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党八音会是一种民间吹打乐,在山西省东南部于长治、晋城一带广为流传。它起始于夏商,形成于春秋,汉唐时成为一个完整的音乐形式,流传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八音会是民间组织的音乐班子,主要使用鼓、锣、钹、笙、箫、笛、管等八种乐器,故名八音会。
中国古代的人们发现能发出声音的材料非常多,在以后的生产、生活中逐渐将这些材料进行加工做出了各式各样的乐器,并用这些乐器来进行简单的音乐演奏。在当时,能制作乐器的材料大约有八种:"金、石、土、木、匏、革、丝、竹",后来,人们就将各种乐器通称为"八音";"会"在这里指的是一种形式、一个平台,将各种乐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演奏音乐,就叫做"八音会"。
八音会的主要功能是服务社会、服务民众,娱神、娱鬼,以及人自娱。如:宫廷官府的礼仪祭祀,迎来送往,喜庆宴乐;军队中的出征助威,班师凯旋;还有民间的迎神赛社、婚丧嫁娶、生儿育女、满月开锁、开业典礼等。
古人认定音乐具有娱神、娱鬼和娱人的作用,但凡驱傩、祭祖、祀神等社会上的重大活动都离不开音乐。孔子的徒弟公孙尼在《乐记》中是这样说的:"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比音而乐之,及干戚羽旌谓之乐。"这就是音乐,这就是音乐的主要作用。
上党八音会的主要演出场地是古庙会、节日庆典、街头舞台坐场吹打、婚丧嫁娶演出等。八音会的吹打乐器主要为吹奏类的唢呐、笙、口噙子、哑腔;拉弹类的高音呼胡、中音呼胡、老呼胡、板胡、二胡、扬琴、二弦等;打击类的老鼓、同鼓、扁鼓、手板、锣、梆子等。器乐套曲有《大十番》、《小十番》、《十样景》等31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