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清巷街的故事


五马山鸣,龙江沙合

传说明朝世宗嘉靖(1522--1566)末年,福清民间曾流传着一首歌谣。“五马山鸣宰相出,龙江沙合状元来”。少年聪颖、励志勤学的叶向高,于万历十一年考中进士,官至内阁首辅(宰相),应了民谣“五马山鸣宰相出”的说法,这令当时许多热衷功名的人,更加相信民谣下半段“龙江沙合状元来”的谶语。福清母亲河龙江流域的河沙,大都是沉淀在出海的河口,就是海口,人们预测将来福清的状元会在海口出生。于是便有一些读书人、富商官宦人家迁到海口镇居住,想沾“地灵人杰”的光,好让自己的子孙将来能取得功名富贵,当时有人把这种搬迁叫做“搬去海口抢状元”。

话说明万历年间,福清海口有个秀才名叫林昂,饱读诗书,学识渊博,但在乡试中未第。一天他应邀到闽侯县当塾师的朋友处游玩。晚上闲着无事,偶然翻阅书桌上学生翁正春的课卷,见其一篇习作,立论新颖、文笔不错,但段落之间衔接不够自然,于是便提笔予以调整。后来翁正春考中状元,全仗这篇文章,他万分感激,专程来海口拜谢林昂老师。此举传为佳话,应了民谣:“龙江沙合状元来。”的谶语。

“相思岭”的故事

相思岭,是福清县境北陲一条东西走向的山岭,位于福清与闽侯交界处,是福州城来往闽南的交通要道,学子进京赶考的必经之路。对于相思岭的原名及其传说有好几种版本,现特摘录如下,以供参考。

从“尚书岭”改名“相思岭”

相思岭,唐时名尚书岭,因南侧山麓的村庄上曾出过一位尚书老爷而得名。后来易名为相思岭,据说其中有一段痴男怨女悲欢离合的故事。

很早以前,尚书岭上住有一户人家。母亲张王氏年巳半百,守寡多年,女儿张翠姑,年方二八,虽出生在贫寒之家,却长得花容月貌。母女俩相依为命,在岭上驿道旁搭了一座茅草屋,常年靠卖糯米汤圆谋生。

有一年冬天,鹅毛大雪把山岭给封住了。这天早晨翠姑到屋后抱柴时,见草堆里卧着一个昏死的男子。她吃了一惊,忙唤出母亲。张王氏见那人面带饥色,衣衫褴褛,一息尚存。急忙端出一碗汤圆,经翠姑帮助给那人灌下。那人渐渐缓过气来。张王氏问那人姓氏籍贯,答曰:“小生家住泉州府南安县,姓王名安,因父母相继弃世,自己又是一个文弱读书之人,不善谋生,以致家道中落。今只身欲往京城应考,几天前所带盘缠又被盗匪抢光,船漏偏遇顶头风,昨路经此地,又逢一夜大雪,饥寒交迫,以致昏倒这里。倘不是恩人搭救,必死于荒草丛中,成异乡之鬼。”张王氏当即说:“如不嫌弃穷乡草舍,就在小店里将息一时,攻读诗文,以待来年春闱”。王安挣扎着起身作揖,千恩万谢。

两个多月过去了,考期在即。王安即将离开尚书岭小店晋京。在这两个多月里,王安与翠姑朝夕相处,男才女貌,情同兄妹,双方都有了爱慕之情,因而在张王氏的应允下订了终身。王安启程之日,翠姑带着早就准备好的衣裳、干粮、盘缠把王安送到山下,一路上海誓山盟,相约再见之日,就是婚礼之时,此生此世永不变心。两人难依难舍,挥泪而别。

一晃,半年过去了,有一天,山下敲锣打鼓,原来是王安高中榜眼的报喜队伍。母女俩赶忙打点行装,以待王安派人接进京城完婚。一年过去了,两人终日倚门而望,杳无音讯。有一天,母女俩从过路差役口里得知王安被招为附马,这消息犹如晴天霹雳,张王氏大骂王安是忘恩负义小人,当即一病不起而死。翠姑不相信王安是那种忘情负约之人,一直在等待着,终日离愁别恨。十年又过去了,翠姑身心憔瘁,终于病瘫床上,茶米不进,气息奄奄。一日傍晚,翠姑在昏迷中听得屋外有人在喊着自己的名字,猛醒过来细听知是王安声音,想起来开门好把忘恩负义之人痛骂一顿。但尽管万般挣扎,却是徒劳。立在门外的王安敲门半天不见动静,以为母女俩已迁移他乡。十多年前昏死柴堆遇救的情景以及之后与翠姑相处的美好时光历历在目不禁仰天长叹:“尚书岭上日日冬节”,屋内翠姑听得真切,又气又恨,用尽最后力气对曰:“金案殿里夜夜良宵”(本应对元宵,但气愤讽刺王安当驸马,故改良宵更贴切。),王安一听,惊喜参半,喜是翠姑没有搬迁,惊是翠姑错怪了自己,便用力推门进屋,想把自己殿试后不愿被招为附马而受贬边蒙劳役十年的原委向她倾吐,可趋至床前,翠姑已含恨而死,翠姑死后,王安抚尸痛哭说:“生不能相伴,死亦当为陪”,即把她埋葬在屋后自己十年前昏死之地,他终身不娶,老死在尚书岭上。后人为了纪念这对历尽坎坷的笃情男女,便将尚书岭称为“相思岭”。

以上这一故事,摘自《福清纪略》“传说轶闻”之《相思岭的故事》。

从“相似岭”到“相思岭”

相思岭,原名相似岭,古时候是闽南一带进入福州的必经之路。岭上独有一家卖冬节圆(即汤圆)的小店,那边风景幽静而秀丽,是路人歇脚的地方,汤圆生意顶好。

店中只有父女二人,父亲五十多岁了,女儿还是豆蔻年华,姿色十分俊美。当时有一个闽南才子进京考试,路经此店,停下吃汤圆,被女子的姿色惊呆了,即向其父求婚,其父说:“我做个对子给你对,对上了,就答应你的婚事,对不上,就拉倒。”父亲的上对是:“相似岭上日日冬节”。谁知才子想了老半天,对不上,羞愧难当,撞死在岭上。然而至死不忘对此女的眷恋之情,竟然变成了一只会说话的鸟儿,天天停在岭树上,一直讲:“相似岭上日日冬节…”

过了三年,又有一个闽南才子进京赶考路过此店,发现了这只会说话的鸟儿,感到十分惊奇。店中妇女守口如瓶,经问知情的路人,才知道三年前发生的憾事。这个才子又对鸟儿说:“此对极易嘛,你是赴京考试之人,何不对:‘金銮殿中夜夜元宵’。”鸟儿听完后,心情十分激动,又去撞死。所以,人们见不到此鸟了。

这才子见景生情说:“我若此番能中(进士),回来时为你报仇雪恨。”果然,这第二个闽南才子高中进仕第一名。回来时,见岭上这家汤圆店闭门,父女逃之无影,一怒之下,一把火烧了此店。而今尚有地基和残墙留在岭上。从此“相似岭”改为“相思岭”。

以上这一故事流传于福州、闽侯一带。

从“常思岭”到“相思岭”

相思岭,原名常思岭。《读史方舆纪要》载:常思岭,在府东南百二十里,高数百仞,袤三里许,一名相思岭,闽县东南尽处也。另据《榕城考古略》记载:“常思岭在方岳里,距(福州)城东南一百二十里,界于福清。高数千仞,袤二三里,又名相思岭。”

为何原叫“常思岭”,后来又改叫“相思岭”呢?原来这与明朝内阁首辅叶向高有关。从相思岭附近的东台村当地老人口中得知,说是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叶向高之子叶成学,自京城返故里福清途中,路死此岭。后来叶向高常常思念早逝的儿子,而将此岭取名叫“常思岭”。后来,由于“常思岭”与“相思岭”福州话同音,人们传来传去,后来也就把它叫做“相思岭”了。

据说在此之前,闽侯与福清的县界不在相思岭,而是在相思岭以南5公里的五埕铺桥一带;因古人忌讳路死他乡,地方官吏为宽慰叶向高失子之悲切,而将县界移到相思岭。目前在相思岭西南的福清方向还有好几个小村庄仍隶属于闽候县,这似乎给古老的传说提供了可考的依据。

另外,叶向高的墓就建在离相思岭东面不远的一座小山上。为何叶向高将墓地建在这个地方呢?当地人说是除了此地风水好之外,可能是出于对相思岭的特殊感情。小山丘正对着相思岭近在咫尺,能看着相思岭披上第一缕晨曦,收敛最后一丝残霞;能与英年早逝的儿子孤魂朝夕相处,无言相吊。也许这正是叶向高将墓建于此的真正用意所在,当然这也赋予了相思岭真正的相思之意。

融城七街三十六巷的故事

玉融古城,是一首沧桑的民谣,余韵未消;耋耋老人从爷爷的爷爷那儿,一辈辈聆听七街三十六巷的故事。夜深人静之时,犹闻木屐趿过石板巷道的“嗒嗒”声响;晨曦薄雾之中,小巷深处仿佛传来“茶食茶食”……“黄米糕光饼”的叫卖声,那卖橄榄串的老者,用竹筒装着竹签,一下一下不紧不慢地甩出清脆的声响,从唐朝一直响到今天……

翻开历史长卷阅读融城,我们居住作息的这座小城,从唐圣历二年(公元699年)析长乐东南8乡建置万安县以来,一直是县治所的驻地,历经扩建、修缮,至今已1300余年。

融城作为福清的政治、文化中心,在过去的1300年里,有1114年处于封建社会,有109年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后来的时间,就属于新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融城的街路巷名,在封建社会中主要由布衣百姓所取,官府文人兴致所至,或为某种需要,也取了不少,后来官方多次整改,文人也处处插手,这方面的街巷名称比例日渐增多,文化气息渐浓。仔细检索融城,我们揪住了历史老人的飘然银须:

唐宋年间有:小桥、上井、产塘、夏铺、鱼市、横街共6街33巷;明清时有:县前、学前、西门、上井、下井、小桥、产塘、后埔、鱼市、横街、场前,共计11街33巷。

1950年融城有:河前、新街、一拂、产塘、后埔、小桥、宦街、福星、鱼市9街58巷;至1979年,融城还有大北、后埔、小桥、产塘、水陆、学前、鱼市、横街、福星、新街等10街61巷。

1988年福清修志,记载7街为:后埔街、鱼市街、水陆街(西门街)、产塘街、小桥街、大北街、宦街;36巷为:上巷、河头巷、郑巷、旺巷、脚带巷、相连巷、城隍巷、阳春巷、古夏巷、东巷、高巷、凤山巷、吴厝巷、学尾巷、深巷、杜伯弄、杏园弄、湖滨霞、玉斗园、参府前、福塘境、较场埔墘、五德堂。

1990年福清撤县建市前夕,共有42条路124道巷。我们惊喜地发现,小桥街、后埔街(唐宋间为夏铺)和产塘街的名称,是由唐宋间沿用至今。

1995年7月,根据1986年国务院颁布的《地名管理条例》和1988年省政府颁布的《福建省地名管理规定》以及1992年福州市颁布的《福州市地名管理办法》中的有关规定,本着“突出特点,注重历史,照顾习惯,保持稳定,体现规划”的原则,对融城城区内主要街道草拟了名称,分别有:

一拂街、东门街、利桥街、后埔街、文兴街、水陆街(西门街)、小桥街和凤凰路、江滨路、龙兴路、龙旺路、龙山路、融北路、下桥路、利民路、玉屏路、凤北路、龙华路、东皋路、孤山路、鸿商路、玉塘路、城隍路、金墩路、田墘路、龙津路、向阳路、凤南路、融西路、龙门路、桥溪路、江南路、天宝路、双旌路、福山路、永安巷、永居巷、永乐巷、永业巷等7街28路4巷

六年来,这些名称在城区建设中逐渐为人们所接受,如今,宽阔的街道车水马龙,石板的巷道不复存在,代之以整洁的水泥路。卖茶食的小伙脚上穿的是皮鞋,筐子架在自行车后座的两边,一边踩车一边很传统地吆喝:“茶食、茶食!”公交车穿梭于各主要街道,新建的向高街古香古色和现代气息和谐交融。在它的旁边,依托豆区名园,诞生了一条古玩街,与瑞云塔前、黄阁重纶下的利桥街相呼应、相媲美。

融城的街巷道名,或依地势地貌而命名,或据实际功用而称谓,或具纪念意义,或为祈求吉祥如意,争奇斗艳,意味深长。如双旌路,东从南门桥南头接江南路,西至双旌山东麓,双旌山系福清形胜之一,故路以山名。后埔街,原名夏铺街,古为夏氏集居地,街路两旁多为夏姓开设的店铺,故名。因“夏”与“后”谐音乃渐成后埔街,“文革”间曾改名反帝路,1987年又改为后埔路,现恢复原名。江滨路,旧时为纪念邑人明内阁首辅叶向高,以向高号台山为名,称台山路,民国间为纪念孙中山,改名中山路,后又名环城路,“文革”期间改名解放路,1979年恢复环城路。永安巷、永居巷、永乐巷、永业巷则以“安居乐业”四字冠“永”定名,表示居民住户美好的心愿。

在现有的街巷中,已很难找到往昔的影子了。但在沿用小桥、产塘、后埔街名的同时,有一条贯穿城区东西的街道却越来越长,越来越漂亮,那就是一拂街。一拂街,原名一拂路,东从华侨影剧院接东门街,西至湖滨霞接江滨路,全长0.8公里,旧时分段曾名曰学前街、福新街、府前街、鱼市街、市心街、宦街等。这条街道的名称,是为纪念北宋时福清名人郑侠而起的,八十年代末将横亘在县府前的整条大街,取消各街段名称,统称为一拂街。1993年对一拂路西部的湖滨霞进行改造,成为一拂路西头一小段,故再取消湖滨霞之名,归一拂街。

纪念郑侠为何要叫“一拂街”呢?因为郑侠号称“一拂先生”,这里有一段感人的传说。

郑侠,北宋时本县海口人。生性耿直,一身正气,治平四年(1067)二十七岁中进士,因关心民间疾苦,痛斥官场邪恶,向皇帝进了“流民图”和“邪曲小人图”,得罪了大官僚,被流放到琼州,年过半百方获准回京,苏东坡保荐他到泉州当了教谕。不久,又受奸臣排挤,调回京城当看守城门的小吏。

郑侠虽经磨难,脾气却越来越倔,梭角越磨越锐。有一回,他当面指斥当朝太师蔡京纵子作恶,得罪了这个奸臣。当郑侠告老返乡之时,蔡京拦在路上,要检查郑侠的十个箱子,一番唇枪舌剑之后,蔡京蛮横地打开了郑侠的御封箱子。谁知开了九箱,全是瓦砾石块,最后一箱打开,只见文房四宝和书籍一应俱全,蔡京以为珍宝必在箱底,翻出之后,竟是一尘拂,郑侠悠然自得地说:“下官一身干净,就靠此物,时时勤拂拭,不使染尘埃。”说罢,手持尘拂往蔡京身上一拂,哈哈大笑:“可惜大人一身尘积太厚,无法拂除。”蔡京张口结舌,在围观民众的讥笑声中灰溜溜地走了。

这就是“一拂先生”和一拂街的由来,为民请命,一身正气的一拂先生将永驻家乡人民心间。福清市委市政府体民心顺民意为清廉为政的郑侠塑像,安放在街心公园东南角,面对一拂街人来人往,观太平盛世融城繁华,共享改革开放成果,而一拂路,就是一拂先生镶嵌在玉融大地上的丰碑。

融城七街三十六巷,如闽剧曲调如诉如泣,是史诗伟章如歌如颂。爱我融城,让七街三十六巷美如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