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魂魄”是道家和中医的基本概念,在中国历史文化中留下深深的烙印。人们常说的成语有“失魂落魄”、“魂飞魄散”、“勾魂摄魄”等等,葛洪在《抱朴子》中说:“人无贤愚,皆知己身有魂魄,魂魄分去则人病,尽去则人死。”要解释什么是“魂魄”,就必须先说“神”。神有天神和人神,道家认为二者是一个,二者相应、感应,故称天人合一。《灵枢·本神》又说:“随神往来者谓之魂;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所以,简单来说,控制无形的能量、信息、思想、意识、情绪、情感、智慧的神叫做魂;控制有形的身体,影响人的知觉、饥渴、需要、冷暖、排泄等诸多本能的神叫做魄。
“魂”有三魂:胎光、爽灵、幽精。想了解“魂”的功能,就要观察人的精神、情绪、情感、智慧,以及晚上的梦境。
胎光就是生命之光,所谓黯然神伤者,就是胎光晦暗,人就会出现抑郁,满眼灰色,了无生趣。若失胎光,就是所谓的行尸走肉,虽然身体仍然在活动,也有思想意识,但是在道家和中医眼里已经是死人一个。
爽灵是人的快速灵动的反应,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聪明、智慧。
幽精相对低调、冷静,是控制人体性腺、xing器官、xing取向、xing高潮的关键。女子十四来月经,男子十六天癸至出现yi精,就是幽精在发号施令。
伤魂之最,莫过于情绪和情感刺激。
“魄”有七魄:尸狗、伏矢、雀阴、蚕贼,非毒、除秽、臭肺。
想了解“魄”的功能,观察一下人睡觉就可以了。伤魄或落魄的人,会打鼾、憋气,甚至会呼吸、心跳骤停。沉睡之中,人知冷热,热蹬被子,冷加覆盖,都是魄在工作。不知冷暖,感受寒凉邪风,也是魄离职守。睡梦之中人有惊觉,随时觉醒,也是魄的功劳。睡死过去、梦魇不醒,或者警惕过度、睡眠浅显,都是魄的问题。《灵枢·本神》又曰:“喜乐无极则伤魄。”
养魄之道全在调息,魄藏肺中,有意识地掌握呼吸方法,调节呼吸的节奏,有利于安抚将养魄。
伤魄之最,莫过于纵欲无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