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威海栖霞街:百年老街的历史沧桑


位于威海市区振华商厦对面,新威路西侧的栖霞街,是威海市区目前唯一存留的一条百年老街。作为20世纪30年代威海社会发展的缩影,栖霞街记录着威海百年的荣辱和兴衰,向我们诉说着威海百年的沧桑和历史。

栖霞街的由来

说起栖霞街的由来,就不得不说100多年前威海屈辱的历史。

1895年甲午战争,日本占领威海湾。1898年,英国在控制了香港及长江流域的同时,暗中同占领威海卫3年之久的日本政府签订条约,以代替中国支付战争赔款为借口,把铁甲战船开进威海湾。开始,英国政府只是把威海卫作为远东水兵避暑之地,由英国海军部管理,后被这里的环境所吸引,遂把威海卫纳入与香港同等地位开发。由于当时的威海卫只是一座村庄般的小城,城内疏于管理,脏乱不堪,所以,英国人决定将开发的重点设在威海卫东城墙外侧与东海岸之间的地区,将之命名为爱德华商埠区,分三大区域实施开发。

先期开发城东北部的东码头区和行政区,建成官邸和兵营,开办学校、医院和民宅,形成商埠中心,就是如今的海港码头往东北到黄泥沟村一带;接着向南开发体育区,利用老城与东海之间开阔平地,就是如今的昆明路和宝泉路之间的地带,建成当时中国为数不多的运动场,称之为大操场,在中国开了足球运动的先河;再往南就是以现如今的栖霞街为中心的文化娱乐中心,这个区域是当时商埠区中最热闹的商业区,呈现出一派灯红酒绿的景象。至1930年,威海卫收回时这里已初具规模,1931年这里命名为栖霞街、清华里、绥远街、青云巷、建平街等,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合并为栖霞街、绥远街、建平街,1967年统称红卫街,1987年7月改名栖霞街,从此这里就成为威海著名的老街栖霞街了。

栖霞街说是街,其实是一片街区,包括世昌大道以北、新威路以西、东城路以东、东方宾馆以南的区域,至于街名的由来,最早是何人所提?如今已无从查考,但是,据说凡以“栖霞”为名的街区,过去大都是纸醉金迷、灯红酒绿的繁华去处,南京、天津等大城市都有栖霞街。

栖霞街昔日的繁华

1949年之前,栖霞街设有红灯区、游艺社、茶社、大剧院和医院等,是典型的东西方文化交融的产物,成为这一时期威海政治、经济、文化的缩影。当时的栖霞街是一个杂色斑驳的地方,贩夫走卒、车夫卖匠、乡下财主、豪商富贾、买办官吏、三教九流、五行八作,潮水般往这边涌,街上总是人来人往,摩肩接踵,市声如沸;店里总是顾客盈门,嘈杂喧嚣,业务繁忙;空气里总是充斥着美酒佳肴的香味和小姐戏子的脂粉味,加之大车店、马掌铺里的马粪味儿和人身上的汗味儿……是威海当时空前繁华之所在,无论是谁一旦在这里碰面一律以“爷”相称。

1918年,威海商人阮长生首先在迪化街投资兴建同乐戏院,成为威海第一个营业性的现代剧院。后来,天津商人韩德兴投资在清华里开办“华乐茶园”小舞台,每天有“花宝珠”“花宝金”“花宝银”等十几位女歌手登台卖艺。每位女歌手都有自己的摺子,客人想听谁的歌就拿谁的摺子点歌,唱一段一吊钱,一段为一个货。歌手的名字写在黑板上,挂在舞台前面,谁唱一个货就在谁的名字下划一个圈。客人想捧谁就多点谁的货,多给谁划圈。小舞台有时一天最多演6场。栖霞街清华里是当时英租界唯一的红灯区,有妓女十几户,约40余人。英租时期威海人谭松涛还在栖霞街西侧开办了亚洲医院。

栖霞街的现状

经过世事沧桑的巨变之后,栖霞街这条百年老街基本保持着原有的格局。一条长约200米、宽不足10米的街道贯穿东西,街南一条巷道向南延伸百米,街北一条石巷深几十米又横出一条东西巷。主街东西的尽头,皆是一面子街的临街房。建筑结构多是黑砖瓦的四合院,属环翠区环翠楼办事处红光居委会社区管辖。

今天我们眼里的栖霞街己是破烂不堪,早已没有了当年繁华的影子,但仍然保持着传统的民居风格:青砖黑瓦,马头山墙,一条街上整整齐齐一溜儿木窗,一溜儿窗搭子贴着窗的两边,一溜儿挂在街墙上。交街曲巷,里走外拐,院落又极深。走进去,密密的鹅卵石铺成的巷路,路面总有点湿润润的,影壁墙上往往会见到一个大大的“碰头福”,福字写得通体圆润,像字也像画。再朝近里走,有时你会看到门楣上雕刻了四五个古奥的大字,或是门两旁一副同样古奥的对联。临街大门上至今可见当年的门饰:由铁匠锻打的铁门环虽然锈迹斑斑,但仍发挥着它拉手和门铃的作用。

街上的百年老屋,除个别房顶的小黑瓦在上世纪60至70年代换成大黑瓦或红瓦外,建筑结构依然如故。虽然街道路面铺了一层粗糙的沥青,巷子里至今保留着原来的石头路和泥土路。

作为英租时期威海百姓聚居地、旧社会威海的“温柔富贵乡”,栖霞街在威海历史上有一定地位。

栖霞街蕴藏着威海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折射着威海城市发展的历史,应充分利用这一难得的实物载体做好历史为现实服务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