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安顺王若飞故居


王若飞(1896-1946),贵州安顺人,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家、著名“四·八”烈士。

故居位于安顺市内若飞大道北道中段东侧,这是我国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王若飞出生和居住过的地方。故居始建于清代,王若飞曾祖父所建,距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由正房、南北厢房和对厅房组成的明清四合院,院内铺以红板壁、木窗户、石级阶梯,设有石砌花坛、鱼池等,全屋属于木结构小青瓦建筑,颇具古朴雅致之风。故居匾牌由聂荣臻元帅题写。1982年对外开放。

故居临街,经过道进朝门入四合院,院内铺以方形石板,有石砌花坛、鱼池等,房屋为木结构小青瓦建筑,具有清代民居风格。

故居院落干净整洁,设置了急救站、存包处,免费为游客提供导播器、茶水、雨伞等用品;庭院的中心建有王若飞的半身雕像,苍松翠柏簇拥四周;故居的正房堂屋正中,按照安顺传统习俗,主要供奉天地君亲及王氏列宗等牌位;南北厢房里陈设着部分王氏祖传清代家具实物及王若飞青少年时期在日本、法国留学时进行革命的活动资料,与毛泽东、周恩来等领导人一起工作时的照片、通讯手迹,重庆谈判时所穿衣物,遇难后党中央和中央领导的悼词,部分爱国将领、民主党派知名人士题词、挽联及有关王若飞的书籍,出版物等。

故居旁边新落成的王若飞故居陈列馆,以“一切要为人民打算”的若飞精神作为布展主线,展览图片资料125幅,实物资料47件,辅以现代声光技术、多媒体和绘画雕塑艺术等形式,更为直观和全面地展现王若飞在各个不同时期的经历和参与的重大历史事件。

王若飞故居于2008年4月20日起正式对外免费参观。

王若飞故居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王若飞(1896年10月-1946年4月08日)是我党早期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他说:“为了保存一个人的生命,而背叛了千万人的解放事业,遭到千万人的唾弃,那活着还有意思?”

王若飞生于1896年10月,贵州安顺人。1903年迁居贵阳,随舅父黄齐声生活学习,1915年在舅父黄齐声的带领下,参加“反袁运动”,从此走上革命道路。1917年在黄齐声的带领下留学日本。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五月七日成为中国的国耻纪念日,看着日本人举行庆典,王若飞等义愤不已,愤然离日回国。1919年赴法勤工俭学,在法国勤工俭学期间,1922年6月参与发起成立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积极从事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宣传。

1923年4月赴苏联入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并转为中共党员。1924年至1925年,王若飞在河南开展工人运动中,深感缺乏领导女工的干部,特请示北方区委派位女干部,领导选派李培之到河南协助王若飞工作。王若飞发现李培之思想敏捷,办事果断,并有实际工作经验;李培之也看到王若飞是一位优秀的领导人,在斗争实践中,双方由工作上关系升华为爱情关系,于1925年秋在郑州喜结良缘。

1926年下半年到1927年初,参与领导了上海工人第一、第三次武装暴动。1927年起任中共江苏省委常委、农民部部长和宣传部部长。1928年6月赴苏联莫斯科出席中共六大,后任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成员。

1931年回国,任中共西北特委特派员,后在内蒙古包头因叛徒出卖被捕。在长达5年零7个月的监狱生活中,他坚贞不屈。1937年获释后,任中共陕甘宁边区委宣传部部长、统战部部长。抗战爆发后,1938年起任中共中央华中工作委员会兼中共中央华北工作委员会秘书长,兼任八路军副参谋长。

1945年6月在中共七大上当选为中央委员。同年8月与毛泽东、周恩来一起作为中共代表赴重庆同国民党谈判。1946年1月代表中共方面出席在重庆召开的政治协商会议。

1946年4月8日在由重庆返回延安途中因飞机失事于山西兴县黑茶山遇难,时年五十岁。同机的遇难者还包括叶挺、秦邦宪(博古)、邓发。

王若飞以自己的生命,实践了他“一切要为人民打算”的诺言,成为共产党员学习的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