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艺术
昆曲
永嘉昆剧为我国古老剧种之一,是在南戏即永嘉杂剧的基础上吸取昆山腔优点而形成的一个剧种,由于它产生在永嘉县,所以叫永嘉昆剧,简称“永昆”。昆剧源于南戏,南戏亦称戏文,是宋、元时用南曲演唱的戏曲形式。由宋杂剧、唱赚( 宋代流行的一种演唱形式 )、宋词,以及里巷歌谣等综合发展而成。《辞海》和《中国戏曲曲艺词典》云:“一般认为是中国戏曲最早的成熟形式。”
泥塑
泥塑俗称“彩塑”,是中国民间传统的一种雕塑工艺品,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古时 做源人殉葬,做佛像膜拜,做“耍货”玩赏的民间风俗,是中国泥塑艺术得以发展的主要原因。至唐宋时代,泥塑艺术发展到盛期。永嘉泥塑艺术可上溯到距今4千年前的新石器时期。它是我县广泛流传的一项古老的民间工艺。自新石器时代之后,我县的泥塑艺术一直没有间断,发展到宋代已成为重要的艺术品种。
元代之后,历经明、清、民国,泥塑艺术品在社会上仍然流传不衰,如今,不但宗教题材的大型佛像继续繁荣,小型泥塑玩具也发展起来。有部分人专门从事泥人制作,作为商品出售。
据上塘镇前一村年逾古稀的民间艺人胡康酶介绍,他的技艺是祖传的,从小跟随其父开始学泥塑,几十年来,他的手艺传遍永嘉各地。从祖上算起,胡康师傅家至今已有7代人从事泥塑工艺,现在他的儿子胡方伦和孙子胡铁,在继承了传统泥塑工艺的基础上,在用料和制作工序上以及佛像造型上都有了很大的变化。和过去相比,现在的佛像手变大,头变小,立体感更强了,也显得更加真实。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保护文化遗产的呼声也越来越高。社会上的道观、佛寺、庙堂兴起,直接促进了泥塑佛像的需求和泥塑艺术的发展。这些泥塑或者是塑造一些上师、神灵、佛陀、菩萨、佛塔及神灵的象征供品等浮雕;或者是塑造一些小型的佛像和带有佛塔的“佛塔小山”。胡师傅祖孙三代整天忙个不停。只是,当年活跃在沿江及楠溪两岸的其他泥塑艺人,或作古或年事已高,现在的年轻人又不愿学此绝活,因此这门有着悠久历史的民间艺术后继严重乏人,政府应予以重视,及时抢救扶持。
礼仪民俗
建房
俗称“响榔锨”,庄户人家视为大喜事,择地、开工、上梁、落成,都有仪式。先请风水先生看地盘,定方向。然后择吉日,请道士在桃树制的木桩上画符,行过祭礼,敲木桩入土,叫起土奠基。动工后,三亲六眷要助工、助料、助资(拔厨)。屋架搭成,择定吉日良辰上梁。上梁毕,当家的牵牛挑谷,主妇提鸡抱兔,小孩身背红书包,在新屋中走一圈,叫“过屋”或“过大门”。过屋毕,摆开桌子吃“接风酒”,先由大木老司把壶给当家人斟酒,接着辈最大、年最高的人给子孙斟酒,称“把风水传给下代”。房屋落成后,摆完工酒,酬谢工匠和亲友。
婚嫁
男女婚嫁有踏亲、合婚、定亲、完婚、会亲、回门等习俗。一般由媒人引见,让男女双方见面并初步了解对方情况,这叫踏亲。如果合意,则由女家出庚帖,写上女方的生辰八字。男方接到庚帖后,再写上男方的生辰八字,请卜者合婚。若五行相克,即不合,用红布包好退回女方;五行无相克,即合。合婚后,即可定亲议聘,先“小定”,后“大定”。再由男家择定吉日,让媒人告知女家,叫送日,征得女家同意后即可完婚。三日喜事完毕,新娘的父亲兄弟到女婿家看望,叫“会亲”。婚后三至七日,新婿伴新娘去岳父母家认亲,叫“回花”,楠溪叫“回娘家”,岳父母家设宴款待,但新婿、新娘必须当天回家。
此外,还有入赘和童养媳的习俗。入赘也称招女婿或“进婿”,即女子不出嫁,招男子入门。贫家怕娶媳不易,先从养育艰难的人家抱女孩到家里抚养,叫“童养媳”,土话也叫“新妇儿”。长大后举行婚礼叫“还亲”或圆房。童养媳往往被虐待,逃婚、抗婚时常发生。
生育
女人生育有怀胎、做月里、定时辰、满月酒、麻周等习俗。妇女怀胎后,会受格外照顾,要增加营养,不能做粗重活。房内忌搬东西、修补墙壁、打钉;忌动剪刀、针线;忌吃姜、蟹,忌看怪戏、怪电影。据说这是为避免给胎儿带来各种各样的生理缺陷,如兔唇、跛足、瞎眼、六指及痴呆等。有些地方还有娘家给女儿送一碗生肉(又叫快便肉)的习俗。
女人生产后要“做月里”。即一个月(或四十天)内,饮食起居要特别谨慎。少开窗,用皱纱包额,腹部缠布,以免伤风。亲戚要送“月里羹”。坐月中,产妇多吃米粥、红糖、老姜(姜汁拌红糖作姜茶)、老酒、鱼鲞、猪肚、鸡蛋、菜干肉、红枣、索面等。
小孩出生不久,请算命先生定其生辰八字,这叫定时辰。孩子满月,要摆满月酒,请亲友赴宴,亲友要送礼。孩子满周岁,叫“对对”,也叫“麻周”。外婆家要送四季衣服及长命彩绒、银圈、银铃、银奶吮、手镯与银锁、银牌等。
寿诞
一般从30岁开始,亲戚会逢十送礼庆贺,有“三十糕(松糕),四十熬,五十担寿桃”的说法。60岁起逢十皆“做寿”。主人家摆寿桃酒,亲戚送寿礼,寿翁分寿桃,相沿成俗。
个别老人做八十、九十或单百寿的,仪式更隆重,有为寿翁钉寿匾的习俗。
丧葬
永嘉丧葬习俗各地不同,一般有打寿枋、小殓、大殓、出殡、入墓、念过亡经等习俗。打寿枋也叫打百岁枋,就是做棺材。据说可以压寿。人死后,长子先去水井投钱买水,烧热给死者沐浴。理好干净衣服,由长子拿着跪在露天下一条板凳上,叫一声“上衣×件、下衣×条、六斤四两、皇天作证”,踢倒板凳后,衣服交女眷给死者换上。然后,将碎银放入死者口中,叫“含口银”,梳头后,移尸板上,盖上寿被,脚后点“照冥灯”(白烛)。家人来焚纸钱、哭哀。亲戚来吊丧。把死者睡的床铺拆掉搬到院里待洗晒,草席、枕头烧掉。把一双筷子缠以棉花直插盛满饭的碗中装入红小袋,挂在路旁树枝上,称“满饭”。此俗即小殓。送死者入棺,棺中放木炭、灯草等物。
旧时死者脚下放“脚踏”,手执凉扇、手巾,捏“灰粽”,说是送往“鬼门关”给狗吃。孝子戴三梁冠,披麻,执哭丧棒,跪地默哀。此俗即大殓。由道士择定吉时后,再将棺盖盖在棺木上,四端各打一枚长钉。道士收殓时,亲友若生肖相冲者不得见。收殓后,将棺木移至门庭外,同辈人及子孙围棺逆、顺转三圈,即出来。出丧时,“魂亭”(也叫香亭)中挂死者遗像。彩旗、铜锣开道,放爆竹、打铳,吹班乐队一路演奏。子辈戴三梁冠,女眷披苎巾。送丧者均穿素衣,戴白布帽。一素服少年提香篮分“路头纸”。抬棺通常为四人。有的还摆“路头祭”。棺木上山进墓。墓内放“风水瓶”,由泥水匠封“龙门”。安葬毕,吹班、乐队奏乐,孝子身绕红,背青松树舀水回家,称“回山转”。媳妇在祠堂门前或家门前接香炉。
然后,请道士或和尚做法事,念过亡经,也叫“念佛”。厅堂挂“十殿阎王”画像,点燃灯山,唱“阴司曲”,放焰口,超度亡灵。
岁时节日民俗
立春
也叫交春,是上年四季的终结,当年四季的开始。民间有“年大不如春”之说。永嘉民间保存“ 春”风俗:家家户户在立春前砍折青樟树枝,当立春时辰到来时,在天井、阶沿和房内用干稻草将樟树叶点燃,以祈求消灭害虫,五谷丰登。
春节
农历正月初一称春节,是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早起家家放爆竹,叫“开门炮”。然后设堂案,挂祖像,供果品,点香烛,拜新年,而后平辈互拜,互相祝贺。这天不扫地,不洗衣,更不倒马桶。忌讳争吵,不讲不吉祥的话,不做不吉利的事。晚上早就寝,不外出串门。初二起,亲友互访,祝贺新春,宴请春酒。新婚夫妇到岳父母家拜年,俗称新婿“上门”。春节,家家贴春联、挂年画,村中演戏或放电影,鼓乐声喧,鞭炮竞放,人来客往,热闹非凡。
元宵
农历正月十五日称元宵节。历来有赏灯习俗。正月十二起灯,十八落灯,灯会一般为七天。一些老屋旧院、祠堂和庙宇悬挂各种彩灯。龙灯样式有首饰龙、狮子龙、板凳龙、虾扣弹龙、大龙、马灯、珠囤等。元宵各地滚龙灯,表演“龙抢珠”、“龙出海”、“龙腾空”、“十二盘”、“双龙斗”等。
二月二
农历二月初二,古称中和节。民间称春龙节、龙抬头。全县大部分地区有吃芥菜饭的习俗。民间传说吃了芥菜饭能明目,不会生疥疮。
清明
清明扫墓祭祖,在祖先坟头挂柳钱,焚纸钱,清除墓边杂草,加土。上坟毕,分“馍糍”或“清明饼”给拜坟的人。昔日由宗族各房轮流摆众酒,轮到之家,给以“众田”耕种或收租。土改后已废“众田”。
端午
农历五月初五,称端午节或重五节。我县有划龙舟、吃粽、饮雄黄酒、插菖蒲剑等习俗。
六月六
家家曝晒衣服、书籍,俗称“晒霉”。楠溪宗族中首事还取出宗谱曝晒。寺院庵堂,也曝晒经卷,使之不受虫蛀。并将小猫、小狗赶下水洗澡,使其不生虱子。
七夕
也称女儿节、乞巧节,民间叫“七月七”。乡间农家磨粉做巧食或饼,互馈邻居。江北、永临一带有舅舅给外甥送巧食的习俗。桥下镇梅岙等地还有拜天亲娘的习俗。
中元节
农历七月十五日称“中元节”,亦称“盂兰盆节”,亦称“七月半”、“鬼节”。家家户户要祭拜祖先。民间还在七月半请道士做水陆道场(做普利),祭祀祖先,超度孤魂野鬼。
中秋
农历八月十五为“中秋节”。家家宰鸡杀鸭,小摆家宴。晚上吃瓜果及月饼。也有以月饼馈送亲友,取人月双圆之意。中秋夜,银辉泻地,桂香浮动,民间有赏月吟诗、设灯猜谜的习俗。
重阳
农历九月初九,是重阳节。有吃九层糕的习俗。
冬至
俗称“冬节”。民谚有“冬至长于岁”、“冬至大如年”之说。冬节有做节祭祖,合家吃汤圆、馍糍的习俗,有“吃了冬节汤圆长一岁”之说。
廿四夜
古历十二月廿四日夜,家家户户祭灶神。
除夕
农历年最后一天,民间叫“过年”。家家吃“分岁酒”、 “过年饭”、点“分岁烛”(也叫“分岁灯”)。长辈给晚辈分压岁钱,合家老少坐着守岁。
农业用具、生产工具
1、耕耘类
犁:是以牛力牵引翻土的工具。
牛轭:套在牛的脖子,方便人们控制牛车。
割耙:犁田作业农家要把成块的泥土粉碎,大面积则用「耙」,以牛力牵引,人以左右脚分别踩在「耙」的前后横木上,增加重量使割耙刀片能深入切碎田泥。
锄头:将成块的泥土粉碎的工具。
簑衣:古时雨衣,通常配合「龟壳笠」或「棕簑」使用,「棕簑」以棕榈树叶柄基处的网状毛—棕毛编制为上衣与下裙,耐湿又具保温功能。
2、谷物加工类
耙:主要晒谷时耙谷及禾叶用。
风鼓机:稻谷晒干后,以「风鼓」来筛除不好的稻谷及稻草屑。
水碓:利用水力发动的木头结构原始机器,经常作为磨粉、捣米的主要工具。
笳橱:用来贮藏谷类,为体架及橱脚,可以与地面隔离以防潮湿。
石臼:以前把米撞击捣精器具。
3、手工作坊类
油车:制榨桕油、桐油和菜油的工具。油车筒是用一段长约三米多的大樟树或大松树做成。中间是筒槽,将油料放入筒槽内,再插进木砧,压榨油料,使油从车筒的横孔中留出。
织布机:用于织布。
纺纱机:用于纺纱。
印染手艺:棉布麻布被靛青染成蓝色。
酿酒:自古以来楠溪家家户户都有酒酿。许多富裕人家,还用储藏多年的老酒,再加入糯米饭和米曲,重新酿制成“美醴琼”,久存以待宾客。
豆磨:用豆磨制作豆腐,是楠溪的一大特色。楠溪豆腐制作都是加盐卤,所以楠溪豆腐质坚硬而韧,味醇厚而美。
日常生活用具
楠溪江沿岸的古村落中保留着大量的日常生活用具,它们淡雅却不乏精致,古朴却不失光彩,是我们了解楠溪文化很重要的一条途径。
1、瓷器类
东汉晚期,瓯窑已能烧制青瓷和黑瓷两类瓷器;窑址分布在今永嘉楠溪 江畔的东岸与罗溪等地。两晋南朝,瓯窑产品釉色淡青,晶莹滋润,被称为"缥瓷" 。
2、木制类
鹅斗:用于堆放要洗换的衣物,楠溪的人们经常用这提到小溪边清洗衣物。
床:楠溪的床处处体现着楠溪人的勤劳与智慧,也体现着楠溪人独有的审美观念。
挈情:楠溪人在“小定”时经常使用的,用来盛放订婚的东西。
此外,楠溪江的日常生活类还有很多,比如,八仙桌、太师椅、脸盆架、衣架、梳妆盒、梳妆台、衣柜、挈情、等等,无不体现了楠溪人的精湛手工和爱美的天性。
建筑风俗
楠溪江古村落建筑形式简朴,用材自然,轮廓线亲和,构造合理,功能分明。建筑富于个性,但也不失建筑开间的尺度定数,与国内各地常见的内向院落式大不相同。与中、西南地区外向开敞的木构建筑相比较,其更具完整严谨的规划和浓厚的文化内涵。有较高的美学价值,首先表现在楠溪江人对山水审美与利用追求。这种追求的启蒙代表人物便是王羲之、谢灵运等。楠溪江是中国山水诗及山水文化的摇篮和发源地,同时也培育了楠溪江人的山水情怀,千百年来默化着楠溪江天然清新的乡土文化。
这种在优美的山水间养成又经过千百年陶冶的文化气质深深地渗透在村落的规划和建筑中。其次是表现在将人们对美的敏锐的鉴赏力,对自然的亲和感以及最平实的人际关系,显现在楠溪建筑的形式和风格上。第三是每个古村落入口设置与周围空间环境、建筑之间立面的处理均达到出神入化的地步。楠溪的建筑美体现在许多的地方,依稀可分的大体有:
1、牌楼(坊) 楠溪江古村落的入口处,往往有这些建筑物存在,古色古香。
2、寺庙 历史上的永嘉,是一个佛教昌盛之地。所以遗留下了许多寺庙。而寺庙的建筑也无不展现着永嘉的建筑美感。楠溪沿岸有名的寺庙有:孝佑寺(位于上塘镇浦东村龙山山麓。始建于唐朝,历经元、明、清扩建修缮,1997年先后又修建3月台、戏台、前后两厢、山门、头门、厨房、宫殿。)
惠日寺(位于枫林浦亭街北端,院始建唐玄宗先天二年(713),正是永嘉佛教名闻天下之时。寺院为四合院式木石建筑,南山门五间,北大殿三间,两侧厢房三间二屋。东有娘娘殿,西有关羽庙。)
陶公洞(陶公洞被道家誉为“天下第十二福地”,位于大若岩山脚下,是一大型天然岩洞。)
3、亭 作为山水诗的发祥地,亭子这一建筑物,比比皆是,但又很具特色。
芙蓉亭,位于岩头镇芙蓉村,在村中心最大的水池芙蓉池上建成,是个两层楼阁式歇山顶式的方亭,因建在芙蓉村的芙蓉池而得名为“芙蓉亭”。
孝子亭,位于枫林镇区浦亭街北向黄桥南侧。建于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为纪念宋林一龙的孝行而建。占地14平方米,西南墙壁立有碑记一碣,为著名书法家马公愚所题。南北面设美人靠供路休息。梁架结构为抬梁式,设八柱,平纂做成尖攒顶,亭顶成歇山。亭内有徐定超手迹:“匹夫之愚,不可训世;孝子之诚,慨然动人。”
此外,还有较有名的花亭。
4、桥 在楠溪最有特色的桥,就是碇步。既美观,又实用。
5、民居 民居是楠溪江古村落中最为重要、数量最多的建筑。丰富的石雕、木雕、砖雕艺术与建筑构件有机结合,更增添了古村民居的美感。
6、书院 在耕读风气弥漫盛行的楠溪江古村落,书院相当普遍,而且在村落中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
芙蓉书院处于芙蓉村最为中心的位置,东临芙蓉池,建筑形制古朴庄重。7、戏台 楠溪江村村都有戏台,虽有精巧粗野之别,但大小、格局基本相似,或建于宗祠之内,或建于庙宇之中。
楠溪习俗
1、舞龙灯 每年元宵前后,本村舞龙队和外地来村舞龙队,争先到各幢道坦中演舞。
2、划龙舟 每年端午前后都有龙舟竞渡之举,“一村一船遍一邦,处处旗脚争飞扬”,河两岸人山人海,热闹异常。龙船船身绘画龙鳞,船上旗帜和划手服饰皆同一颜色,分为13档,每档2划手,加上挥旗、击鼓、拍板、桡手等共36人。竞渡时各“龙”齐头并进,煞是壮观。
3、看戏 在楠溪江两岸,为了增加节日气氛,丰富农村的业余生活,许多村庄,每年都有一定的演出。到时候,全村男女老少都自带椅凳前去观赏,而许多小贩们就会聚集在那里,这一切都成为小孩的天然娱乐场所。
4、满月 在楠溪江,孩子出生的一个月,都叫“满月”。旧时,家里人将设酒宴亲月好友来庆祝。外婆家要送礼,内有寿桃、红蛋、花生、福寿糕及四季衣物。至今仍保留此习俗。
5、婚礼 楠溪两岸至今还保留着许多古时的结婚步骤,结婚步骤大致分为这么几步:
一、合婚 男女双方都把生辰八字拿至占卜者处合婚。
二、下聘 男女双方合婚顺利妥当,庚贴上写上男方的出生年月日时辰,媒人即往来谈聘金和妆奁多少。
三、大定 此时,男方做糖糕或做大饼(大麻糍)和八合(鸡、蹄、松糕、猪肝、鱼、肉、面等摆八格)担到女方。女方将饼、肉分给亲戚吃。
四、送日 以后男家择定结婚吉日,让媒人告知女家。五、嫁娶 男方到女家迎亲,嫁妆如被褥、锡器、衣柜、脚盂等以红绳扎好,插上万年青柏,贴上“双喜”;接到新娘后,摆喜宴,闹洞房。不论男女老少,尊卑行辈,皆无禁忌,有“三日无大小”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