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台有许多乡村在新建村的时候会在村的周围或东边风头地方,或在村后山上,种上树苗,以此保护村庄,俗语称 “把风白”。久而久之,树苗长成一片树林,牢固地把住东北大风,气候暖和得多了,也美化了村庄。
民间传说,村前村后造“风景林”,以保护村庄风水,故又称“风水树”,多种樟树、榕树、枫树、银杏等,往往与溪流、池塘、凉亭、桥梁等融为一体。旧风俗有把这些树中认为树龄最古老的树,尊称为“树公”、“树妈”之风俗,一般都是“榕公”、“榕妈”,村民们经常烧香祭拜树神,以求环境安宁和顺。这种敬“榕公”、“榕妈”风俗在闽台至今仍在流行。
闽台一些乡村,喜欢在宅旁屋后栽种竹子,建成一座座竹园、竹林。这种竹林风俗的形成,是有来历的,相传明代戚家军抗倭寇时,戚继光在领兵与倭寇大战中,使用了粗细称手、长三四丈的竹子做成的长枪,大获全胜。为此,戚继光向官兵发出了“戚家军饿死不吃竹笋”的命令。为了防止倭寇再来侵犯,又号召家家户户种竹子。于是闽台沿海各地出现了大大小小的竹园林,并相沿成俗,传承至今。
无榕不成村
榕和柏,数千年来一直为人们所咏赞。榕树最有灵气,最富盛情,因此几乎每一个村庄都种有榕树,真所谓“无榕不成村”。
明代大学者、武英殿大学士、吏部兼兵部尚书黄道周写下《榕颂》,被定为“国家一级珍品”。《榕颂》借物喻人,讲明做人的道理,赞扬榕树有“六质”、“四优”,意为:枝桠磅礴热雄伟,叶黝经霜永不凋,根须盘龙与卧虎,主干浑茂蔽天霄,无华结实果如珠,奶汁洁白粘如胶。“四优”则是:体态犹是智老寿仙,荫影广布怡人滋物,昼燃熄焰袒烧光明,木质坚贞用途广泛。黄道周倡榕风,树典范。他为人刚正不阿,见义勇为,斗奸佞邪恶,不屈不挠,忠心爱国,气节凛然,正如榕树的这种秉性和风格。
榕树最能造福庇荫民众,风俗多种多样,婚娶吉庆或是丧事都要用到榕树:向亲友贺礼,礼品要放上一束贴上红纸条的榕树枝,寓意万古长青,夫妻好合。老人寿终,也用榕树结成花圈,并插榕树枝在女婿拿的“灵钟”红布杆上面,表示圣洁和平安。欢度新春佳节,要用榕树枝结彩门,烘托节日喜庆气氛。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清沌日,也用一束榕树枝,插在竹竿上清沌,清除污气,清洁家庭。
端午节,要用榕树枝和蒲艾,插在大门楣驱邪,并用榕树枝蘸雄黄酒喷洒庭院家里,驱“五毒”。家中有人患病,要静养调治,必在大门的门环上挂上二束榕树枝,谢绝“生人”来访。由于闽台人对榕树极为尊贵,故烧火绝不用榕树枝。
榕树枝也作为台胞爱国思乡的风俗。每当台胞到大陆祖庙“挂香”拜祖时,也要用榕树枝缚在旗子顶端。回乡祭祖时,还要种一棵榕树纪念。清代东山岛坑北村台胞王马体携家人回祖家祭祖探亲时,在房子后面种下一株榕树,至今已老态龙钟,郁郁葱葱,它体现台胞对祖家的深厚情意。
种树,也成为台湾同胞热爱祖国的新风俗。前来大陆探亲旅游的台湾同胞经常在大陆种上树,表示热爱祖国热爱家乡。
东山岛赤山国营农场广阔的林场上,先后有两批台湾青年同胞,他们亲手在这里种下表示闽台骨肉情深、象征友谊长青的“友谊林”,经过多年的成长,已经长成一片郁郁苍苍,青翠可爱的“闽台友谊林”。成为闽台骨肉亲情的象征。
护林风俗
古今乡村都有护林乡规民约的风俗。有的村每年开春都要鸣锣,走村串户,宣令保护林木禁戒规约或张贴公告。家家户户,互相告诫。有的村还立石碑或木牌,写上护林封山内容。有的地方印发护林公约,发给每家每户知晓。有的人犯了护林公约,偷砍树林,就进行处罚罚金或罚补种树苗。现在有的则请电影公映,费用由偷砍树林者出资,以示警戒。
东山岛湖塘村林边社有一方封沙惠农保护树林石碑。东山岛建国前风沙灾害严重,许多田园村庄被淹没。这块石碑是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秋立的,碑额篆书横写为《邑侯郑公封沙惠农功德颂碑》,正文1048字,楷书。
碑文记叙了明浙江嵊县进士郑化麟(字文兆,号芝山)治辖诏安县(东山岛当年属诏安县)时为治理东山岛风沙灾害,发动群众(湖塘、林边村)植草造林封沙,制服风沙灾害,发动群众,保护树林,合理耕作,使当地农作物丰收的感人事迹。碑高2.5米,宽O.9米。此碑为研究东山岛400年前封沙造林保护树林,抗击风沙灾害的历史提供重要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