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凤翔民俗文化


凤翔具有悠久的历史,而且与很多的陕北名城一样不缺乏文化基因,可以说凤翔的文化与中华民族的凤文化水乳交融,产生了极具特色的民俗和饮食文化,而这些都是组成凤翔独特文化名片的重要组成部分。

凤与凤翔

凤凰在中华民族的文化里,作为广义图腾与龙并驾齐驱被炎黄子孙世代敬仰、崇拜,被誉为鸟中之王,是集众多动物于一身的神鸟,象征吉祥和永生。凤翔从建立之初就与凤凰产生了诸多联系,成就了中华凤文化展示地的美名,为后来西凤美酒等定名起到了很大影响,由于这一带流传着大量的凤凰传说,所以雍地的酒也和凤凰联系在一起,极大增添了西凤酒的文化含量。

秦族的女始祖叫女修,她吞食玄鸟的卵而怀孕,生下了男始祖大业,大业生伯益,伯益的大儿子称为鸟俗氏,其后裔据说是“鸟身人言”。这些都说明秦的祖先是以玄鸟为图腾的祟风之族。凤翔流传着许多有关凤凰的传说,据记载,周文王时期,在陕西凤翔、岐山一带,就有“凤凰集于岐山,飞鸣过雍”,自此周朝遂兴的传说。

最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则是吹箫引凤的传说。汉代刘项《列仙传》载:春秋时,有一个善吹箫的隐士叫萧史,能以箫作鸾凤声,能致孔雀白鹤于庭,偶遇秦穆公之女弄玉,恰好弄玉也十分喜爱吹箫,知音相遇,喜结伉俪,住在凤台(现在凤翔箫史宫村),每日由萧史教弄玉吹凤鸣之声,终于引来凤凰一群,萧史和弄玉双双乘鸾跨凤,升天而去。从此萧史弄玉吹箫引凤的故事世代相传,成为摆脱封建制度束缚追求自由爱情和夫妻美满婚姻的象征。

更具有历史沧桑感的则是唐安史之乱时,唐明皇李隆基被迫出逃蜀地,长安邻近诸郡告危。雍城因年久失修,城墙坍塌,守城太守动员全城百姓筑以新城进行防御,无奈新城筑起就塌,无法筑成。这一夜,天降瑞雪,皑皑一片。一只凤凰驾着祥云悄然落在雍城,在城西北角的三眼清泉边,引颈品饮清冽甘爽的清泉水,之后踏雪绕城行走数里,一声长鸣,振翅而去。

清晨,有人将此事禀报太守。太守忙率人前往察看,果然有凤足印迹绕城一周。太守大喜,认为这才是新城理想的选址,忙组织人力筑之。新筑之城果然一牢永固,不再倒塌。安史之乱平定之后,唐肃宗继位,为纪念凤凰栖落之地,遂将雍城改名凤翔,沿用至今。

时至今日,对凤凰的热爱与崇拜依然保留在了凤翔人的日常生活中,凤翔的许多地名也与凤凰有关,现有凤凰泉、凤凰头村、饮凤池等,凤翔县里不少的地名、宾馆等都用凤凰来命名。

民俗与凤翔

陕北多宝地,凤翔就是其中之一。凤翔有着丰富的文化传统和深厚的历史积淀,姜炎文化与周秦文明在这片土地上发源。与此同时,也产生了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是西府民间文化荟萃地,且有多名民间艺人获得了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审定的“世界民间艺术大师”的称号和“陕西省民间艺术大师”称号,有多件作品获得中央文化部大奖并被中央美术馆收藏。

凤翔民间工艺美术品品种繁多。凤翔的乡俗文化活动中包含着多种多样的民间艺术, 有木版年画、彩绘泥塑、草编剪纸、皮影雍绣、刺绣、漆器工艺等。其中最具地域特色的当属木版年画与彩绘泥塑,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凤翔木板年画与杨柳青、桃花坞等木板年画齐名,并称我国五大木板年画,确切渊源尚待考证。 明正德二年(1507年),陕西凤翔肖里村邰氏家族已有8户从事年画生产, 它的起源应比这一时间还要早, 至今也有500多年的历史,在清末民初之际最为兴盛。

凤翔的彩绘泥塑被中外美术界公认为“神州一绝”,俗称“泥耍货”, 始于先秦西周时期,流传民间3000年之久,是至今我国保留最古老、最具民族特色的泥塑类手工制品,其彩绘纹饰与西周时期的青铜器纹饰有所不同。以花鸟鱼虫、祥鸟瑞兽为主的意象造型是中国古代图腾崇拜、生殖崇拜、神灵崇拜的遗存,反映出图腾时代的文化特点。

凤翔彩绘泥塑,造型优美、生动逼真、具有浓厚的乡土生活气息。泥塑内容有人物、动物,也有植物,大都是空心的圆塑作,也有浮雕式的挂片。凤翔泥塑的色彩别具一格,非常鲜艳,对比强烈。它用色不多,以大红、大绿和黄色为主。以黑墨勾线和简练的笔法涂染,给人以明快醒目的感觉。

西府饮食与凤翔

说到凤翔自然也不能落了当地的美食,凤翔是西府饮食文化的“博物馆”,当地饮食多以面食为主,小吃也很多。

文化交融带动了饮食交融,形成了以豆花泡馍、臊子面、削劲面、腊驴肉、锅盔、搅团、面皮、泡油糕、凉粉、糖粽、蒸糕、羊肉泡等为重点、涵盖早、中、晚三餐的饮食特色。

早餐来一碗关中西部极有名气的“传统”早点豆花泡馍,高营养、易消化还能降低血脂;午餐来一碗臊子面,让您尝尽“薄筋光,煎稀汪,酸辣香”的滋味,仿佛穿越千年,与为官于凤翔的苏轼共吟了一首“剩欲去为汤饼客,却愁错写弄獐书”;晚上再来一盘慈禧老佛爷钟爱的凤翔腊驴肉,一席羊肉宴,一杯西凤酒,既清爽可口、壮阳益肾,又能享受田园风光,过农家生活,把凤翔人自得其乐的悠哉生活体验得淋漓尽致。

西凤酒与凤翔

到了凤翔不可不尝的就是西凤酒,西凤酒产于陕西省凤翔县柳林镇,古名“玉泉里”,东倚雍水河中游河畔的亭子头村,西接雍山。这里地域辽阔、土层肥厚、水质甘美、气候适宜、风景秀丽、物产丰富,传说当地有一神泉,水味甘甜,泉水喷涌如注,故名“玉泉”。百姓如遇疾病,即求饮玉泉之水,病患便随之而解。在柳林镇两侧的雍山,山有五泉,以凤凰泉最为有名。五泉之水即为雍河的源头,泉水从雍山北麓经柳林镇向东南汇入渭水,其流域呈扇形扩展开来,相传用此水洗过的蔬菜存放七日也不腐烂,用这种水酿造的西凤酒,在秦朝时期即与秦国骏马一同被视为“秦之国宝”。酿造西凤酒用的高梁、大麦等原料,都是当地所产,这里光照充足,昼夜温差较大,加之采用秦岭山泉水灌溉,富含多种矿物质,具备酿酒原料的天然优势。因此,酿造西凤酒,离不开柳林镇的水文、地理和气候等得天独厚的条件。

在几千年的发展当中,凤翔孕育了西凤酒,见证了西凤酒从秦酒到西凤酒的转变,也培养了凤翔人“无酒不成席”、“凤翔的老鼠能喝二两酒”的酒习俗和酒文化,影响和塑造了凤翔人热情奔放、豪爽侠义的性情。

西凤酒起源于6000多年前的仰韶文化,形成于3000多年前的殷商,当时叫秦酒,盛于唐宋,发展于明清,是我国目前史料记载中最早的有名有姓的酒种,历史上赢得了苏轼在凤翔任职时留下的“花开酒美喝不醉”、 吏部侍郎裴行俭“送客亭子头,蜂醉蝶不舞;三阳开国泰,美哉柳林酒” 、当代著名作家魏巍“盛唐有美酒,异香飘长安;我今闻佳味、悠然见诗仙”等迁客骚人的赞誉,而其“醇香典雅,甘润挺爽,诸味协调,尾净幽长,风格独树一帜”的特点和爆裂的口感,被誉为酒中“凤凰”。

凤翔不过是陕北一个小小的县城,但是凝聚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的缩影,其多年传承下来的民俗文化,无疑组成了凤翔最鲜明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