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之滨,瓯江口外,“百岛洞头”除了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外,由于岛上居民的先辈,三分之二来自福建的泉州、厦门、漳州等地,三分之一来自温州的周边县,闽南文化和东瓯文化交融,使得这里有着浓郁的海洋民情风俗。
其中“洞头八大巧”尤为有趣——“木船用火烤,驾舟靠双脚,纸灯浪上漂,动物满船跑。鸡鸭桌上叫,熟饭用粉包,猫耳朵下水煮,美人儿任你咬。”这是长期以来在洞头海岛沿袭的生产、生活风俗,用一曲民谣传唱,前四句是渔业生产中的“巧”,而后四句是指渔村生活中的“巧”。
“木船用火烤”
木头船怎么能用火烧呢?而且是好好的一条船。其实,这是渔民在给船做“美容保养”呢!木质船在海上航行的时间长,船底会附生海藻、藤壶,甚至滋生船蛀虫,既影响航速,船的“寿命”也会缩短。渔民要先用扫帚清扫,在船底铺上稻草,再用火熏烧,就把船底的杂物和船蛀虫清除,再刷上油漆,省钱又省力。歇渔季节到洞头的海滩,常会看到这样的情景,如果你看到了千万不要惊呼“救火”哦。
“驾舟靠双脚”
洞头拥有大量的海涂资源,每当潮水退后,渔民们纷纷下海涂抓蛤蜊、蛏子、娃娃鱼,但在广阔的海涂里每走一步都深陷泥涂,十分费劲,于是渔民便发明了“用脚驾舟”的“泥涂船”,借用这种工具渔民们便能在海涂上快步疾行。这种小船一米多长,不用桨和帆,驾船人一脚跪在船内,一脚在海涂上用力蹬,船便飞快地行驶,当地人将其称为“泥艋”、“泥马”、“泥涂自行车”,已流传千年。
“纸灯水上漂”
入夜退潮时,点燃灯芯,放灯下水,巧妙的是火灯遇水不会熄灭,纸灯随着潮涌飘向大海,渐渐远去。洞头的纸灯,用油光纸扎糊成小碗形状,碗中粘贴菜油浸过的纸芯,在制作手法和放灯方式上都要讲技“巧”,这样纸灯飘在海面上,才久久不会熄灭。过去放灯是为送走孤魂野鬼,后来这种灯成了海蜇丰产的祝愿灯。
“动物满船跑”
过去的渔民一年到头在船上奔波,生活清冷得很,渔民们就颇有情趣地把船上的部件、用具用十二生肖以及别的动物名称来命名。船底最粗长的木料叫龙骨,龙骨与船尾交接部叫虎尾,升降船帆的滑轮叫猴头,船桅的风向标叫鸡旗,船头置放船锚的竖桩叫鹿角,船老大和船员休息舱的舱面叫龟壳等,有满船的动物为伴,单调的海上生活也变得温馨。
“鸡鸭桌上叫”
这里的鸡鸭可不是一桌鸡鸭鱼肉哦,而是冬至时节渔妇们制作的米塑小吃,闽南语叫“鸡母狗馃(guǒ)”,寄托来年鸡鸭牛羊成群。大米磨粉后加食用色素进行糅合,用手捏成鸡、鸭、猪、狗、兔等形状,其中母鸡孵小鸡是必做的,形状也最为传神。
“熟饭用粉包”
洞头人有吃“红圆”的习俗,在新屋上梁、孩子满月、老人寿诞等喜事时它可是重要“角色”。把糯米煮熟后,拌花生米、葡萄干、芝麻等为馅,糯米和粳米按比例混合磨粉糅合为皮,加入食用色素,包成后再在蒸笼内蒸熟即可,蒸好的“红圆”是艳丽的粉红色,肥嘟嘟、圆滚滚的,食用时切片油煎或隔水蒸热,吃起来甜丝丝的,于是便有“熟饭用粉包”的叫法。
“猫耳朵下水煮”
这可不是真猫的耳朵呀,而是用番薯淀粉作表皮,花生、芝麻、白糖拌和为内馅制作的“小甜点”,加生姜丝、红糖下水煮10分钟,外皮微韧,内馅香脆,因外形呈三角形,中间凹陷,长得像猫耳朵而得名。现在猫耳朵仍是洞头极受欢迎的特色小吃。
“美人儿任你咬”
这是一种用米粉做成的“巧人儿馃”。在洞头,当地人年年在“七夕”节制作,祭拜七仙女。“巧人儿馃”以米磨粉为原料,加上白糖和食用红色素,糅合后在木刻印模上印出美女、状元郎的形状,也有印鱼和龟的,祭拜完毕,分给孩子作零食,软糯香甜。所以在洞头,“七夕”不仅是“情人节”,还是“少儿节”。现在街上还能找到卖“美人”的,你若看到,就尽情地咬上一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