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东县多祝镇皇思扬村习俗


节日习俗

春节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最盛大的节日。这是一张最有号召力的喜柬,只要是炎黄子孙,无论你身在何处,身居何位,都会在这一时间和家人、亲人团聚。为此,人们会在节前做好一切准备,那种排场,那种隆重,是一年之最。狮队、鼓乐队,入冬后的晚上便开始练习。到了十一月一过,各家各户开始准备年货,孩子的新衣,打米糕,做年糕,打米饼,炒花生……             

农历十二月二十日开始,各家各户开始打扫卫生清洗各种家具。二十四日为小年夜(交年),俗称“入年价”。入年价后,猪不能骂,狗不能打,人与人不能吵,文明、礼貌、友爱、和睦,开始呈现节日气氛。是日晚上用年糕、果品在厨房送灶神上天,以感谢灶神一年来的关顾。除夕那天早上,要用五牲、果品祭拜天神、地神、家神,然后贴春联、挂年画,下午一到便开始洗澡、穿新衣,天没黑就进晚餐了,这一顿叫年夜饭,也就是团圆饭。这是一顿最丰盛、最融洽、最欢乐的晚宴。辛苦的一年划上了句号。饭后给小孩子压岁钱。此后什么事也不做了,只是聊天喝茶,等候新年的钟声。子时一到,家家户户大放鞭炮,接财神,迎新春,然后才休息。

年初一早上,家家斋食,以洁身心,祈福太平,万事顺意。不久就是狮队各家各户拜年。这一天什么事都不干,真正的清闲。初二早上要拜家神,祭宗祠,这一天可以探亲访友。初三,叫“送穷日”。初一、初二不准扫地,意为趸财。初三才由女主妇打扫卫生,意为“送穷”。初四为“出年价”,早上用五牲、酒水拜敬天神、地神、家神,以及请灶神回家。妇女一般是这天带小孩回娘家探亲。春节就此结束。

在村里盛行一句俗语:初一早,初二迟,初三睡到日头晒门眉,初四女人扮亚旦,初五烧香到月半。

元宵节

无宵节在皇思扬村一般不怎么热闹,只以加菜表示,但小孩在晚上点灯笼闹节。

清明节

三月初三为踏青节,是大众扫墓祭祖的日子。在哪一天,各族自定,有的初一,有的初三。活动的大小,由各族而定。

端午节

皇思扬虽然靠近西枝江,但并没有赛龙舟的习惯。但都会裹粽子,粽子有两种,一种是咸粽,有丰富的配料做馅,一种是碱水粽(俗称灰水粽)。五月十三日是关帝公生日,全村有四个关帝庙,这一天村民都会有较隆重的敬拜。

七月十四(鬼节)

一般是以各户为主在家中祭拜家神祖宗。又因这个时节正是夏种结束,所以各户一般都会大聚一餐。

中秋节

这是亲人团聚的节日,仅次于春节。外出的亲人大都会赶回家和亲人团聚。同时这个节日较风行送礼和走亲戚访亲友。吃完晚饭后,就是一家人出来门前看月亮,以前还会晚上放孔明灯,传说中放孔明灯是以纪念孔明(诸葛亮)。

冬至

这是一年中最后一个节日,在客家习俗中是一个仅次于春节的大节,还有俗说,“冬大过年”,“望冬莫望年,过了新年讲耕田”。除了要祭拜先祖,菜肴也特别丰富。

在中国至今还流行一句俗话,穷人盼过节。在过去,就是最穷的人家也要在这一天加点菜,可见人们对节日习俗的敬重。实际上远不止这些,节日是亲人团聚,活人和先人的一次特殊的对话,一种怀念和感恩。不管社会如何进步,经济如何发展,形式会有所不同,但这种传统的习俗永远也不会消失。

嫁娶习俗

皇思扬村几姓村民皆由闽南迁居至此,其嫁娶习俗为闽南、客家兼而有之。现略述以下:

一、做媒。男女到了婚嫁年龄,便由父母做主,请媒人(介绍人、红娘)做媒,一般由男方请媒人到女方做媒提亲。女家同意与否由父母做主,所谓“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正是此意。

二、写鸾书。男女双方同意婚事后,男方择吉日担定婚酒到女家,确定婚姻关系,并写下鸾书。

三、送聘礼。男方送日课(类似日程表)及聘礼到女家。男方选定娶亲入门之吉日良辰、新娘开容开剪时间写成日课,并将聘金及乳母钱、姐妹钱、门楼钱、厨房钱……分别用红纸包成红包作为聘礼送到女家。女方收到日课及聘礼后,则按时为出嫁女开容开剪,并准备嫁衣、嫁妆等。

四、婚前准备。婚前男女两家各自发请客柬帖。娶亲前一天,男家用系红绳的新箩筐把酒菜送到女家。其中包括酒、米、鸡、猪肉、鱿鱼、墨鱼等。数量一般四至八桌,要行帖(菜单),女家则将男家送来的酒菜请厨师、来贺的客人吃。宴后,女家应回送酒菜给男家,其中最主要的是要回送两根甘蔗,两根甘蔗要有头有尾,这是吉祥之物,意指婚姻长久。亦要有回帖。

这项工作进行之后,男家要请一位老妈妈(一定要夫妻健在,多子多女的)来安装眠床,铺好被、席,两根甘蔗则放在房内。老妈妈还要准备明天牵新娘进新房。

新娘要在出嫁前学会“哭哑子”,要有板有眼,有词有调。一般是娇啧媒人,感恩父母,感慨人生。男家这时也要做好明天的迎亲和宴席的准备了。

五、娶亲。一般在早上。计算好路程、时间,娶亲队伍出发。由媒人引路,喇叭、锣鼓手跟随花轿,一路吹吹打打,炮竹喧天,走到中心巷,往东必须过牌楼,往西的则过新桥。每逢过桥、过渡、见神庙必须鸣炮。到了女家门外,按择定的方向停放花轿,然后鸣放礼炮并将带去的红布条挂在女家大门楣上。女家主持人请男家迎亲人员、媒人进屋喝茶。片刻,新娘头盖红罗帕,身穿红嫁衣,头带金银首饰,由女方老阿婆牵扶着走出房门来到厅上。然后新娘双手捧托盘跪着向双亲敬酒。双亲饮酒后各说一句祝福女儿的话。之后,新娘向双亲三叩头,拜谢养育之恩。阿婆扶起新娘,左手牵着新娘右手,右手拿个米筛(米筛用红绳系有竹柏叶)遮在新娘头顶上,出大门并跨过燃烧着的旺草走向花轿。这时新娘真哭也好假哭也好,呼天大哭,不肯上轿。阿婆连哄带推把新娘扶进花轿内。

阿婆和一位送嫁阿姨(新娘的妹妹或堂妹)、一位小舅子(新娘的弟弟或堂弟)跟在花轿后面,后面是送嫁妆的队伍(嫁妆多是一些日常生活用品、衣物,多少因贫富而定,富者用金银财宝或一片田地、果园,但必须有一小红凳、一脚盆、一线筐),又是一路吹吹打打返回男家。稍后,女家送茶人八至十六人(女家近亲女眷)用红绳箩筐装着馃品送往男家。

娶亲队伍回到男家门前,花轿按选好的方向停放,新娘须按既定时辰进门,这时新娘由女方阿婆扶出轿门,紧接着由男方阿婆一手牵新娘,一手拿米筛盖住头顶,跨过门前烧着的旺草进入房内。新娘进门后要大放鞭炮。新娘进入洞房,在床沿坐下。早在房内的新郎,头戴毡帽,帽上插支银花,身着长衫,手执纸扇,轻轻地在新娘的头顶上拍三下,再挑起新娘的红罗帕,此见新娘容貌。此时新娘一般不敢正眼看新郎。这时牵新娘的阿婆会说出四句祝福新郎新娘的话。之后新娘新郎相互敬茶。

六、男家宴请亲友。亲友们的贺礼都是前一天送来的。内亲外戚的贺礼要做担,即鸡、酒、布、稞、炮和一件较贵重的物品共六件。兄弟叔侄朋友则各自包红包或合买一件较贵重的物品作为贺礼。内亲外戚已于前一天到达,叔侄朋友应由主家逐一登门拜请。

宴请一般先茶后酒(九大簋)。吃茶一般在早上八点,酒饭一般在十点。菜色为山珍海味。牛、狗、鲜鱼等不出席。坐席时辈分高的坐上横(正面)。宴席间,新娘由阿婆引领手捧托盘至每席为亲友敬酒,阿婆将新娘所敬之酒逐一倒入客人杯中,席中长者说几句祝福的话,说完每人将红包放于盘中,然后齐饮“新娘酒”。

男家必须特别热情招待女方“送茶人”,先是丰盛的酒菜,然后由男家亲近逐家请吃茶果。到下午又再吃一桌酒菜,还要每人一个不少的红包。最后,男家人又吃女家送的茶果,品尝女方的手艺。

七、新郎接锁匙。新娘嫁妆的衣柜锁匙是由送嫁的小舅子(新娘的弟弟)带在身上的,按规定这把锁匙必须由新郎向他要。怎个要法?新郎要捧一杯酒和一个红包给小舅子,小舅子才把锁匙交给新郎。如果小舅子嫌一个红包不够,叫声“添丁”,新郎就要再给一个红包,如果继续叫“添丁”,则新郎必须继续给红包,如此这般,直到小舅子满足为止,才能得到锁匙。到下午四、五点钟,女方送嫁的及送茶人回去,男家又放鞭炮为他们送行。

八、闹洞房。闹新房即是戏弄新娘,即当晚附近的兄弟姐妹到新房坐玩谈笑,新娘则要为他们敬茶,他们须给新娘“红包”,但少数人故意在红包里放个小青蛙,或是小蝗虫什么的,总之要让新娘吃惊。有的还两人抬个大石磨什么的,放在床上,好让新娘新郎好事之前同心合力抬走石磨。这样嬉闹就是要营造一种欢乐的气氛。

九、回娘家。结婚后的第三天女方必须回娘家探亲。叫“三朝转外家”。这一天,一般由家娘(即新郎母亲)陪同儿媳妇带着礼物去做客。所谓亲家见面。一般是当天去当天回(远的当然例外)。

这一习俗当然会随着时代的前进而不断变化,就拿花轿来说,解放前是花轿,解放初是步行为荣,50~80年代是新娘坐自行车,90年代初多是坐摩托车,90年代后都是坐小车了,“礼”也不是当年的礼,“闹”也不是当年的闹了。无古不成今,无论形式怎样变化,那习俗是不会改变的。

治丧习俗

人之生死,乃自然规律。生与死都是人生的大事,人死后料理后事,称为治丧。治丧各有各的习俗,无论哪个民族都是很庄重的。

一般病危临近死亡的人都会有征兆。若发现病危老人快要不行时,家人必须做好各方面的准备。首先是打扫好厅堂或公厅,然后在地面上铺上甘蔗叶或稻草(位置分男左女右)。再在上面铺好草席,挂好蚊帐。通常是病人的子女将其背出房间,让其躺在厅堂的草席上,头朝里,脚朝外,让其自然断气(据传说,若躺在房间的床上过世,做鬼要扛眠床枷),这叫“出厅”。出厅后,其子女必须陪伴。如家中有成员在外的,要尽快通知其回来。当老人离开人世那一刻,其子孙晚辈必须放声大哭。这是真正的生离死别了。若不是在家过世的(包括正常或意外死亡),其尸体是不能运回村中的,只能在郊外的草屋或搭棚料理,即所谓“冇屋份”。

按老风俗,从死亡到殡葬,一般二至三天。其间料理丧事由亲房(亲属)主持。殡葬前一天向亲戚朋友发送讣告(又称报单),送报单的人不能进入人家屋内,说明来意或送上报单后离开。亲戚朋友送的帛金、香烛等礼品,主人和理事人都免接,由送者择一地方置放即可。

与此同时,负责抬棺的八人中,四人去葬地开坑(墓穴),另四人去抬棺椁,将棺椁抬至大门前,死者子孙要出门跪地“接棺”。然后抬棺者四人用手托棺椁进屋至厅堂。放时头朝内,脚朝外,按男左女右放好,揭开棺盖。

中午时分,所有孝子(长子手捧钵头,盛水用),跟着一位司职人员到河头“买水”。到了河边时,司职人员把一些钱币丢入河中,然后用钵盛水,交由长子捧回。司职人员用“买”回的水,为死者洗脸、洗手脚。洗完后,除去死者原来的衣服,把干净的衣服剪掉口袋、纽扣,按男双数女单数为其穿上,面上寿衣男的白长衫,女的红短袍,然后穿袜子、穿鞋,并在死者口内放进几枚硬币。到了入殓时间,司职人员将其抱入棺内躺好。若死者配偶仍在,则要将新的木梳折为二节,一节放入棺内,一节留给在世的配偶,谓之“分梳”(若配偶双方均去则免此举)。再用麻绳串起十二个马蹄圈饼放入棺内,给死者在阴间过狗关赶狗用。富裕人家还要放些值钱器物作殉葬品。放完后棺盖盖上大半,然后在棺前点香烧纸宝,同时摆放一碗大米饭,插一双筷子。

下午五点左右,开始成服。死者所有亲人(包括嫁出的娶进的)全部沐浴更衣,在大门外香案前依次下跪,几个斋公仔敲锣击钹吹喇叭,为首的口颂经文,为亡灵超度,并为神主牌“点主”后开始戴孝。孝子头戴“孝子冠”、腰系麻皮;孝孙头戴白布圈、身穿白挂;女人头戴苎麻套、身披苎麻袍。然后返回屋内,神主牌摆在棺椁前面,“守灵”开始。

六点钟左右“封棺”。男死者由本族中德高望重的长辈或平辈封棺;女死者则请其娘家来人封棺。当娘家来人到达时,全部戴孝人必须出大门外跪接。封棺前,孝子双手捧盘,盘内放一杯酒和一个“利市”,并下跪敬请封棺者。封棺者收了利市,喝了酒,即行封棺。先将棺盖盖实再将四枚特制的长铁钉放进四个角上先钻好的小孔,放一枚锤一下,并说上四句为死者超度的话。然后再由专职人员将钉锤实。孝子们守灵至天明出殡。

“封棺”对死者,对后人都是一个“关口”,也是一个交代。死者入殓后棺盖不封,意为让族中老人或娘家亲人能见死者最后一面,并有检查死者死因的因素在内。假若子孙平时对父母不孝顺,或父母被虐待致死,或被迫自尽等,到“封棺”这一关就很难过了。轻者遭长者用“孝长棍”一通打,重则告到官府。这种情况并不多见。这“封棺”对死者后人是一个交代,对死者本人也就有了个定论。对死者“出山”(埋葬)有一个规定:六十虚岁以上者称“上寿”,可在早上“出山”,不上寿者只能在下午出山。

翌日卯时(五至七点)鸣“头锣”(直径二尺大铜锣),意为催所有人员到场。人到齐后,开始出殡。先由八名抬棺者用四条木杠垫在棺椁底部,为首者用手往棺盖上猛力一拍,同时大喝一声,其余人员也随之大喝一声,即时用手抬起棺椁,出大门,孝子人等随后。到达拜祭地点,棺椁放在准备好的棺架上,用大麻绳将棺椁绑牢固,并串好大小木杠。与此同时,举行拜祭仪式,全部戴孝人下跪,属死者女婿、外甥亦下跪。主持人宣读祭文,亦有省掉祭文的。然后按长幼顺序上香,一般亲戚朋友只上香免下跪。祭拜完毕后,鸣炮起棺。有一专职人员在前引路并放纸钱,其后是头锣开道,随后是斋公仔的鼓乐队,随后是擎挽轴、金银山、抬魂轿的,再后是抬棺的,送葬的紧跟棺后,大孝子手捧神主牌,最后是挑牲礼、香烛、炮和鸣放鞭炮的人。亲戚朋友一般只参加拜祭上香并不送葬,若是死者外甥、女婿,可送半程,长媳和其他怀孕的儿媳、孙媳一律免参加葬礼。

下葬时,棺椁放进坑内后,在专职人员带领下,孝子等人每人捧起四把泥土放进坑中四个角,绕这个圈时,方向为男左女右。然后盖土掩埋,并在坟头(男左女右)做个小泥墩为伯公仔。

完后,大家就近各折一枝生树枝执着绕另路返回。回至家门外,除去孝服,并焚烧灵轿神主牌,待火冷却后撮一把灰,用红布包缝成一个三角符,按男左女右吊在厅角边,下边放个香炉,初一、十五给亡灵上香。亲属们入门前,用“旺草水”洗脸和手脚,穿上新木屐进屋,换过衣服。这就是当天“脱孝”了。

关于吃饭,主要有两餐,即殡葬前的晚餐和殡葬后的上午餐。两餐都在大门外露天吃。守孝人前一餐必须在守孝地点吃且不能用桌,后一餐可以和大家一起吃。每桌上菜的碗数为八碗或十碗,不能九碗。食者不能谈笑打趣,不能说菜好吃不好吃。吃饭不专请,参加与否自便。饭后,亲戚朋友拿到回礼(回礼中必有一双染了洋红的新木屐;如今没有木屐则用拖鞋替代)后即可回家,无论家有多远都得当天回去,主人也不必送行。

死者入土的三日内,谓之“三朝”,每天下午且一天比一天早半个时辰(即60分钟),亲人必须到坟前烧香点烛叩拜。过后将亡人的生卒忌日造册入簿,以备今后入族谱之用。次年的春社日,新坟必须“开青”,后年三月三才可以上坟拜山,亡灵的神牌才可以入龛享受香火。

说到费用问题,可多可少,这和理事人关系很大。因为怎样使用主人都无权过问,有点任由人家的味道。一般理事人都会根据主家经济状况,合理安排各项开销,后一种情况,大手大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有过,但这种情况很少。

治丧之事现在有了很大的改变,一切循简从俭。无论怎样,形式虽有所变,但习俗没有变,孝敬亲人的实质意义没有变。若有后人草率从事,不负责任,不尽孝道,那是要令人不齿的。

祭祀习俗

祭祖是中国人最盛行最传统的习俗,就是寻根问祖的意思。上至帝王,下到草芥,无一免俗。生命是和根连在一起的,由此说来,根是灵魂所在。正所谓,天大地大,不如父母恩情大。祭祖既是一种感恩,也是一种活人和先人的特别对话。

各姓氏族祭祖时间基本相同,形式和内容亦大体相同。庚寅年二〇一〇年三月,我们到皇思扬采风,刚好看到了皇思扬萧氏族人祭祖,大体上可以了解祭祖习俗之一二。

农历三月初一是萧氏族人祭祖的日子,这一天所有萧氏后人(或和萧氏有特别亲缘的他姓人,如蔡、柯姓)都会依时前来。他们先在皇思扬的龙光书室的大坪上集中,由族中长老发令开始,择时队伍出发。前面是两面一米直径的大锣开道,其后是抬祭品的、擎萧氏族旗的、舞狮的、新潮的鼓乐队,后面是参拜的男女老少。大锣、鼓乐、鞭炮,响彻云霄,大队人马浩浩荡荡涌向墓地。到了墓地后,先是狮队、鼓乐队绕坟一圈,然后再由原道退着回到起点。完后,裔孙肃静整衣冠膜拜,三跪三起九叩拜,族老宣读祭文,鸣炮。最后就是众族人烧香叩拜。这一段时间就是雄狮狂舞,鞭炮长鸣,直到鞭炮放完才算结束。这次祭拜近两个小时。

这里安葬的是萧氏在皇思扬开基创业的第一代先祖(考协聪公、妣颜氏妈),座落在村的东面,和多祝圩镇相邻,一个叫蛤蟆落井的地方。一个小山坡,约有三百多平方,四周栽着一排柏树,青草绿树,好一个闲逸、安静的地方。绿色的草地上有四条稍为隆起的山脊伏向北方,坟头是裸露的坟头,没有任何碑牌显示,外人根本想象不到这就是萧氏大族的祖坟。

就这事,我曾问过萧氏后人,为什么不给你们的祖先竖个碑文什么的?他们说,这是风水学的玄机,这个地方,从形状来看是蛤蟆落井,蛤蟆是不能和石灰之类的东西沾边的,所以就免了。坟地边上有一眼泉水,清甜可口,据村人说,多祝人用这口泉水做出来的多祝粉远近闻名。

我后来想,这仅仅是风水学之说么?我想这里面有它更深的玄机。他们的先祖深知创业的艰难,世道的险恶,为人处世,不可太张扬。果然,冥冥之中,他们的后代萧凤来、萧宪章……就做得很好。萧凤来在他仕途得意,正是走红之时,毅然告老返乡;萧宪章清廉公正,几明冤案,在百姓心中立下的也是无字丰碑。

还有一个事也相当有趣,我们的同行向导萧主任,他说,他每年都会回来祭祖,四十多年了,在这里,农历三月初一,从来没下过雨。这事有点玄乎,但我相信,对他来说,这是个特殊的日子,有没有下雨,印象会特别深的。

习俗,是民间一种不可推毁的信仰,一种精神的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当他的习俗完全消失的时候,那不仅是一件可怕的事情,也是一件可悲的事情。

醮会习俗

皇思扬城门顶之关圣帝君(协天大帝)每隔十年打一科醮。先由村中各姓老大组成理事会,为首者称“总理”,又有“副总理”多名,负责筹集经费及各项准备工作。时间一般在冬季举行,前后五至六天。在村边开阔地搭醮棚,内有神坛、山大士、戏棚。各家各户都自觉地搞好室内外清洁卫生,条条路巷都打扫得干干净净。

开醮第一天,将关帝君神像请(轿抬)到醮棚神坛上,让村民们男女老少上香礼拜,祈求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合家平安、世界太平。期间从数百里远请来戏班,演古装戏给关帝君看。因本村各姓先祖均从闽南迁来,故村民们喜欢看潮剧正字、白字(本村人称潮剧为上路戏,粤剧为下路戏),开锣一演就连续几天几夜。真让村民们大饱眼福。

至散醮前一天,关帝君行乡,即是到村巷中巡视,目的是驱邪伏魔,保佑平安。是日头锣鸣锣开道,令旗及“肃静”、“回避”牌匾先行,关圣帝君神像坐在轿中启程。后面是各姓氏的舞龙队、舞狮队紧跟。接着又是各姓氏的“景”,即许多少男少女(一般五至十岁)化装成古装戏剧人物,如观音菩萨、金童玉女、过海八仙、散花仙女、唐僧师徒等。又还有少女挑花篮的队伍……这当中兼有比谁的“龙、景”靓的成份。尾随看热闹的不算,光这“龙、景”队伍就长达数百米,一路锣鼓喧天,鞭炮声不断。

各姓氏或房头都预先在固定地点搭好牌楼,张灯结彩,摆设鲜花盆景,摆好贡品。贡品主要有各种甜馃,有用面粉捏成六畜形状的,有各种新鲜水果,上面都插上祝柏叶,摆在好几张桌上,造型很好看。还有不少人将珍贵的古董古玩都拿出来摆贡,以示排场体面。全村有八个贡位,地点及引进路线、顺序都是历来固定的。依次为第一贡是祥兴大门口(杨氏),第二贡是顶巷伯公庙前(萧氏),第三贡是泗兴西门口(郑氏),第四贡是高围城门前(杨氏),第五贡是大庙伯公前(许氏),第六贡是三圣宫前(杨氏),第七贡是谢埔店仔前(萧氏),第八贡是大禾埕(萧氏)。当关帝君圣驾降临某贡时,该贡负责人即率其所辖村民(或家长)跪接圣驾,礼拜上香,读表文,祈求圣恩庇佑,户户平安,添丁发财。待关帝君“鉴贡”完毕,可让村民求签。然后又启程前往下一贡。

整个醮会过程中,除本村村民参与外,各家各户都邀请自己的内亲外戚、朋友前来作客,看醮看戏,还有周围邻村的人也来观看。尤其是“行乡日”更是人山人海,热闹非凡,比春节有过之而无不及。称醮会也好,庙会也罢,它是我国民间古往今来的习俗,是一种信仰,是一种集体性的渴望。的确,它能促进村民们的身心健康,使数百年来各姓村民一代又一代和睦相处,团结合作,互帮互让,共同发展,功不可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