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园乐寿堂前(慈禧寝宫)的庭院里,会看到一块横卧在汉白玉石座上的巨石,上有乾隆皇帝御笔亲题的“青芝岫”三字。在此石围栏外的标注牌上,赫然写着它的俗称——“败家石”。一块石头为何有如此俗称?
“败家石”之称来源于明朝著名书画家米万钟。米万钟生于1570年,是明朝著名的诗人和书画家,出任过太仆少卿、江西按察使,著有《澄澹堂文集》、《澄澹堂诗集》、《篆隶考伪》等书。他有个祖先更为有名,那就是北宋书画家米芾。米万钟的书法继承了米芾的神韵,被称为“万钟行草得南宫家法”。他的书法既有米芾书意,而盘曲迂回、沉着飞翥、以纵取势的笔态,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其成就与同时代的著名书法家董其昌齐名,有“南董北米”之誉。
在“南董北米”的年代,米万钟不仅仅以书画闻名,当时还有“米家有四奇”的说法:米家园、米家石、米家灯、米家童。而“败家石”是米万钟收藏的众多奇石中的一块,只不过这块巨石的经历颇为奇特,称得上历经沧桑。
米万钟平时喜欢收藏奇石,“败家石”是米万钟在房山发现的一块巨型奇石。米万钟在《石出山记》中记载:“房山有石,长三丈,广七尺,色青而润,欲致之勺园,仅达良乡,工力竭而止。”米万钟在房山岩麓发现了这块奇石,此石“首仰而俯,足跂而敛,濯之则青而润,叩之则声清而越”。
他决心将这块石头运回他在海淀的私家园林——勺园,于是,他打制了多轮大车,用四十匹骏马、上百名夫役拖拽拉扯,费了七天时间才将巨石拖出深山,再驱车五日到达了良乡。这时,米万钟几乎将家财耗尽,再无余力将巨石运回勺园了。此外,米万钟因不肯附逆,遭魏忠贤陷害罢官,更无力运回巨石。但他并不死心,他为大石盖起一间草房,将其严实地保护起来,又雇人在此看守,以待来日再运。他还写了一篇《石出山记》,记载此事始末。米万钟与巨石的故事传遍京城,因为这些曲折的经历,巨石遂被世人称为“败家石”。
他的好友薛冈以大石的口吻写了一篇《戏代石报书》,而米万钟回复了一篇《答石见报书》,韵味深长,一时传为佳话。
明末苏州府吴县(今属江苏苏州)诗人葛一龙(字震甫)还专程到良乡去观赏这块“败家石”,并写下了一首《观米仲诏勺园所移奇石歌》:塔青村北野草荒,草间突兀孤云苍。欲行不行气若郁,将雨未雨天无光。云是米家凿山出,百步千人移数日。到此踌躇不肯前,秦鞭无计楚力诎。火木纵横倒一林,相为枕藉岁年深。或需天手妙神用,或眷山祗萌故心。我与之言匕之起,几时得渡浑河水。岭岈空洞宿阴霆,鲸背鳌簪立奇鬼。主人好礼尊石公,神物亦岂甘牢笼。不如就此树高阁,居处日对飞来峰。
“败家石”在良乡沉睡了一百多年以后,被前往西陵祭祖的清朝乾隆帝发现了。他见这块巨石突兀雄伟,顿生喜爱之心,也赞叹米万钟眼力超群,便降旨将巨石运回正在修建的清漪园乐寿堂前。那时,乐寿堂正门“水木自亲”刚刚建好,便拆墙破门,将巨石放置在楼前庭院南部正中,就好像门前的一堵影壁。乾隆皇帝将此石命名“青芝岫”,并吟诗御题镌刻于巨石上,两旁又题刻“莲秀”和“玉英”四字。乾隆皇帝还命协办大学士汪由敦和近臣蒋溥、钱陈群等也题诗镌书,使这块灵秀巨石具有皇家气派。
这块由米万钟发现、乾隆运回海淀的房山巨石,如今还完好地横卧在颐和园乐寿堂院中的海浪纹石座上,供千百万人观摩欣赏。它已成为当代中国最著名的奇石之一。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米万钟在房山发现和搬运“青芝岫”时,还发现一块稍小的巨石,重约二十吨,玲珑通透,也是一块奇石。由于相同的原因,也被搁在良乡。清朝乾隆皇帝将青芝岫运到清漪园的同时,也将另一巨石运到圆明园,安放在福海东南隅“别有洞天”(即秀清村)河北岸时赏斋前,御题命名为“青云片”石,称青芝岫为“大青”,青云片为“小青”。
圆明园被英法联军焚毁后,青云片石安然无恙。1927年春,青云片石被运往中山公园。当时,用车运青云片巨石时,人们将三辆运料车捆在一起,用三十二头骡加上三十多位壮汉拖拉才得以运走,几十里的路走了七昼夜,后来,青云片石被安放在中山公园来今雨轩前方。如今这块青云片石仍然端置于原处,只是石上镌刻的诗句,经过二百多年风化,有些模糊不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