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兴安灵渠 世界最古老的船闸式运河


位于广西兴安的灵渠,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船闸式运河,是中国唯一的沟通了长江与珠江两大水系的运河。它与陕西的郑国渠,四川的都江堰一道被称为“秦代三大水利工程”。

1988年,兴安灵渠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灵渠始建于公元前214年。公元前219年,秦始皇为开拓疆土,发兵五十万大举进攻岭南。因山路崎岖,粮草不济,加之受到百越人的顽强抵抗,秦军竟然三年不能取胜。于是秦始皇令监御史禄开凿灵渠以通粮道。由于修建了灵渠,秦王朝最终赢得了这场战争。大批北方军民迁徙岭南,从此岭南地区正式归入中原王朝版图。

灵渠开通之初,最早称为“秦凿渠”。后来因为河水借用了古澪河故道,被称为“澪渠”。因为运河设计灵巧,且便利水运灌溉,加上“澪”、“灵”同音,便被称为灵渠了。

灵渠的整体工程可概括为两个部分,一是枢纽工程,包括大小天平和南北两陡;二是渠系工程,包括南渠、北渠,以及附属建筑物。每一个部分都有着明确的分工,蕴含着许多伟大的设计。

大小天平呈108度的“人”字形夹角排列,两个坝面连为一体。其顶端就是用巨石叠砌而成的犁铧形状的建筑物,称“铧嘴”。铧嘴把上游来的海洋江一劈为二,三分水流入漓江,七分水则奔湘江而去,这就是著名的“三七分派”。这样的分配,既保证了南渠的通航,又不使湘江因此缺水。这样的设计,在两千多年的运行中已经证明是很科学的。

为了抵御洪水的冲击,大小天平坝体断面设计为梯形,坝顶面上用巨石平铺,每两块巨石间的接缝处有两个鱼尾槽,用一块铁锭将其牢牢固定。下游坡面的构建方式是用片石竖直嵌砌,相间紧密靠挤,外形如鱼鳞状一般,因而被后人称为“鱼鳞石”。历经两千多年洪水无情地冲刷和撞击,两个坝体安然无恙,继续为人类提供着默默无闻的服务,这就是古人高超的智慧。

灵渠的渠系工程分为南北二渠。经小天平分流出去的三分水,全长30公里流入漓江的渠道,叫南渠,这是运河承担运输任务的主要河道;而大天平分出的七分水流进湘江的渠道,叫北渠,流程虽然只有区区4公里,但却是沟通珠江水系和长江水系的必经之路,在历史上有着不可替代重要的地位,因而素为历代文人所吟诵。明朝状元鲁铎船经此地时,就发出过这样的感叹:“一道源泉却两支,右为湘水左为漓。谁知万里分流去,到海还应有会时。”

陡门是现代船闸的前身,也是世界上最早的通航设施。灵渠的特点是“浅、狭、曲、急”,陡门的作用就是提升或者降低运河的水位,以利航船通行。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在游记中有这样的记载:“以箔阻水,俟水稍厚,则去箔放舟焉。“箔””就是陡门用来关闸的竹门。

经过文物普查,到目前为止,灵渠上的陡门遗址共有36个。这个数据正好印证了南宋文人周去非在《岭外代答·灵渠》中“渠内置陡门三十有六”的记述。

南渠因落差大,设有陡门29个。北渠因落差小,只有4公里多,陡门就少些,只设有7个。这样一来,无论从北逆流而上,再向南顺流而下的船只,还是从南逆流而上,再向北顺流而下的木船,都可以借助陡门的帮助,安全、平稳地来往长江、珠江水系之中。

灵渠岸上的这一段河堤,长3.15公里,因修造于秦代所以被称为“秦堤”。是广西历史年代最久,也保存得最好的岸堤。

秦堤与湘江故道流向平行,两水最近处仅以一堤相隔,而堤岸高度却在5米以上。堤上有飞来石,高约4米,周长20米。石壁上前人题咏甚多,这幅明万历年间梁梦雷题刻的“砥柱石”,最为遒劲有力。飞来石一侧有一座民国时期修建的华亭,亭边“秦堤”两个大字,出自广西近代名人李济深的手笔。

今天在秦堤的两边,按照历史的原样修建了一条既承袭了秦汉文化,又融合了中原文化与岭南百越文化的水街。游人到此,仿佛进入一种历史与现实的梦境之中。

“若是秦人多二纪,锦帆直是到天涯。”(明朝解缙)

随着历史的变迁,灵渠的运输功能已不复存在,但它至今仍然甘冽清甜的流水灌溉着两岸的万顷良田,以它厚重的文化积淀滋养着这一方土地的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