口村北,主峰海拔718米,是中华道教圣地北方名山。广阳山虽不十分高,但非常陡峭,半山腰以上都是悬崖峭壁,直上直下。即便半山腰以下不是悬崖处坡度也非常大。广阳山脚下是河。因为此山一日间其东、南、西三面均可看见阳光,故名广阳山。
广阳山远眺:山不在高,有仙则名。石人语其:“前有渡水,后有温泉,左有罗汉洞,右有漆泉寺”、“云封洞口、雾锁玄门、草木先春、樵歌牧舞,使游者心旷神怡,荣辱皆忘,堪称一方圣地也。”在历史上慕名而来者多不胜数,如尹喜追随老子到山顶上的尹家寨居住。每年农历二月十五是老子的生日,在老子的修行地沙河渡口村有场面壮观的庙会。每月初一和十五,香客云集,从不间断。
传说老子修行时住的山洞,古县志上叫老君洞,也叫圣人室。老子姓李名耳,亦叫老聃,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在古典文学中被塑造成玉皇大帝身旁炼长生不老仙丹的太上老君。他身边这头断了一只角的青牛,传说是因为不小心吃了临村八里庙的庄稼,给打断的。
草帽洞:洞口小,里面却别有天地,顶似草帽,壁如螺旋,为十分罕见的洞穴景观。碑刻题词
石壁上有一首首的即兴之作,是各个时期文人墨客游览此地时留下的。“老聃修行处”这块石碑是我国著名词作家乔羽老先生所题,他先后多次在渡口村居住。另有明清至今的碑刻多处。
渡口村位于太行山脉南段东侧,山环水绕,风景独特。村北即广阳山,湡水(亦称渡水)从广阳山脚下流过。广阳山上有老君台、老君洞、老君手印等老子遗迹,还有众多的古代石碑及摩岩石刻,以及罗汉洞、千佛洞、蝙蝠洞、鸽子洞、霜洞等大小不等的山洞。老子出生于河南鹿邑的隐阳山,又曾修行于河北沙河的广阳山,一“隐”一“广”,深合老子“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的阴阳和谐观念。
广阳山景点
漆泉寺
漆泉寺之名得之于山上之漆泉,因泉而得名。据《沙河县志》记载:漆泉寺,在广阳山,唐贞观年建。漆泉,在广阳山漆泉寺左,其泉色黑如漆。初建不知何时,唐贞观年间重建,尉迟敬德监工,为唐太宗李世民在全国敕建的皇家寺院之一,也是沙河市仅有的两处皇家敕建寺院之一。建国前仍有和尚住寺,现存有遗址。虽然县志上有漆泉寺为唐贞观年间建的记载,但漆泉寺残存之古碑上却有初建不知何时、唐贞观年间重修等记载。今人有考证漆泉寺始建于后赵、为石勒皇帝所造之说。
三教堂
此处元代有一广阳庵,明代扩建为三教堂,儒、释、道三教并存,体现了我们中国人对宗教的包容性。明、清时期一直是庙堂齐整,香火旺盛。
太行渡槽
该渡槽跨度101米,全长220米,高53米,是一座浆砌单拱渡槽,主拱为空腹式变截面悬链线无铰拱,小拱17孔,单孔单跨6米,渠道墙高2.3米,厚1米,过水深2米,过水宽2.4米。1973年11月动工,1976年5月竣工。该渡槽犹如一道彩虹飞架两山之巅,主拱上的8900块弧形石,每块重1.2吨,该渡槽原为中国第一单孔宽度浆砌石拱桥,现为华北第一。它以令人惊叹的气势,展现了沙河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小石桥:当地人称通天桥。这石桥后边山岩上的指印,人说是老君担水时手攀山石留下的。
老君洞
传说老子修行时住的山洞,古县志上叫老君洞,也叫圣人室。老子姓李名耳,亦叫老聃,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在古典文学中被塑造成玉皇大帝身旁炼长生不老仙丹的太上老君。他身边这头断了一只角的青牛,传说是因为不小心吃了临村八里庙的庄稼,给打断的。
老君台
老君洞前有块平地叫老君台,过去曾有石碾、石磨,传说是老君用过。在这儿,山青景秀、赏心悦目。明代沙河知县肖泮游览到此,乐不思返,曾题诗赞曰:“万仞当空壁立秋,水声山色自悠悠,何如谢却人间事,赤脚骑牛洞口游。” 草帽洞:洞口小,里面却别有天地,顶似草帽,壁如螺旋,为十分罕见的洞穴景观。
碑刻题词
石壁上有一首首的即兴之作,是各个时期文人墨客游览此地时留下的。“老聃修行处”这块石碑是我国著名词作家乔羽老先生所题,他先后多次在渡口村居住。另有明清至今的碑刻多处。
山前泉水:传说古时山前有一口老君泉,四季常温,用泉水洗浴可去除百病。后来,只因一位年轻后生说了句不敬重的话,惹得老君一怒之下,将泉搬到了山后,这就是今天的映雪湖温泉。
广阳山远眺: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古人语其:“前有渡水,后有温泉,左有罗汉洞,右有漆泉寺”、“云封洞口、雾锁玄门、草木先春、樵歌牧舞,使游者心旷神怡,荣辱皆忘,堪称一方圣地也。”在历史上慕名而来者多不胜数,如尹喜追随老子到山顶上的尹家寨居住,明末清初畿南三才子申涵光、殷岳、张盖等也曾在此隐居。六十年代,中国歌剧舞剧院曾把该村作为体验生活的基地。在今天,广阳山也同样得到了千千万万游人的称赞。中国老子研究会经过多次考察论证,得出了老子在涵谷关写下《道德经》之后去所就是这座广阳山,从而解开了老子六年隐居修行地这个千古之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