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木与孔棺的由来


平木与孔棺是凤县的两个地名,平木即为凤县县城以东73公里的平木镇,孔棺为县城东南69.5公里的坪坎镇所辖的一个自然村。据凤县县志记载,平木原为“平墓”,为平掉坟墓之意。孔棺村即为“空棺”,就是空棺材的意思。后来人们觉得镇名和村名用字应该取祥瑞之意,但又不失传地名隐含的故事和传说,于是便将“平墓”改为谐音平木,“空棺”改为谐音孔棺。那这两个与平坟和空棺材相关联的地名到底有什么故事呢?

据民间传说,凤县(古凤州)地处秦、蜀、陇咽喉地带,历来是军事活动的频发之地。在三国时期,诸葛亮错用马谡而失掉了蜀军的战略要地——街亭。得胜的魏军大帅司马懿异常骄傲,便率领15万大军想趁势将诸葛亮彻底打垮,没想到诸葛亮唱了一曲“空城计”,活生生将司马懿的大军吓走了。司马懿撤军一个月后,军营士兵纷纷议论,说诸葛亮守的是一座空城,而魏国15万大军却连空城都没敢进攻。此事让司马懿在三军面前颜面扫地,也成为魏国军事的最大耻辱。自此,司马懿恨从心生,发誓一定要活捉诸葛亮一雪前耻。

平木与孔棺的由来

建兴十二年春,诸葛亮率十万大军出斜谷实施第五次北伐,大军行至郿县后,司马懿料知蜀军远道而来,必缺粮草,加之初春大旱,田野很难获取食物与草料,他便筑营阻拦,与蜀军打起“蜀进他退、蜀退他进”的疲劳战,想慢慢困死蜀军。诸葛亮只好在如今的蔡家坡南面五丈原扎营,作长期战争的打算。可同年八月间诸葛亮积劳成疾,病情日益严重,三军忧心忡忡,很多将士以泪洗面。诸葛亮也想到生前如果不能将司马懿除去,伐魏便难以成功,于是他临终前叮嘱部下,他死后,秘不发丧,缓缓退入斜谷,并将他运回汉中定军山安葬,且一路多建造假墓,以迷惑司马懿。

诸葛亮的身边大将姜维等遵照诸葛亮的遗嘱,从连云栈道斜谷入凤县平木镇,经坪坎镇过留坝县前往汉中。当他们走到平木镇时,又建了一座很大的假墓,并在墓碑上醒目地写着:“汉大丞相诸葛亮武侯之墓。”

平木与孔棺的由来

不久,坐在军营大帐里的司马懿听说诸葛亮病死了而狂喜不已,但因他自上了“空城计”当后,疑心越来越重,担心诸葛亮是诈死,便带兵到处搜寻诸葛亮墓,要挖开验证诸葛亮是否真的病亡了。他们一路挖开了很多新土堆,但都一无所获。一天,他们行到一个山势较为平缓的地带,发现了一个比先前挖开的墓大三倍的“汉大丞相诸葛亮武侯之墓”。司马懿看到墓前有很多新烧的纸灰与香灰,他想这肯定是真墓,要不当地人不会来这里祭奠。他便命士兵飞快地挖,可挖到墓底,依然除乱石和黄土外什么也没有。他气愤不过,为了防止本地人再来此地祭奠诸葛亮,他命士兵砸碎墓碑,平掉坟墓。此后本地人便称此处为“平墓”。司马懿不甘心查不清诸葛亮是否真死,又继续向汉中方向搜寻。他们在坪坎镇的一个村子又挖开一座“汉大丞相诸葛亮武侯之墓”后,发现有一口黑漆发亮的棺材,便急急撬开棺材。这次士兵虽然没看到诸葛亮尸身,却在空棺材里找到一本线装的书,书的封面写着“兵法72禁计”。司马懿急忙从士兵手里要来翻阅。但书由于受潮,纸页几乎粘在一起了,他便手蘸唾液一页页翻着看,只见每页纸上都写着“死治司马懿”五个大字。他越翻越生气,越生气蘸唾液越翻得急,他翻着翻着就口吐鲜血而亡。原来书页上涂有巨毒,“死治司马懿”妙计也由此完成。后人特别佩服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就将村名改成“空棺”。随着时间的推移,历史的变迁,现如今这两个地名叫成了平木与孔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