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人习惯把六十作为祝寿的起点,民间有“不到花甲不庆寿”的说法。人们把六十岁后的每十年称为“大寿”,六十岁以后的每五年称作“小寿”。不管大寿小寿,都要举行庆祝活动。
寿日这天,儿孙们要将寿星的居室精心布置一番,堂屋张灯结彩,焕然一新。中间摆上架方桌,桌前挂红色围裙。桌上燃两支红蜡烛,点几炷香,寿果、寿酒、寿鱼等摆满了方桌。墙上挂寿星图、红色寿幛和寿联,上写“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等字样。这天早晨,老寿星穿戴整齐,手拄龙头拐杖,坐在堂屋上首。众儿女侄孙辈均整其衣冠,依次给老人磕头,共祝老人多福多寿。晚辈们恭敬地向老人献上寿果和寿蛋,老人又把这些食分给众人同吃,俗说这是给老人咬灾。这天的早餐,一定要吃鸡蛋。鸡蛋煮熟后,用凉水过,老人拿在手里,双手对揉。这种举动,称为“骨碌运气”,据说吃了滚运气的鸡蛋,人可除百病,去晦气,交好运。
有些地方的庆寿仪式在早晨,有些地方则在中午。这天,亲戚朋友要来祝贺,所以寿星家中要备上丰盛的的宴席招待宾客。贺寿人所送之礼叫“寿礼”,如果是挂面称为“寿面”鸡蛋称为“寿蛋”,红糖称为“寿糖”。凡是出嫁的姑娘,要给父母准备寿糕。城市居民购置西式蛋糕,在农村,人们大多是手工制作。民间蒸制的寿糕是用小麦面做成的桃形蒸馍,内包红枣和红糖。
中午祝寿前要鸣放鞭炮,然后“寿星”入座,儿女叩拜。亲友依次向老人祝贺,老人频频点头,向贺喜人致谢。儿女们双手把面条递给老人,祝老人长生不老。然后祝酒、品菜、欢声笑语溢满寿堂,家人共享天伦之乐。这天中午的饭菜非常丰盛,主食以面条为主。面条为“长寿面”,是寿日不可缺少的食品。平时祝寿,都要吃长寿面,闺女要给父母送寿糕、寿桃。可父母到了六十六、七十三、八四的年龄,闺女给父母的寿礼就特殊了。
六十六,是寿俗中最为隆重的一次。因为这个年龄,占了两个六字,按中国的风俗习惯,象征着六六大顺。老人和晚辈对六十六岁庆寿活动都很重视。“六十六,娘吃闰女一块肉。”此俗在河南汉族中非常流行。父母活到六十六岁过生日那天,出嫁的闺女要回娘家给父母拜寿,寿礼必须是一块猪肉。这块肉,象征着女儿是父母身上的一块肉。女儿长大了,趁父母六六顺之时,买肉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虽然是买的肉,也意味着是割自己身上的肉。为此,对卖肉者不能计较肉的多少,更不能讨价还价,必须是一刀割下来,有多少是多少,全部送给父母,以表示闰女对老人的敬意。
七十三、八十四是老人的忌年,豫北称它为循头年。民间有“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叫自己去”的说法,所以每当老人到了这个年龄,心情都非常紧张。当父母活到这个年龄的时候,做儿女的,要帮助老人渡过难关。趁父母生日时,买条活鲤鱼,让老人吃了。鲤鱼善“窜”,这一“窜”,老人就算过了难关,以后就会太平无事了。豫南有些地方,要把寿鱼放在锅里整个炖,放盐、葱、姜等佐料调味。炖鱼时不能翻动,待鱼汤煮成白色,鱼肉化在汤里时,将鱼汤盛出让老人喝了,然后小心翼翼地把鱼骨架放在村中的河里顺水漂走,他们认为这样老人的灾祸就可免除了。在豫北,女儿要在父母循头年的时候,选择农历立春的早晨,天色还未发亮时,以满怀祝愿的心情,将亲手煮的两个熟鸡蛋拿到麦场上,骨碌几圈后,回家让父亲或母亲躲在门后吃掉。这样,父母在神不知鬼不觉的时候,就会像鸡蛋滚麦场一样,顺利渡过循头年。
不管是什么祝寿方式,寿宴上都不许吃包子和饺子,意在害怕家里平日多生气,使老人成为“气包”,给老人精神上造成不快。但有些家庭不大计较,寿日除吃寿面外,也吃寿饺。总之,祝寿习俗作为一种社会交往方式,联络了长辈与晚辈的感情,表达了人们的美好愿望,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六十六,是寿俗中最为隆重的一次。因为这个年龄,占了两个六字,按中国的风俗习惯,象征着六六大顺。老人和晚辈对六十六岁庆寿活动都很重视。“六十六,娘吃闰女一块肉。”此俗在河南汉族中非常流行。父母活到六十六岁过生日那天,出嫁的闺女要回娘家给父母拜寿,寿礼必须是一块猪肉。这块肉,象征着女儿是父母身上的一块肉。女儿长大了,趁父母六六顺之时,买肉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虽然是买的肉,也意味着是割自己身上的肉。为此,对卖肉者不能计较肉的多少,更不能讨价还价,必须是一刀割下来,有多少是多少,全部送给父母,以表示闰女对老人的敬意。
七十三、八十四是老人的忌年,豫北称它为循头年。民间有“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叫自己去”的说法,所以每当老人到了这个年龄,心情都非常紧张。当父母活到这个年龄的时候,做儿女的,要帮助老人渡过难关。趁父母生日时,买条活鲤鱼,让老人吃了。鲤鱼善“窜”,这一“窜”,老人就算过了难关,以后就会太平无事了。豫南有些地方,要把寿鱼放在锅里整个炖,放盐、葱、姜等佐料调味。炖鱼时不能翻动,待鱼汤煮成白色,鱼肉化在汤里时,将鱼汤盛出让老人喝了,然后小心翼翼地把鱼骨架放在村中的河里顺水漂走,他们认为这样老人的灾祸就可免除了。在豫北,女儿要在父母循头年的时候,选择农历立春的早晨,天色还未发亮时,以满怀祝愿的心情,将亲手煮的两个熟鸡蛋拿到麦场上,骨碌几圈后,回家让父亲或母亲躲在门后吃掉。这样,父母在神不知鬼不觉的时候,就会像鸡蛋滚麦场一样,顺利渡过循头年。
不管是什么祝寿方式,寿宴上都不许吃包子和饺子,意在害怕家里平日多生气,使老人成为“气包”,给老人精神上造成不快。但有些家庭不大计较,寿日除吃寿面外,也吃寿饺。总之,祝寿习俗作为一种社会交往方式,联络了长辈与晚辈的感情,表达了人们的美好愿望,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