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门设计者 苏州名人蒯祥及蒯祥墓


蒯祥(kuǎi)(1398-1481),字廷瑞,香山渔帆村(今属太湖度假区)人。出身木匠世家。父蒯福,明洪武间曾参加南京明宫城营造,“能大营缮,永乐中为木工首”。永乐十五年(1417),蒯祥随父被征召到北京,参加皇家宫城营建,按世袭制,后接替父亲任“营缮所丞”。“凡殿阁楼榭,以至回廊曲宇,祥随手图之,无不称上意。”能“目量意营,准确无误;指挥操作,悉中规制”;竣工后,其位置、距离、大小尺寸,与设计图不差分毫,又擅长榫铆技巧,在建筑艺术上有独到之处。 蒯祥能以双手握笔画龙,合之如一”。又善于创新,发明宮殿建筑的“金刚腿”活络门槛。官至工部左侍郎。

天安门设计者 苏州名人蒯祥及蒯祥墓

正统年间,又受命营建乾清宫、坤宁宫一带等建筑。同行叹为“鬼斧神工”,皇帝称他为“蒯鲁班”。据《野获编》记载,当时臣子私闯宮中,要问死罪,一次,蒯祥酒后骑马误闯宮苑,抓获后,皇帝听说是“蒯鲁班”,便特予赦免。天顺末年,蒯祥还主持建造明十三陵中的裕陵。成化年间,他已八十多岁,仍“执技供奉”,享受从一品俸禄,并参加承天门(清代改名天安门)第二次建造。在京病逝时,皇帝派人致哀,赠其祖父、父亲为侍郎,荫封二子,并将蒯祥当年居住、营造业工匠聚集处的巷名命名为“蒯侍郎胡同”。

天安门设计者 苏州名人蒯祥及蒯祥墓

渔帆村南原有蒯氏祖茔,蒯祥殁后归葬于此。1963年曾进行维修,1992年再修,2008年起建成蒯祥墓园,又称“蒯鲁班园”。占地三万多平方米,新建“蒯侍郎墓”牌坊、享堂,墓前配列翁仲石兽,修建享堂、牌坊,整修神道、墓冢、碑亭。墓道长25米,两边有翁仲、石马、石羊各一对,花岗石墓冢和罗城。墓前立有“明工部侍郎蒯祥之墓”碑,蒯祥墓冢直径4米,高1.35米,墓区占地80平方米左右。亭内立有明天顺二年(1458)英宗朱祁镇赐给他祖父蒯明思、祖母顾氏的“奉天诰命”碑。享堂室内供蒯祥像,陈列文物史料。

蒯祥,不但皇帝表彰他,封赏爵位。渔帆村乃至十里八乡的老百姓崇拜他,于是香山一带出现了一个木匠群体,叫“香山帮”,这是苏式建筑的代名词,形成了一支建筑流派,一直延续至今。从明代一直到民国,香山帮里终于出现了一位“实践联系理论”的木匠姚承祖,系统总结了苏式建筑乃至南方建筑的特点和建造方式,写了一本书叫《营式法原》,对香山木匠的实践作了系统总结。

天安门设计者 苏州名人蒯祥及蒯祥墓

香山木匠的始祖是蒯祥,他们敬蒯祥为“蒯鲁班”。吴中区政府把姚承祖墓迁入蒯祥墓园是有道理的,姚承祖实在是蒯祥的衣钵传人。

蒯祥墓据《吴县志》记载:“位于胥口乡渔帆村南。墓前有明天顺二年(1458)英宗朱祁镇赐给蒯祥祖父蒯明思、祖母顾氏的“奉天诏命”碑。蒯祥死后即葬此祖茔里。1963年,重修蒯祥墓。属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蒯祥,生于明惠帝朱允炆建文元年,今江苏吴县人,中国明代建筑匠师,卒于明宪宗朱见深成化十二年。

蒯祥的父亲蒯富,有高超的技艺,被明王朝选入京师,当了总管建筑皇宫的“木工首”。蒯祥自幼随父学艺,蒯富告老还乡后,儿子已在木工技艺和营造设计上成名,并继承父业,出任“木工首”,后任工部侍郎。曾参加或主持多项重大的皇室工程,景泰七年(1456)任工部左侍郎。负责建造的主要工程有北京皇宫(1417)、皇宫前三殿、长陵(1413)、献陵(1425)、裕陵(1464),北京西苑(今北海、中海、南海)殿宇(1460)、隆福寺(1452)等。

天安门设计者 苏州名人蒯祥及蒯祥墓

成就

关于天安门城楼的设计者,大多数人公认的是蒯(kuǎi)祥。

承天门

明永乐十五年(1417年),明成祖从金陵北迁时,征召全国各地工匠,前往北京继续大兴土木。蒯祥作为明成祖的随从人员,先期北上,参加皇宫建筑设计。由于蒯祥的设计水平高人一等,被任命为皇宫重大工程的设计师。他的第一项任务就是负责设计和组织施工作为宫廷正门的承天门(即今之天安门)。这项工程在蒯祥运筹下于永乐十九年(1421年)竣工,其城楼形状与今日大致相仿,但规模较小,这就是最早的天安门,原名“承天门”;建成之后,受到文武百官称赞,永乐皇帝龙颜大悦,称他为“蒯鲁班”。

蒯祥在京40多年,在正统年间(1436~1449)年,负责兴建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1457年被大火烧毁。八年后,明英宗又请他重建9开2层的木构城楼,以及两宫、五府、六衙署等,还于1464年亲自主持明十三陵中的裕陵建造。蒯祥因有功于朝廷,从一名工匠逐步晋升,直至被封为工部左侍廊,授二品官,享受一品官俸禄。 明末,天安门又被焚毁。1651年,重建33.7米,广9间,深5间的这座天安门,即我们今天所见的天安门。

天安门设计者 苏州名人蒯祥及蒯祥墓

据明史及有关建筑专著评介,认为蒯祥在建筑学上的创造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他精通尺度计算,每项工程施工前都作了精确的计算,竣工之后,位置、距离、大小尺寸、与设计图分毫不差,其几何原理掌握得相当好,榫铆技巧在建筑艺术上有独到之处。中国古代的建筑大多是木结构,其关键在于主柱和横梁之间的合理组合。蒯祥不论在用料、施工等方面都精心筹划,营造的榫铆骨架都结合得十分准确、牢固。在北京皇宫府第的建筑中,蒯祥还将江南的建筑艺术巧妙地运用上去,他采用苏州彩画,琉璃金砖,使殿堂楼阁显得富丽堂皇。

天安门设计者 苏州名人蒯祥及蒯祥墓

蒯祥不仅木工技术纯熟,还有很高的艺术天赋和审美意识。据记载,蒯祥能以双手握笔同时画龙,合二为一,一模一样,技艺可谓是炉火纯青。在当时营建宫殿楼阁之时,他只需略加计算,便能画出设计图来,待施工完毕后,建筑与设计图样大小尺寸分毫不差,就连明宪宗也很敬重他。1420年,承天门建筑完工后,他受到众口一词的赞扬,被称为“蒯鲁班”。后来,蒯祥官升至工部左侍郎。在他任职期间,先后搞了不少修建工程,包括明英宗正统年间重建三大殿,明景宗天顺年间兴建裕陵。“凡百营造,祥无不与。”《宪宗实录》中这样评说。

不仅如此,蒯祥受人称赞的还有他的人品。尽管他的官职很大,但是他为人仍然非常谦逊俭朴。到了晚年,虽然他已经主动辞官隐退,但每当有营造工程向他请教时,他还是非常热心地指导。

天安门设计者 苏州名人蒯祥及蒯祥墓

魂归故园

蒯祥活到八十四岁,逝于明宪宗成化十七年(1481年)。墓葬于他的故乡太湖之滨,墓碑右侧立有明代天顺二年钦赐的“奉天诰命”碑。据说,本世纪六十年代之初,重修了蒯祥墓,此墓被列为江苏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而蒯鲁班留下的天安门建筑却是华夏之宝,民族之光。

蒯祥死于明成化十二年(1481年)三月,终年84岁。过去在北京曾经有一条蒯侍郎胡同,据说他就曾在这里住过。蒯祥的后代子孙大多继承了他的技艺,直到晚清时,仍有“仅江南木工巧匠皆出香山”的说法。

天安门设计者 苏州名人蒯祥及蒯祥墓

香山帮建筑工匠群体

对于蒯祥的建筑造诣,当时就有极高评价,同行叹其技艺如鬼斧神工,而在京城“违其教者,辄不称旨”,皇帝也“每每以蒯鲁班称之”。

蒯祥晚年,还经手建造十三陵中的裕陵。到宪宗成化年间,他已80多岁,仍执技供奉,保持着“蒯鲁班”的称号。他是一个时代建筑工艺水平的代表,堪称香山帮建筑工匠中的泰斗。

天安门设计者 苏州名人蒯祥及蒯祥墓

香山帮建筑工匠群体,不但工种齐全,而且分工细密,能适应高难度建筑工艺的需求。例如木匠分为“大木”和“小木”。大木从事房屋梁架建造,上梁、架檩、铺椽、做斗栱、飞檐、翘角等。小木进行门板、挂落、窗格、地罩、栏杆、隔扇等建筑装修。小木中有专门从事雕花工艺(清以后木工中产生了专门的雕花匠)。木雕的工艺流程有:整体规划、设计放样、打轮廓线、分层打坯、细部雕刻、修光打磨、揩油上漆。除了分工细密外,香山帮工具也是很先进的。例如木匠用的凿子分手凿、圆凿、翘头凿、蝴蝶凿、三角凿五种,而每一种又有若干不同尺寸或角度的凿子。

天安门设计者 苏州名人蒯祥及蒯祥墓

香山帮建筑具有色调和谐、结构紧凑、制造精巧和布局机变的特点。可谓是技术精湛,名享天下,代代相传。

蒯祥故里

天安门,以其完美的造型,至高无上的荣誉,而为全世界所熟悉。究竟是谁设计了这座永垂史册的经典建筑呢?天安门设计者蒯祥的名字开始真正为世人所了解。

蒯祥墓位于吴县市胥口镇渔帆村,南望浩渺的东太湖,背倚青葱渔洋山。蒯祥故里也在此处,正所谓人杰地灵。至今渔帆村仍有许多蒯祥的后裔。蒯祥墓附设石兽、山门、纪念馆等建筑,庄严而肃穆。从碑铭可知,蒯祥为吴县香山人(即今胥口镇),生于1398年,卒于1481年,字廷瑞,是北京故宫、五府六部衙署、长陵等建筑的营造者。如今该墓已被列为江苏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被作为青少年德育基地。

天安门设计者 苏州名人蒯祥及蒯祥墓

蒯祥设计天安门是历史的机遇。当年朱棣迁都北京,从江苏扫募了大批能工巧匠前往。蒯祥正当壮年,技艺高超,故被征召入京。进城后,蒯祥的才能获得当时负责皇宫营建的都督佥事的赏识,于是被委以重任,由他设计了三大殿、天安门等一批重要的皇宫建筑。蒯祥一时声誉鹊起,皇帝也“每每以活鲁班呼之”。蒯祥最后官至工部侍郎,成为天下百工的总领头。据考,蒯祥曾读过几年私塾,有一定的文化修养,而他的技艺更是了得,木匠、泥匠、石匠、漆匠、竹匠五匠全能。《吴县志》记载,他精于建筑构造,“略用尺(淮下加十)度……造成以置原所,不差毫厘”。在吴县,关于蒯祥的民间传说很多,其中心总离不了蒯祥如何鬼斧神工。

在胥口乡,蒯祥妇孺皆知,人们对他极其崇敬。而奉蒯祥为鼻祖的工匠团体香山帮更是天下闻名,香山堪称中国木工圣地。如今渔帆村、胥口乡、吴县市都有打着香山帮旗号的古建筑公司。他们不但在国内施工,并且走出了国门,在美国、新加坡等地留下了香山帮的精美古建筑。(图:语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