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人是蛇的传人 拍胸舞头顶蛇


闽越先民在几千年前遗留下的蛇崇拜中的某些习俗,与当今犹存的泉州民俗——拍胸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河南文化产业网讯:在众多历史资料中,古闽越人被称为“蛇种”。在泉州一带广为流传的拍胸舞,舞者的头饰也形似蛇之吐信。这之间究竟是一种巧合,还是蕴含着不为人知的人文密码?

专家称福建人是“蛇的传人”

福建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李玉昆研究员告诉笔者,如果说中华民族被统称为“龙的传人”,那么福建人就是“蛇的传人”。

李玉昆说,福建最早的名称是“闽”,其世居居民在历史上被称为闽越人。闽越人崇拜蛇图腾,他们不仅以蛇为形文身,更以蛇画船,祈求蛇神保佑行舟平安。如果不慎翻船落水,也可借助蛇神的力量抵御蛟龙之害。至今,泉州惠东女仍有在虎口、手腕等处刺青的习俗,可视为闽越人后裔崇拜蛇图腾、以蛇为形文身的遗俗。

东汉许慎所著的《说文解字》,对此加以解析:“闽,东南越,蛇种。”意思说的就是地处东南的古闽越人信奉蛇为图腾,并把蛇图腾作为氏族部落的代表符号,认为自己是蛇的后代。

笔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古闽越人被称为“蛇种”这一说法,不仅见之于东汉的《说文解字》和北宋的《太平御览》(“闽州越地,即古东瓯,今建州亦其地,皆蛇种”),在福建本土的地方志书中也多有记载。如成书于清代的《候官乡土志》称:“疍之种为蛇,盖即无诸国(闽越)之遗民也”、“其人皆蛇种”。另外,清人李调元也有“或曰蛇种,故祀蛇于神宫也”的类似记载。

可见,古闽越人不仅信奉蛇为图腾并加以祭祀,更将自身视为蛇的后裔。

拍胸舞者头上顶“蛇”

笔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闽越先民在几千年前遗留下的蛇崇拜中的某些习俗,与当今犹存的泉州民俗——拍胸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据介绍,汉武帝时,闽越国被强行废除,城池尽毁,闽越人或被强制迁徙到江淮一带,或逃入山林逐渐消亡,自此,“闽”就从氏族部落的图腾符号转变为福建一地的简称。但是,其原始民族的图腾崇拜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因此至今福建民俗及信仰形态中仍有闽越先民蛇信仰的延续与残留。

李玉昆告诉笔者,在泉州一带流行的拍胸舞,就是古代闽越人蛇图腾崇拜和傩舞的遗俗。拍胸舞者头戴草箍,在额前伸出一小段向前翘起,其状如盘于头顶上的一条蛇,而草箍末端的红绸条则恰好在蛇头中间露出,形似蛇之吐信。这一唯独扎根在闽南的民间舞种见证了闽越先民视蛇为己,将蛇作为自身崇拜的习俗。

泉州市文联副主席、舞蹈家协会主席蔡湘江也持有同样的观点。蔡湘江认为,拍胸舞者头上戴的草箍与古闽越人崇拜蛇图腾的习俗密切相关,两者之间绝不能简单地说只是一种巧合。古闽越人有着在节庆、祭祀时将崇拜物顶在头上的习俗,并在独特的舞蹈中得以保留下来。

考古实物佐证闽越蛇信仰

福建博物院有关人士介绍,近年在福建省的考古发掘中,曾先后多次发现闽越先民蛇崇拜在历史长河中延续与残留的相关证据。

如1984年在闽侯县鸿尾黄土仑商周文化遗址就曾出土过一批造型奇特的印纹硬陶器,上面有不少类似蛇形的花纹图案,其中一件陶杯的把手,被捏成类似蛇图腾的形状。此外,1984年,考古人员还在漳州华安县马坑乡草仔山发现了一幅摩刻于孤石上的蛇形岩画,它由两蛇交尾、蛇产卵、幼蛇破壳、群蛇游动等图案构成。

闽江学院历史学系宋馥香教授认为,这一蛇形岩画透露了闽越先民蛇图腾的重要信息,即把自己当成是蛇的后代的认同,它以蛇的一生反映闽越族人的一生,是生命意识与图腾崇拜相融合的一种反映。

此外,在闽越国主要城址之一的福建崇安汉城,近年考古发掘了两件富有代表性的遗物。一件是封泥,其上篆刻的类似蛇形的文字,可能为“闽”字,它生动地反映了闽与蛇的文化渊源关系;另一件是铜铎残片,其间刻有三角形的蛇头,形象逼真。宋馥香认为,这两件遗物意味着蛇图腾崇拜在闽越国时已具有国家祭祀的色彩。

而在民间信仰中,这样的证据就更多了。如福建闽侯至今仍有洋里、青竹境和蕉府行宫3座供奉蛇王的宫庙,连江品石岩蛇王庙也供奉着蛇王“蟒天洞主”。此外,南平市樟湖坂镇的福庆堂,主祀“连”、“萧”、“张”三蛇王。在樟湖蛇神崇拜的习俗中,蛇被看成水神——连公师傅,当地人每年七夕都要举行迎蛇赛会。这些都是古闽越人以蛇作为图腾崇拜的实证。

古老粗犷的闽南拍胸舞

厚实的胸膛

激起原始的节奏

古铜色的身躯

舞起朴素的祈祷

这就是舞动了千百年的闽南拍胸舞。

由骠悍的男子汉组成舞队,赤脚,坦胸露背,没有任何乐器伴奏,随着领舞者一声吆喝,大汉们便齐刷刷的抬起左掌,向着自己的右胸猛力拍击,接着,是右手拍向左胸,而后扬起手臂和手掌分别下击肋部和大腿,变幻有序地击拍胸膛、手臂大腿和额头、继之又用曲起的双臂猛夹两肋,发出劈的响声,表演者时而上跳,时而下蹲,头部诙谐地摇摆,随着手掌的动作,高高提起的光脚板也依着节奏一次次重重的落向地面——噼啪!噼啪!如此周而复始,连续不断……舞蹈粗犷明快,酣畅得意,极具感染力。

泉州拍胸舞是泉州地区原住民闽越族舞蹈的历史遗迹,是闽越人蛇图腾崇拜的一种历史见证,是具有特殊历史文化价值的闽南民间舞蹈活化石,被国外称为“东方迪斯科”。

“拍胸舞”又称“拍胸”、“打七响”、“打花绰”等,广泛流传于福建南部沿海泉州各县区以及漳州、厦门、台湾等地区。尤其在泉州地区,大到政府举办的各种重大文化活动、大型文艺踩街,小到各单位的集会庆典、乡村民间的迎神赛会,以至普通百姓家的婚丧喜庆,随处可见“拍胸舞”身影。“拍胸舞”成为泉州乃至闽南地区最具代表性的一种民间舞蹈。

拍胸舞的记载始于宋代。宋代南戏(今闽南的梨园戏)剧目《郑元和》中的《莲花闹》一场,就有“拍胸”出现。后来戏曲艺人为了剧情的需要,对“拍胸”进行艺术加工,赋予舞台上的规范动作,充实其表演内容。

“拍胸舞”中,体魄强壮的男性舞者,上身裸露,赤足,腰系彩带。他们头上戴着一个形制特殊的草箍,其传统的制作方法是将一条红布条与稻草混合编织,围成一个草圈,并于草圈接头前留出一段10多厘米长的向上翘起的顶端,有如蛇之吐信。舞者随着《风打梨》、《三千两金》等伴奏曲的慢、中、快三种节奏和舞步阵式跳路表演。动作以蹲裆步为主,双手拍击胸、腿,并随着舞蹈环境和情绪的变化不同,动作节奏、幅度相应产生变化。主要动作组合有“八拍雄姿”、“击掌回音”、“玉驴颠步”、“金鸡独立”、“善才抱牌”、“蟾蜍出洞”、“半月斜影”等。高昂、激越时可双脚反复顿地,舒缓和畅时则抚胸翻掌、扭腰摆臀,动作圆柔而诙谐,活泼而妙趣横生。

由于“拍胸舞”者多几近裸身,遇冷天常需借酒驱寒,酒酣耳热之间所跳的舞蹈则多夸张,久而久之形成“酒醉拍胸”别具韵味的舞风。“拍胸舞”强调以身体拍击出声响节奏,一方面体现舞蹈本身的动律特色,一方面也用来协调群体动作,渲染舞蹈气氛,较好地保留了远古闽越舞蹈粗犷、古朴的民族舞蹈遗风。

如今,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一批代表性艺人的不断总结、丰富创新,“拍胸舞”动作已从最初始的基础动作“打七响”,发展到拍击肩、臂、胸、胁、肘、腿、足等部位。闽南地区解放以来最具代表性的“拍胸舞”艺人主要有郭金锁、尤金满、邱剑英等。

1959年,泉州地区舞蹈工作者首次以“拍胸舞”为素材,创作舞蹈《田间乐》参加省、全国文艺会演。近年来,泉州拍胸舞参加各种文化交流活动,并多次获奖。去年,泉州鲤城拍胸舞队应中央电视台邀请参加“中华情———纪念台湾光复六十周年文艺晚会”演出。鲤城拍胸舞队以激昂的舞蹈,生动表现出光复之际台湾民众欢欣鼓舞的情景。

巾帼不让须眉。近年来,泉州组织女子拍胸舞队,参加首届“海峡巾帼健身大赛”、海丝文化节等活动。她们踏着南乐伴奏,双手交错拍击,动作整齐划一。尤其是那腾挪翻飞的白龙夺珠表演,博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喝彩。

“归骑不令歌吹歇,万枝灯烛度花楼。”900多年前,到泉州过元宵的蔡襄即兴写下的这行诗句,描绘了民间文艺闹元宵的热闹场面。而粗犷古朴的拍胸舞,不仅给人们带来了节日的欢快气氛,也向人们生动再现了历史文化名城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