崖城镇又称崖州古城。是三亚的历史文化名镇。
崖城镇
获建设部、国家文物局授牌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崖城镇历史悠久,人文璀璨。近两千年来,在这块美丽富饶的土地上,留下了众多的名人足迹和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崖城镇是古代中国最边远州、郡、军、县的治所,在历史上一直是海南岛南郡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中心和军事重镇。崖城镇是海南岛内最早有人类聚居并开发的地区之一。旧石器晚时代,人类的一支重要系脉已经在崖城境内从事生产经济活动。
崖州古城,是我国最南端的古城,保存较为完整的清代古民居建筑有103幢,唐代名相李德裕、韦执谊,宋代名臣赵鼎、胡铨等先后被贬到此地。尚留有古城门、孔庙等遗址。尤其是唐朝著名的鉴真和尚留下了一批准备带去日本的佛教经典,是亚洲带有神奇色彩的宝物。
保平村
三亚市崖城镇保平村,位于崖州古城西南八里,古称毕兰村,是古崖州的边关重镇、海防门户。唐时因李德裕谪居此村而扬名,保平村始建至今,已有一千一百多年的历史。
保平村古风淳厚、民歌声闻, 历史悠久,文化深蕴,村中400余间保存完好的明清古宅,是崖州古建筑最有代表性,又最集中的古代民居建筑群。门楼、正室、横屋、正壁组成的生态庭园四合院,是保平古民居最具建筑艺术和布局特色的乡村古建筑。
崖城镇历史悠久,人文璀璨。近两千年来,在这块美丽富饶的土地上,留下了众多的历史古迹和丰富的文化遗产。
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崖城镇的每一处古迹都留下漫漫岁月的刻痕,舒展着海南历史文化的长卷。
崖城镇是古代中国最边远州、郡、军、县的治所,在历史上一直是海南岛南部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中心和军事重镇。虞唐、三代为“百越之地”,秦代是象郡的外境。汉代海南纳入中国版图后,崖城是汉代的临振县县治、隋代的临振郡郡治、唐代的振州州治、宋元明清诸代的崖州州治、吉阳军治及宁远县治、吉阳县治。
崖城是我国棉花种植和棉纺织技术的发祥地。早在公元前三世纪,崖城就种植棉花,使用先进的工具和技术纺纱布;崖城的棉纺织品,成为汉代以来历代封建朝廷的贡品。崖城的植棉技术、棉纺织工具和技术传入中原地区后,推动了我国纺织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海南四大河流之一的宁远河流经崖城境内,其出海口的大蛋港,是中国古代最南端的天然良港,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出发、补给的重要港口之一,在我国古代海上交通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崖城是历代封建朝廷贬谪、流放“罪犯”之地。先后贬逐到这里的朝廷官员有40多人,仅皇子、宰相和内阁大臣就多达14人。著名的有唐高祖第十九子李灵夔、唐相韦执谊、李德裕、宋相卢多逊、赵鼎、丁谓和名臣胡铨、元代参政王仕熙等。贬逐官员之多,官阶之高,名气之重,这种历史现象在全国十分罕见。
在众多的重要历史人物中,具有世界性影响的人物有2人。唐代高僧鉴真六渡日本传教,第5次遇飓风漂流到崖城,滞留一年半期间,为崖州官员授戒,重修大云寺,传播中原文化。第六次成功东渡,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宋末元初女纺织革新家黄道婆,在崖城生活近40年,晚年前往上海,传播崖州的植棉技术和棉纺织技术,改革当地落后的纺织工具,从而推动了上海乃至全国的纺织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给世界以巨大深远的影响。
具有全国性影响的人物有10多位。冼夫人是南北朝时期我国南方百越族杰出的政治领袖,为祖国疆土统一和民族团结作出重大贡献。隋文帝册封她为谯国夫人,赐临振县(崖城)为她的封地。贬官谪臣中,唐代的韩瑗、李德裕、宋代的卢多逊、赵鼎、胡铨、元代的王仕熙等,都是当时声名显赫的名相重臣。其中的赵鼎、胡铨是南宋著名的抗金英雄,具有崇高的民族气节和爱国主义精神。钟芳是明代有全国性影响的海南名贤,他是崖城水南村人,进士,官至兵部、户部侍郎。他著作丰富,学术成就大,在明、清学术界被尊为“岭海巨儒”。
朝廷命官中也有许多对推动崖州社会经济、文化发展起过重要作用的名宦。如南宋吉阳军(崖州)知军周康、毛奎先后草创和开发南山大小洞天风景区,成为三亚乃至海南旅游事业的奠基型人物。崖城本土也不乏精英人物,如组织崖州义民抗清复明、为南明王护驾有功的总兵王火晃;清代海南唯一参加康有为、梁启超戊戍变法和公车上书的维新骨干林缵统等。
古崖城文化教育昌盛,人才辈出。自宋至清,崖城有儒学、学宫、书院、社学、义学、学堂等各类学校,通过科考中进4人,中举30人,212人纳贡,181人入监,其中有许多人在朝廷和各府、州、县为官。
宗教文化在古崖城也十分兴盛。佛教在唐代传入崖城,大云寺等各类佛堂遍布州城内外;道教在宋代传入,崖城的宫观寺庙等道教建筑和官民的道教活动,形成了浓厚的道教文化气象;儒家文化在宋代随着儒学、学宫(孔庙)的修建而兴旺繁荣;宋元年间从占城漂泊入崖的回民也带来了伊斯兰文化。这些宗教文化,在今天得到传承和弘扬。
在中原文化的浸润下,崖城的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绚丽多姿。几百年传唱不衰的“崖州民歌”和起源于崖城郎典村的黎族“打柴舞”,被列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民间传承的黎族民歌、苗族民歌、迈歌、军歌、苗族龙舞、纺织技术、竹编、藤编、金银首饰工艺、铁具打铸技艺、剪纸、木刻、石雕、布艺、烹饪小吃以及妆军(迎神赛会)、迎神张灯等,都是崖城镇传统文化的奇葩。
丰富的文物古迹,反映出崖城繁盛的历史气象和斑谰多姿的文化色彩,具有社会、学术研究价值。崖城共有各类型的文物点65处,其中具有代表性的遗址13处。如7处新石器时代遗址群、伊斯兰古墓群遗址、大蛋港·晒经坡遗址、郡主冼太夫人庙遗址、伏波祠遗址、五贤祠遗址、黄道婆居住地水南村、钟芳故里水南高山村等。具有代表性的古代建筑和近现代建筑有17处,如现存的崖州古城池、崖城学宫、盛德堂、迎旺塔、广济桥、三姓义学堂、孙氏祠堂、民国骑楼街等。清代民居134座,建筑面积达2万平方米。还有摩崖石刻8处,古墓葬6处,革命先烈故居、革命活动旧址、烈士陵园、纪念碑等12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