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潮汕陈慈黉故居


“富不过慈黉爷”是潮汕一句俗话,“慈黉爷”即陈慈黉(1843~1921年),意思是再富裕也比不上陈慈黉。

陈慈黉(hóng)故居位于汕头市澄海区隆都镇前美村,是中国罕见的侨居建筑群景区。

陈慈黉又名陈步銮,广东省饶平县隆眼城都前美乡(今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隆都镇前美村)人。1871年,陈慈黉的父亲陈黉利于泰国曼谷创设陈黉利行。陈黉利行是集工商贸易、金融保险、船务航运和房地产于一体的跨国企业集团,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就被誉为“泰华大财团之首”、“富甲南洋”。

61岁时,陈慈黉荣归故里,捐资修桥筑路,倡建新村,创办成德学校。

广东潮汕陈慈黉故居

陈慈黉故居始建于清朝宣统二年(1910年),历经近半个世纪,集陈家几代人的心血,占地2.54万平方米,共有厅房506间。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善居室”始建于1922年,至1939年日本攻陷汕头时尚未完工,占地6861平方米,共有大小厅房202间,是所有宅第中规模最大、设计最精、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座。

郎中第、寿康里、善居室及三庐这 4 座建筑群,共占地 25400 平方米,共有厅房506间,传统潮汕民居大户人家的四马拖车格式,建筑群四围则是双层廊式洋楼,院落中为家族里未婚姑娘居住修建的“小姐楼”,楼身为西洋楼式,楼顶是传统亭阁。

三庐外观西式,内部天井、厅房中式,楼顶天台却又是西式,建筑装饰更显中西结合。附墙柱上采用了各式西方柱头,檐梁花饰点缀有英文字母,不少门窗门廊既有潮汕嵌瓷又有石膏塑装饰。

广东潮汕陈慈黉故居

陈慈黉故居凝聚了潮汕民居的建筑特色,既保留潮汕民居“下山虎”、“四点金”、“驷马拖车”的建筑风貌,又效仿中国古典宫廷式建筑,富丽堂皇,古朴典雅,在此基础上更融入西方建筑艺术。宅第主厅堂为“四点金”布局,双侧火巷(也称“双背剑”)近似北京故宫东、西宫格式,分若干个小院落,构成大院套小院、大屋拖小房的住宅网络,加上楼梯、天桥、通廊与屋顶人行道,里应外合,迂回曲折,扑朔迷离,如入八卦阵,被人盛赞为“潮汕的小故宫”,更被称为“中国大宅第”。

据说,以前陈家有个专司开关窗门的佣人,每天清晨开始开窗,开完所有的窗,又开始关窗,当所有的窗都关上了,天也就暗了。

广东潮汕陈慈黉故居

陈慈黉故居的建筑材料汇集当时中外精华,其中仅进口瓷砖式样就有几十种,这些瓷砖历经近百年,花纹色彩依然亮丽如新,各式门窗造型饰以灰塑、玻璃,高雅大方、富丽堂皇;木雕石刻多以花鸟、祥禽为内容,表达吉祥、吉庆、富贵的美好愿望。此外,故居内的书法石刻皆出自当时名家之手,一字千金,是一本“集”众多书法名家手笔的“活字帖”。

陈慈黉故居宏伟壮观的建筑规模,中西合璧的建筑艺术,古老的潮汕民俗,典雅的旧日风情,处处让人情趣盎然。

1999年,陈慈黉故居开始向社会开放,是广东省级文物重点保护单位。

陈慈黉故居鲜为人知的趣事

豪华大宅却偏偏“缺角”

在陈慈黉故居中,豪华大宅却偏偏“缺角”?

大多人所不知的,其实在通奉第、郎中第、寿康里等其他宅第的建筑结构上,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宅第后方“缺”一角。以前大户人家兴建房子时,都追求其建筑结构前后左右对称,虽然陈慈黉故居的内部结构对称,但在每座宅第的后方都会故意“缺”出一角。

对于“不差钱”的“慈黉爷”来说,其宅第为何会“缺”一角呢?陈介绍,他以前曾听长辈说过,当年陈慈黉故居的建筑理念遵循“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的自然规律,认为这世上没有完美的事情,因此故意让这些宅第“美中不足”。

此外,还有一件事可以作证这种说法,据说当年陈慈黉家财万贯,仅自己拥有的船只就有一百多艘,但他为船只编号时却仅编到99号,而这样做也是为了遵循这一自然规律。

广东潮汕陈慈黉故居

书斋命名“退一步”

书斋命名“退一步”。外墙与祠堂错开一步之距。

陈氏家族的另一座书斋——“退一步斋”。一看名字,一般人以为其寓意是“退一步海阔天空”。不料陈却说,“退一步斋”是根据书斋的建筑结构而命名的。

从书斋正门看,“退一步斋”与祠堂一字排开,无论其结构大小还是建筑风格,都与祠堂相差无几。

那其名字的依据是什么呢?走到“退一步斋”后方的外墙时,其名字的来源便一目了然。

原来,当年陈氏家族在兴建这座书斋时,后方的外墙并没有像前方一样衔接祠堂的外墙,而是故意往内稍作“退让”,相差的距离也刚好是一步之遥。

虽然当年为何要如此设计书斋仍不得而知,不过“退一步斋”这四个字则让后人了解到其背后的奇趣故事。

广东潮汕陈慈黉故居

门柱里的“玄机”

门柱藏暗格,大宅第同样讲究空间利用。

“三庐”书斋内除了小便斗极具特色之外,进入厅堂和走廊的门框也大有玄机。当把门柱表面的木板打开后,门柱内的另一种用途便一目了然:“原来还藏有柜子!”每个门框内大约“藏”有七八个柜子,每个柜子的体积不大。

据介绍,由于当年“三庐”是“寿康里”的书斋,门柱上暗藏的柜子便是用于储藏书籍。而在陈慈黉故居的所有宅第中,也仅“三庐”书斋的门框有这种独特的设计。

时至今日,虽然一物两用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不过在近百年前,主人家懂得对装饰空间的巧妙利用,我们由此不难看出其神奇的设计技巧。

广东潮汕陈慈黉故居

西洋玻璃

百年西洋玻璃,依然美轮美奂,整座书斋只剩两块。

在“三庐”书斋二楼走廊边上,有一块“与众不同”的玻璃。该玻璃装嵌在木制的窗框上,呈长方形状,黄色的玻璃表面有圆点暗纹。

据介绍,整座书斋至今共有两块保留完整的玻璃,黄色玻璃就是其中之一,另一块则装嵌在一门框的上方。

近百年前,西洋玻璃还算是罕有之物,其价格之高堪比黄金。

不过,当时陈氏家族已富甲一方,因此宅第内的玻璃和瓷砖等装饰材料都是从意大利等国家进口。不仅如此,为了搬运这些材料,陈氏家族甚至挖掘了一条运河来疏通转运,规模耗资之大,可见一斑。

而如今,陈慈黉故居中保留的玻璃虽然历经百年风雨,但仍鲜艳如新。

广东潮汕陈慈黉故居

广东潮汕陈慈黉故居

(摄影:最美丽的伤疤)

百年前设置开放式小便斗

难道书斋只招待男性?一座中西合璧的宅第——“三庐”书斋。

据了解,这座书斋建于1920年,是陈慈黉的长子陈立勋兴建“寿康里”宅第的配套设施,用于休闲娱乐和招客。

“不过这里应该只招待男客人。”据介绍,“三庐”书斋内只设有男性专用的小便斗,每层各有一个。

近百年前的书斋就设置有小便斗?

随后,在书斋一楼侧旁的木门处便可看到,门后有一个男性专用的小便斗,其形状不大,与现在常用的小便斗相似,顶部还预留有水管缺口。有意思的是,该小便斗周围没有任何遮掩,足见当时陈氏家族的思想之开放。据了解,书斋的建筑风格融入不少西方特色,宅第内的多数建筑材料都是欧洲进口的。

广东潮汕陈慈黉故居

广东潮汕陈慈黉故居

(摄影:最美丽的伤疤)

开闭门窗需要一天时间?

开闭门窗到底需要多少时间?精确计算:起码10个小时

在“善居室”内,除了202间大小不一的厅堂让人目不暇接之外,其门窗之多同样令人叹为观止。一直以来,流传这样一个故事:当时陈家有一个专门开关门窗的佣人,每天清晨打开门窗,开完所有的门窗后又开始关,而当所有的门窗都关上了,天也就暗了……

“一点也不夸张。”据说,以前门窗并不像现在那么容易使用,开和关都需要一定的时间。

“每间厅堂至少一门两窗,我们假设打开一个30秒。”推算一下,202间厅堂共有606个门窗,打开所有门窗需用303分钟,也就是5个小时,开和关总共需要10个小时,而这还不包括上上下下走动的时间。

宏伟壮观的建筑规模,中西合璧的建筑艺术,古老的潮汕民俗,典雅的旧日风情。陈慈黉故居是潮汕文化的一个缩影,是一处集旅游、观光、学术研究于一体的旅游胜地。(内文摄影:韩江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