潞安大鼓


潞安大鼓是北方富有鲜明地域特色的传统鼓书暨鼓曲形式,又称“潞安老调”,因流行于古潞安府(今山西长治)一带而得名,另外还有“干板腔”和“潞安鼓书”等别称。早在清乾隆三年便有驰名于上党一带的鼓书艺人路占元、董祥五等联络潞安府八县的百余名艺人成立“盲子队”,即鼓书艺人的演出活动班社,后来发展成为行会组织“三皇会”。据此,一般认为至迟在清代中叶潞安大鼓就已经形成了。早期艺人主要为盲人,后来有了明目人,20世纪50年代起出现了女艺人。民间传统的潞安大鼓表演形式为多人分持鼓板、三弦、二胡、低胡等分行当围圈说唱;走上高台后通常由一人敲击鼓板站立说唱,另有专人分司三弦和二胡等伴奏。其唱腔音乐为板式变化体,曲调丰富,旋律优美,富于乡土气息。高福树和于树田等为影响较大的知名艺人。

20世纪末期以来,潞安大鼓的传承发展遇到了空前困难,亟需大力抢救保护。

潞安大鼓也称潞安鼓书,清朝末年源于长治,现在流行于长治、长子、屯留、壶关、潞城等县。相传为卖唱艺人高福树首创。演唱以钢板击节,甩腔后以敲平鼓过门,时称“干板腔”。后来,加上三弦伴奏。

潞安大鼓

传说长篇潞安大鼓书目有:《打登州》、《破孟州》、《燕王扫北》、《巧联珠》、《巧奇缘》、《拙老婆》等。小书段有《偷吃糕》等。

说唱艺术作为一种民间艺术形式,主要活动在农村,各种民俗事象是说唱艺术得以生存的基本依托。以前,在民间说唱队伍中,大多数曲种的艺人主要是盲人或半盲人。用人少、行动方便是说唱艺术生存的有利条件,演出形式简单是说唱艺术生存的重要条件,它不需要任何特殊的外部条件,因此活动比较频繁。千百年来,说书艺人用群众熟悉的地方语言、地方音调,以口口相传的形式说唱着当地人们喜闻乐听的故事。

潞安大鼓的源与流

长治素有“曲艺之乡”之称,早在宋代境内就有说唱艺人演出。潞安大鼓是山西省的主要曲种之一,它产生于清乾隆年间,又称“潞安老调”,因流行于古潞安府(今长治市)一带而得名。乾隆年间,在吸取当地梆子腔、落子腔、民间音乐等素材之精华的基础上形成了一种新的演唱形式——潞安大鼓。如今的潞安鼓书板式丰富、旋律优美动听、韵味独特,成为我省和中国北方地区的主要曲种之一。

潞安大鼓

早期的潞安大鼓表演者主要是盲艺人,游走四方,说唱乞食,糊口谋生。旧时,潞安大鼓的说唱艺人多为盲艺人,而且多为单独活动,经常受到欺凌,社会地位十分低下。清乾隆三年(1738年),驰名于上党一带的鼓书艺人路占元、董祥五,召集了潞安府八县133名艺人,成立了较为严密的行会组织“盲子队”,后易名“三皇总会”,路占元和董祥五分别任正副会长(也称掌教),按师承体系和地域分布成立了七个分会,分别由较有威望的老艺人任掌教,群众称其为“瞎官”,并制订了相关的行规以规范本行业艺人的言行。如:“一不可扰行乱利,二不要行恨行人。三不可错行纰路,四不可仗瞽行凶,1可私传流星,六不可盗物藏身,七不可爱财见小,八不可背师忘情,九不可不走正路,十不可无浅无深”。每年他们要举行一定的活动,其中有一项是进行献艺比赛,这在一定程度上对说唱技艺的提高起到了关键作用,同时该组织对盲艺人的生存权利起到了保护作用。

清末民初以来,特别是抗日战争时期,潞安大鼓艺人身残志坚,自发组织和成立了“盲人曲艺宣传队”,自觉宣传抗日思想,表现了自身艺术的独特价值和民间艺人的爱国情怀。潞安大鼓综合了戏曲演唱和击板说书两种形式的优点,是以各种民间乐器演奏为烘托,来表达人物丰富思想内容和大型史实情节的独特艺术形式,它的丰富内容和基本特征及其传承经历,在其他民间文化中比较罕见。潞安大鼓演出不受场地和道具限制,易编易排,对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和引导群众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

潞安大鼓

潞安大鼓的艺术特色

潞安大鼓演唱初期以缸片、瓦片或钢板击节,无弦乐器伴奏,形成了似说似唱的干板腔和过门短等特点。演出形式早期多为一人或两人,一人演出时,演唱者一手自击书鼓,另一手操另一件击节乐器。两人演出时,一人击鼓说唱,另一人击节。演唱时,鼓多用在前奏或间奏处花打,当时均无丝弦乐器伴奏。演出时站唱、坐唱均有,也有站坐相间演唱。1930年左右,高福树始在长治一带以一手击鼓、一手拍板,两脚打锣、拍演唱,其徒弟以老胡胡伴奏。而同期的张银娥、李鼠孩等却是自弹三弦,由他人击鼓板和老胡胡伴奏演唱,这两种演唱方式各具特色,同时赢得了听众的喜爱,随即风靡上党。近现代以来,鼓书中逐渐加入了丝弦乐器伴奏,20世纪40年代,在伴奏中又增加了二胡、板胡、低胡等弦乐,并配入打击乐器,演唱形式和乐器伴奏又得到了进一步完善。到20世纪50年代后期,乐器又增加了唢呐、笙管等,打击乐器去掉了书鼓,改用堂鼓。

潞安大鼓唱腔优美,最大的特点是间奏短,宜于叙事,说唱性强,因此,它最适宜登台演唱,伴奏与唱腔的配合,有着“唱时不奏,奏时不唱”的特点,每句唱腔之后,常接一个过门,节奏明快,气氛热烈。潞安大鼓的演出形式随意性强,可一人说,也可伴舞,还可以小品的形式表演,演出阵容可大可小。潞安大鼓板式丰富,旋律优美动听,土色土香,韵味独特。潞安大鼓的过门短,伸缩性强,既适合小范围内的堂会演唱,也适合在大舞台上表演。

潞安大鼓

文化内涵丰富

潞安大鼓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为群众所喜闻乐见。一方面是它的音乐和语言富有地方特色,亲切生动;另一方面,它的表演形式灵活,不受场地等条件限制。它通过民间传说、历史故事表达人们的愿望和要求,反映人民的爱憎和疾苦。

当地群众一般称曲艺为“说书”,称说书艺人为“先生”。在民间,农家的各种事情,往往需要有说唱的参加。如祭祀、还愿、祝寿以及各种喜庆活动都要有一定的仪式。在这些活动中,村民喜欢请“先生”说唱助兴。做生日祝寿、节日庆典、婚丧嫁娶、祈福还愿时曲艺也被用来作为习俗的仪式手段与依托。所寄托和表现的,已经不是简单的娱乐消遣与审美需求,更是一种崇尚神圣的社会理想和生命意识的特殊表达。

潞安大鼓

潞安大鼓在不同的时期出现了一代又一代深受广大人民喜爱的艺人。其中最为著名的有20世纪初的魏银洞、赵文旺,20世纪20至30年代人称“铁嘴”的高福树和人称“琉璃嘴”的张银娥,20世纪50至80年代人称“钢口”的于书田。1960年前后,又涌现出焦天保、王长胜、师爱玉(女)、崔嫦娟(女)等一批新的受群众喜爱的艺人。潞安大鼓在师承关系上,曾以“晋、旭、文、武、冠、兴、长、福、德、利”为序排辈,这种排辈究始于何人,又何人终结,无考证。但投师学艺树立文约却延续到1945年解放以前。中华人民共和国艺人传艺一般均在晚年收徒,还多为一师一徒,并有“各教各的徒,各说各的书”之说。

而今长治县有十余个业余曲艺演唱队经常奔波在晋东南各县区,形成了空前的群众性文娱活动,培养出了数十个主唱演员,如今长治各县区不少村镇,每逢庙会或庆典节日,不是唱戏,便是说书,有的村除唱戏外还要邀一班或几班曲艺队演唱,有的村平时有过满月、祝寿等个人活动,也要请曲艺队助兴,一唱便是三四天,甚至更多。潞安鼓书成为当地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娱乐形式。

潞安大鼓

潞安大鼓的各类节目,承载了当地人的生活理想、认识愿望和情感趣味,是当地民众精神风貌与心理特征的审美映射。其中包含着大量的社会伦理与生活知识。不仅是娱乐和消遣的手段,同时具有教化和认识的功能。节目中蕴含的思想内容和主题倾向,又是文化研究不可或缺的鲜活材料,集中折射着当地人非常鲜明的文化心理。不仅是当地百姓喜闻乐见的娱乐和审美手段,而且是当地人明辨是非、增长知识和通理教化的重要精神滋养。千百年来,它一直承担着丰富当地人精神生活的重要使命,是当地百姓心灵生活的重要依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