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邵阳隆回梅山地域,年俗也常分作年关、新春两部分。年关,通常是指腊月二十三日至除夕,民间俗常说:“年关在即”、“年关已近”。就是,之所以称年前这些日子叫“关”,确也有“关卡”的意思,有句话这么说:“人到中年怕过年”,今细细想来,确实不假,中年的人们上有老,下有少,压力不小,真可谓“铁肩有担当,钢手承重托”。常在腊月年头岁尾这些日子,因为是年底了,人们有必要对一年一度的工作作个总结,对一年里的经济状况作个清理,该给人家的,要尽量给人家,硬是无钱归还的,也应给人家一个交待,给人家一个回复,说几句暖心体己的话,形成一个年度的段落。旧时(旧社会),老百姓生活都很穷,尤其是在万恶的吃人不吐骨的黑暗旧社会,许多穷人遭受地主、资本家的残酷剥削和高利贷利滚利的压迫,好多年所借冇还的旧账也归还不起,常被地主、资本家们逼得走投无路,过不了年,大年三十穷人们纷纷外面躲债,因此,过年也就成了穷人的一个关卡,那时的大年三十夜的确是真正的“年关”,真的是“年难过年难过,年年难过年难过”。如今,到年底了,该自己的东西财物也要讨取回来,改革开放后,一些在外务工的打工民工也多有在腊月年底此时期到包工头、老板们家结取工钱回家过年的举动,以便及时归家采购过年物质,备办年货。旧时,由于货源较紧张,到岁尾年边各种生活物质都价格趋贵,所以邵阳隆回梅山地域民俗又有言“君子不买年边货”、“年货不用问,是贷涨三分”等话。
新春佳节,在邵阳隆回梅山地域,则通常是指大年初一至正月十五,也有延伸到正月全过完的,叫做过“正月”。隆回梅山地域民俗有说:“正月赚钱早喱,十二月赚钱迟喱”。“玩正月耍二月,赚钱莫靠十二月”。意思是说正月挣钱尚早,十二月挣钱则迟。因此,在腊月正月这段时间里,人们多在十二月(农历腊月)下半月以讨钱收债结帐、还帐、完成年底扫尾工作、年终总结为主,在农历新年正月上半月则以游耍、玩乐、吃喝、走亲串友拜年为主,故隆回梅山人民俗又称新春佳节是耍新年,成为隆回梅山地域民众真正意义上的、一年中难得的一段休息日子。农历十二月上半月还努力奋斗找工作做,腊月下半月还在拼命忙碌的现象,隆回梅山人俗称作“搞个过年盘缠”。(也有说“搞个过年场伙”。)
正因为年节是一年中所有时令节日活动中维持时间最长久的一个节日,所以隆回梅山地域民俗讲究也就格外多。而实际上,它也是多数个小节日,譬如祭灶节、小年、腊八节、尽年十五、除夕节(年三十),大年初一、破五节、人日、元宵节等组合在一起的一个大节日,下面笔者分别来谈。
祭灶节,也就是腊月二十三日,也叫祭灶日。传说是灶王菩萨上天奏事述职的动身日。其习俗传承很早,可溯至四周,古籍《礼记·月令》载:“孟春三月,其祀灶,祭先肺”。却是三月祭灶的,又《后汉书·阴兴传》说:“宣帝时,阴子方者,至孝有仁恩。腊日晨炊,而灶神形见,子方再拜受庆。家有黄羊,因以祀之”。南朝梁人宗懔在他的《荆楚岁时记》中也有记载,说:“其日,并以豚酒祭灶神”。
在邵阳隆回梅山地域,不少地方则流传有这样一个传说,说灶王菩萨原本是凡间一个烧火的穷小伙,却因为天上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的小女儿十仙姑十分善良,爱上了他,于是他也就成了玉皇大帝的满女婿(即最小的女婿)。玉皇大帝为此事十分恼怒,把十仙姑打下了凡间。而王母娘娘却非常疼爱十仙姑,就向玉皇大帝求情,枕边风一吹,封了小伙子做灶王,称作东厨司命府君,掌管凡间各家的善恶之事,并定于每年十二月(农历)的二十三日上天奏呈,好让上天根据灶王的奏呈表彰善人、惩治恶人恶行。而十仙姑是个非常有同情心的人,她见凡人春种夏锄,秋收冬藏,非常辛苦,就经常利用上天述职回娘家这个机会为凡人,到天庭带回一些好东西,并尽量为凡人讲好话。只灶王菩萨却是个十足的老实人,工作诚恳,做起事来认认真真,常在灶屋厨房里熏得黑头土脸,活脱是从煤窑里出来的,也从来不会讲假话,人家有什么善、有什么恶,也不管人家是否是另有苦衷,或事出有因,他都是实话实说。
这一年,眼看又到了该上天奏事述职的日子,十仙姑眼看着凡间不少草根老百姓穷得丁当响,一日三餐得不到温饱,有的连锅盖也揭不开了,就十分同情,决定趁这次述职奏事的机会,回娘家带一些东西回来,好让大家过年。这天晚上,十仙姑两口子连夜上了天庭。玉帝一见他的满女婿,就问:“小伙子,人间哪个屋里最善?哪个屋里最恶啊?”灶王一根肠子通到底,就赶忙直说道:“东边屋里……”十仙姑深知自己丈夫的为人,知道他要照实说,就连忙插话道:“东边屋里因为死了老娘,她儿子杀了一条猪,其它都好”。灶王见他婆娘十仙姑抢去了话头,就知了音,也不再说。玉帝却很不满,就大声喝斥道:“你多么子嘴,回去。回你娘那去,去看你娘去”。可十仙姑是带着目的来的,哪肯轻易就回去呢?小夫妻两公婆出了玉帝的灵霄宝殿的大殿,十仙姑就埋怨起丈夫来,道:“死鬼,这样的事你怎么能乱说呢?东边屋里杀猪是为了孝心啊,差点你就闯了大祸了。你啊,真该用油油住你的嘴”。不想,这话让凡人也听到了。从此,第二年起,凡人就真的用起了一块肉,放到灶里烧一下,引点猪油出来油住了灶王的嘴。由此以后,慢慢地,就成了腊月二十三日,杀了年猪后,在厨房灶屋煮熬猪板油的习俗。后来,十仙姑带着自己的男人(方言,即丈夫、老公的意思)灶王来到了王母娘娘哪里,吃了一天好的。
俗话说,“丈母娘(即岳母)见郎巴公(方言,女婿的意思),越见越欢喜”。王母娘娘却见自己的满女婿在人间那样辛苦,心里也疼,就想要玉皇大帝为满女婿换一个事做,玉帝却坚决不同意,并要女儿十仙姑和灶王两口子马上回凡间去。王母娘娘感到面子挂不住,脸上无光,于是就使出了女人的杀手锏——哭闹,并对玉帝说:“女儿、女婿好不容易一年才回来一次,你却狠心要叫他们两口子走,我就也走,跟他们小夫妻一起过日子去”。经王母娘娘这样一番哭闹,实在没办法,弄得脑壳都痛,玉帝就只好给满女婿灶王派了两个童子帮忙,留了下来。于是,灶王就和十仙姑带着两个童子在王母娘娘哪里,悠哉乐哉,二十五打豆腐,二十六牛肉炖萝卜,二十七杀只鸡,二十八杀只鸭,二十九蒸烤煮糯米出缸过年酒,然后让搬柴童子、运水郎君两个仙童分作两担挑着,四人驾祥云一路欢欢喜喜乐乐呵呵的在年三十夜回到了凡间,让凡人过了个愉悦开心幸福和谐快快乐乐的新年。凡人呢,也为了感恩纪念和气致祥的十仙姑,不忘十仙姑的浓情恩德,常亲切地称呼她作灶王奶奶;为了不让灶王上天庭述职奏事时乱说,每年腊月二十三日灶王他临行动身之时就要祭灶,并摆上甜食果糕点,祝他“上天呈善事,下地降吉祥”,然后在年三十夜大放烟花爆竹,迎接二位仙神的回归。然而,上世纪六十年代后,随着人们思想的解放,祭灶神习俗逐渐被淡薄。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后,又随着灶具的革新,在隆回梅山地域城镇则基本消除,只在少数山区、少数有老人的家庭腊月祭灶风俗流传,年三十夜也不再在灶边迎接灶神,而只在大门口迎接财神。
腊月二十四日,是为过小年。小年,又称小岁,它是相对于除夕过大年而言的。旧俗作为宗教仪式,之前必净场除秽,故是日,民俗要黎明即起,家家户户扫房擦窗,清洗衣物被褥,处处收拾干净,彻底地进行搞一次大扫除清洁整理的革命,以除去“尘旧”(陈旧),包括旧年的各种烦恼、不快和劳累等事,而宗教活动在流传若干年后,则都集中到了年三十夜,《太平御览》卷三十三引徐爱的《家仪》说“惟新小岁之贺,既非大庆,礼止门内”即是。在邵阳隆回梅山地域,腊月二十四,家家也必略备几个菜肴小庆,时间不拘早、中、晚餐。
过小年,也是春节正式进入的一个标志,凡已婚另立的儿子和已出嫁的女儿都在小年后到大年前,必去父母和丈人家送礼送物,叫做辞年,实际也就是去妥善安排一下老人的过年生活。在旧时,长工、短工做到腊月二十四即为满工,如果地主家来年不再请原来的某人做工,也即在是日请他坐上头,叫做“二十四日坐上头,背起被褥家里头”,是不用主人地主言明的。现代社会,店铺辞人,也有沿用此俗。乡镇民办工厂、单位、机关也常于此日(腊月二十四)集合村干部过年,然后始行放假。小年后,各家各户则始正式开始打豆腐、杀猪、捕鱼、烤过年酒、办年货;收帐,还帐,作一年一度的总结。屠户(即屠夫)也不再杀猪卖肉,而理发匠、裁衣铺则在这几日多是大忙的工作日,因为人们多在此期间内缝制新衣服、剃过年脑壳(理发)。而此后,有人家中死了人,也常被暗地里戏谑为“死了家过年猪”。
腊月二十五,俗称作“尽年二十五”,或“尽年十五”,是日禁说不吉利的话,忌有不吉利的事发生。是日也忌讨帐,不还帐,否则称不懂规矩,固执者常遭人唾骂。
腊月二十九,月小是腊月二十八,凡已正式进行订婚的未婚男青年,必要去女方家送礼拜年,并接女子(未婚妻)回家过年。然后在正月初二日送女子(未婚妻)回娘家,双双给未来岳父母(准岳父准岳母)拜年。
腊月三十日,月小是腊月二十九日,是为除夕节,俗称作年三十、大年三十、年三十夜、大年夜、过年、大过年、过大年,又称作除日、除夜、除傩、逐除、大除、岁除、岁暮、岁尽、暮岁、大尽等,是农历一年的最后一天,也是年节活动最高潮的一天。其俗起源于先秦时期的“逐除”,即在新年前一天击鼓驱逐“疫疠之鬼”的宗教活动。而进行此宗教活动,必先打扫干净地场,家家户户清扫门庭,洗洁衣物,正如宋人吴自牧在他的《梦梁录》中所言:“无论大小人家,俱洒扫门闾,去尘秽,净庭户……以祈新岁之安”。流传若干年后,即成俗,叫做“扫年”。且废物和垃圾要全部清除出外,在正月初一不能扫地,不能倒垃圾出门;家庭人员也要洗浴清洁,以洗去身上旧年的邋遢和晦气,然后一身轻松欢欢喜喜的过大年,叫做洗过年澡;旧时没有自来水,家庭用水必到水井或河塘边去挑,是日民俗也要把盛水的水缸挑满,正月初一不能挑水。然后按照旧俗,张贴滩头年画门神画像,以作为镇宅驱邪的保护神,祈求家庭平安。又贴剪纸窗花、贴倒福字、挂吊钱、挂红灯笼、挂红中国结、贴春联。
贴门神年画的习俗可追溯到汉代以前。古代是虎、鸡、鸽等吉祥物,那时人们认为百鬼都惧怕这三种动物;汉时即是神茶、郁垒二天神,因为神话传说此二丑恶之神是守卫度朔之山鬼门的神仙,人们便用桃木板绘其图像挂门上;到了唐代,则改用秦琼(秦叔宝)和尉迟恭二将军画像,其来历据说是唐太宗有一天患病,常感觉有鬼魅作祟,痛苦不堪,是秦叔宝(秦琼)、尉迟恭二将军奏请执剑守卫皇帝李世民寝宫,方保皇上安宁,后来传为门神。唐玄宗时期则又有贴钟馗的习俗,其来历著名医学名著《本草纲目》上有记载,说是有日唐玄宗偶患脾病,请了许多医生也治不好。晚上唐玄宗睡着后,梦见一小鬼偷窃宫中财物,唐玄宗急得要喊,却见一位相貌魁伟的大丈夫跑上殿来,捉住小鬼,刳目而吃。唐玄宗问他是什么人,其答:“武举不中进士钟馗”。唐玄宗醒来后,第二天病就好了,于是请画圣吴道子依梦境画下了钟馗形貌,挂于宫门之上;到了清代,三国名将关羽的社会地位迅速增高,成为司命禄、佑科举、能治病除灾、驱邪辟恶、巡察冥司、招财进宝的一位大神,关羽、张飞的画像也就被迅速转为门神,成为民间贴门神这种习俗从镇鬼禳灾思想向祈福求财思想的一种转变。另外,民俗又有在家中处处张贴“福”字的习惯,传说其源出自古代,姜子牙斩将封神后,将其离妻封为穷神,并说“你有福的地方都不能去”。
由此,民间为了驱除穷神,就在家中米缸上、仓库上、箱柜上、桌凳上、墙壁上处处张贴大大小小的“福”字,以使穷神霉运无处存身,老百姓百事百顺,没有饥荒。然而,到了清代,传说在恭亲王府却出了一桩祸事,原来以前张贴的“福”字都是正贴的,而因恭亲王府一个家人不识字,误将“福”字贴倒了,恭亲王十分恼怒,要严加惩处这个家人,幸亏王府大管家心生机智,说:“亲王寿高福大造化大,如今‘福’到(倒)了,实是喜兆”。方使亲王转怒为喜,大赏管家和家人,此后,亦传为民俗。这种贴门神习俗在上世纪(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曾被废除,八十年代后又倒贴‘福’字于大门上,悬挂如意结、红灯笼于门楣,然后两边贴对联,以示吉祥如意、幸福祥和、喜气盈门、和谐盛世。
贴对联习俗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那时称“桃符”或“门贴”,乃用桃木削一寸宽、七八寸长的桃木板书写消灾祝福词语挂门侧,流传到五代,方演变为在桃符上写对联。《宋史·蜀世家》载:后蜀主“孟昶命学士为题桃符,以其非工,自命题笔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新春”。此联亦成为历史上现存最早的一副春联。而据考证,春联得以普及,乃盛于明初,为明太祖朱元璋号令全国公卿士庶、平民人等,为庆贺天下归一、国泰民安所张贴,而成大众所尊行的习俗。
俗话说,年三十的火。到了晚上,各家各户即均将炉灶火烧旺,以兆来年。也有一说,灶火炉火烧旺,是为了招待前来清理帐目者,以不致坐冷板凳。而有欠人家钱债又觉得不好意思见人家面者多于是日躲账,因为除夕是一年的最后一天。俗信过了除夕,民众在新年是不能讨帐的。因此,除夕晚上,要账收账的人通常也都催要得紧,借钱还不起躲账的人则常躲到深夜十二点过后才现身露面,或回家过年,故民间即又有称年三十晚上躲账叫“做皇帝”的说法。
实际上,年三十晚上生旺炉火也便于一家人围炉守岁。守岁是除夕节里非常重要的一个民俗约定。据有关记载,在南北朝以前就有了守岁的习俗,至今已有了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也有说是为了纪念古人驱年胜利的,故民俗又称“守岁”为“守年”。直到新年钟声一响,则家家户户大开财门,燃放鞭炮、焰火(烟花),以示庆贺,叫做“接新年”,民俗又叫“接财神”、“求财”,有祈求新年人兴财旺的意思。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前,邵阳隆回梅山地域农民多有早于此时送财神画像入家门者,主人家常打发颇丰。从1982年开始,中央电视台推出“春节联欢晚会”,给全国人民奉献出了一席非常特别的围炉守岁的精神大餐,人们多欢聚一室,共度良宵。
除夕节的另一重大活动就是吃团年饭。旧俗吃团年饭多是在黄昏时候,由长兄作东在长兄家中吃,其他兄弟带来鱼、肉等赴席,父母、爷爷、奶奶由长兄家亲接。其习俗相当隆重,要焚香化纸、燃放鞭炮,首先敬天地,以感谢天地之德,祈求来年之福,农家有个好收成;再敬祖宗,以颂祖宗之恩泽,并求平安,然后一家人齐集一堂,喝酒呷肉,总结一年的成绩。在旧社会穷人生活艰苦,吃团年饭习俗也保留,只是生活水平很低,无鱼无肉者多以画形或说名就餐。然后各自回家守岁待年。上世纪六十年代,曾倡导“忆苦思甜”,吃“忆苦餐”,仿照旧社会穷人用茼蒿、萝卜、杂粮、野菜等作早餐,然后中餐才正式过年。上世纪七十年代后,则一般先由长兄请吃早餐,然后分家独立生活的兄弟轮流请其他的兄弟共吃中餐、晚餐。在哪家吃,也都要焚香化纸(烧土纸)放鞭炮,敬神敬天地敬祖宗。敬完祖宗后,旧俗第一碗饭要盛给狗吃。传说,五谷原是狗从天庭盗取来凡间,人不能忘恩。但上世纪八十年代后,隆回梅山地域不少青年人已少讲究。对于外出未来得及赶回家吃年夜饭的人,家里人也要摆上一副碗筷,但不装饭,只将筷子搁碗上,表示其人同在家中团年。吃饭时,隆回梅山地域,旧时多要敞开大门,有人串门来家乃认为是添丁的喜兆,主人既请之入席,来者也领会主家之意,祝“过热闹年”,入座。即使是刚吃过饭,也要象征性的吃一点,故桌上常多备摆有一至二副杯筷,以便来客。主家也多祝:“来得好,现碗现筷,今年大发”。喝酒者则常一喝必三碗,俗叫做“酒饮三杯通大道”。
在隆回六都、七都九龙山、高坪、罗洪等地,吃团年饭则要在半夜过后,叫做“吃年夜饭”,也叫“年羹饭”,要一边吃,一边天亮才算吉利,象征“日趋光明”,家里则要关门上闩,以防他人(尤其是乞丐叫化子)前来踩坏年程。在隆回岩口、大观、天壁及隆回绝大多数梅山地域,则要在天亮前吃,叫做“吃年光饭”,也要关门上闩,不能有外人参与。旧时,穷人多吃“年光饭”,是既团了年,又便于外出躲债的一种风俗,说家贫吃得清淡,外人看不到,不会被人讥笑。
由此,也足可见旧社会穷人生活的辛酸悲苦。
过大年时,有关民俗禁忌,大人常会告知小孩;今天要过年了,说话要注意,不能讲不吉利的话,不能讲老虫(方言,老虎)、豹子、鬼和死等词语;做事行动要小心,不能打烂东西,不能哭闹,否则,招待会让他(她)过个好年,意思是要挨打。万一小孩打烂了东西,大人则要连忙讲“打发(达)了,打发(达)了”,以禳灾求吉。旧俗有知识的人家,也常要用一张小红纸写上“孩童之言,百无禁忌”的话贴于壁上,以防小孩不吉之言出口,而求吉祥。大年三十晚上,当家人则常根据家底给小孩发红包,叫做“撒压岁钱”,必一一分发,不得遗漏,否则不吉,因为“岁”与“秽”、“祟”同音,取压祟、压秽之意。据我祖父生前说,民国旧社会时期,年三十晚上,给小孩的压岁钱是铜钱(缗钱),大人习惯用绳子串起来挂在小孩脖颈上,以避邪祟;
解放后,中国人民银行推出纸币,多是崭新的大钞,其意义则有所变,成为哄小孩早点去睡,以便大人忙正月拜年的准备工作,不致碍手碍脚的手段,并吩咐明日(正月初一)可迟一点起来,不要去捡爆竹玩耍,注意安全。正月初一早上起床后,要先给父母拜年,然后一起去给爷爷奶奶拜年,因此,压岁钱又变成了“安睡钱”。大人们则趁此继续忙于工作,炕腊肉(烘腊肉)、炕腊鱼、炕猪血丸子、馇(炸)过年豆腐、炆(炖)好过年萝卜等,俗话说:“年三十夜,家家冇得块空砧板”。通常,不论是穷人还是富裕人家,过年的生活都是一年之中最好的,故俗语又说:“叫化子也有个三十初一”,不能亏待。解放后,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日提高,既出现用馇豆腐(茶油炸豆腐,也叫油泡豆腐)炆“膀头肉”、“炖猪肚”、“蒸蛋饺”等美食,以备正月初一食用。
由于在家中过年实在太繁琐,2000年(千禧年)后,隆回梅山地域的城镇出现在酒店、饭店吃团年饭的习俗,然后各自行动,取自己喜欢的活动欢度庆贺除夕。
大年初一,也就是新年的头一天,民俗也称“年初一”,古代又称元旦、元日、元辰、元正、元春、元朔、正朝、正旦、正元、岁首日、新正、三元,《荆楚岁时记》云:“正月初一是三元的日子也。《春秋》谓之端月。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辟山燥恶鬼”。在隆回梅山地域,至今仍有在大清早起床开门时要燃放鞭炮的习俗,叫做开财门纳财。然后,装香、烧纸、放鞭炮、敬拜祖宗,并找出由邵阳隆回周旺铺刻印的《望星楼“星书”》,找出新年出行的最佳时刻与方向四拜出行,谓之“出天行”,然后吃早饭。吃早饭之时,如有邻居前来拜年,则要留坐,喝酒者饮三杯,俗称“吃挂红杯”;不喝酒者,喝茶,茶除放茶叶外,还要加糖,寓新年来到甜甜蜜蜜之意;加红枣,红枣皮红,有红红火火、挂红之意;小孩则抓一把糖果和好吃的东西给他(她)。饭后即由当家人率领全家人去给父母拜年。旧俗,晚辈给长辈拜年,必要亲拜,拜法是地上铺红毡,三拜九叩首,即每拜一次要先站起来叩首后再拜,长辈发红包,叫做“叩岁”。
此习俗,解放后则取消,只要人去长辈家中喊一声拜年即可;早餐也多在长辈家吃,长辈年老者,多由伴住的晚辈代办,或先在自己家中吃过。然后是由长辈率领大众,带钱纸、线香、鞭炮去祖坟山给已故先辈拜年,子孙众多、讲究隆重者多舞龙狮、敲锣打鼓前往,路上碰到熟人则互致祝福,问侯“新年好”。给祖坟山先辈拜年,拜法也有讲究,通常是先站立一叩首,然后跪下一连四拜,再平身,然后双手捧握再叩首完成。之后,则以村落为单位互相登门拜年,若遇主人未在家者,称已把年寄在门口,见面告知;在家者,则多茶、酒、烟、饭菜招待。有文化的读书人家,乡俗多用红纸书“新正发笔,大吉大利”八字贴于墙上或书房中。
此为亲族中拜年,有年长者,多赞祝词,说“福如东海,寿比南山”、“长寿一百二十岁”等话,见平辈则互致拱手,喊“拜年”、“恭喜发财”等话,然后到亲戚家串门拜年。亲族中拜年旧俗乃按先长辈后晚辈的秩序,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许多后生觉得老辈传统拜年习俗挺费劲,往往要多跑不少回头路,浪费时间,即改按路程远近依次拜年,一个屋场一般只尊一位长者;亲戚中拜年则依先至亲后疏亲的规矩。拜年老习俗有几句顺口溜云:“初一崽,初二郎,初三初四拜姑娘。拜年拜到十七八,荡寡坛子青草发”。荡寡,方言有清洗完毕,引伸为没有了的意思。此顺口溜的意思为:正月初一是儿子给父母拜年,正月初二是女婿给岳父岳母拜年,正月初三、正月初四是侄儿侄女给姑妈姑父拜年,外甥、外甥女给舅父舅母拜年,外甥,外甥女给姨父姨母拜年,干子女给寄父母拜年,一直拜到正月十七、正月十八青草发芽,则年也拜完了,招待客人的东西也吃得差不多了。隆回梅山地域民俗,新婚夫妇第一年回娘家去岳父岳母家拜年,要给比自己小的弟弟妹妹和晚辈一一奉发红包,也叫撒压岁钱。这正月初二,未婚的准郎巴公(即准女婿)去准岳父家拜年时,则年年要给未婚妻的弟弟妹妹们撒发红包。旧俗亲戚中拜年也必要带人情肉一块、包封一合,说是“不穿双烂草鞋,不好进茬子山”,而该亲戚家主在回礼时,必切截下一小节肉或调换一个包封,切忌原物原封不动退回,尤其是新成亲戚的未婚人家,否则,会认为是家主对来客礼品有意见,或对亲戚有意见,闹出不快。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认为大家拜年这样提来提去,也是个负担,此习俗农村乡下则大多取消。
正月初一,家宴习俗要吃猪脚、凤爪(也称鸡爪),民间叫做“呷拿钱爪”或“呷抓钱手”;吃年夜萝卜(年羹萝卜)和菠菜,叫做“吃喜菜”,是旧时穷人无肉、鱼吃,而代替肉和鱼的来历。后来,富裕人家也感觉这样大块煮的年夜萝卜和菠菜很有味,就也照做,乃成为地方传统饮食;吃鱼,在是日则只吃鱼身子,鱼头、鱼尾要留到正月十五日夜元宵节再吃,叫做“有个年头年尾”。而在元宵节吃鱼头鱼尾时,鱼头也要先敬给长辈,鱼尾则夹给小孩吃,叫做“有头有尾”;还有要吃甜酒煮鸡蛋(甜糯米酒冲鸡蛋)俗称“酒娘蛋”,寓意甜甜美美。糍粑,也叫“年糕”,用甜酒冲鸡蛋煮糍粑吃或柴火灶里煨着吃、炉火上用火钳架着烤熟吃,抑或油煎糍粑盛着吃,各种呷糍粑的方式,味道都是香甜可口。特别是油煎糍粑,把猪油放进热锅中,取糍粑洗净进锅,用油煎熟后,锅铲铲成片,加点白砂糖或蔗糖,食起来既枯且脆,既甜又糯,绵软香润,实为美食。人们常在年节吃糯米糍粑年糕,因为“糕”与“高”同音,“粘”与“年”音近,年节吃年糕,有“年年高”和“年高”之意,以希冀健康长寿,生活一年比一年好。
新年初一到正月十五元宵节,隆回梅山地域民俗多有游耍活动,舞龙灯、耍狮子一般讲究正月初一在本乡镇乡土范围拜年,叫做“发灯”,也是民俗中春节团拜的一种传统习俗;正月十五元宵节也只在本乡镇十里八村范围舞耍,叫做“收灯”;收灯后即要到河边或野外水边烧香、化纸,以送龙王或狮王菩萨升天归位,然后打保卦,然后拆龙、狮被,叫做“送灯”。
正月初五,称为“破五节”,乡俗妇女不得串门,不得用针线缝纫,不得用生米煮饭,男子也忌出工做事,说是否则会在来年遇事破败或倒霉。饮食多吃大米、面条、汤圆等,寓意把祸事扯开、遇事圆通、人员长寿,此俗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号召“过革命化春节、搞开门红”时也沿袭。但其俗确是阻碍农业生产的陈风陋俗,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最终废除,只匠人师傅、店铺不择此日起手开张,打工者不择此日初出外攀财。匠人师傅年初第一次上工,叫做起手,主家必发红包,以挂红;店铺开张,长辈也多发红包,以示生意兴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