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殓 以衣衾裹尸谓之小殓。在尸骨未寒时,亲属要为死者浴尸。父亡由儿子浴尸,母亡由女儿或媳妇为之梳洗,一般只是象征性地擦洗几下。志称:“拭尸体前三后四。”浴尸水不能随便泼倒地上,俗信活人踩到浴尸水,脚会裂开。浴尸毕,古代有捆殓之俗,称“袭绞”,即用布条裹尸。为死者更衣,俗称“穿寿服”、“套衫”等。寿衣的层数多忌偶数,一般是上衣七重,裤子五重。寿衣却不忌讳双数,60岁以上死亡的男女一般是上下各6重。
穿寿衣时,孝眷都要在场。一边穿,一边哭喊,告诉死者穿第几层了。寿衣的里面几层不用钮扣,而用带子打死结。死者“两脚平列,系以红绳,即礼瞑目之巾缁方尺二寸,又履綦结于跗连絇,使不相离。手一桃枝,贯以光饼三或角黍一,旧传至冥途驱鬼饲犬。”
净身更衣是在病人咽气前进行,俗谓来不及净身更衣就咽气,是“光着身子走了”,亲属会感到内疚和遗憾。母亲去世,由女儿负责穿寿衣,若无女儿者,由义女承担,死者所戴耳环等装饰品由穿寿衣的女儿所得。死者所盖布单由女儿购买,俗称“水被”。民间普遍流行“殓忌裘”的习俗,即不用裘皮物作殓服,此俗源于佛教来世转生之说。《稽古灵》云:“俗惑释氏转轮之说,裘属兽皮,虑转生为兽也,故不以衣死者。”
在浴尸更衣之后,古代还有“饭含”礼,即在死者口中放入少许珠银碎屑或少许饭团,志称:“饭含,用米数粒、珠银屑含于口中。”古人以为,饭含是尽孝之道。福州一带在死者口中放一个熟鸡蛋,并用口罩或白布绑牢,以防秽物从口中流出。
守灵 浴尸更衣后,设灵堂守灵,俗称守铺,由孝眷日夜守护在遗体旁,以表孝心。志称:“既殓,设灵位,请邑绅有品望者题旌,谓之书铭。灵旁燃灯一,光荧荧昼夜不息,曰幽冥灯。孝子日夜守灵次,三时上食。” 灵堂以肃穆为基调,挂青、黑色孝帐,设灵位,竖神主牌。神主牌又称“木主”,古称“祔”或“祧”,长一尺二寸,宽三寸,上方削去两角,呈半圆形,下方有一底座,上书死者姓名、字号、生卒年等,旧时当官的还要写上官衔、爵位名称。神主牌上的字数有一定程规,各地不同。兴化一带按“兴、旺、衰”三字推算,周而复始,最后一个字不能套在“衰”字上。
泉州则按“兴、旺、衰、微”四字推算,含“兴、旺”为佳,否则犯忌。在永安,则按“生、老、病、死、苦”五字推算,最后一个字要套上“老”字为佳,俗谓“合老”。神主的“主”暂写成“王”字,待回龙后请有名望的人用朱笔加一点为“主”字,俗谓“点主”。在漳平等地,不设神主,而用素绫或白布扎成灵座,俗称“魂魄布”,上面写明死者姓氏名号等。在城镇,灵堂上供遗像,遗像两旁写遗训或孝眷对死者的追悼之词,并挂有挽联、挽幛等,显得更为肃穆庄重。
灵堂上设香案,供果品、香烛等。清代守灵,男不剃头,女不梳发,寝苫枕块,啜粥茹素,以示沉痛哀悼。近现代,大多在灵床前另搭一床铺,或在地上铺些稻草,睡在那里守护。如今,以孝眷轮流坐在遗体旁守护为常。守灵的职责还有二个:一是保证长明灯长明不灭和香火不断。二是防止猫和老鼠接近尸体,俗信猫(尤其是白蹄猫和短尾猫)从尸体上跃过,尸体会变成僵尸跃起扑人,此时只有急中生智,将扫帚或枕头之类的物体扔给僵尸抱住,才可脱险。所以往往在尸体旁放一把扫帚或一捆草,以防不测。此传说的用意是要孝眷们时刻守护遗体,以尽最后孝心。
哭丧 亲人去世,孝眷悲痛,以哭声来表达哀悼之情,称为哭丧。哭丧通常是边哭边诉说死者生前的劳绩和对死者的眷念之情。有些地方哭丧时有一定的音调和内容,音律低沉,句末往往有拖腔拔调的韵律和装饰音,许多妇女尤其是四五十岁以上的农村妇女能根据这种调式,随口填词编唱,或寄托哀思,或诉说身世,或发泄内愤。民间流传有《十诉苦情》、《十二月孝顺歌》、《可怜歌》等,均很感人。因不同对象,哭的内容也不同,如对上寿的人往往哭唱道:“哎呀,娘(爹)呀,你的一生又勤又俭,没吃过补、也没过一天好日子,怎么一病就走去,留下儿子、女儿好凄凉……。”要是“少年亡”,哭调更为凄切:“短命呀,你一病就去,误了三等四等人。你不顾父母年迈,。你不顾青春年少……。”
女儿哭唱其父:“十层楼梯只是柴。哎呀,我的爹(娘)呀,你亲手栽树成林,砍木造梯多苦辛。就像你辛苦培育子女长大,一生没吃没补,埋在田园,四季不闲。如今你归土去,可怜男女思念在心。叫我爹(娘)你不应,见我爹(娘)造梯的影子你不现……。”早晨供饭汤时唱道:“早晨起来思量我亲娘(爹)呀,上汤上桌,心酸好凄凉……。”出殡前祭奠亡魂的哭唱多为褒词:“父像南山青松柏,四季常青荫后人。好让男孩儿多出息,好让女儿有富荣……。”或“您像萱花长青草,一年绿满荫后人。好让家庭长进益,好让子孙享安宁……。”在新乡县,出嫁之女接到讣告后,沿途号哭,称 “哭路头”,家人接入厅堂后,哭得更为凄绝:“我的爹(娘)呵,亦无可加食(多活)十年八年,可来成子成儿呵,我的爹(娘)哟……。”
有些地方哭丧时不能擦鼻涕,任其拖到地上,显得更加悲切,叫做痛哭流涕。哭丧自古以来都有一定惯例,《礼记》中有“妇人迎客送客不下堂,下堂不哭,男人出寝门见人不哭”的记载。大多数地方也有“临丧不笑”、“望柩不歌”等说法,俗忌泪水滴在尸体上,穿寿服时不哭,盖棺安钉时不哭,深夜不嚎哭等。
大殓 火化后将骨灰盒停放正厅,谓之大殓,又称入殓。通常在死后第三天前往殡仪馆火化,有的地方则视季节而定。大殓前,要举行向遗体告别仪式等。即入殓前要设供案,上供5碗荤素菜肴,只能是单数,由丧眷先祭拜,继而由亲友轮流祭拜。大殓前,不少地方有“放手尾钱”习俗。主事在放手尾钱财时,口中念吉词云:“米斗响,有钱千万来买田;放手尾,子孙得家伙(家产)。”或念道:“放手尾钱,子孙富贵万万年。”孝眷视手尾钱极为珍重,出殡时手上系以手尾钱(孝男用白带,孝女用青带)送葬。男性用的骨灰盒写“福”,女性用的写“寿”,贴上红纸或披上红布。此后,不能随意移动,更不能打开。火化前,许多地方流行“巡棺”习俗,即孝眷按亲属排列,手持冥香和纸钱,绕棺数圈,瞻仰遗容。绕棺多是先逆时针绕三圈,再顺时针绕三圈。
出殡 长子或者继承遗承产业人手持哭丧棒,肩扛盈盈坊(柳树),哭丧一直送亡灵到坟地。一般出村不再哭泣。
路祭 起灵后 ,在十字路口祭奠亡灵的习俗,一般由女婿或者外甥、孙子等亡灵生前亲人作24拜或者花9拜等,主要目的是让亡灵的子女多哭一会,表示对亡灵的怀念之情。
祭奠日一般是短五七长百日,有几个儿子,五七就提前几天,百日就推迟几天。但是还要看祭奠那天是否宜祭祀。
丧事费用 一般主办丧事费用由儿子负担,纸扎和响器费用由出嫁女负担,无出嫁女则全部由丧家自负。此俗在明代即已流行,明代谢肇淛云:“闽俗于初属纩之时,有女适人者,则婿家延巫,置灯轮转之,男女环绕号哭,谓之药师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