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民间艺术包括的门类很多,有音乐、舞蹈、曲艺、戏曲、美术、工艺等,每一门类里有许多艺术品种,如戏曲,有人戏和偶戏,人戏又有梨园戏、北管戏、歌仔戏、高甲戏、竹马戏等;偶戏也有“嘉礼”(提线木偶)、布袋(掌中木偶)、皮影等。闽南民间艺术是一个极为丰富多彩的艺术宝库。
闽南民间艺术不但丰富多彩,而且有很高的艺术水准。如南音的《梅花操》,沉静幽雅,古朴高洁,具有十分独特的韵味,令人神魂飞越。不仅仅闽南人,也不仅仅中国人,连外国人都叹为“东方古典艺术的珍品”。再如闽南的石雕,构思奇巧、匠心独具,技法高超,其上乘之作甚至成为国宝,安放在国家重要的建筑上,或作为国礼赠送给外国友城和贵宾。
闽南民间艺术又有许多历史非常久远的品种。如被称为唐宋遗音的南音,其历史甚至可以追溯到魏晋古音。《闽诗录》已乙集·卷四记载了描述五代泉州风情的一首诗中写道:“千家罗绮管弦呜,柳腰舞罢香风度,花脸妆匀酒晕生”(五代詹敦红诗)。可见当时闽南的音乐舞蹈已经相当普及,也达到相当的水准。
闽南傀儡戏在唐、五代也已相当盛行,“日月并轮长不明,木人舞袖向红炉”(潘守正《雪峰山寺》卷五),说的正是当年木偶戏的演出。直接表达人民喜怒哀乐的歌仔,民间节庆婚丧中的阵头歌舞,以及融汇于百姓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雕刻绘画、工艺,其历史更为悠远。
到了宋代,民间的戏曲活动之盛,已致使闽南的地方官员大声疾呼“莫后百戏”。
南宋偏安临安(杭州),将专管皇族庶务的宗正同司迁入泉州,先后有数千名赵家皇亲到泉州来。他们终日欢娱游乐,把流行临安的南戏艺人也带到泉州。南戏的传入对闽南民间艺术的发展,尤其是对梨园戏和竹马戏的形成,有很大的作用。也因此梨园戏尚存了许多全国少有或仅有的宋元南戏本事。
南音、梨园戏、傀儡戏等历史久远的艺术品种,留存到今天,已经成为“活化石”,不但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而且具有史学的价值。这也是闽南民间艺术的一大特色。
闽南民间艺术而且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它的每一个品种都深深扎根于民间,溶合于百姓的日常生活、婚丧嫁娶及各种岁时节庆的民俗活动中,因此受到人民普遍的喜爱和关注。这是闽南民间艺术得以一代代传承不息的根本原因。
正是上述这些特点,使得闽南民间艺术,成为中华文艺百花园里一片绚丽的花圃,绽开着许多传世的艺术之花,也成为闽南人引以为豪的创造。
一、闽南音乐
闽南音乐可分为南音、北管、歌仔三大系统。
南音的历史相当久远,被称为“活化石”。一般主为是唐、五代时传入闽南的中原古曲。
由于流传的历史久远,产生许多不同的名称。如南音、南曲、南管、弦管、郎君乐等,在台湾多称为南管、弦管。
南音的内容,有“指”、“谱”、“曲”三种。指,是一种组曲的形式,以乐器演奏,但它们的音乐中包括歌词,而这唱词只为平时学习、记忆音乐而设,演奏时只奏曲调而不唱。传统的南音曲本,有“指”四十八套。
谱,是纯粹的器乐演奏曲,由多乐章组成,传统有十三大谱。每套谱都有一个标题,如梅花、四时等,属于一种“标题音乐”。
曲,是供演唱的散曲,由歌者手持拍板,在南音“四管”伴奏下演唱,具有南、北朝朝代“相和歌”(丝竹更相奏,执节者歌)的演唱风格。其曲牌有230多种,曲目则达2000多首之多。
其乐队编制,一般有“上四管”,即琵琶、洞箫、二弦、三弦和“下四管”,即响盏、双音、四块、小叫。有时还加上玉暧(小唢呐),笛子(品箫),成为“十音”。
其曲本,以南音的工尺谱记,系以琵琶指法记录,由音符、指法与撩拍三部份组成。音符记于左一行,以“工六士一仪”表之;琵琶指法记号于中央行;以“。”表示拍,以“、”表示撩,记于右一行。
南音音光格调高雅。据传泉州人李光地为康熙重臣时,曾要家乡派五位南音高手入京,于御前演奏,得康熙赐匾“御前清曲”。
南音的洞箫叫南箫,较北箫粗且短。以南音音乐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梨园戏也就被称之南管戏。以后又笼统地称呼包括京剧在内的北方戏为“北管”。也就是说闽南人的“北管”,实际上有二种含义,广义的指所有北方语系的戏曲,狭义的则专指闽台地区流传的乱弹。
乱弹北管并非产生于闽南。早期的北管戏除了丑角使用闽南方言表演之外,其余角色都用“官话”演唱。但是数百年的变迁,迄今仍流传于台湾的北管,早已成为闽南人的子弟戏。职业的乱弹戏班除了唱及吟念用官话,对白都改用闽南话。因此,亦可归之于闽南民间艺术。
北管演出的形式通常有三种:出阵、排场、梨园登台。前两种基本上属于音乐的范畴,而没有戏的表演。
出阵也称为“大鼓吹”,实际上就是一个乐队,有唢呐、海笛、大锣、钹、鼓、音量很大,喧吵热闹,都在宗教活动或婚丧喜事时,边走边奏。
排场,则是以北管的全部文武场:椰胡或京胡,加上三弦、月琴、唢呐、海笛、箫或笛、通鼓、单皮鼓、大小钹、大小锣等,按次序摆开,坐着演奏,有时同有唱员加入清唱。
排场也是神诞或红白喜事时到人家厅堂或庙前等演奏,以助热闹气氛。
闽南歌仔,在台湾也称为福佬民歌。其内容在歌谣一节已经介绍,其音乐则把情哀怨的旋律为多,也有一些节奏活泼的滑稽歌。曲调多以五声音阶构成。伴奏的乐器通常为壳仔弦、大广弦、月琴、三弦,很少用打击乐器和吹奏乐器。
闽南歌仔与说唱和戏曲的关系非常密切,歌仔戏就是由歌仔演化而成,因此歌仔的曲牌基本上和歌仔戏是一样的。主要的曲牌有“七字仔”、“杂念仔”、“都马调”、“思想起”、宜兰哭等等,大约几十个曲牌。台湾的闽南语歌仔,最早起于嘉南平原,有“车鼓调”、驶犁歌等。而晚近较有影响的歌仔为恒春的歌仔。尤其是恒春的“思想起”,被著名的走唱艺人陈达一唱,具有十分浓郁的韵味。
二、闽南民间舞蹈
传统闽南民间舞蹈一般以“阵头”的形式展现。即在岁时节庆的游行队伍中,各以不同的化装和舞姿表演,一队阵一队阵地展现。
最著名的有拍胸舞、贡球,车鼓、海底反、大鼓凉伞舞、宋江阵、竹马阵、牛犁阵、舞龙、舞狮、扛阁等。
拍胸舞据说传自梨园戏“郑元和与李亚仙”中的一段情节,郑元和爱上了妓女李亚仙,被鸨母将身上的钱财剥得分文不剩,沦为乞丐,苦中作乐,与赤膊的乞丐们一道跳拍胸舞,成为一段别具特色的男性舞蹈。但以中国艺术发展的规律来说,戏曲是比较晚的,在此之前民间当就有拍胸舞。不过可能没有戏中跳得这么富有艺术性罢了。后人又从戏中得到启发,以南音《三千两金》为舞蹈音乐,以其舞汇发展为独立成篇的舞蹈。表演者上身赤膊,头戴草帽,手掌和胳膊随着节奏依次拍击胸膛、腋下、大腿,时而上跳,时而下蹲,头部诙谐地摇摆,动作夸张而风趣。基本动作有击掌回音、八拍雄姿、玉驴颠步、金鸡独立、善才抢牌、青蛙出洞、小阉鸡行、大阉鸡行等。可以独舞,也可以群舞。
贡球舞了取自《郑元和与李亚仙》的情节,也是戏中的一段舞。主角为彩婆和一位举球的小伙,另有数位的男女青年。举球者先出场,而后徐娘半老的彩旦婆不甘寂寞闯入年青人的戏球队伍中,一显当年的身手。只见她冲着从各个方面而来的彩球,肩撞、脚踢、头顶、手托,既手忙脚乱,却又身手不凡。心乱中还不忘挤眉弄眼,抖肩扭腰,淋漓尽致地发挥了彩旦行当的表演技巧,生动地刻画出一个曾经是弄球好手而已经人老珠黄,又一时技痒难耐,不甘寂寞的风月场中老妇形象。其他的戏球者则配合着他们二人做出八卦穿棱、鸿雁传书等各种队形。
贡球的动作有猕猴摘桃、双龙抡珠、花猫玩球、大小八字等,彩婆与执球者若配合得好,风趣而热烈,令人赏心悦目。
车鼓是一种载歌载舞的民间小歌舞。由车鼓和车鼓婆两人用两根细竹竿抬着一形似石磨的篾斗篮,斗蓝上还用红布扎一朵花,然后且歌且舞。所唱的调,一般称车鼓调。其舞步非常简单,就是“三步进、二步退”,两人各执竹竿的一端边舞边做出诙谐的表情,唱着风趣的歌仔,往往令人开怀大笑,乐而忘返。还在一种车鼓更简单,连扛的“鼓”都不用,男的为丑扮,拿着四块,女的旦扮,左手拿手巾,右手拿扇,舞步还是“三步进,二步退”,且舞且唱。
大鼓凉伞舞是漳州一带所喜爱的民间舞蹈。一般由八个人表演,四个小伙子胸前系一只双面大鼓,四个少女打钹。鼓点粗犷、炽热,和着鼓点,男女走出行进式,穿花式各种舞步,和谐而热烈。还有一种更复杂一些,中国一个小伙反穿羊羔裘,胸前系着大鼓,后边一位妙龄少女手执彩绸凉伞,身穿镶边绣花绸衣裤,腰系大纺绸,下着绣花鞋,踩着鼓点,边舞边转动手中凉伞,前边则是一个穿着镶边大红袄,手摇蒲扇的老太婆为前导。她身后还跟着小伙,肩担二只畚箕,一头放只大茶壶,一头放着水果之类慰劳品。在打伞的少女后边,则有四个打钹的,一般也是少女装扮。
据传,大鼓凉伞舞是明朝时,闽南百姓获知抗倭英雄戚继光打败了倭寇,为庆祝胜利和欢迎戚家军而创造的。
宋江阵也叫套宋江,是一种带有武术表演性质的舞蹈。表演者一般为36人或72人,在特别重大的隆重的庆典,也有一百零八人的宋江阵。一般都在广场表演,观者如堵。表演者都扮演水泊梁山的好汉,手执各种兵器,龙旗前导,锣鼓压阵。
一开始先随锣鼓点分两队走阵,而后是单人的武术表演,刘唐耍扑刀,李逵舞双斧,关胜舞大刀,徐宁弄钩镰枪等,接着是双人对打。最后是“杀狮”,即由好汉们与舞狮者格斗,轮番上阵,锣鼓、唢呐助威,非常热烈。
舞龙,闽南叫弄龙。早年是在祈雨时的活动。锣鼓声中,先由一人持彩珠戏龙作舞,由十几、廿多人舞动的长达数十米的长龙,在龙头带领下,上下翻飞,左盘右旋,追逐龙珠。最大的龙,龙头有3米高,长50米,20多节,用竹篾铁丝扎成骨架,外罩绘有龙鳞花斑的布,内燃蜡烛成龙灯串,有的龙嘴还安有烟火。如此巨龙舞起来口吐烟火、气势磅礴。当然,各部位套路变换,动静起伏,都要反复演练,配合得极为精妙,方显出巨龙的非凡气势。
舞狮,同样叫做弄狮。弄狮和弄龙一样都要大锣大鼓大钹,把气氛烘托得十分热烈。然后由一个“狮鬼”引狮出舞。狮鬼是闽南弄狮的特色,他有如小丑,挂一个引人发笑的小面具,手捏着一根末端有一小球的绳子,甩来甩去地逗引“狮子”。他有时在狮子前头跳来跳去做各种滑稽动作弄狮子,有时会耍出一个响亮的唿哨,当作鬼叫,有时还撇下狮子与围观的孩子们逗乐,风趣可人。
弄狮的两个人,则多为武术高强的壮汉,表演出狮子滚珠,上楼台、躺、蹲、咬尾、舐脚、饮水等等动作,并作出喘息、愤怒、疲乏、困惑不解等各种神态,憨厚可爱。
在闽南沿海地区,还有一种叫“海底反”的舞蹈,也是在节庆日子,化装为海底鱼虾水族表演舞蹈。它是根据闽南的童话故事“海底反”编成的,说的是龙王霸占鲤鱼姑娘,激起众水族造反。演员们扮成各种鱼虾贝类,各有各的独特舞步和技巧,如墨鱼放黑烟,扁鱼使飞刀,梭子鱼使手箭,牛尾鱼舞铁鞭,鱿鱼举大锯,海鳗耍“丈二”(长棒),鲂鱼展大扇,花螺吹号等等,最吸引人的是打扮得艳若天仙的蚌姑娘,背上背着两扇用竹篾和色纸做成的大蚌壳,两手抓着蚌壳边一张一闭。闭起来时就整个儿藏在蚌壳内,然后缓缓打开,露出美丽的笑容。
“海底反”还配有乐队,一般用南音音乐,加上锣鼓,是游行阵头里引入注目的一队。
牛犁阵,也有叫驶犁阵。扮牛的演员将纸糊的牛头套在头上,用两手顶着。边上有一公一婆和女儿、长工、地主五个角色,各人拿着农具,由长工驶犁,且舞且歌。舞步极简单,只要和着音乐节奏走,伴奏的乐队有壳仔弦、三弦、月琴、笛、四块、唢呐等。
在游行的艺阵里,还有一种阵头叫“扛阁”。实际上就是把一块木板扛在肩上,叫做阁台,或阁棚,让化了装的男女青年或孩子坐着或站在上面,摆出各种造型姿式,然后抬着游行。有点像现代的彩车,但是用人扛。木板小,上边站的演员少。但也有一种“蜈蚣阁”,由十几、甚至几十个阁台组合而成,阁台与阁台之间打活榫相连,结成长串,也能灵活转动,头尾及衔接处各横穿一木棍,向两边伸出,以作肩扛。乐队则在前边开道,远远看去,弯弯曲曲,起伏前进,仿若蜈蚣,也象蛟龙,所以也有叫“龙阁”。
竹马阵,也有叫布马阵。表演时一人身扎竹马——以竹为骨,以纸或布糊成——另一人扮牵马的马夫。在乐队的伴奏下,马夫以灵活的身段和夸张的动作来表现出戏剧性及各种逗乐的喜感。台湾晚近的布马阵则侧重于特技动作,甚至加进了杂耍。
竹马阵在汉代的史籍中就有记述,大致在宋代就已传到闽南,特别盛行于漳州一带。
除了上述舞蹈,在闽南节庆的游行队伍中,还可以看见“公背婆”、踩高跷、八家将等阵头。
三、闽南曲艺艺术
曲艺艺术,在台湾称作说唱。闽南方言曲艺常见的有锦歌说唱、荷叶说唱、讲古、答嘴鼓、大广弦说唱、月琴说唱等。
讲古,就是说书,所谓一言道尽天下事,两语描出世间容,闽南方言说书艺人,对方言的掌握和运用往往达到很高的境界。有的说书艺人一段故事讲三四十分钟,句句都有押韵,让人不能不叹服。他们对闽南的俗语、歇后语运用自如,有些俗语和歇后语,就是他们在说书中创造出来的。
讲古仙的知识面也很广,天文地理,三皇五帝,无所不晓。表情丰富,特别是语言口气的变化,尤其惟妙惟肖。有的讲古仙丝毫亚于单口相声演员。
闽台民间有许多讲古仙,常常吸引了无数大人和孩子。当讲古仙说到紧要处,突然一声惊堂木,那些挤在人缝里的孩子们立刻“哄”一声四下逃跑,原来要收钱了。待收过钱,重新开讲,孩子们又偷偷溜了进来。许多下层民众的历史知识,都是从讲古场和戏台里得来的。
答嘴鼓是一种类似北方相声的曲艺艺术,但两个人相互答对的每一句话,都要有押韵。答嘴鼓起于闽南民间的“练仙拍嘴鼓”,就是闲聊时的斗嘴。答嘴鼓大量使用方言俗话、俚话,十分风趣谐诙,往往引起一阵又一阵的笑声和掌声。
锦歌说唱、荷叶说唱、大广弦说唱、月琴说唱,其曲调都是用闽南歌仔调,不过大广弦说唱用“卖药仔调”较多,锦歌说唱用四空仔、五空仔调多一些,月琴则唱乞食调较多一些,而荷叶说唱用杂念调多一些。但表演形式的差别就较大了。
锦歌说唱可以单人,也可以是多人,甚至十几个人,由乐队伴奏。演唱者可一人表演多个角色,来说唱一段故事。乐队一般为壳仔弦、大广弦、三弦、月琴,有时加鸭母哒(一咱音色独特的小唢呐),也有的唱员兼操其中一种乐器。
荷叶说唱一般为二个人,一位拉壳仔弦或大广弦、或月琴伴奏。一位则左手持单钹,右手拿一根小鼓锤,坐着或站着说唱。说到紧要处,一锤定音,唱到抒情时,轻轻一击,集装余音袅袅。
大广弦说唱早年多见于街头卖药的地摊,著名的歌仔戏艺人邵江海就是街头卖药出身。大广弦的音色深沉粗犷,极富特色,演唱者将琴抵在腰上来回走动,边走边拉边唱边表演。往往也是一人扮好几个角色。
月琴在过去叫乞食琴,往往由盲人或贫寒的走唱艺人操琴演唱。大多唱太平歌,取悦听众以乞讨。也有的同算命结合,设一些竹牌,上边烙刻着盲人可以摸出的记号。顾客摸到并不知上边的记号表示什么,盲人则可告诉你这是“留伞”、或是“十八相送”,都是戏曲故事的唱段为主。然后就为你演唱一段,唱完了告诉你这竹牌说明你的什么运气,什么命相等等。
台湾的著名歌手陈达,也是怀抱月琴自弹自唱,走遍宝岛。
四、闽南地方戏曲
闽南地方戏曲分偶戏和人戏,偶戏有布袋戏、嘉礼戏、皮影戏,人戏有梨园戏、高甲戏、打城戏、北管戏、歌仔戏、竹马戏等。
皮影戏在闽南又叫皮猴戏。在漳州一带较流行,据台湾中诉上先生的《台湾电影戏剧史》中说,“至迟在嘉庆以前,台湾已有皮影戏的表演了。”又说台湾的皮影戏是由潮汕传到漳州的绍安、漳浦,而后再传入台湾,以台湾高雄最多。高雄在清末据说有数十个皮影团,而今已剩不到三四个了。
闽南的皮影戏音乐有两种,一是唱乱弹,一是唱歌仔,还有唱潮剧音乐的,但没有唱南音。在皮偶的制作上则多用猪皮,也有的用厚纸。
所有偶戏表演的内容多是中国传统戏曲故事。
布袋戏在闽台流传很广,又叫掌中戏,迄今在台湾据说还有五百多团。布袋戏有唱南音的。也有唱北管的,也有唱歌仔的;台湾还有唱潮调的布袋戏。
布袋戏演出的内容和技巧,又分为三种。一种是“古册戏”,即传统戏曲故事,大多是文戏,唱工戏,实际上就是把人戏的内容用偶戏来表演。
一种是“剑侠戏”,内容改编自传统演义小说的公案戏、剑侠戏。如七侠五义、施公案、鼓分案、小五义等等。虽然演的也是传统的故事,也用传统的戏曲音乐,但表现重点在于演技和故事情节,已经很少使用唱腔了。
还有一种“金光戏”,甚至已经不用乐队,而使用唱片、录音带来配乐,流行音乐、现代歌曲都用上。木偶造型也比较奇特,三头六臂,机器、巨人、武士、怪客、神仙等等通统用上。布景灯光更是合肥市为新潮,演技也有独到之处,口白通俗并现代化。有一个时期曾风靡了台湾。闽南的布袋戏技巧很高,象漳州的杨胜、杨峰,台湾的李天禄、黄海岱、许王等,在日本、欧洲都有一定的影响。
嘉礼戏即傀儡戏,提线木偶。傀儡戏是中国历史最为悠久的戏剧,据说在西汉就已经有了悬丝傀儡,即提线木偶。唐、五代福建民间也已有了傀儡戏的演出。
到宋代闽南的傀儡戏已非常流行。因为常演出目莲救母的故事,因此也有叫傀儡戏班为“目莲班”。闽南俗话:做好事时要“前棚嘉礼、后棚老戏”,说明傀儡戏流行之盛。
闽南的傀儡戏分泉、漳二个流派。泉州的嘉礼较小,约两尺高,操纵线较粗较多,基本操纵线14条。漳州的“嘉礼”稍大,约二尺多高,操纵线较细较少,基本操纵线11条。
这两派大约在明末清初随移民入台,泉派多在台湾南部,以台南、高雄为中心;漳派在台湾东北部,以宜兰为中心。台湾南部傀儡戏演出多在喜庆日子,表演的都是喜庆欢乐的故事内容,剧情较简单,演出时间多不超过20分钟。戏班较小,戏偶也只10个左右,前场只一人表演,后场乐手也只二三人,音乐为南音系统的傀儡戏调。
北部的傀 儡戏班则都唱北管,前场二至三人,后场四五人,演出的剧目较多。便多在民间祭祀除煞时演出。
闽南的傀儡戏,尤其泉州的艺人,表演技七堪称中国一绝,是闽南艺术中的精品。
梨园戏也叫南管戏,大致起于宋代,在闽南民间歌舞和南音的基础上吸收和借鉴江浙的南戏发展起来。由于历史悠久,师承谨严,至今保留了不少独特质朴的原始剧目和“宋元旧编”中的南戏孤本,及其完整的音乐曲牌和别具一格的表演程式。
梨园戏有大梨园和小梨园之分,大梨园又分“下南”、“上路”两支,三种流派都有各自的保留剧目和专用唱腔曲牌。
“下南”的剧目结构比较松散,文词粗劣,保留方言本色和浓厚的泥土味,是未经文人润色,来自民间的形态。音乐曲牌也比较单调贫乏,具有粗豪的声腔特色,适合以净、末、外、丑为主要行当的表演。
“上路”则保存了大量宋元南戏的剧目,在国内罕见的孤本。如《朱文走鬼》、《王魁》、《朱寿昌》等。其内容多为男女悲欢离合的家庭戏,适于生、旦、净、丑为主的表演。音乐唱腔同样是南音,但曲牌比较丰富,演唱风格淳朴、哀怨,流传民间的名曲甚多。
小梨园的行当为主、旦、净、丑、贴、外、末七种,又称“七子班”。最初是豪门富室的家班,收买七八岁至十二三岁的儿童级班,年限5至10年,期满后已是变声期,就“散棚”重组新班,永远保留其童龄演出阵容,以适合深闺于内院垂帘观赏。其传世的剧目,如《蒋世隆》、《刘知远》,也都为宋元古戏,并显然经过文人的精心润饰加工,结构严谨,文词典雅,人物性格形象鲜明。表演上以生、大旦、小旦、丑为主要行当,科步动作优美,唱腔非常丰富,有大量名曲传唱民间。
梨园戏形成于闽南文化鼎盛时期的文化中心泉州一带,其艺术水平达到相当的高度高度,具有十分独特鲜明的艺术特色。它以南音为戏曲声腔,有生动细腻的科步程式,有独特的“压脚鼓”技法,而且专演文戏,没有武戏。
所谓“压脚鼓”,也有称“梨园鼓”。鼓师司鼓时跷起一脚,压在鼓面,不断变换压点的位置和压力的大小,引起鼓的音色变化丰富多样,造成别具一格的韵味。
梨园戏大约在明末清初就传入台湾,被称为南管戏,是最早传入台湾的戏曲剧种之一。由于梨园戏的唱腔说白,都是泉州腔,小梨园的许多戏文又都相当典雅,不够口语化,因此,在传承上就有很多困难。待到北管戏、高甲戏传入,歌仔戏兴起,很快就压倒了南管戏,迄今台湾已没有南管戏剧团了。据说,就是较早以前的南管戏班子,也都兼演歌仔戏,方能维持得下去。
高甲戏是从宋江阵发展起来的,开始是化装梁山好汉游行,间或就在广场上,排成“蝴蝶阵”、“长蛇阵”等各种带有故事性的表演。由于受到欢迎,在清初就出现了专演水泊梁山故事的戏班,称为“宋江戏”。
“宋江戏”以武打见长,吸收了舞狮杀狮和鬼儡戏中的武打科套。清道光年间,宋江戏艺人与竹马戏艺人合办了“合兴班”,突破了专演宋江故事的局限,并吸收戈阳腔、徽班的一些剧目。这种半文半武的剧目受到闽南观众的欢迎,迅速发展,至清末始称高甲戏。
这个名称,有说是因多武戏,叫“弋、高,闽南话同音,以讹传讹。有说是因九个行当角色,叫“九甲”。但“九”与“狗”在闽南话里同音,为了雅化才叫成“高甲”。还有的说是因“搭高台,穿盔甲”演出而得名。
高甲戏的丑行表演特别出色,有公子丑、官丑、乞丐丑、布袋丑、嘉礼丑、“洞葛”(手杖)丑等等。各有各的程式,各有各的绝招,令人叹服。
高甲戏在台湾和东南亚华侨居住地也很受欢迎,菲律宾和新加坡都曾有职业高甲剧团。台湾则迄今仍有几个高甲戏班。
高甲戏的音乐也是以南音为主,因此在台湾也有将其纳入南管戏系统的。不过高甲的唱段比梨园少,吐字行腔也比较自由。
竹马戏是以民间歌舞“竹马”发展起来的,发源于漳州的漳浦、华安等地,以后并流传到厦门、同安、金门及台湾。
竹马戏在宋代就已形成,在秋收后的乡下演出,名曰“乞冬”,即乞求来年的丰收。早期的竹马戏主要演“弄子戏”,如《吹柴弄》、《搭渡弄》等,只有旦、丑两个角色,表演粗犷,音乐唱腔主要用民间小调。
清中叶,竹马戏吸收了南音音乐和四平戏、汉剧、徽班等的营养,得到很大的发展。
竹马戏的演出剧目有三类,一是排场戏,是没什么情节的《跳加官》、《跑四喜》;一是旦、丑或生、旦、或生、丑两个角色的弄子戏;一是移植外来的大戏。
北管戏也叫乱弹,盛行于台湾,但在闽南却已经不留痕迹了。专家们在进行戏曲音乐比较研究后,认为台湾北管戏的西皮,与闽西汉剧接近;北管戏的福路则与广东海陆丰的西秦戏相近。闽西汉剧过去也曾叫乱弹。
西皮和福路的区别,是多方面的,最主要是唱腔曲牌的不同。福路有彩板(倒板)、紧中慢、慢中紧、平板、流水、四空门等;西皮则有二黄、西皮、垛子(流水)、反二黄等。同时主弦也不一样,西皮用“吊规”,福路则用椰胡。拜的戏神也不一样,西皮拜田都元帅,福禄奉西秦王爷。演出时,舞台背景布幔所悬挂的字样也不同,西皮挂的是“当朝一品”,福路挂的是“天官赐福”。
北管戏由于在台湾曾非常普及,不但有许多职业剧团,而且在乡间有许多业余剧团,被称为子弟班,以至北管戏在台湾也有子弟戏之称。许多子弟班常常是既习唱北管戏,也习唱歌仔戏。
歌仔戏是台湾最主要的地方戏曲,是我国360多个地方戏曲剧种中唯一诞生于台湾的剧种,但它的本源却起于闽南。它是在传入台湾的闽南歌仔戏的基础上,先发展创造了许多台湾“本地歌仔”,而后又吸收车鼓及其他民间艺术的营养,在清末民国初年时,诞生于台湾的宜兰。
开始只是在农村的晒俗场、庙前广场,用草索圈地演出,民间称为“落地扫”。有的则趁乱弹戏班演出之后,借其戏服戏台在下半夜登台演出,故又称“半暝反”。
到民国初年,歌仔戏大量收京剧、北管、福州戏等剧种的营养,吸收这些剧团的演员、乐手,很快成熟起来,并于20年代初登上了台北的剧院舞台。
大致也在这一时期,歌仔戏的一些艺人由于各种原因来到厦门,开始把歌仔戏带入闽南。1925年,厦门也出现了“双珠凤”、“新女班”两个职业歌仔戏团和“亦乐轩”等一些业余的“歌仔馆”,渐渐将歌仔戏介绍给闽南观众。
1929年台湾的职业歌仔戏团“霓进社”一行70多人来厦门“龙山戏院”作第一次的商业性演出。歌仔戏受到广大闽南百姓的欢迎,很快流传开来。
几乎在同时,歌仔戏也传到了新加坡等地,并风靡了那里的闽南华侨。
抗战时期,歌仔戏在台湾被日寇所禁演,在闽南则被当作“亡国调”也被禁止。著名的艺人邵江海先生为了突破这一禁令,使歌仔戏和以歌仔戏为生的艺人们活下去,创造了改良调。改良调后来被南靖都马乡的歌仔戏团带到台湾,台湾便称之为“都马调”。“七子调”和“都马调”,是歌仔戏两个最主要的唱腔。
50年代起,福建又把闽南的歌仔戏称这“芗剧”,这是取流经漳州的芗江为名。
歌仔戏是两岸闽南百姓共同的创造。它最充分地表现出闽台两岸人民共同的审美情趣、共同的艺术追求。
打城戏又称法事戏、和尚戏、道士戏,是在宗教做法事“打城超度众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打城戏大致形成于清道光年间。“打城”的形式有二种,一日“打天堂戏”,主要是道士表演芭蕉大王巡视枉死城,释放屈死冤鬼的故事。一为“打地下城”,是和尚表演地藏王打开鬼门关,放出无辜冤鬼的故事。
打城戏从清末起,吸收了梨园、高甲、京剧的许多营养,使其表演艺术大大丰富。抗战后,打城戏就衰落了。现在闽南职业的打城戏剧团,只剩一个,而且是不久前才刚刚重建的。
五、 闽南民间美术、工艺
闽志民间美术工艺,如果仔细算去,那简直无法胜数。从古建筑中各种造型各种花纹的石雕,到上元之夜令人目不遐接的花灯;从无数庙寺中泥塑木雕、栩栩如生的佛象,到街头巷尾各色工艺童玩,这是一个极其丰富的艺术宝库。而且由于它和人民日常生活紧密的联系,由于闽南人民对艺术的禀性,推动着它每日每时的不断发展更新之闽南民间美术、工艺,有三个显著的特征。第一,它善于运用大自然赋予闽南的各种材料资源,如石头、竹子、草等等。尤其是石头,随处可见各种鬼斧神工般的石雕、石刻,常常令人叹服不已。
第二,它同民间的信仰信俗、岁时节庆民俗活动紧密结合。大量的寺庙,为能工巧匠们提供施展绝技的机会,也往往成为闽南民间美术、工艺精彩的陈列馆。而各种岁时节庆的灯笼、踩街游行的民间歌舞、野台戏曲,也往往淋流尽致地展示闽南的纸扎、剪纸、皮雕、刺绣、竹编、木雕等等工艺。
第三,闽南民间美术、工艺又和人民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那门楣梁栋上的彩绘,那缕空精雕的窗格,各种草编、竹编,各种瓷盘陶壶,各色小巧怡人的童玩,完全与人们的生活不可分离;也使人们犹如生活在艺术的海洋里,熏染着他们的情趣性格,创造和追求更为美好的生活环境。
面对浩如烟海的闽南民间美术、工艺,只能简要地介绍几个有代表性的品种:石雕、木雕、民俗彩绘、竹编、瓷塑、彩扎、剪纸和刺绣。
石雕
闽南遍地是石,石雕最具特色,尤以惠安石雕最为著名,历史悠久,驰誉中外。惠安出土的五代墓葬,就发掘出各种装饰花纹的石雕物。明初,惠安崇武有专门的石雕作坊。明末,福州等地就有惠安石匠开设的石店,雕刻石具、石碑,并有仿画雕缕之作。大者,如清源山下的老君岩石雕,依天然巨石而成;小者,如摆设案头的青斗石笔架、镇纸,上边雕龙刻凤,令人把玩不忍释手。泉州洛阳桥的石狮石刻和老君岩石雕,台湾龙山寺八对大龙柱,集美陈嘉庚先生陵园的各种历史人物、花岛兽虫的石雕石刻,南京中山陵前的华表,北京人民大会堂的柱座,菲律宾马尼拉解放纪念碑前的两只狮子都是闽南石雕的代表作。
闽南石雕工艺有园雕、浮雕、沉雕、影雕几种,各有各的特色,各有各的绝活。
最绝的是园雕。一块石头,上下左右都要经过加工,缕空多,精度高,难度大。最早是石狮子口中那可以滚动的石珠子,令人惊叹,以后发展到牧童手中细若火柴梗的牵牛绳。其工艺的难度,非高手不能企及。
浮雕是石面上作精雕细刻,形象凸起,有立体感。惠安的石雕刀路活泼,线条清晰,一块石板上众多人物刻画的活灵活现,各有特色。
沉雕形象下凹,简练分明,大多是雕刻文字、花卉之类。惠安艺师曾用沉雕手法在青石上加工出石雕小屏风,十分精致玲珑。
影雕细腻逼真,是在青石板上用不同型号的纲纤,千镂万琢,靠铅点的疏密、深浅、粗细、虚实结合,相映成象。
闽南石雕,既是灵工巧匠的高超手艺,也离不开大自然赠予的精美石材。崇武的峰白,东园的细花,张坂的花岗,螺阳的古山红等花岗岩石质坚硬,色彩斑烂莹洁,十分美观。而民间俗称为青斗石的玉昌湖青石,质地精细,色泽青翠,光可鉴人,不忌酸碱,不反潮,不长青苔,夏署散热快。这种青石雕最受欢迎。
台湾比较缺乏这些精良的石料。早年的石雕,不但师傅都是由闽请去,连石料也都从惠安等地载去。也因此一般的民居房舍,就不像闽南就地取材,多用石料,且随处可见石雕。台湾大多数石雕都集中在庙宇和墓地。
台湾的石雕技艺由泉州惠安传去,并在那儿扎下了根。特别在花莲。石雕艺术有一定的发展。但49年后断绝与大陆的贸易,使闽南石材难以到达台湾,只好取用台湾的观音石。观音石质松多孔,适合复杂的雕缕,但极易风化。因此石雕水症难以达到如鹿港龙山寺,天后宫和艋甲龙山寺所留存的那些旷世之作。
木雕
闽南传统木雕的运用是非常广泛的,从庙宇到家庭,从神象到木偶头,各种木雕艺人展示了不同的艺术风格和高超的技巧。
闽南最常见的木雕工艺品,莫过于家庭里的酸枝木、红木、楠木制作的家俱和缕空精雕接榫而成的窗格。
酸枝木即檀木,木质极为细密坚实,通常用来制作太师椅、供桌、茶几。椅背和扶手,总是做成柔和的弧线,刻上流畅贯通的线条,并雕缕出十分精致的凤、鹤、花、瓜果等图形。有的还有大理石。这些大理石大都由云南来,也有称云南石。大理石都经过细致的琢磨,显出如中国山水画般的景色。镶嵌在黑的或红的木雕之中,有站一种特殊的魅力。
供桌分上下两块,高的为中案桌,其下为八仙桌。其雕艺多展现于桌前檐下及前边的两桌脚。有的为缕空的方胜连环或云头纹,有的更雕上八仙过海、武将骑马的场面或花岛山水的风景。人物表情生动,栩栩如生。在那样小的画面里,把景物雕得那么纤细、灵活,堪称一绝。
闽南的红眠床,也是民间工艺师显示身手的地方。一般人家的床都是用楠木,比较有钱的有檀木、红木、鸟心石木。床的左右背面都有床篱,顶上有床盖,正面的上沿和两边也伸出一截床篱来。这些床篱,厚约寸余,不是精雕细缕,就是彩绘斑烂。讲究的床篱要里雕外雕,俗称内枝外叶。通常雕刻的多为象征吉祥之物,如石榴多子、麒麟送子、牡丹富贵、凤凰呈祥等。
早年大厝的木窗格,也充分体现了闽南工匠的高超工艺。据说,将木材缕空精雕接榫而成的窗格的形式与图案变化有上百种之多。
闽南多寺庙,这些庙宇又多是重资兴建,石雕木缕,无处不是精工细琢,留下了许多传世的雕艺作品。在庙宇的雀替、通道、神龛、门扇、窗格、莲麻、乃至斗拱,都留下艺人们的绝妙手艺。如泉州开元寺大雄宝殿斗拱间的24尊飞天乐伎,以波斯古基督教天使安琪儿的形象结合我国传统的工艺雕成。圆唇,裸胸,曲线动人,背后有一对翅膀,双手执乐器或捧文房四宝。这些立体雕放慢的飞天乐伎,个个美丽优雅,表现出当年艺人们精妙的木雕工艺。这种工艺也传到台湾,连雅堂在《台湾通史》里说:“雕刻艺术,木工最精,台南为上,而葫芦墩(今丰原)次之。尝以径尺坚木,雕刻山水楼台人物,内外玲珑,栩栩俗活,崇寺巨庙,以为美观。”
不过,庙宇中最吸引人的,当然还是妙相庄严的佛象。安海龙山寺的“通身手眼”木雕观音,就是其中的精品之一。
台湾的龙山寺,据说有四百多座,其源头便是泉州安海的龙山古刹。据志书载此庙“始于东汉,重兴隋唐”。正殿二米多高的观音立象,是用一棵千年古樟树的躯干雕成,立于石莲台上。头戴花冠,眉目清秀,端庄慈样,肩膀下面,主手垂弯合拱于胸前,两侧则向上或向前伸出1008只手,每只手掌心各雕一只眼,带镯,分别拿着书卷、钟鼓、珠宝、花果、乐器等物品。整个作品缕刻得繁复入微,层次清晰,旁生眼手,千姿百态,在统一中富有变化,在变化中又烘托了主体,显得自然生动,气韵万千,表现出很高的艺术造诣。
台湾早年庙宇的建筑和神像的雕塑都请闽南的师傅。如曾永义先生所说:“台湾第一、二代神像皆出自唐山师傅之手,之后,才由他们培养了第一批台湾本土的神象雕刻师傅,代代相传,沿续至今。”
除了庙宇的神象,还有家家户户神龛里供的神像,以至在闽南形成颇具规模的雕刻神象的行业,俗称“刻佛仔”,或“装佛仔”。
闽南的“刻佛仔”以泉州为代表,色泽浓重,技法繁杂,与真人的头、身比例有所变异,在生动的气韵中别有一种庄严。尤以“干漆手抽法”制作线饰,形成独具的特色。
木偶头的雕刻,是闽南木雕的又一特色。最著名的为泉州江加走的木偶头,刀法细腻生动,眼皮、眼眶、嘴角、酒窝无不自然如生。不但可以一眼看出生、旦、净、末、丑,而且各行当从老到小各种年龄也瞬时可以感觉出来。甚至人物性格的刚正粗豪奸诈阴险,也都体现得极为准确逼真,神韵十足。
彩绘
现今见到的闽南传统彩绘,大多于庙宇、祠堂、古亭的梁柱、藻井、斗拱。实际上早年的闽南大厝,门楣、门框、梁、板壁和睡觉的红眼床,都常有色彩斑烂的彩绘。
绘画的内容不外龙凤、山水,古代人物故事,庙宇里则有佛教及神仙的故事。彩绘的颜料,类似油画颜料,可依加入桐油旦的多少来控制乾的快慢。一般先在板上打好轮廊,然后再用带点渲染的手法描绘细部,色彩鲜艳华丽。高手的彩绘往往充满创意,一条气势风发的巨龙左爪持印、右爪执珠,全身拥有七八种动态的局部特征,使其威严中不失亲切。
有一种彩绘则是先在板上漆上红色或黑色为底,然后用刻刀以铁线画的技法,用简单明快的线条勾勒出山水、树木、人物的形象,再施以金粉漆,这种彩绘常见于床篱里边的板壁或庙宇的板墙。
还有一种是装饰墙壁的彩绘。先以石灰、粘土的墙上面上做半浮雕式的凸出表面,再加以彩绘。
更多的是以白灰墙作底,直接在墙上作画绘彩。惠安青山宫壁上的“十八地狱”彩绘,就颇有名气,有自己的创意,画工也很精致。
早年台湾的庙宇、民居、家俱也很盛行彩绘,但由于时代的变迁,衰落得较早。现代建筑、现代家俱和磁砖贴画已经把彩绘的空间挤到很小的一块了。
彩扎
闽南彩扎的代表作是元宵的彩灯和做丧事的纸厝,以泉州的彩扎最著名。
彩扎上元花灯,要先以竹篾编好灯骨,然后裱糊上绢纱或绵纸,再加上彩绘。工序相当复杂,实际上包括了竹编、纸扎、绘画、书法等多项艺术。
上元灯的样式千般万种,奇思构想,什么鱼灯、龙灯、莲花灯、宝塔灯、绣球灯、走马灯、百花、百鸟,甚至连吃的润饼都成了彩扎师傅模拟的对象。在用料上除了纸灯,还有用料丝、用通草。经济精巧,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
闽南丧葬“做功德”时要烧纸厝,也是彩扎艺人的一宗大生意。先用竹编厝骨,这时必须绝对注意不能用草扎,那怕一根也不行。闽南有俗话:“功德做在草上”,据说送入阴间亲人是得不到的。
早年糊的纸厝,都要是“五间起”的大厝,有的甚至扎到“三进三落”。大厝中,往往是主人高座交椅,丫头端茶送水,古井边佣人打水,舂米的男仆光着膀子,挑柴上门的樵夫扁担被压弯了……各种人物各具特色。近年甚至还有彩电、汽车、冰箱,往往令观者灿然。
纸厝生产虽长年不断,但扎后就要烧掉,人们也不会去欣赏它,彩扎艺人或许也因此马虎一些。其艺术性较之上元的花灯,就差很多了。
彩扎工艺同样很早就传到台湾,现今鹿港的吴敦厚、尤金科就是台湾知名的彩扎艺师。
瓷塑
闽南瓷器是当年海上丝绸之路的主角,很多学者指出,所谓海上丝绸之路,实际是“陶瓷之路”。
闽南的瓷器最著名的是德化瓷。其“象牙白”瓷,被称为“国际瓷坛的明珠”;瓷塑,则享有“东方艺术的精品”美誉。
传统的瓷塑作品多取材于宗教的神话。德化的纯白瓷观音,大者高一、二米,犹如真人玉立,气韵超凡,小者仅五公分,清逸隽秀。无论大小,都是体态丰盈,脸容慈祥,既保持神化的色彩,又蕴含着美好、健康、幸福的意境,给人以高度的艺术享受,当称德化资塑,也是闽南瓷塑的代表作。
竹艺
闽南和台湾都盛产竹子,品种又多,竹艺就成为闽南民间工艺的一大特色。
有人戏称,古人说“无竹令人俗”,而闽南人则是“无竹不成俗”,竹与闽南人的生活息息相关。早年,孩子生下来就睡竹编的摇篮床,稍长则会入婴儿专用的竹椅,俗称“椅轿”。它四周围着摔不着,前边还有几个串着的竹圈圈让孩子玩。再大一点,学走路了还有竹制的“站轿”。也是四面围住,让孩子可以扶住站着,在里边走几走。各种竹凳、竹椅、竹躺椅、竹床、竹席、竹笠、竹帘等等,花样繁多,无不取之于竹,巧手加工而成。
竹子在闽南人日常生活中的广泛运用,促成了闽南竹艺的发展和提高。各种竹编、竹雕在闽台广泛流行。最典型的是竹笠,过去闽台各地,随处可见,农村更是人手一笠。各地的样式又有所不同,花样繁多,风格各异,充分表现了闽南竹艺的多彩多姿。
竹笠的样式有尖头、有圆头、有宽边、有窄边、有上油、有彩绘、更多的只展示天然本色。竹笠分笠面、盖笠二部分,笠面用竹篾编就,盖笠则用“箨”,是用笋的细壳,经过清洗, 洒、压平种种处理。但晚近也有的不用箨,而把油纸或绵纸衬到笠面里,再涮上一层又一层的桐油。
最具特色的是崇武的惠安女黄笠仔和东山姑娘的戽斗笠。惠安女的黄笠仔是宽边尖顶,直径不过三四十厘米,中间那园锥尖顶底部,更只有十来厘米。因为这斗笠是要配花巾的,先用花巾裹头,再戴上斗笠,遮围得严严实实,但因这笠小帽沿平,还是可以一睹芳容的。这种斗笠用细细的竹篾皮编成,显得相当结实,漆上了象黄桅子那样的金黄金黄的桐油,鲜艳夺目。笠子的四边系结着四条彩色的织带,镶着彩色的扭扣,紧紧地扣在下巴上。黄笠仔配上花头巾、露出肚脐的青布短衫和肥大的黑裤子,就是美丽的惠安女标准的形象。
东山岛姑娘的戽斗笠则象一只圆锥形的大漏斗,也像一把脱柄的戽斗。因此得名。东山姑娘则称其为“俺笠仔”,亲昵得很。
戽斗笠比一般斗笠深,戴上就遮去了大半的脸。若是大号戽斗笠,笠沿擦肩,几乎把整个头珍藏起来,比惠安女还羞涩。
斗笠从商店买回来后,还只是半成品,还要经过姑娘们精心加工。先抽缩笠沿的篾条,使笠沿内收,斗笠变深,再用桐油把表面油得澄亮澄亮,最后用颜色鲜艳的彩丝,在笠沿和笠尖顶扎出别致的花纹图案。由于完全是各自手工创作,使笠顶的花纹图案千变万化,多彩多姿。
更妙的是,有的姑娘把随身带的小手镜塞在笠底下,犹如汽车上的反光镜。当腼腆的姑娘的姑娘想悄悄瞟一下背后的人儿,又不好意思回头时,只要微微一低头就成了。
台湾的竹编重镇在台南县的关庙乡,所生产的竹笠又与众不同,完全以竹皮削成宽约2厘米的细条,一圈圈编结而成。这种竹笠由于风格的独特,大多已被转作为灯罩、壁饰之用。
还有一种细竹编,那是完全独立于实用之处的纯粹艺术品。其作品除了模似原物缩小比例至数公分的摇篮、鸡笼、竹筛等之外,还有的更巧妙地运用竹制成鱼、虾、螃蟹,构思之巧妙,制作之精巧,令人拍案叫绝。
剪纸
一把剪刀,几张彩纸,加上慧心巧手,片刻功夫便使花草鱼鸟,山川人物跃然纸上,这是我国古老的民间艺术——剪纸。
剪纸艺术很早就从中原传到闽南,尤以漳浦最为发达,素有“剪纸之乡”的雅称。台湾的剪纸,最早也是漳浦人带去,近年剪纸风气大开,街坊剪纸社林云,不过其剪纸作品的功能,已愈来愈成为一种单纯的艺术追求,而不同于传统中的剪纸,带有更多的民俗意识,自然地溶合于生活之中。
闽南传统的剪纸是新婚嫁娶、小孩满月、寿诞节庆、祭祀丧葬常用的民间艺术品。一般以飞禽走兽,花木虫草等形象,作为鞋花、帽花、饭中花,肚兜花、窗花、灯花等装潢图案。
婚娶时,在送给女方的牲礼上,要入“猪脚花”、“猪头花”,在酒瓶上放“酒瓶花”、“茶古花”,在饼上放“双喜图”、“凤凰和鸣”、“并蒂莲”等各色“饼花”。各种剪纸,面花齐放,增添了喜庆的气氛。
姑娘的嫁妆上,也要放许多剪纸。如“鸳鸯戏水”,“百年好合”、“四季平安”、“石榴结子”。迎新娘的花轿门帘上也贴着吉祥喜庆的剪纸。新郎家的大门、厅堂、窗户、灶头、新娘床的帐后、镜子,甚至米缸、马桶上,都放着各式各式的剪纸。
小孩满月时送亲友“油饭”和糖糕饼等,上边也都要放上“麒麟送子”、“沙面花”等剪纸。
为老人作寿,送来的寿桃、寿面,上边也要放上“福禄寿全”、“麻姑献寿”等剪纸,以示祝贺。
逢年过节,尤其是春节、元宵,更是剪纸好手献艺的好机会。
闽南上乘的剪纸作品,往往能将繁复的事象用简明的线条清晰地表现出来。不但线条彼此相连,而且质感有别、层次分明、处处讲究“刀味”。在漳浦,善于剪纸的老艺人,被尊称为“花姆”,姑娘们自小要向“花姆”学手艺,手艺愈高,将来出嫁就愈体面,愈受人敬重。因此对“花姆”都很是恭敬。这大约也是剪纸艺术在此大发展的重要原因吧。
刺绣
闽南的刺绣,虽然不如“湘绣”、“苏绣”、“京绣”有名,但在传统社会里却是民间相当普遍的工艺。妇女出嫁的枕、被面、罩帘、手巾、饰物,孩子满月时的衣、帽、鞋、肚围、披肩,供奉祖宗和神仙的八仙桌桌围,都是常见的绣品。当然,大部分是闺中之作,仅供自用,并不出售。但也有专门的“绣庄”,绣佛幡、神衣、戏服、神帐、戏帽等,以泉州的“绣庄”最有名。
闽南的刺绣喜用金银色粗线,配合多彩绒线绣成人物、花卉、飞禽走兽,精致繁琐,色彩华丽。
早年台湾妇女的衣饰大多由妇女亲手裁制和刺绣,闽南的刺绣很早就传到了台湾。女孩子自小耳濡目染于家中或邻家妇女的女红,慢慢动手练习。那时刺绣的图案有用木刻版印制成册的“花簿”,也有巧手剪出的剪纸,作为刺绣的底样图案。未婚前的女孩子勤练各式刺绣,既为自己准备嫁妆,也希望将来博得婆家和众人的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