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关人常说的“关迤”、“关外”,是以西洱河为界,西洱河南岸称关外,北岸古城区称关迤,故关迤又有关里、关内的含义。
走进下关龙尾古城莱园巷36号大杂院,突见一座别具风格的两层亭阁式老建筑,尽管墙壁、屋檐、回廊、瓦脊写满了沧桑,但老屋的八个出角依旧傲然挺立,向人们讲述着一段历史,这就是著名爱国将领马崇六将军的故居——八角亭。
八角亭为马崇六将军于1937年所建。占地218平方米,建筑面积286平方米,建在当时的马家花园中,为使四围环境协调和谐,故筑成了亭阁式样。建筑层高9米,斜顶青瓦屋面;除一层四角为砖柱,刻有精致美伦的瓦纹外,其余纯粹为土木结构,一层三开间,一厅四卧室,二层一厅二卧室;每层四方走廊相通,走廊四角均建有供人歇息的木靠椅。走廊南面可观赏下关关外景致,北面可眺望下关关迤风情。每层四方出角,二层为八角,故称八角亭。这种式样的建筑在整个龙尾古城区域仅此一家。
八角亭建成后,马崇六将军接待并留宿过汤恩伯的家属,滇西公路工程局的主管,美国军队的友人。八角亭还是1946年2月18日(民国三十五年正月十五元宵节)下关第一家水力“玉龙电力公司”第一次发电后供电首先使用电灯的住房。
马崇六,别字晋三,1902年生于下关龙尾街。云南陆军讲武堂第十期、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十五期工科毕业。从日本归国后追随孙中山革命,1936年2月授陆军少将。1937年抗日战争开始,担任全国陆军中将工兵总指挥。1942年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占领缅甸,中国入缅远征军失败。日军占领我省畹町、腾冲、龙陵后,大有直取昆明之势,马崇六将军不顾个人身家性命全程指挥炸毁惠通桥,使战争形势逆转,在中国近代史上写下浓重一笔。日本投降后,国民政府授予其“青天白日勋章”,“盟国”授予其“太平洋勋章”。1947年当选立法委员,任交通部次长、代部长。1949年初辞职,返云南昆明,参加云南起义,著有《云南起义侧记》等。1953年东渡日本,设立“靖安书社”,被日本天皇聘为汉语家庭教师,明仁天皇曾向他求教书法。1957年周总理邀请他回国,受到邓小平、朱德等中央领导接见。1986年,在人民大会堂受到国家主席杨尚昆等中央领导接见。马崇六将军1998年辞逝于日本东京。
大理奇人马晋三
在云南乃至中国近现代历史上,提起云南大理的马晋三,许多人都拍手称奇。奇在其父子俩都毕业于云南讲武堂,而且与“民重天下的云南人”——民国元老李根源都有着深厚的私交;奇在其1902—1998年的96载长寿人生,几与刚刚过去的20世纪并肩同行,经历、参与和见证了20世纪中国的许多重大事件。其间,1942年5月奉命下令炸毁怒江天堑上的惠通桥;1946年奉命炸毁南京梅花山的汪精卫墓;以及其后半生定居日本,都非常具有传奇色彩。
马晋三(1902—1998),名崇六,生于云南大理的一个名人之家。父亲马程远,云南讲武堂毕业,是同盟会会员,曾参加辛亥革命、护国战争、护法战争等战役,以军功升迁,历任靖国联军旅长、贵州毕节警备司令等职。其伯父马明远亦为同盟会会员,曾奉孙中山之命在迤西策动反清革命,因事泄露被捕入狱,辛亥革命成功后才得以生还。
弥漫在革命氛围中长大的马晋三,濡染了父辈们的革命气息。其18岁中学(昆华中学)毕业后,在父亲、伯父及李根源先生的鼓励下,毅然投笔从戎,先是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云南讲武堂(第十五期),后又东渡扶桑,进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工兵科深造,为其以后的“工兵”事业奠定了基础,也为其人生的三次重大经历埋下了伏笔。
从1924年自日本毕业回国,到1949年飞香港前的马晋三,成就的事业主要在“工科”,可以说是紧守着自己专业的人。其官衔大都与“工兵”有关,从1925年起,年轻的马晋三历任国民革命军军训处工兵科长、第六军工兵指挥官、团长、少将参谋长等职,35岁时,即1937年便晋升为全国最高的中将工兵总指挥(即工兵总司令)。学“工”的马晋三,练兵也很有一手,其“以德式操典为基础,参照日本和其他国家之操典,而又以中国国情衡量,编纂成我国第一部陆军《步兵操典》、《筑城教范》(工兵科目)、《阵中勤务令》等现代陆军制式教材。”在“工程”方面,马晋三还担任过昆明最高行营国防工程处长、战时交通总指挥、城防要塞局局长等职,淡出军队后,担任了民国政府的交通部长(代理)。1949年,马晋三飞赴香港,一直未去台湾。
反截断——炸桥保国捍疆土
作为一个工程专家、战时交通的总指挥,马晋三未曾想到,1942年5月,他要亲自下令炸毁架设在滇西怒江天堑上的一座桥,一条维系中国抗日战争走向胜利的生命线。
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疯狂的日军很快南下占领南洋群岛,进而进攻缅甸,意图截断中国战时的唯一外援补给线——滇缅公路。为了“反截断”,应驻缅英军邀请,中国曾派出远征军入缅作战,以保这条中华民族的生命线。由于多种原因,远征军入缅作战失利,狡猾的日军以从仰光登陆的第56师团等重兵,于1942年4月29日截断了滇缅公路,5月2日更是越过畹町河,占领我边防重镇畹町,进而陷芒市,奔龙陵,并狂言一周内占领昆明。5月5日凌晨,乔装成我逃难难民的敌先头部队进至怒江西岸,妄图偷越怒江天堑。滇西危急,民族危急!
是时的怒江两岸,向保山方向撤退逃难的侨民、难民不绝于路,人声、喇叭声、马叫声不绝于耳;是时的日本便衣已经混在撤退的汽车和难民之间,作着偷越惠通桥的准备;是时的怒江,呜咽着,咆哮着,悬挂在东方大峡谷一线天上空的惠通桥,犹如一根生命的游丝,呼吸着中华民族的鼻息,能否守住怒江天堑,炸毁“惠通桥”成了关键。是时,任战时交通总指挥的马晋三刚刚视察到此,命令炸毁“惠通桥”的最后决断权历史性地落到这位年仅40岁的中将身上。
5月5日早9时许,惠通桥附近由于有汽车被撞坏而横于公路,后续车辆不能前行,急于逃难的人们只好弃车步行过桥,驻桥宪兵前往阻车地点干涉,横车司机与之争吵,宪兵于是鸣枪警告。混在难民之中的日军听到枪声,以为已被我方发觉,遂抢占有利地形,开枪向东扫射。守桥宪兵、工兵辨析敌军已近桥,马晋三遂当机立断,下令工兵营将早已布满炸药的惠通桥炸毁。随着一声巨响,惠通桥连接两岸的铁索只剩下几节,挂在桥墩上。至此,疯狂的日军在占领仰光后,终于在怒江天堑前被挡住了!之后的三天中,尽管500多日军想尽各种办法渡江,均被马晋三及相继增援赶到的宋希濂部第三十六师击退。保山保住了,日军扬言一星期打到昆明的侵略计划破灭了。事后,云南省主席龙云对马晋三说:“我代表云南人民感谢你!”
马晋三与他下令炸毁的那一座桥,和护佑我们民族的那条江在一起,永远铭刻在历史的丰碑上。
慰国魂——炸坟毁尸惩汉奸
马晋三人生的第二次重要经历发生在1946年1月中下旬,发生在南京的一个晚上。那是150公斤TNT烈性炸药,只不过这次爆炸比起炸毁惠通桥来说要隐秘得多,要说有一点相同的话,便是马晋三的这次爆炸也与日本有关,他要炸毁的是头号大汉奸汪精卫的坟墓。
众所周知,大汉奸汪精卫投敌卖国,在南京建立了汪伪政权,最后不得好死。1944年11月10日汪精卫一命呜呼于日本,其尸体草草收殓后,火速运回南京。当时,汪伪政府计划动用巨款,在孙中山先生墓旁为汪修一座坚固的陵墓。正当主要工程初步完工时,抗战胜利了,未完的工程自当停下不说,就是躺在了南京梅花山下陵墓中的“汪逆”的尸体,也将等待“判决”!
果不其然,1946年1月15日,在民国政府从重庆还都南京前,国民党陆军总司令何应钦主持研究了“迁移汪坟”的方案。坚固的“汪坟”如何平毁呢?工兵总司令马晋三再次被人们想起。1946年1月21日晚,南京梅花岭周围实行戒严,报纸上公布的原因是陆军要“试炮”。然而,事实却是:马晋三奉命亲率七十四军五十一师工兵营,在汪坟上钻好炮眼,将150公斤炸药装入其中,随着“试炮”的声响,汪墓坚固的钢筋混凝土外层和内窖被先后炸开,士兵们从中拉出汪精卫的棺材,撬开棺盖,“在汪氏的马褂口袋里找到一张约三寸的白纸条,上写有‘魂兮归来’四个字,落款署有其妻陈壁君的名字,除此之外没有任何随葬品。”此后,马晋三命令工兵营长把汪的棺材装上卡车运往火葬厂,仅用了半个多小时,汪逆人棺就被焚化,随着鼓风机向炉膛内一阵劲吹,汪精卫的骨灰就在茫茫夜空中四散不见了。
在马晋三指挥的爆炸声里,汪逆的魂魄怕是永远不能归来了,其卖国求荣的无耻行径,终遭可耻的下场。马晋三奉命炸毁汪坟,虽说是秘密的,但是,将汪精卫的尸骨“移出”梅花山本身,也算是对汉奸的惩罚了,梅花山也算获得解放了,可以慰国父、慰忠魂了!
旅扶桑——“静安学舍”系中日
马晋三在香港居住了八年后,1957年旅居日本。当年的一个抗日将领把余生托付给曾经是“敌国”的地方,此间原因大多数人都不得而知。以致在1971年,当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对毛泽东、周恩来盛赞定居东京的书法名家马晋三时,人们心中也只是猜测“他与国民党军界那个工兵司令是不是同名同姓?”直至1975年,当《人民日报》在头版配图发表马崇六应周总理邀请访华时,人们才知道书法家马崇六就是当年的那个工兵司令。如今,当“马崇六书法作品成宝趣闻”在书法界盛传,回想1975年以后,“先生曾五次应邀回国参加庆典和参观访问,为中日友好做了一些工作”的往事,仍能掀起人们心中的波澜。
原来,精于工兵的马晋三,同样精于中华传统文化,特别是书法艺术,秉承家学,自幼喜爱,即使是在戎马生涯中也不曾忘怀。1949—1957年定居香港时,“他闭门研习书法,风晨月夕,寒暑不辍,从笔墨中寻取灵感,几近痴迷,进步极大……”1957年定居日本后的马晋三,在东京华人区创立了“静安学舍”,悉心招徒传授书艺。其青少年时期的底蕴(曾得名家马一浮、李根源的指点),加上其独特的人生经历的磨练,对书法锲而不舍的追求,终“以造诣精深的书法艺术,为人谦和博雅的儒者风范闻名全日本”。明仁天皇为皇太子求教于他,日本华人华侨也都以马晋三取得的成就为荣。至此,才有1971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时在毛泽东、周恩来面前对马晋三的褒嘉,才有1975年应周总理的邀请,在离开祖国近30年后首次回国,马晋三手中攥着的那管毛笔,悄悄推动了中日关系的友好滚动。
据说,马晋三抵达北京时,周总理正重病住院,“特委托邓小平副总理代表他接待。”由于朱德与马晋三之父是云南讲武堂的同学,所以,朱德委员长也接见了马晋三。1986年,为了更好地学习中国书法,马晋三以84岁高龄,率领静安学舍学员中国书法旅行团到北京、西安等地参观访问。在人民大会堂受到中央有关领导的亲切接见,民革中央则邀请启功、肖劳、周怀民等国内数十位著名书画家,特举行盛大的笔会,欢迎静安学舍的来访。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时代,抗日将领马晋三用手中的那管毛笔,用他神妙不凡的书法,仿佛架起一座“唤起许多对侵华战争有反省悔罪之心的日本人对中国的友好感情”之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