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全州名胜古迹


全州始建于公元前221年(秦朝),位于桂林地区东北部,现面积4020.8多平方公里,现设10镇10乡(即全州镇、龙水镇、大西江镇、绍水镇、咸水镇、石塘镇、黄沙河镇、庙头镇、文桥镇、永岁乡、白宝乡、东山瑶族乡、城郊乡、塘乡、朝南乡、两河乡、安和乡、蕉江瑶族乡、凤凰乡),人口77.8万多,有汉、壮、苗、侗、毛南等民族。盛产稻谷和黄红麻、花生、大蒜等经济作物,土特产有湘山酒、禾花鱼、五香豆腐干等,名胜古迹有湘山寺、炎井温泉、燕子窝楼等。全州地处湘江上游,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的要隘,春秋战国时期,是楚南要塞,秦始皇南平北越,在零陵(今全州境内);吕布杀英布,大战与洮水(今永岁乡洮水);南明时期,何腾蛟、郝摇旗在飞鸾桥大败清兵。

公元一八五三年,天平军血战全州城,南王冯云山喋血蓑衣渡;国内革命时期,将桂军阀大战与黄沙河,一九三四年,中国工农红军突破湘江,血战觉山铺,一九四四年,日本侵略军入侵广西,全州首当其冲陷入铁蹄之下,一九四七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挺进八桂,肖劲光大军逐鹿全州。全州,这块承受了血与活的洗礼,无数代人都经历了战争的磨练,以其历史上显著的地位,从而赢得了“广西第一镇”之美称。

全州有很多可爱的地方,现在我给大家介绍一下名胜古迹,主要有湘山湘水湘情、炎井风光、燕窝楼风光。

湘山湘水湘情

湘山湘水湘情,包括湘山古情、湘山悠情、岩石悠情、关岳庙寄情。

湘山古情

湘山寺,楚南第一名刹,座落在全州城西北风景绚丽的湘山脚下。据《全州志》记载,唐肃宗至底元年(公元756年)四月,高僧无量寿佛爷云游到湘源县(今全州),登湘山笋布台,凭高远望,只见湘山72峰竞相耸,左有钵孟山,右有圣禅岭,前依州城,背靠湘山,绿水如带,雄山似簪,就决定在此定居,开创了净土院,传播佛教。现在的湘山寺由放生池动物石雕群、洗钵岩泉、寿佛殿、妙明塔、观音殿、赵炳麟墓、康熙崖刻、狮子岩、柳山寸月等风景组成。

放生池动物石雕群   位于湘山寺大雄宝殿前,占地414平方米。据考证,放生池始于南朝梁武帝崇佛而到此地。湘山寺自公元756年寿佛建寺开始就设置了放生池,以供来此进香朝拜的人买一些水里的小动物到此放生,以示行善积德,表示对佛教的虔诚。清代光绪五年(公元1879年),湘山寺佛门主持依石势雕刻成姿态各异的动物精雕品。有龙、凤、狮、麟、蛙、螺、蟹等,天上、水上、地上的飞禽走兽共20余尊栩栩如生的精雕品,完全可以称的上艺术精品。

洗钵岩泉  洗钵岩泉有叫龙泉,四季不溢不哭涸。清初时,著名画家石涛在湘山寺出家为僧,一日三餐都在龙泉中洗钵,所以改为洗钵岩泉。

寿佛殿  座落在湘山寺的笋布台上,因为纪念湘山寺的开山主师全真和尚(即无量寿佛爷)而建。殿内供奉着无量寿佛爷的镀金塑像,垂帘、挂帐遮掩。每天到这里来上香的人都很多。

妙明塔  妙明塔建与唐代咸通二年(公元861年),塔高五层,宋元佑七年(公元1135年),宋高宗赵构赐名为“妙明塔”。妙明塔座北朝南,是广西最古老的寺塔之一。相传塔底是一个岩洞,是当年寿佛爷打禅诵经之地,寿佛爷在洞中圆寂之后,修建了妙明塔藏其骸。全塔上细下粗,高7层26米,底层直径6.8米,外八方、内六方,中间是空的,里面设置了螺旋砖阶梯,直到塔顶,层层设有回廊,飞檐外翻,塔顶尖尖,像珍宝葫芦。塔门上有著名书法家、原区政协常委伍纯道先生的绝笔“妙明塔”三个大字,溢彩流金,塔内镶有历代碑刻20多幅。

观音殿  殿内塑有观音坐在莲花台上的镀金像及金童玉女虔诚拜佛像。每年的农历二月十九日(观音出生日)、六月十九日(观音出家日)、九月十九日(观音成佛日),湘桂两地的香客都到这里来顶礼膜拜,热闹非凡。

赵炳麟墓  在湘山山麓,全墓由青石构造,占地半亩,碑文刻有清太子太保、两广总督、邮传部尚书岑春煊亲笔题的“清翰林院编修四品京堂畿道监察御史资政院协理赵公竺垣之墓”字样。墓后立有两块大碑文,石刻《清史稿. 赵炳麟》全文。

康熙崖刻  位于湘山寺西的半山腰上,它是清朝康熙五十四年(公元1757年)康熙皇帝御笔亲题的。崖刻高2.20米,面积18.57米。左刻“康熙五十四年乙未三月”,中课“寿世慈荫”四个大字,每个字高约1.70米,宽1.10米,面积达1.87平方米,中间上方刻有一个“康熙御笔之宝”篆体方印,边长约19公分。康熙的御笔亲题,笔劲十分苍劲有力,风格迥异,一代帝王庇荫一方的豁达胸襟由此可见。

狮子岩又叫狮子庵,因岩口的“极乐庵”而出名,位于湘山峰峦之中,方圆800亩,珍藏着狮子岩、慈慧庵、龙泉庵等名胜古迹。

柳山寸月位于湘山寺北面,原名北山。宋朝端拱年间(公元985年)柳开任全州太守,曾在这里设立书堂,后人为追念他的政绩,更名为柳山。山上有一弯泉水形似寸月,四季长流不枯。

湘水悠情

湘水湖位于全州城南,是八十年代拦河筑坝建成的人工湖泊。它横截湘江主流,容灌江、广西河、万乡河三江水。湖水从飞鸾桥到水晶岗,长达10华里,方圆近10万亩湖面瑰丽多姿,湖水沿山而流,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像一幅五彩夺目的画卷一年四季展现在游人的面前,永不退色。

飞鸾春韵位于湘水湖上游,万乡河的洪岩渡,始建于宋绍兴年间(公元1131年),广西交通志称之为“广西第一桥”。南明时期,著名的抗清将领何腾蛟,摇旗吨屯兵在此,打败清军。1994年兴建桂黄宫路一级公路,扩宽为23米。晨曦中,落霞下,飞桥宛如卧龙飞架南北。清风吹过,桥身随风摇曳。上游水势平缓,犹如浅湖小河;下游水流趋急,形成碧水深潭,竹木葱郁,泛起无限春意。

双龙戏珠位于万乡河之滨磐石岩对岸,因酷似二龙戏珠而名。

湘峡归云湘山与圣蝉山相对而立,形成峡谷,云雾隐约,晴雨变幻,一日之内,景观无穷。清晨,晨雾满江漫游,两岸青山如幻似虚,吞云吐雾,漂漂渺渺,无穷意象;傍晚云霞绚丽,如云腾虎跃,夕阳晚霞,在天上在水中,水天一色游人如临仙境。

赤壁秋灯位于全州城东南端的完山前,因发源于海洋山的广西河、都庞岭的灌江和越城岭的万乡河三水相汇成主流而名。江雾、烟雨、旭日、清风、明月,一日之内三江口景观神奇,变幻多端。

美女梳头由湘山相连的四座山组成,因为酷似美女向天躺卧,正对着蓝天大明镜梳理着自己的头发而著名。

镇湘塔位于全州城东龙山上,始建于清朝喜庆三年(公元1778年),塔高七层30米,塔基直径9米,砖砌,内外各八方,内设砖阶可登览,每层有八个小拱门,刻有历代文稿人墨客诗、游记、题记等碑刻划30块,尤其是刻有佛学经书一卷,令人神思。镇湘塔水托山烘,上连万仞云天,下镇千顷碧涛,沉如磐石,稳如泰山。临江挺拔,碧波如罗似带,水曲而媚;岭下青松,翠柏遍布,黛峰如列如拱,山青而水秀。

水晶明珠指水晶岗水电站,1988年建成属河床式坝后电站,筑闸坝拦截湘江主河道,引水发电。闸坝长182米,分14个闸孔,安装水轮发电组3台,总装机容量9600千瓦。水晶岗大如横空出世,拦江成湖,纳千顷之湘江,上游水势平缓,海阔天空,下游拍云裂岸,满河千堆雪卷,宛如一颗镶嵌在湘水湖面上的璀灿明珠。

蓑衣古渡位于湘水湖下游,是太平天国南王冯云山殉难处。1852年6月19日,年仅39岁的冯云山率军在此与清军鏖战,不幸中弹牺牲,现立有“太平天国南王冯云山殉难处”石碑。

砻岩幽情

砻岩洞,位于越城岭支脉的东瓜源,古为邑中八景之一。砻岩洞又名砻岩寺,宋朝时岩口建有一座普润寺。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曾到此洞一游,并在《徐霞客游记》中,将洞内景观作了较详细的记载。据旧志载:砻贮存器渠纵横,有一圆形巨石,砥于中流,为泉水所冲,发出巨响,岩壁回荡,似砻磨之声,故名砻岩。抗日战争时期,国民革命陆军第五军军长杜聿明将岩洞扩宽填平,建造了兵工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此洞的天然美景和优越环境条件,开始为国家所重视,196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在此筹建医院,再削整岩洞扩建成全国最大的地(局部六层)、礼堂、餐厅、广场及发电站等,总建筑面积达13000平方米,采用全空调装置。中央、中央军委首长许世友、伍修权、洪学智、迟浩田先后莅临岩洞视察。

后洞形同喇叭口,有如龙张嘴大吼。洞口斜向天空,高约40米,宽30米,崖壁上石乳、石幔,瀑布飞帘,琼浪翻涌,洒珠滴沥,蔚为壮观。洞后古木参天,一座大山绵亘高耸,独钟灵气,原始森林郁郁郁葱葱,几万株粗壮虬曲、老态龙钟的古木和丛生灌木,组成立体的绿色王国,把山岭装扮得格外肃穆古朴。峡谷长约1000米,泉水汩汩,幽雅清新,仿若世外桃源,是疗养、观光胜地。

关岳庙寄情

关岳庙(红七军前委会址),位于全州城十字街北角。关岳庙建于清朝同治八年,面积210平方米,相传庙内关羽岳飞两匹泥塑坐骑夜间时常出城外显灵,固又称马王庙。1929年震惊全国的百色起义爆发后,建立起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1931年1月1日,红七军在攻打湖南武岗失利后,占领全州,在城内休整三天。为解决以后的去向问题,1月2日,红七军在关乐庙召开前委会,当时前敌委员会有中央南方局代表邓刚,红七军政治部主任陈豪人,政委邓小平,军长张云逸,总指挥李明瑞等委员9人。会后决定攻占桂林.邓小平同志以大量事实力驳冒险主义行动,否定了陈豪人等人的错误意见,觉得由邓小平继续担任前委书记,从而挽救了红七军,走上正确的道路。1月5日,红七军撤出全州,当年7月到达湘赣革命根据地,与中央红军会师。毛泽东主席亲授“转战千里”锦旗。

关岳庙因此而成为革命历史展览管,供游人瞻仰。

炎井风光

炎井,位于大西江镇境内,越城岭北段山麓,距全州城51公里。炎井东通文桥镇,西北通资源县、湖南东安县和新宁县,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是当年闯王李自成、红七军进入全州的主要通道。

炎井风光,以炎井温泉为中心,沿途景点密布,宛似众星拱月,烘托着炎井温泉这颗蕴藏在越城岭山脉腹地深处的璀璨明珠。

炎井温泉  有叫热水塘,座落在炎井里周围群山环绕,树木苍翠,平地阡陌纵横,方圆数百里良田。炎井温泉来自花岗岩地 层,恒温42摄氏度,日流量558吨。泉水清澈见底,池底是一片白的细纱,下面是错落的泉眼。汩汩冒出的泉水,将上面的细纱冲的上下翻滚,好象整个水池都在摇晃,塘的表面热气腾腾,烟雾蒙蒙。经有关部门鉴定,温泉为低钠矿化度含氟氢硅酸矿泉水,物理性状良好,含有锂、锌、锶等多种对人体有保健、医疗作用的元素,具有多功能综合开发前景。

燕窝楼风光

燕窝楼风光,位于永岁乡石岗头村,系蒋氏祠堂之门楼。明代弘治乙卯八年(公元14954年),蒋建德筹建但因为逝世没有建成,他的儿子正德辛末六年(公元1511年)中进士,后担任公部侍郎,皇帝赐封他亲自设计主持将祠楼修建而成,因牌楼上的如意斗拱形似燕窝,故名燕窝楼,历经沧桑风雨480多年。

燕窝楼座北朝南,由牌坊和门楼两部分组成,宽11.13米,进深12.8米,通高8米,面积为142.4米面阔三间,进深四间,第一进深间为牌坊后三间为门楼。

燕窝楼为木式结构,整座门楼呈“一”字型,由四根直径0.44米、高5.7米的大楠木支撑,小青瓦庑殿顶,门楼两边山头为青砖清水墙,内部为穿斗木构架,明楼上四下三共七层飞楼。上宽下窄,排列有序。全楼采用明代独特的飞檐单翘单卯建筑,环环相扣,衔接而成,形如燕窝。斗拱精雕细刻,状如莲花,精美称绝。屋顶有一对生龙活虎抢球,鳖与鱼拥吻;龙门坊下镶有“可甲传芳”的镂空木刻横额,门上饰有吉祥物浮雕,姿态各异,栩栩如生;门两侧有鼓抱石及龙凤、狮浮雕图案,悬挂有明万历年间内阁大学士叶向高题“累朝荣阴家声远,历代科名世泽长”的木刻对联,门外侧有对相向而半蹲半立的雄师,狮子后鼓抱石上雕刻“马鹿含花”“双凤朝阳”等浮雕。

门殿紧挨主楼后侧,上下两座,紧楼主楼后的祠堂。门高柱子大,古色古香,令人如入明清宗祠深宅,祠堂仍然留有明、清、民国时期募捐维修碑和木刻长联10余件。祠堂为砖瓦木建筑,建筑面积为350平方米。

燕窝楼灵如巧燕,相传微风轻拂,整座门楼左右晃动,响声似飞燕呢喃。

风景鱼泉

风景鱼泉,位于文桥镇邓家村。鱼泉宽约40多米,水深0.2---0.7米,就像倒置的葫芦,葫芦口是鱼泉的出水口。四周几十株古老的的樟树、檀树绿荫倒映。在塘北的一株古樟下,有一口古井,泉水晶莹,清澈可见。

相传,鱼泉中的鱼是佛像变的,而那泉水则是佛祖赐给佛像的神水。泉中有金鱼、草鱼、鲤鱼,各种鱼成群结队,在水中畅游。相传抗日期间,日寇用枪杀死了鱼王——一条70余斤的大草鱼。

甑山庵

甑山庵,位于文桥镇江头村北,原为伍姓家祠,内供奉其祖先伍元龙塑像,现在每年的农历6月12日,江头村都舞狮迎接他们的祖先回家,据说那天是伍元龙的生日。相传宋代时,伍子胥的后代弃官回家,隐居在甑山修道建立的。

甑山庵四周悬崖峭壁,高几十丈,依山而建。庵前有一石门坊,门额上镶嵌着“八九一曲”四个大字,意思是次地是衡乐七十二峰的一个胜地。两边树木参天,郁郁葱葱,庵内设有祖师塑像,挂帘相衬。庵右侧崖下有天然泉眼,从中流出的泉水清澈甘甜。每月逢初一、十五两日,本地有很多的香客来此烧香拜佛,热闹非凡,还有很多学生来次旅游。

全州是一个令人痴迷、眷恋、神往的美丽县城,它有美丽的自然风景,淳朴的民土风情,热情好客的乡亲,这些都在吸引着大家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