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州四弦书以四弦(四胡)为主要伴奏乐器而得名,形成年代无文献资料可考。已知最早擅演泽州四弦书的艺人,是清光绪年间泽州县犁川镇的盲艺人程天和(约1872-1932)。据此推知,泽州四弦书至迟在清代光绪年间之前即已形成,距今已有150年以上的历史。
泽州四弦书的表演形式为说唱相间,以唱为主,采用泽州方言。早期只有一人用四弦和腿板自行伴奏表演,后来出现了多人伴奏。唱腔曲调属板腔体,主要板式有平板、紧板、介板、三倒板、官韵等。伴奏乐器有主奏乐器四弦和三弦、胡胡、二把,以及腿板、(大、中、小)钹各一个。伴奏方式为间奏式,即演唱时不伴奏。唱词格式基本为七字上下句体,下句押韵。
泽州四弦书节目以“贯”为单位,“一贯”指节目故事的一个段落,通常约演一个小时。一个长篇节目由若干“贯”组成,称为“大贯”。其代表性的传统节目有《回文屏》(三十二贯)《三洪传》(二十四贯)《烈女传》(十三贯)《红罗山》(九贯)等。另有中篇节目《百鸟朝凤》《杨八姐游春》《二老比子》等,短篇节目《小寡妇上坟》《光棍哭妻》《小两口吃粽》等。
旧时演出泽州四弦书的都是盲艺人,大都是二三人结伙,并无班社组织。乡民的酬神、还愿、庆贺是其演出的主要时机。通常“说神书”要演《游天台》《大八仙》《富贵长春》《斧劈华山》等节目,过生日、做满月要演《度林英》《三姐落凡》《天仙送子》等节目,祝寿要演《徐公子拜寿》《龙三姐拜寿》等节目,婚庆多演《西厢记》《梁祝下山》等节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泽州县成立有以演出泽州四弦书为主的泽州县曲艺队。编演过《考神婆》《吴全有接闺女》《河神娶妻》等新节目。期间,泽州县曲艺队在传统坐着表演的演出方式之外,出现了站立表演和走动表演。同时,伴奏乐器用二胡取代了四弦,增加了唢呐、小鼓和梆板。
泽州四弦书:十月怀胎
天上下雨雷对雷
地上打架锤对锤
哑巴娶了个哑巴媳妇
一辈子谁也没有破口骂过谁
这本是上的场来几句闲言送过
同志们稳坐听我慢慢道来
说的是
天地人乐造三才
十月里怀胎娘带灾
怀胎一月不在意
怀胎二月显不开
怀胎三月知此事
呕吐酸水害起来
怀胎四月娘在意
五月里捂不住他显出来
怀胎六月归身体
七月里胎满扑满娘的怀
怀胎八月娘就不想动
九月里是男是女忧在娘的怀
十月胎成了儿落了地
老母亲上了望乡台
阎王爷不收无名鬼
半个时辰又回来
猛然间睁起一双昏花眼
又只见我儿他躺在尘埃
老母亲万般无了奈
我又把我儿抱起来
左半尿湿躺右边
右边也尿湿躺在娘的怀
小儿吃的他就欢如虎
老母亲瘦的就如同干柴
一生两岁在娘怀抱
三生四岁还不离娘的怀
五生六岁贪玩耍
七岁上送到学校供起书来
小儿念书识锦绣
满腹经文徉盛开
小儿后来他成人长大
只在朝中坐八抬
娶上媳妇他把娘来望忘
母子们的情长两丢开
劝同志们不要把老母亲来忘
母亲的恩情深如海
世界上要无义有不孝的儿呀
天打雷劈也应该
同志们不信都往成事的地方看
貌堂堂的孩子都从往何处里来
这就是十月怀胎一个小段我送下去
从头至尾说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