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商贸信仰与禁忌风俗


山西民间普遍信奉财神爷,希冀发财致富,商人更甚,商号店铺大都供奉财神爷。民间一般把赵公明视为财神,大约来源于《封神演义》,因他助商纣王抗周,被姜子牙治死。姜子牙封他为正一龙虎玄坛真君,统帅招宝天尊萧升、纳珍天尊曹宝、招财使者乔有明、利市仙官姚迩益四神,迎祥纳福,追捕逃亡。因他手下有招宝、纳珍、招财、利市四神,自然被民间特别是商人当做财神爷供奉了起来。

近代又有文财神、武财神之说,以殷代忠臣比干为文财神,以三国时期的关羽关老爷为武财神,而山西商人特别是豪商巨贾更多地信仰关老爷。明清时期,山西商人势力遍及全国各地,旅居各地的同乡豪商大贾倡议,众商号捐款集资修建会馆,一般均建有戏楼、钟鼓楼、祭殿、春秋楼等,大殿祭祀关帝。一般正北为神殿,正南为戏台,因关羽为山西解州人,且以忠义著称,成为封建社会人们心目中的偶像,山西商人兴建会馆或关帝庙,作为集会之所。每逢关羽诞辰或其他一些喜庆节日,必演戏酬神,为的是祈祷关羽的神灵保佑生意兴隆,发财添福;同时宣扬关羽的义气,巩固同籍本乡商人的内部团结。如山东聊城的山陕会馆,是由山西、陕西客商集资于乾隆八年(1743年)所创建,占地3311平方米,共有殿、堂、楼、阁160余间。正殿祭祀关帝,关帝两侧是文昌神、火神、财神,正殿对面为戏楼。戏楼额枋上面的檩条上,有《三结义》、《三战吕布》、《三顾茅庐》、《斩颜良》、《赠赤兔马》、《挂印封金》、《灞桥挑袍》、《夜观春秋》、《兄弟相会》等颂扬关羽的戏画,充分表达了山西商人对关羽的敬重和信仰之情。

商人发家致富后,对早先的创业祖先加以敬仰和供奉。如榆次富商常家,其祖先在康熙年间(1662--1722年)在张家El开设布摊,后发展为布铺,起名“常布铺”,又发展为数十家经营棉布、绸缎、茶叶、账局、钱庄、票号的字号,常家后人就将“常布铺”的招牌供奉于家祠内,以纪念祖先创业功绩。

店铺早上开门营业,掌柜的首先要拿起算盘上下晃动几下,塞塞窄率响动几声,然后放在柜台上劈里啪啦打几下,越响越好,祝愿有好兆头,也暗含精打细算之意。中药铺除响动算盘外,还要捣响捣药的铜臼,象征生意兴隆。正月初一至初五一般休业,初六悬灯结彩,鸣炮庆祝开市大吉,并对第一个进门的顾客给予优惠。夜晚为了安全,门窗上板加锁,但忌言“关门”,通称“上板”。

出行上船,最忌申日,又忌酉不离、七不往、八不还,即民间所说的“七不出门,八不还家”。

此外,还有许多禁忌,已融入日常的商贸习俗之中。如牲口市场的买卖要由牙行(中介入)撮合,讨价还价时忌讳直言价格,而是在袖里或草帽底下进行,互相摸对方捏出的代表数字的手势,如拇指、食指、中指捏合一起为“七”,拇指、食指分开为“八”,捏合为“六”,俗称“捏码子”。有时双方因价格争议面红耳赤,表情激动,却不闻一言。成交后按照老规矩——“卖牲不卖缰”,卖方把笼头和缰绳摘下,买方另拴绳索把牲口牵走。

还有许多规矩和禁忌,商人们编为谚语或歌诀,予以遵从,如:“卖货莫听人拗,买物须与众观。”“便宜莫买,浪荡莫收。”意思是便宜没好货,谨防上当;收徒时勿收浪荡之子,“凡人无根无保者切不可收,亦勿怂成”。

“有物不可离房,无事切宜戒步”、“逢人不令露帛”,意思是所佩财帛,要谨密收藏,应用盘缠,少留在外,否则,露帛被人瞧见,致起歹心,恐有丧命倾财之祸。

“不识莫买,在行莫去。”意思是作为客贩货,应固守本行,不可轻易丢弃,暴人别行,真假难识,贵贱难断,常常倾覆财本。

“买卖要牙,装载须埠。”大宗买卖没有中间人,可能秤轻物假,银伪价盲。“所谓牙者,权贵贱,别精粗,衡重轻,革伪妄也。”不能光凭手段和三寸不烂之舌捏合挣钱。卸船装船,须有埠头,否则小人乘奸为盗,雇用脚夫须有脚头,否则脚夫可能弃货中途,损失惨重。

“隔面讲盘,当场唱价。”买卖讲究公平正直,高唱其价,若背地悔议,恐其间有弊。

“铜铁忌储箱柜,重物莫裹包囊。”过去商人外出,备有铜铁秤锤等重物,不可收入箱柜或裹于包袱之内,恐被他人疑为财物银钱,遂起歹心,不可不慎。如有此类重物,宜显露外面,以远奸人之害。

“财虞外悦,账忌内勾。”店铺商号,最忌里勾外连,无偿挪用等事。如若不能及时发现制止,必倾其财。

为了自身利益,大商号在经营过程中均有自己的暗语暗号,以防泄漏商业机密。如祁县渠家三晋源票号用“国宝流通”代表万千百十;以“赵氏连城璧,由来天下传”代表l-10数;以“谨防假票冒取,勿忘细视书章”代表12个月;以“堪笑世情薄,天道最公平,昧心图自利,阴谋害他人,善恶终有报,到头必分明”代表30日。当铺在当票上对质当物加注,棉织品注“破旧”,丝织品注“虫蚀”,皮毛类注“板光”,银器注“毛”,金器注“淡沙”,并由坐堂先生用独创的大草书写,叫别人看不懂。但遇纠纷却持以为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