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会蔡李佛拳术


新会蔡李佛拳术

2008年6月入选国家级非遗名录。

“蔡李佛拳”,岭南拳术一大流派,为广东新会崖西京梅人陈享于道光十六年(1836)始创。

蔡李佛拳术体系庞大,有拳术39套,对拆类54套,器械类64套(其中棍术14套),桩类练习法18套(俗称18木人桩),狮艺套路9套,内功练习套路等合共193套。技击手法有30种,掌法有28种,桥法有29种,槌(拳)法有35种,身法有14种,腿法有16种,步法有18种。以“域”、“的”、“益”、“吓”、“鹤”五音为标式,并有听发声为“益、 的、域”三声者则可知其为蔡李佛派之说。

蔡李佛拳路气势磅礴,刚柔相济,别具一格,有“南拳北派化”之称。

“饮水思源乃蔡李佛之本,锲而不舍乃蔡李佛精神”。陈享始创之蔡李佛,不以其姓氏或名字来显耀于世,而以恩师姓氏命名,并以武术动作招式的巧妙编排,纪念恩师。不秘技自珍,打破姓氏门派之限;提倡武风武德,“海汇百川、以武会友”,使蔡李佛“从民间中来,到民间中去”。

蔡李佛拳创立至今逾170年,在国际武术传播上有“北有太极、南有蔡李佛”之说,传人遍布几十个国家和地区,是广东武术史上传播最广泛的南拳拳种之一,是为数不多的历经百多年风雨仍根叶丰茂、青春永葆的拳种之一。

历史渊源

中国武术有2000多年历史,中国人民自古以来就喜爱拳术,故有国术之称。史书《春秋》里,便有关于拳术的记载。《汉书·艺文志》里有《手搏六篇》,说明早在汉朝,我国就有了体系化的拳法。据《拳经》里说:“吾国技击之学,发端于战国,昌明于唐宗,盛极于明清。”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演变,逐渐形成了不同风格的拳种。

蔡李佛拳是广东南拳的一个重要拳种,据《少林拳术秘诀》里说,广东南拳是明代高要人蔡九仪受技于福建少林寺一贯禅师,尔后受传于广东的。在清代,广东已经成为南派武术的中心。清中叶前,以洪、刘、蔡、李、莫五大名拳影响最大,但到清末,流行于全省的刘拳、李拳已不多见,而当时传播最广泛的南拳拳种之一——蔡李佛拳取代了五大名拳的地位,成为广东最大的流派,时至今日,蔡李佛依然是当今世界上最流行的广东武术。

蔡李佛的诞生期:正值十九世纪中国封建社会风雨飘摇之际,它的发展,为世人所知,离不开“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农民革命运动”这两次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蔡李佛始创人陈享,江门市新会区崖门镇京梅村拱北里人,于清道光十六年(1836年)集蔡、李、陈等多家掌法、腿技、拳术之长,独创刚柔相济、攻防兼备的武术训练体系,为报答三师培育之恩,取名为“蔡李佛”。这里的“蔡”是指蔡福,“李”是指李友山,“佛”则代表陈远护,因为他的拳术来自佛门。三人之中,以蔡福辈份最高、武功最强,故以“蔡”字排头。

基本内容

陈享创立的蔡李佛拳术,体系相当庞大。其中有拳术39套,对拆类54套,器械类64套(其中棍术14套),桩类练习法18套(俗称18木人桩),狮艺套路9套,内功练习套路等合共193套。技击手法有30种,掌法有28种,桥法有29种,槌(拳)法有35种,身法有14种,腿法有16种,步法有18种。,并订下辨别同门以“域”、“的”、“益”、“吓”、“鹤”五音为标志。

蔡李佛拳的特点:

①身型端正,腰活肩松,动作舒展大方,活动幅度大,套路结构的活动范围比南派各家大。

②步法稳健灵活,快速多变,有“定步如坐钟,活步如浮云”之说。

③腿法凌厉而速疾,多屈伸性腿法,一发连环,更兼手脚齐发。

④手法全面,长、中、短桥并用,左右开弓,讲究攻防技法配合,招式势势相连。“姜子槌”是该派独特之手型。

⑤劲力充沛,刚柔相济,刚而不僵,势雄力猛。柔而不软,手出如轮转,呈圆弧运动。力点准确,用力顺达,多用爆发劲。

⑥吸气以蓄劲,呼气以助发力,发声与动作配合,助威助势。

蔡李佛拳术主要理论著作包括:

《蔡李佛派练拳行功秘要》、《蔡李佛技击学》

蔡李佛拳术套路包括:五轮马、五轮槌、小梅花、大梅花、小十字、大十字、十字截虎、十字扣打、十字连环扣打、平拳、平争拳、铁箭拳、四门桥、走生马、白毛拳、左右单脚拳、龙形拳、蛇形拳、虎形拳、豹形拳、鹤形拳、猴形拳、鹰爪拳、醉八仙拳、五形拳、十形拳、八卦心拳、斗虎八卦、达享八卦、洪人八卦、五形大八卦、梅花八卦、达摩掌、金刚罗汉掌、十八罗汉手、小罗汉、大罗汉、八极、太极。

蔡李佛拳术对拆套路包括:五形拳对拆、白模拳与蛇鹤拳对拆、双夹单棍与大红旗棍对拆、豹形拳与虎形拳对拆、龙形拳与虎形拳对拆、鹤形拳与白毛拳对拆、单腰刀对雨遮、梅花枪与双腰刀对打、空手对双插仔、十八点阴阳棍对打、三形拳蛇形对打、龙形、鹤形,英枪与扫子棍对打、三节棍与英枪对打、两头枪与双腰刀对打等。

蔡李佛拳术器械套路包括:棍术和刀术(大刀、腰刀、关刀),单是棍术便有14个套路。

蔡李佛拳术桩类练习法包括:称桩、沙包桩、碎手桩、穿龙桩、三星桩、马桩、刀桩、棍桩、大小木人桩、大小开门桩、大小竹林桩、大小八卦桩、大小梅花桩等。

蔡李佛拳的基本动作:穿、捞、挂、扫、插。

蔡李佛拳的手法:掌,拳,桥为主要手法,拳有直冲横冲,横扫,斜扫,立扫;掌有攻掌,铲掌,抛托;桥有沉桥,截桥,攻桥,缠桥等。

蔡李佛拳的步法:有弓、马、虚、拐、跪、撤、扭等。

蔡李佛拳的腿法:有踢、撑、钉、扫、闸、捆、飞、扬、勾、撞、捎、蹬、翻、挫、跪、缠。

蔡李佛拳的身形:探身,仰身,摆腰。

蔡李佛拳的拳法:灵活快速,具有猛勇,机智风格。

蔡李佛拳术的其他绝技:跌打医术和狮艺。

蔡李佛拳学艺门规和步骤:

1、先训德,后授艺;

2、先练习扎马和扯拳,再学新拳和兵器;

3、循序渐进,先易后难,逐步提高。

主要特征

蔡李佛拳术自道光十六年(1836年)由一代宗师,杰出武术家陈享始创以来,已有170年的悠久历史,作为中华民族和侨乡新会珍贵的文化遗产之一,蔡李佛拳术在其始创、发展和普及的过程中,广泛吸取历史和传统文化的精髓,集合多家武术之长,去芜存精,大胆创新,形成了独特的鲜明特征。

1、“蔡李佛”拳术门派命名的独特性。

蔡李佛拳集蔡、李、佛(陈)等多家拳法的掌法、腿法、拳术之长创造而成的,始创人陈享为报答三位师傅的培育之恩,将拳法命名为“蔡李佛”,体现出一种民族精神和优秀的传统美德。

2、蔡李佛拳术内涵的丰富性。

陈享创立的蔡李佛拳套路繁多,体系庞大,有拳术39套,对拆类54套,器械类64套(其中棍术14套),桩类练习法18套(俗称18木人桩),狮艺套路9套,内功练习套路等合共193套。技击手法有30种,掌法有28种,桥法有29种,槌(拳)法有35种,身法有14种,腿法有16种,步法有18种。

3、蔡李佛武学思想的先进性。

始创人陈享一贯推行的“先训德,后授艺”之前瞻门规,“以武强族”之信念,“进可御外侮,退则强身健魄”之主张,使蔡李佛拳术充满生命力,其先进的武学思想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文化遗产所独有的精神实质。

4、蔡李佛拳术的独特性、科学性和实用性。

蔡李佛套路繁多,而绝大部分的套路起手(即桩头)大同小异,含意深刻。其桩头演练,长、中、短桥手交替变化,高、中、低步法并用,起伏而连贯。巧妙地将多家拳术特点融汇在一起。短桥短马,以巧劲为主,是纪念蔡福。长桥大马,大幅度起落,是纪念李友山。佛掌,佛指,吊马,盘腿,是纪念陈远护。以武术动作招式的巧妙编排来,怀念报答几位恩师的培育,在众多的武术传统流派中实属少见。同时,蔡李佛拳术是根据人体结构和物体运动的原理,以体传身授的方式作为训练体系,充分体现蔡李佛拳术所讲求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5、蔡李佛传播的广泛性。

蔡李佛诞生一百七十年,现枝繁叶茂,成为中华拳术的一大流派,风行岭南,遍及亚、欧、美、澳五大洲许多国家和地区。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遍布广东、广西各地的“洪圣武馆”就达到44间;时至今日,据省武协统计,已有加拿大、美国、英国、日本、意大利、西班牙、澳大利亚、菲律宾、德国、法国、荷兰、瑞士、委内瑞拉、比利时、印尼、南非、越南、新加坡、马来西亚、台湾、香港、澳门、国内广州、佛山、中山、江门、东莞、肇庆、广西等,超过50个国家和地区设有蔡李佛功夫总会或联会,习练者达300多万人以上。

重要价值

蔡李佛拳术发展至今能成为内容丰富、博大精深、体系完整的拳种,是历代先师在授艺传道中吸取各派之精华,更结合自身实践体会而凝成的心血结晶,可见,蔡李佛拳术已不是一家、一己之私产,而是中华民族的宝贵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掘、抢救、保护蔡李佛拳术,其价值主要有以下四点:

1、历史价值

蔡李佛的170年发展史是一部锄强扶弱、保家卫国、抵御外侮、爱国爱家的历史。从陈享的增城县剿匪、率众弟子参与虎门抗英、秘密协助其师兄陈松年在江门的“天地会”起义、扶助太平天国运动、在“金山大埠”降伏自称世界大力士的外国恶霸基利士、在香港击倒设擂挑战中国武术的俄国大力士,到其传人及弟子数不胜数的故事,充分体现了蔡李佛拳术对历史和社会的巨大贡献。发掘、抢救、保护蔡李佛拳术,对于我们更清晰地了解中国岭南武术近代史的面貌和更好地加强中西文化融洽交流将起到积极作用。

2、科学价值

蔡李佛能够屹立170年不倒,除了其拳术精湛、历史贡献巨大之外,还在于蔡李佛拳术是根据人体结构和物体运动的原理,“进可御外侮,退则强身健魄”,以体传身授的方式作为训练体系,充分体现其科学性。在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历史的衬托下,新会蔡李佛拳术所包含的浓郁东方文化特色以及其独特的技术特征、练习风格和形式,为中华民族的多元文化增添了绚丽的色彩。因此发掘、抢救、保护、研究、继承蔡李佛拳术,有极其重要的科学价值。

3、文化价值

有着深厚文化底蕴和历史背景的蔡李佛拳术,不仅仅是一种拳术,更是一种文化。

蔡李佛拳术所提倡的“先训德,后授艺”之门规,“以武强族”之信念,“进可御外侮,退则强身健魄”之箴言,带给武术爱好者的不仅仅是强身健体,还有其深厚的民族传统文化。发掘、抢救和保护蔡李佛拳术,对于蔡李佛拳术文化的推广和发展有重要作用。

4、国际影响

蔡李佛拳术是中国传统武术的一部份,也是侨乡新会独有的传统文化,其弟子遍布世界各地。加快蔡李佛拳术的宣传、推广、发展,以“蔡李佛”作为载体,对于促进对外文化交流,进一步扩大新会、江门、广东乃至中国在国际的著名度和影响力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因此,发掘、抢救和保护蔡李佛尤其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