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人有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人们过生日只重视12岁以下的小孩和60岁以上的老人,中青年除在几个关键年龄做生日外,一般不庆祝生日。
新生婴儿满一周岁时,是人的一生中第一个生日,旧时仪礼隆重,亲友均来祝贺,年轻的父母、年老的祖父母也要为婴儿庆贺一番。亲友们送的礼品大多是衣帽、玩具、食品之类。在韩城市一带,这天外婆送给小外孙的其他礼物可以随便,但一双虎头鞋却是必不可少的,俗称“送岁鞋”。这时孩子已开始蹒跚学步,送虎头鞋意在为娃壮胆,据说虎为百兽之王,它可以吓退妖邪,使孩子顺利成行和健康成长。合阳县农村,这天不论男娃女娃,都要给娃举行个“剁绊脚绳”的仪式。由娃的母亲在前面拿着娃喜爱的玩具,逗引娃往前挪步,娃的祖母跟在娃的背后,充当“剁绳者”,一边防备把娃摔倒,一边用厨刀在娃两只脚的中间剁一下,同时嘴里念着“剁了绊脚绳,宝宝长得猛;剁了绊脚绳,我娃走得快”。据说剁了绊脚绳,娃走路就不摔跤了,表达了长辈们希望儿孙稳步向前、一生平安的良好愿望。在陕北农村,娃娃过生日,母亲要给蒸些像鲤鱼、石榴的花馍,名为“生日馍”。吃过饭便把娃放在炕头,周围摆上12个生日馍,娃的妈在一旁念道“鱼鱼授起,石榴留起”,祝愿娃的生活幸福美满。陕南丹凤县婴儿周岁时,亲友们也要给娃送一对鱼,意在希望孩子将来能够“鲤鱼跳龙门”,长大有出息。这天婴儿的父母要备办酒席,招待祝贺的亲友,名为“办周岁”。
“办周岁”这天,必须做两件事,一叫“开眼界”,就是把婴儿抱在酒席宴前,客人们说些赞美的吉利话,讨个吉祥如意的口彩,然后众宾客把婴儿轮流抱在怀里,亲吻、逗乐、热闹一番,据说这是为了让孩子见世面,多接触些生人,以后见了人大方,在公共场合也就不认生了。二叫“验天赋”,古称“周醉”,也叫“抓周”。这是一项最具传统特色的活动。“抓周”的习俗早在南北朝时期就已流行,北齐颜之推在他的《颜氏家训》中说:“江南风俗,儿生一期,为制新衣,盥浴装饰,男则用弓矢纸笔,女则刀尺针缕,并加饮食之物及珍宝服玩,置之儿前,观其发意所取,以验贪愚廉智,名之为试儿。”这种风俗到了明代称为“暮(期)周”,在中国北方也普遍流行。
清代满人文康在他撰写的《儿女英雄传》中,就对“抓周”有段细致地描写:“这年正是你的周岁,我去给你父母道喜。那日你家父母在炕上摆了许多的针线刀尺,脂粉钗环,笔墨书籍,戥子算盘,以及金银钱物之类,又在庙上买了许多耍货,邀我进去,一同看你抓周儿。”经过数百年的历史传承,这种遗俗陕西至今仍然沿袭。民间根据“从小看大,三岁看老”的俗谚,认为这时就可以从小儿的举止爱好预测出他长大以后的偏爱和志向。尽管在三教九流中,士农工商都是正当的职业,但社会的评价总是把做官看得最荣耀、最显贵,人们的传统心理总希望自己的后代能由“士”而“仕”,因此便利用抓周的仪俗来检验孩子的“天赋”,寄托家长“望子成龙”的心愿。陕西抓周的方法与全国各地大致相同,一般是在炕上或八仙桌上放些玩具、吃食,过去如果是男孩,就要再摆上笔砚、书籍、算盘、小秤等;如果是女孩,就要再摆上剪刀、尺子、针头线脑和化妆品等。
现在不论男孩女孩,除了玩具和食品,一律都摆钢笔、铅笔等文具用品。布置停当后,把孩子抱来让他随意抓取,大人不作任何诱导。如果先抓到的是钢笔或算盘,说明孩子将来聪明好学,能写会算;如果先抓到食品,也有口彩,说明他福大命好,将来有吃有喝;若先抓到小秤,说明他将来志在经商;若先抓到玩具,则预兆孩子将来贪图玩耍,长大不务正业,家长就要加强引导。这种占卜式的预测,没有科学道理,现在已没有多少人相信了。虽然仍有人让婴儿抓周,但只不过逢场作戏,为生活增添乐趣而已。现今一般家庭,这天则是给婴儿拍摄周岁的生日照,作为永久性的纪念。
过生日对幼儿和少年来说,是值得高兴和庆贺的事,这种仪礼虽不像其他人生仪礼那样隆重,却也明晰地记录着孩子成长的脚步。孩子从1—12岁,每过一岁,便长高了一节,生活知识和仪礼知识也有所增长,所以陕西人把儿童过生日称为“爬竹竿”或“爬门坎”,意思是说过一岁孩子的智力和体力都长进了一步,犹如过了一道生活的“门坎”。到了这一天,父母都要给孩子穿新衣,做些好东西吃,中午还要吃一顿臊子面,称“长命面”。生日忌喝米汤和粘粥,俗说喝了糊粥,娃要糊涂一年。此外,这天孩子无论做了什么错事,都不受打骂,据说孩子在生日这天挨了打,个子便长不高。
现在都是独生子女,孩子过生日也就更加重视。城市里的孩子过生日,往往要请一些小客人,宴会上少不了彩色奶油蛋糕,上面燃着与小孩年龄相等的红蜡烛,吹熄蜡烛后,再将生日蛋糕切开分给大家吃。凡参加庆祝活动的人,都要拍着手,喜气盈盈地齐唱《祝你生日快乐》歌。这种习俗是近几年从西方国家传人的。
儿童除了周岁的生日受人重视,到了12岁的生日也要隆重操办一番。因旧时医疗条件差,小孩长成人很不容易,往往中途夭折。父母为了孩子健康成长,只好求神灵保佑,有的把孩子抱在庙里,请和尚念经,“舍给神灵”;有的给孩子戴项圈和百家锁,认为圈住孩子便可使他健康成长;穷苦人家买不起银项圈,便用红线绳打个结拴在小孩脖子上,关中称“绳曲连”,陕南称“红缰绳”,意在拴住孩子的魂魄,不要让他生病天亡。孩子长到12岁,标志着已由童年进入了少年。民间认为过了12岁,就算魂全了,神鬼不敢来侵犯,所以到了12岁生日这天,舍在庙里的孩子,要拿上香烛献供,到庙里焚香还愿,请和尚念经“赎身”;戴银项圈和“长命百岁”锁的,要在神像前拈香设祭,用刀将项圈斩断,关中称“打枷”或“开迷魂锁”,陕北称“完罪”;拴“红缰绳”的也要将线绳卸掉。从此送灯、点灯的活动也终止了,俗称“完灯”。
建国后,赎身、开锁之俗已废,“完灯”的习俗依然存在。这天亲友们要给孩子送皮带、衣帽等礼品,舅家除了送老虎花馍和书籍、文具等学习用品,还要送玻璃灯和手电筒,这是舅舅最后一次给外甥送灯,以象征照亮外甥光明的前途。
孩子过了12岁,在未成年以前,父母也要给他做生日,但却比周岁和12岁的生日简单得多,亲友不来祝贺,家里也不请客,这天只不过给孩子做些他平常最喜欢吃的饭菜,不让他干活,让他好好玩一天,以示家长对孩子的关怀。各地最普遍的习俗是这天要给孩子吃鸡蛋,洛南县叫做给孩子“装黄”,据说给孩子装了“黄”,长大后遇事果断,处理问题有主见。如果生日不吃鸡蛋,就是“没黄常”的人,将来遇事软弱、优柔寡断。
在镇坪县一带,孩子过生日时,父母要拈香燃烛,用黄表纸摺成“龙椅”,上面写上孩子的生辰八字,向神灵禀告,然后在神像前将“龙椅”烧掉,意在希望小孩健康成长,祝愿他将来大有作为。孩子过生日,要给父母行礼,表示不忘父母的养育之恩;父母也要教给他一些做人的道理,勉励他做个有礼貌、有知识的人。
农村中青年人过生日很平淡,没有什么庆贺仪式,除母亲、妻子记挂外,再无别人知晓,有时连过生日者自己都会忘记。在关中一带,这天给过生日者吃一顿“长命面”,以兆“长命百岁”;陕北吃软米油糕,寓意步步高升;陕南在这天,过生日者只吃素食,静坐思过三个时辰,以示纪念母亲生育的艰辛。古书上说“己之诞生,母之厄难”,故民间把自己的生日称为“母难之日”,用茹素的方式表达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这是一种优良的传统。其实这种风俗早在初唐时期已开始兴起,据唐吴兢《贞观政要》记载:“贞观十七年,十二月,癸丑,太宗谓侍臣曰:‘今日是朕生日,俗间以生日可为喜乐,在朕情翻成感恩。君临天下,富有四海,而追求侍养,永不可得,仲由怀负米之恨,良有以也。况《诗》云:‘哀哀父母,生我劬劳’奈何以劬劳之辰,遂为宴乐之事?甚是乖于礼度。因而泣下久之。”唐太宗以帝王之尊,值寿诞之日,犹念父母劬劳之恩,不愿为宴乐之庆,民问盛传其事,直至清代。在关中的蓝田县一带,一些知礼之家,每遇生辰,过生日者还要忌食一天,以志母亲生育之苦,这可能就是唐代诞庆遗俗的延续。
陕北民俗,凡新婚媳妇过门后的第一个生日,娘家要蒸面兰、开口石榴各一对,还要蒸面鱼12个,祝愿新婚的女儿多子多福,婆家也要赠给新娘衣料,并设宴招待娘家客人。此俗尤以清涧、延川等县最为盛行。
在陕南的安康和商洛,有十几个县都很重视36岁的生日,认为这个年岁为“暗四”和“暗九”(岁数为四和九的积数),“四”与“死”谐音,“九”为极阳,事物盛极则衰,故而以为这是灾劫年分。同时按十二甲子计算,36岁无论属于那个属相,都是本命年,命相家认为:人逢本命,于流年不利,必有凶咎祸患。当地俗谚云“人人有个三十六,没有喜来只有忧”,迷信的说法36岁是个铁门坎,需要千方百计地化解,民间的禳解方法是这一年要穿红色的衣服,妇女可以当作外衣穿,男人当作内衣穿,还要系红裤带,据说这样就可以祛灾辟邪、逢凶化吉了。除此而外,到了过生日的这天,还必须大张旗鼓地庆贺一番,以达到“冲喜”之目的。这天亲友们要送礼物来祝贺,礼物中一般要有伞、鞋和寿桃。伞有遮挡风雨的作用,鞋可助人行走,本命年的生日送伞和鞋,意在祝福他能闯过险关、稳步向前,平安地度过一生。客人们一进大门就要放鞭炮,表示冲走了“灾星”和晦气,一过生日就交好运了。
在丹凤县农村,人们对49岁的生日也颇重视,认为49岁是“明四”和“明九”(岁数中有四和九的数字),也视为灾劫年岁,所以这个生日也得大操大办,以示跨过不祥的门坎。其诞庆的盛况略同于36岁的生日。50岁以下的中年人,只有这两个生日有亲友祝贺,此外的生日,只有妻子给安排一顿好饭,再不举行任何庆祝活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