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把放荡女人称狐狸精


酒精、糖精、味精、香精,还有瘦肉精……之“精”,有从该物中提炼提纯的意思,“精”是提炼而成的精华。古人认为世间万象,特别是动物,可自身提炼成精,此精是指神通广大的鬼神妖怪了。如此五花八门 “精品”的幕后推手自然是 “人精”,正是他们的操控运作才使得这世界精彩纷呈,其中最神奇的莫过于“人精”中极品—狐狸精。现代大家把“狐狸精”看作是善于运用各种手段勾引男人的风骚女人,其实“狐狸精”最早是以祥瑞的正面形象出现的。谈狐狸精,不能不说的就是妖狐。妖狐的概念最早出现在汉代,东汉许慎所撰《说文解字》中说:“狐,妖兽也,换所乘之。”传奇及小说中的妖狐,具有超自然的力量,多数幻化成美貌女子,能摄取财物,预卜人之祸福。在战国时代的著作里,便出现了以狐为原型的神兽,狐被赋予了作怪变异的能力。东汉《吴越春秋》中载有大禹娶由九尾白狐变成的涂山女为妻的传说,神奇的狐狸能变形为人,这是狐狸成精的雏形。

据说“狐狸精”这个名称始于唐初。《太平广记》中的《狐神》条云:“唐初以来,百姓皆事狐神,当时有谚曰:‘无狐魅,不成村。’”“魅”字,《说文》释为“老物精也”,“狐魅”即“狐狸精”。“狐魅子”一词的出现,反映出“狐狸精”已作为一个独立的形象存在于人们的意识和民间信仰里。“狐狸精”化作人形,或到处做客吃喝,或上门求娶妻妾,它的情感、行为都是以人的模式来塑造的。唐代以后的志怪小说,如《容斋随笔》、《聊斋志异》等,更是到处活跃着性格各异、人情味十足的狐狸精。人们认为狐狸精都是美丽的,虽然狡诈,但绝不失妩媚的狐狸的化身。《玄中记》专门解释了狐狸精的由来,而且说得煞有介事:“狐五十岁,能变化为妇人,百岁为美女,为神巫。或为丈夫与女人交接,能知千里外事。善蛊魅,使人迷惑失智。千岁即与天通,为天狐。”人们借由狐狸精表达自己单纯而美好的情感。

那么,狐狸精又是怎么就成了放荡女人的代名词了呢?按照中国古代传说,认为动物中的狐狸是生性最狡猾的,所以关于狐狸阴谋骗人,设计害人,机诈猥亵的故事极多。《搜神记》引道士云:“狐者,先古之淫妇也,其名曰阿紫。化而为狐,故其怪多,自称阿紫。”古人把狐狸精视为性情游荡、以美貌色相迷惑人的精灵鬼怪,再加上狐狸成精的传说和志怪小说中队众多民间妖艳、风骚、多情、善变的狐狸精的描述,于是在人们的俗语中便把性感而具诱惑力的不良女性称为“狐狸精”,“狐狸精”就成了女人轻浮、放荡乃至红颜祸水的代名词了。夏末帝桀的妃子妹喜算是“千古第一狐狸精”的话,而《封神演义》中商纣王之妃妲己则可算是狐狸精的典范了。

实际上,把所谓的坏女人称做“狐狸精”,这缘于中国人对女人的审美观。自古以来,对女人的审美,就面形而言,有两个标准。一是面如满月,面如荷花。唐代美女杨贵妃就是这个类型,《长恨歌》写唐明皇对死去的杨贵妃的思念时有这样的句子:“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再一种被视为美的脸蛋就是所谓“瓜子脸”。两个脸蛋各像一粒尖尖朝下的瓜子组合起来。这种脸形也确实很俊俏,“仕女图”中的“仕女”,大都是“瓜子脸”。文学作品里的美女,作者也常常赋予她们一付“瓜子脸”。

“荷花脸”是一种富态相,同时也是一种善良相。泥菩萨的脸大都接近于这种脸形。唐代崇信佛教,所以唐代壁画上的女人通常都是富态的“荷花脸”。《红楼梦》里的薛宝钗就有富态相,想她的脸蛋也是“荷花脸”了。“瓜子脸”就不同了。狐狸的脸形就是最典型的“瓜子脸”。“瓜子脸”形的女人因此便同狐狸拉上了关系——不是她们自己拉上的,而是别人硬给她们拉上的。当她们因自己“瓜子脸”的美貌而所谓“红杏出墙”同男人来往时,无论是她们勾引男子,还是男子挑逗她们,都是她们的过错。狐狸不也是“瓜子脸”么,又天生媚态,于是“红杏出墙”的她们便被称为“狐狸精”了。

西方有“美人鱼”的说法,这肯定是同海洋关系密切的民族的发明,也反映了他们和中国不尽相同的审美观。国人更看重脸蛋,他们则好像更看重体形。鱼在水中游泳的体形、姿态很流畅、优美,他们以此来形容女人。但在国人眼中,当称哪个女人的体形有如“水蛇腰”的时候,她八成就成了会害人的“美女蛇”了。

现代对“狐狸精”可以定义为:善于运用各种手段勾引男人的“风骚”、“浪荡”、“无耻”女人。“狐狸精”可能是漂亮的,但很遗憾,通常是不被承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