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成都的童谣


民俗学家刘孝昌说,应景而生的童谣是老成都过年的“年历”

老成都的过年可是一年中头等隆重的大事。从腊月初八开始,要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民俗学家刘孝昌说,老成都有句童谣“过年过到十四五,揸口馍馍臭豆腐。”充分说明了老成都过年花样多,人情浓。

“在老成都,过年当属娃娃最开心。放开吃,敞开耍。应景而生的许多童谣,就是老成都过年的‘年历’。许多老成都过年的风俗就融化在这一首首的童谣中。”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 ”

作为过年开始标记的腊八,在老成都有着特别的意义。每到腊八的头两天,寺庙里的僧人就要忙开了,将各种腊八粥的配料切细,备好,在头天晚上,僧人们就用大铁锅将腊八粥熬煮上。除此之外,老成都还有粥厂,据刘孝昌介绍,比较出名的老成都粥厂集中在天祥寺一带,每到入冬时节,有钱人会向粥厂施柴米。

刘孝昌说,腊八由来已久。腊与猎相通,在秦汉时期,人们在腊月通过打猎,而进行祭祀,乞求来年的丰收。后来随着佛教文化的兴起,由于佛祖释迦牟尼的成道之日在腊月初八,人们便逐渐在腊八这一天以掺有瓜果等物的粥食供奉佛祖,并认为,在腊八这一天,喝了粥便是有福。到了明清时期,腊八粥的发展更加兴盛,老成都家家户户的腊八粥都有自己的独门秘方。

刘孝昌说,“那时的老成都,白糖少见,腊八粥讲究甜、素、热、暖,大多数的人家都用红糖。僧人布施的腊八粥都是素粥,里面稻谷、酒米、黄米和鲜果,再加一些红糖。穷苦人的腊八粥,甚至比寺庙的还要简陋。一捧百家米,里面有红米,小米,玉米,黄米,酒米。再加一把豆子,菜豆,红豆,饭豆,再加把红糖。更穷的人家,连红糖都买不起,他们的腊八粥只有饭米,酒米,和青菜,再加一把毛毛盐。富人家的腊八粥,种类可就繁多了。”

小孩小孩你别哭“过了腊八就杀猪 ”

杀年猪是老成都过年的重头戏之一。每到杀年猪的时候,整条街像过小年一样热闹,尤其是城中间杀年猪。在老成都城中杀年猪的多是周边乡镇来成都打工的农民。在民国时期,来自德阳,彭山,峨眉,简阳等地的农民在城中打工多干的是挑夫抬轿等苦力活。乡里人过得苦,带着妻小进城,在打工之余,在城边空旷处开块小地,种上小菜,再几家人打伙喂条猪,过年必不可少的肉食才算有了着落。每到开春时节,打工的乡下人便三五家凑在一起,各家出两三角,在牛市口,青羊宫赶场,买上一两只小猪娃。平时大家靠收潲水,捡菜叶,互相帮衬着把猪喂大。等到腊月二十几的时候,猪也肥了,娃娃们开始扳着手指算,哪一天才能杀年猪呢,杀了年猪,就有肉吃,还有热闹看。

早在杀年猪的头两天,养猪的人家就赶往肉铺,请来手艺好的刀儿匠。等到杀年猪这一天,远远就看见刀儿匠别着明晃晃的长刀来了,院坝里面,三个石头架个锅,水也烧得刚刚开。三五个小伙子,扯耳朵的扯耳朵,拽后腿的拽后腿,将200多斤的大肥猪掀翻在长案板上。那时的老成都多树,将猪儿的四肢吊在树上便能直接开边架。宰下来的二刀肉和宝肋肉按惯例是要孝敬给街坊里的孤寡老人。猪儿宰好,几户人家的女人齐齐上阵,忙着洗切,而小孩子们早就流着口水等不及了。那便是所有街坊期盼许久的。

小子要炸火炮“老头儿要顶新毡帽”

老成都人笃信,灶神是上天派到人间掌管善恶之神,到腊月二十三这天便会上天禀报这家人这年的善恶。因此,老成都家家户户都贴有灶神像,两旁一副对联:上天言好事,下地保平安。成都的主妇们更是每天将灶台打扫得干干净净,一点积水油渍不见。

祭灶先要准备灶马与灶述。传说灶王爷上天是要骑马去的,所谓灶马就是给灶王爷的马准备的草料。头几天,小本生意人已经沿街叫卖开灶马了,巴掌大的黄表纸,里面包着一两颗玉米,胡豆,谷草和豌豆。有些图省事的人家,干脆从床上垫着的草席上扯两根谷草下来,充当灶马了事。灶述也是由黄表纸印就,一张灶王爷的神像,外加一段劝世文,折成小条。灶马和灶述一样,都是为了贿赂灶王爷。而门外的卖丁丁糖的小贩,也应景地改了口,再也不说卖丁丁糖,而说卖灶糖,不然就犯了灶王爷的大忌。

终于到了腊月二十三,晚饭后,女主人带领全家摆上白麻糖,芝麻果子,水酒糕点,大锅洗得干干净净,倒上清油,准备祭灶。白麻糖是当仁不让的主角,又甜又粘的白麻糖能让灶王爷嘴甜,少言是非。小孩子们早就等得眼鼓鼓的,趁着当妈的转过身,小手飞快地往盘子里抓一把,塞进嘴里。等当妈的发现,盘子里的白麻糖已经少了大半。娃娃们的牙被白麻糖粘住,抿着嘴笑,心头咪甜。

红甘蔗咪咪甜“看到看到要过年 ”

在老成都,过年有一项不可缺少的特产——红甘蔗。这红甘蔗产自内江和东山外,也就是今天的三圣乡附近。老成都人过年喜欢红红火火,不仅大街小巷的树枝,窗台,家具,灶头要贴上小红纸。更要买几节红甘蔗,不仅象征红红火火,还讨个一节更比一节高的好口彩。每到年关,附近的农民就将一捆捆的红甘蔗洗得干干净净,红亮亮地用鸡公车推着沿街叫卖。这红甘蔗不过几分钱一根,稍微富裕点的人家能买好大一捆,扛在肩上,喜洋洋地回家。一进家门,先抽两根又长又直的红甘蔗供放在神龛两旁,取个日子甜蜜美满,节节高升的好彩头。农谚有云:春种甘蔗一节,秋收甘蔗一捆。甘蔗图个“发”字,因此,老成都人还将红甘蔗放在灶房门边,取“开门见财”之意。

半大的小伙子还能以划红甘蔗为戏。一根红甘蔗丢过来,凌空一接,以手接住的地方为基准,娃娃们一个一个轮流用手掌往下接力握住,到没处可握时,这人便可抢占第一的先机。将红甘蔗立在地下,顶端斜口削平。领先的孩子手握长刀,踩在板凳上,一手扶着红甘蔗,刀凌空绕两圈,看准了,一刀劈下。谁这一刀削下来的甘蔗皮长,就算胜出。技术好的能从板凳上跳下来,连根劈下。

老成都的童谣

老成都“牙尖”童谣道理不少

我国春节,一般是从祭灶揭开序幕的。民谣中“二十三,糖瓜粘”指的即是每年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的祭灶,祭灶,是一项在我国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习俗,从腊八开始就有了年的征兆。而在成都,除了家家户户准备年货,洒扫屋子,装饰街铺,而那些我们曾经很熟悉的童谣,也从大街小巷孩子们的口中开始唱出来;那轻快欢乐的调子,也很快把我们带入对春节的期盼中,带到儿时的腾闹回忆中。

“胖娃胖嘟嘟,骑马上成都,成都又好耍,胖娃骑白马,白马恍得高,胖娃耍关刀,关刀耍得圆,胖娃坐海船,海船倒个拐,胖娃绊下海。”“青羊宫、真热闹,糖油果子三大炮,有的人在哭有的人在笑,哭的为了包包掉,笑的买了糖油果子三大炮。”孩子们一唱,你就知道,春节真的快要到了。

是的,孩童们最盼着过大年了,那古老的童谣更是唱出了过大年的习俗,许许多多的童谣就像在一代代成都人的心里扎了根,终生难忘,特别是春节的童谣,从祖辈一直唱到今,还将一直唱下去。

老成都的童谣是娃娃们的启蒙语言,一字一句里的“土话”中,透着的是老成都的生活气息。

住在长顺街老成都人赵建林的心中,成都的年味是伴着童谣唱出来的:“小子小子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沥沥拉拉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糊窗户;二十六,炖猪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面粉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夜;大年初一街上扭……”

童谣多是多,各个地方还有点点不同之处。比如开篇的红萝卜之歌,其实还有“红萝卜,咪咪甜,看到看到要过年,过年没有钱,卖了萝卜买汤圆。”和“红萝卜,咪咪甜,看到看到要过年,娃儿要吃肉,爸爸说,没得钱,妈妈说,有钱,灶门前的火钳!”“红萝卜,咪咪甜,看到看到要过年,过年又好耍,萝卜煮朒朒(肉),瓢羹(勺子)舀汤汤,筷子拈肉朒朒。”等多个版本。

成都著名民俗画家戴树良搜集了上百首成都的童谣,为的就是画出童谣的故事。对于他来说,成都的童谣妙在,很多都是在做游戏时跟着朗朗上口的。在成都,每个小时候跳橡皮筋的女娃娃都晓得一首童谣:小汽车,滴滴滴,马兰开花二十一,二五六、二五七、二八二九三十一……它和橡皮筋早就打包在一起,深入每个小女孩的记忆,甩都甩不脱了。

“虫虫虫虫飞,飞到外婆家,吃了外婆一根蒜苗一根葱,外婆气得打倒中,虫虫虫虫飞,飞到外婆家,吃了外婆一棵菜,吃得外婆喊乖乖。”这首则是家中的长辈唱给小朋友听的,边念边还有手指的动作,让小手指跟着动动锻炼灵活性。

再长大一点,小孩子爬上长辈的腿杆,被长辈拉着双手,仰着身体下一次腰拉起来一次,这时就要念:扯锯还锯,家婆门口有本戏。要请外孙来看戏,没得啥子好吃的,牛肉包子夹狗屁。到了最后,为了逗娃娃咧嘴笑,长辈们还要连着说上好几声:屁屁屁屁屁……

等到娃娃们可以自己耍了,就能够边唱童谣边拍手了:“张打铁,李打铁,打把剪刀送姐姐,姐姐留我歇,我不歇,我在桥洞里歇”。

成都人牙尖,那都是从小开始培养的。客栈头店小二的吼声,也被熊孩子们学了个十成十:楼上的客、楼下的客,听我幺师来交涉,要屙屎,有草纸,不要用床单揩钩子(屁股);要屙尿,有夜壶,不要在床上画地图。成都的小娃娃们,就算是蹲在墙角看蚂蚁,嘴里都要唱着“蚂蚁儿、蚂蚁儿来来,大官不来小官来,吹吹打打一路来”,遇到乖妹妹,要说:妹妹乖,嫁秀才,轿轿去,马马来。

戴树良最后分享了一个自己小时的童谣,给大家提个醒。“青羊宫、真热闹,糖油果子三大炮,有的人在哭有的人在笑,哭的为了包包掉,笑的买了糖油果子三大炮。”出门不要光顾到好吃的,要小心捂紧包包。

我们喜欢的成都童谣

藏猫猫,钻洞洞,走板板,过桥桥。一走走到城门洞,翻过坎坎赶花会。青羊宫,吃凉粉,嘴巴辣个红圈圈。三大炮,胀肚儿,回来买个风车车。胖娃胖嘟嘟,骑马上成都,成都又好耍,胖娃骑白马,白马恍得高,胖娃耍关刀,关刀耍得圆,胖娃坐海船,海船倒个拐,胖娃绊下海。正月有个春,嫂嫂去看灯。看的啥子灯?看的狮子和龙灯。猪猪灯、牛牛灯,还有莲灯和幺妹灯。嫂嫂脚又小,骑个马马灯。正月正,耍龙灯,龙头转,龙尾跟。三桥焰火架,火炮响通城。十五过大年,家家吃汤圆。开门做生意,大吉又大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