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金湖风俗


金湖位于江苏省中部,宝应湖、高邮湖以西地区,1959年10月建县,因境内汜光湖有“金湖”之称,遂名“金湖”,象征资源丰富,日出斗金。

朱德、周恩来故居

位于泰宁县城内原梨树下街陈宅。宅建于清初,拥有3大厅及附属房共18间,四围筑有风火墙。1932年1月到1934年3月,红军总司令朱德和红军总政委周恩来多次率部到泰宁部署工作,就居住在陈宅大院。朱德住在后厅左侧前步间,前后厅其他斗室住着警卫连和闽赣保卫局的红军战士,两旁走廊与小厅相连的附属房屋住着通讯连、政治部和机要机关;周恩来住在后厅右侧前步间。宅后为炉峰山麓,挖有防空洞。

天然雕饰的水乡风光,造就了金湖独特的旅游景观。有“淮尾明珠”之誉的金湖县城,从上到下,从内到外浸透着水的灵秀与温润。人间彩虹的金湖大桥,静谧幽雅的万亩嵇圩林海,十里荷香、碧叶连天的闵桥万亩荷花荡,轻松悠闲、怡情自得的白马湖水上风光等等,让您远离尘世喧嚣,享受自然恩赐,品味人生真谛。

这里,地杰水灵,物产富饶。金湖具有典型的水乡特色,县域以西紧邻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的洪泽湖,以东紧靠古老而富生机的京杭大运河,境内水域宽广、河湖相连,东南有高邮湖,东部有宝应湖,东北有白马湖,全国知名的淮河入江水道贯穿腹地。水乡金湖土地肥美,资源丰富,仅滩涂就有40多万亩,境内地长稻麦豆谷、树结桃梨果枣、水生菱藕芡实,晶莹剔透的淡水虾、个大味美的长绒蟹、盖大肉嫩的金湖鳖、体态丰圆的无鳞鳗……满湖丰饶,尽显水乡物美。

文化独特,民风淳朴。位于南北文化交汇之处的金湖,深受吴楚文化、齐鲁文化和运河文化多影响,文化底蕴厚实,文化风格独特,境内颇有特色的“湖城文化”正在兴起,金湖秧歌、金湖剪纸、金湖娃艺术团等在文艺界享有较高知名度。因“洪武赶散”事件,金湖人的祖先是在明朝从苏州迁移于此的。金湖人生于多重文化之中,长于江淮河湖之旁,享受水的恩泽,内藏水的灵气,感情真挚,从善如流,到金湖作客您会享受到非家似家的温馨、非亲胜亲的热情。

中秋拜月风俗

八月十五晚上,院子里摆放一张八仙桌,从北往南依次放置着八鲜、月饼、一根完整的藕、一碗清水、一炷香。磕几个头之后,放一挂鞭,之后分分月饼。说到八仙桌上所放置的一碗清水,金湖将这个叫做“给娘娘上清茶”,金湖人口中的娘娘指的就是嫦娥。桌上摆放的八鲜指的是藕、菱角、鸡头、芋头、石榴、柿子、白果、枇杷。这八鲜我们不难看出,分为水生四鲜、水果四鲜。这些都是金湖本地的水果蔬菜,都是就地取材,体现出了金湖独特的水乡特点。

说起拜月仪式中的月饼和藕也有很大的讲究。月饼必须是钢炖锅盖般大小的月饼,敬完月亮之后,家里有几口人,就分成几瓣,一瓣不能多,一瓣也不能少。藕必须是完整的藕,从根到枝再到叶,必须枝枝叶叶很繁盛的那种。这预示着完美、儿孙繁盛的意思。金湖的谚语叫做“中秋不敬月、出门遭雨雪”。拜月习俗的意义,从民谚中也可见一斑,团圆、美满、平安。

送灶风俗

十二月二十四是灶神上天之日,故民间有送灶习俗。旧时送灶,家家备香烛纸马。做成荤、素、糖三馅饼,再将麦麸、豆禾皆、豆腐、挂面摆列在锅台和灶洞上,把一张黄纸墨印的古代骑马做官的人画,贴于灶头上,叫跑灶,还贴灶联: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横批:灶君府。送灶时,送灶人先一供。在灶君面前摆两个蜡烛台,一仑小香炉,米糕三块,馒头一个,清茶一碗以及糖饼等。送灶人将炉香、蜡烛点燃,再焚烧数十个乃至数百个金箔(俗称元宝)、在灶门口祷告,他人在屋外放鞭炮。送灶时的祷告词尽是恭维话,如:“腊月二十四,送灶老爷上西天。请灶老爷好话多说些,坏话少说些,五谷杂粮多求些,场头尽打.斛斗尽量,买得买,卖得卖,养沙牛(母牛)一年下一个,养老骒一年下三窝。”

祷告之后,撤一把牛草、麦麸进灶堂,说:“口马草马料喂得饱饱的。”再磕四个头起来,送灶即结束。迷信说法是灶神在这天晚上,要到西天灵霄宝殿去上奏一家的善恶,故而家家都祭送他,请他多奏好话,来年天降吉祥。送灶日期不一,据说古代曾有过规定:官三民四龟子王八五,即做官人家是二十三,老百姓是二十四,犯罪人家是二十五。送灶日家家大扫除,叫扫尘。

结婚风俗

一是安床的讲究,主要是找个“好命婆”负责铺床,“好命婆”就是那些长辈或者亲友,身体健康的,婚姻和睦,儿女双全,反正就是多有福气那种老太太,她把大红的床单枕头龙凤被铺在床上,然后把“早生贵子”(红枣,花生,桂圆,莲子)洒在床上。铺好床后,孕妇、带孝和来月经的女子不能进入新房。还有就是要找一对身体好的压床娃娃,记得封红包。二是新娘下轿,这个意思就是新娘从娘家到夫家不能沾地。三是礼炮相迎,礼炮有3个地方可以有,新郎抢到新娘从娘家出来的时候,新郎背起新娘回新房的门口,还有两口子到酒店的门口,都要放,一次4-6根。四是掀盖头,古时候掀盖头是在洞房里面举行的,如今是在婚礼上,新郎下来接新娘或者在台上。五是回娘家,“三朝回门”,意思就是婚礼后三、六、七、九、十日或者满月,女婿要带礼品和新娘子回娘家,拜谢新娘父母和亲属。六是禁忌,主要是,忌孕妇送亲,忌新郎独睡,忌穿“旧鞋”,忌白色“头车”。

金湖秧歌

“金湖秧歌”是金湖地区广大劳动人民在长期的插秧劳动中,以朴实的情感、用集体的智慧创造出来的一种民歌。在以金湖县为中心的周边县市流传,传承最少有10代以上,有据可考的就有百年历史。其唱词、曲调和演唱方式非常独特,是不可多得的民族民间文化遗产。

1、曲调风格别致。金湖秧歌的曲调节奏明快、清新悦耳,既有北方民歌的高亢豪放,又有南方的民歌的舒缓流畅。调名有:“四句头”、“五句半”、“抢八句”、“串十字”等,曲调富于变化,表现力很强。我省音乐界的一些专家学者认为:金湖秧歌音调非常优美,它的旋律中具有“变宫为角”、“变徴为角”、“以商为宫”等多种调式的转换手法,特别是在短短的单乐段中,竟有三个不同宫调系统的调性作连续的同调式的变调,这种复杂的调性运用手法在我国的民歌中是独特的,它的音乐具有相当的研究和应用价值。

2、演唱方式独特。金湖秧歌在演唱上分职业和业余两种。职业歌手即“锣鼓师傅”,不参加插秧劳动,专门唱给插秧人听。两人配对,一人打鼓,一人敲锣,边敲边唱,这类秧歌又称为“锣鼓秧歌”。业余歌手一边插秧一边唱秧歌,由一人唱“格冬代(俗称‘打鼓号子’)”代替锣鼓伴奏,另一秧歌手主唱。业余歌手与职业歌手所唱曲调尽管相同,但业余歌手的唱法上更为自由,唱腔高亢悠扬,委婉抒情。

3、唱词内容丰富。金湖秧歌通俗易懂,形象生动,内容十分丰富,重要分情歌和生活歌两大类。其中以情歌最为优美动人,且占相当大的比例,是金湖秧歌的精华所在。金湖秧歌的唱本和唱段很多,到目前为止,收集整理的歌词等文字资料就有20多万字之多,内容涵盖了这一地区的近百年来的农村生活的各个方面,对于研究当地的风俗民情、生产、生活状况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渊源

金湖秧歌的历史可追溯到明初,从金湖地区普遍栽插水稻开始,朱洪武称帝之后,曾下令将苏州地区原来支持和拥戴过张士诚的士绅商贾罚没家产,流放外地屯田垦荒。这就是历史上所说的“洪武赶散”。许多出生于本地的老人,他们都说自己的祖先是洪武赶散时从苏州迁徙过来的。正是江南移民带来的“稻作文化”与金湖本土歌谣相结合,逐渐形成了秧歌的雏形。

金湖秧歌中最具代表性的“锣鼓秧歌”则是在清代从湖南那边流传过来的。清政府在镇压太平天国时大批湘军北上,后来滞留本地,带来很多湖南习俗。如金湖方言中把小孩称为“伢子”、把“去”说成“叩”等等;与此同时带来锣鼓秧歌这一演唱形式,也就不足为奇了。当然,金湖的锣鼓秧歌不完全就是安乡的锣鼓秧歌。它的敲击方式(即锣鼓谱)和演唱曲调则融合了本地木工的“打排斧”节奏和流浪艺人的“凤阳花鼓”等内容。

金湖秧歌在清末至民国时期是它的成熟期。这一时期流传有大量唱本,同时也出现了许多著名歌手。锣鼓师傅张忠祥(1939年生)从其父张志荣(1896年生)为师,其父又师从徐吉祥(1888年生);华文灿(1943年生)的师傅华洪山(1924年生),师祖徐吉发(1899年生)等等。从他们可考的家族或师徒传承来看,也超过了百年历史,可见金湖秧歌源远流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