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洛阳龙马负图寺及传说


龙马负图寺位于洛阳市孟津县会盟镇雷河村,是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孟津是一个充满魅力的地方,自古以来风光秀美,文化厚重。远古时代,在河图之滨的古孟津,河滨草木丛生,山坡森林茂密,伏羲来到这里,教人们捕鱼打猎,结绳记事。当时,在黄河一条支流中出现了一匹龙头马身的神兽,祸害百姓,伏羲见状,义无反顾与其搏斗,终于降服龙马,以背纹创造八卦,一画开天,剖清新之文明,阐天地之秘,立文字之祖。

龙马负图寺始建于晋穆帝永和四年(公元348年),是为感念“人文之祖”伏羲的功绩,在图河故道上建起的第一座祭礼场所,是河洛文化中“河图”出现地,也是中华易学的发源地,距今已有1600余年。因历代战乱,屡建屡废。经修复的负图寺大殿,重修伏羲龙马像,并建山门一座,在图河架石桥三座,逐步恢复寺院原貌,使其发展成为炎黄子孙的祭祖圣地和”“河图洛书”的研究中心。

河南洛阳龙马负图寺及传说

河南洛阳龙马负图寺三皇殿

相传上古时期,我们的人文之祖-伏羲氏带领部落在黄河一带繁衍生息,过着茹毛饮血,结绳记事的生活。其时,一巨龙头马身的怪兽,从黄河上踏波而来,兴风作浪,祸害百姓。伏羲见状,义无返顾纵身下河与之搏斗,经七天七夜较量,终于在图河上降服龙马,后以龙马背负图点,仰观天象,俯察法地,以其纹创造了先天八卦,一画开天,辟浑噩之玄沌,剖清新之文明,阐天地之秘,立文字之祖。伏羲造书契,定人伦,正婚姻,其功之高,其道之大,实为炎黄二帝所不能,尧舜禹汤非可比……

龙马负图寺北临黄河,南依邙山,西望汉陵,东眺叩马。登临邙山鸟瞰寺院,天地之正气,河山之灵秀,可尽收眼底。

寺前紧邻图河故道,规模宏伟,供殿巍峨,山门峻拔,前有崇邙横卧,后有大河奔涌。寺内存有宋、明、清历代著名理学家、书法家及诗人程颐、朱熹、邵雍、王铎、张汉等撰述的碑、铭、诗、赋,是中原河洛文化、寻根问祖的旅游圣地。

2000年被公布为河南省第三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河南洛阳龙马负图寺及传说

河南洛阳龙马负图寺孔子殿

1998年10月,孟津县委、县政府,对“龙马负图寺”进行了大规模修复。

修复后的“龙马负图寺”,由当代著名易学家、中国周易学会会长刘大钧教授题写寺名,“龙马负图寺”五字遒劲有力,与峻拔巍峨的山门,古朴大方的钟鼓楼,相映生辉。山门东西分立“图河故道”、“龙马负图处”两通巨碑。伏羲大殿,红漆门柱,白玉护栏,雕梁画栋。羲皇殿内塑着高大的伏羲圣像,伏羲下身树叶蔽体,手执蓍草。左右两侧分坐炎黄二帝。

据传,伏羲在孟津图河上发现一匹背负河图的龙马就降服了它,从此,龙马成为中华民族的图腾符号之一。《中国成语大辞典》对“龙马精神”有两层解释,龙马是古代传说中形状像龙的骏马;“龙马精神”,就是像龙马一样精神,形容自强不息、奋斗不止的进取精神。

河南洛阳龙马负图寺及传说

河南洛阳龙马负图寺伏羲殿

龙马负图寺,紧邻图河故道,占地40余亩,规模宏伟,供殿巍峨,山门峻拨,登临邙山鸟瞰寺院,天地之正气,河山之灵秀,可一眼尽收。该寺为三进院落结构:一进为山门,鼓钟楼;二进为伏羲、文王、孔圣三殿,单檐歇山式琉璃吻兽砖木结构;三进为正殿--三皇殿,重檐庑殿顶结构,高台建筑,明七暗五,殿高21米,宽30米,雕梁画栋,金碧辉煌,殿内伏羲像居中,炎黄二帝塑像分列左右。三人皆中华民族始祖,华夏文明的肇造者。大殿顶部据《易经》“观天象于天”语,底为天蓝色,中有伏羲六十四卦方位园图,卦象黑白相间,中为金色北斗七星图,斗柄回转,指寓四季。椐《易经》“时乘六龙以御天语”,顶部两侧各绘龙三条,金四乌二。四角写有“元”、“享”、“利”、“贞”四吉祥字。

河南洛阳龙马负图寺及传说

河南洛阳龙马负图寺文王殿

龙马负图寺内现存最为珍贵的应属石刻石雕。“图河故道”、“古河图”、“一画开天”、“渊源”等,字迹苍劲,刀法古拙,可谓稀世珍品,“伏羲圣像”、“伏羲庙全图”、“三十六宫卦文雕刻”,还有历代易理学士撰写并书的诗文碑碣,如程颐、朱熹、邵雍、王铎、张汉等约二十余通。山门外威武雄壮、神气可爱的石狮,山门内龙头马身,踏波而行的龙马雕像,羲皇殿前的大型青石浮雕,中为先天八卦,上为云天,下为海水,两边附龙攀凤,玲珑剔透,不失为雕刻珍品。三十六宫之玄,八卦台之妙,玄机无限,自不待言。

现龙马负图寺羲皇殿巍峨高耸,文王、周公圣殿庄严肃穆,三十六宫朴实无华,钟鼓楼金碧辉煌。前临林茂草丰的邙山岭,后靠奔腾不息的大黄河,处伏羲画卦之地,置阡陌碧波之中,东临八百诸侯会盟地、千年古刹白云观,西望炎黄祖籍平逢山、多奇多姿汉光武帝陵,河图环绕,杨柳轻抚,流连徜徉,如诗如画,令人心驰神往。

看今日寺内香火鼎盛,寺外车水马龙,吸引了众多海内外华人到此寻根朝圣。名声显赫的人根之祖,人文之源--龙马负图寺,正期待着能有更多仰慕它的后人来此点燃这世上最旺的香火。

负图寺的传说

洛阳市东北约25公里的孟津县老城乡雷河村,有座“负图地”,据记载初建于东晋修帝和四年(公元348年)。目前,寺院内尚存有明代嘉靖年间建的单檐歇山式大殿和“龙马负图处”碑等。负图寺和洛宁县长水乡的“洛出书处”碑(参见后文《洛河出书》),共同记载着“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的传说故事。

“河图洛书”被誉为“中国先民心灵思维的最高成就”,是中华民族原始文明的标志。相传夏《连山》、殷《归藏》、周《周易》等经典古籍,都是从“河图洛书”演化而成。孔子等东周学者认为它是天赐的祥瑞。据称,现代电子计算机的二进位换算,键盘设计、电路网络的道理,也源于“洛书”。

实际上,“河图洛书”约是五六千年前发现的一批早期龟甲文字组成的典籍。

河南洛阳龙马负图寺及传说

河南洛阳龙马负图寺女娲殿

上古时候,黄河南岸如今孟津县老城乡这一带,方圆七里内曲里拐弯流着雷河、孟河、位河、陈河、西里河、东里河、郑河、图河八条河。河网交错,水草丰盛,岸旁树木茂盛,土地肥沃。这确实是人类繁衍生息的好地方,可那时,我们的祖先还不会耕田种地,全靠吃树上的野果和一些肥胖的草根过日子。到了冬季和春季,缺少这些大自然赐予的食物时,只有勒紧肚皮,诅咒着“这鬼地方”熬日月了。

后来,能干的伏羲来到了这地方,教人们结起网兜,捕捉小的野兽,打捞河里的鱼虾;教人们把一时吃不完的野兽养起来慢慢受用,调剂余缺;教人们制造农具,开田种粮。人们四季有食,就不再诅咒“这鬼地方!”安安稳过起了生活。

伏羲在教人们学本领时,常要吃力地比比划划打半天手势,因为很多事情指代不明,说不清楚。他为此很是烦恼。

河南洛阳龙马负图寺及传说

河南洛阳龙马负图寺图河故道

大概是天帝感谢伏羲安顿住了下界的这些臣民,或是黄河里的神灵感谢人们不再随口咒骂它吧,总之,他们给予了伏羲以神奇的奖赏,或者是对进步事业的帮助吧!一天,伏羲巡行刚刚来到黄河岸边,只见黄河中波涛汹涌,浪子中钻出一只神兽:头似龙,有角有须;身像马,有鞍有蹄。它身上的毛十分奇特,雪花一样,密密实实,又构成种种图案。这神兽凌波踏水如履平地,游进图河,上到岸上,来到伏羲面前,摇头摆尾,温顺地叫着,还用身颈上柔软的鬃毛去擦伏羲的手臂。

伏羲十分惊奇,就把这神兽拴起来,选了两块离水稍远的离地圈养起来。伏羲是极爱动脑筋的人,他根据神兽的模样将它起了名字叫“龙马”。一有空,就将龙马牵到人们祭天地的高台上细细端详,认真琢磨。顺河风微微掀动着龙马身上的鬃毛,经过八八六十四天,他终于根据龙马身上的毛纹悟画出了八卦,把乾代表天,坤代表地,坎代表水,离代表火,艮代表山,震代表雷,巽代表风,兑代表泽。八种符号包括了天地中主要的东西,交错组合运用,就如语言文字般能指代万物、表情达意了。

河南洛阳龙马负图寺及传说

伏羲研制出八卦,从此教授人们技术,指导人们生产就方便多了,人们的日子过得也越来越有滋味了。由于河洛一带的人们先从伏羲那里学会八卦,脑瓜儿开窍早,所以古时河洛这一带的文化就特先进,让其它地方的人世世代代地羡慕,直至现在,还有人漂洋过海地来这一带儿寻“根”呢!

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广施恩德的伏羲和那献图的神兽,就在图河岸边修起了这负图寺,从奉起伏羲和龙马,并把当年伏羲拴龙马画八卦的高台叫八卦台,把附近的村子叫作卦沟村、马庄(桩),把圈养过龙马的两个地方叫成前圈和后圈。后来人们图雅气,把前圈和后圈改称作雷河村和位河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