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城龙母文化


龙母祖庙位于德庆县西江岸边的悦城镇,相传为龙母故乡。龙母庙现是岭南规模较大的古庙,在建筑学上有很高的价值,至今仍有许多不解之谜。龙母祖庙位于广东省德庆县悦城镇五龙山下,悦城河与西江交汇处,秦汉期间兴建,是广东省内香火最旺、鞭炮最多、最富神奇色彩的庙宇。历代相传悦城龙母乐善好施,能消灾解难,一千多年来香火不断,尤其是每年农历五月初一到初八的龙母诞期,来朝拜的人更是人山人海,数以万计,香港来的人也不在少数,成为一大奇观。

悦城龙母祖庙坐落在德庆县悦城镇水口,始建于秦汉时代,现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存的龙母祖庙重建于清光绪末年,为砖木石结构,建有石级码头、石牌坊、山门、香亭、正殿、两厩、妆楼、行宫、龙母坟。

龙母曾得到历代皇帝的册封,现在庙中还完整地保存着明代开国皇帝的洪武诏书碑。一千多年来龙母祖庙重修了13次。在公元1905年(清光绪31年)曾集中两广的能工巧匠,耗费巨资,花了七年的时间重建了这座龙母祖庙。

1985年,社会公众和港澳同胞集资300多万元,又进行了全面的整修。

龙母祖庙是一座砖木石结构的建筑群,也是一座凝聚了历代建筑和造型艺术的殿堂。龙母祖庙建筑群具有良好的防洪、防火、防虫、防雷性能,虽经百年风雨雷电,至今瓦不漏,墙不裂,柱不弯,地不陷,令专家惊叹不已,称为南方低水地区古建筑的典范。特别是它完整的地下排洪渠道设计非常巧妙,溢流通畅快捷。每逢洪 水侵浸,庙宇内外清洁如故,绝无淤泥。庙内梁、柱、桁、檐,几乎全是木雕、砖雕、石雕、灰雕、陶雕,精妙 绝伦的艺术品目不暇接,令人叹为观止。它与广州陈家祠、佛山祖庙合称为南方古建筑“三瑰宝”。

2001年06月25日,悦城龙母祖庙作为清代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作为“龙的传人”寻根问祖的圣地,悦城龙母祖庙优美的自然环境和独有的“龙母文化”名扬海内外,是广东省内香火最旺、鞭炮最多、最富传奇色彩的庙宇。其特点可概括为神、绝、巧、灵四字。

神:龙母祖庙被中山大学黄伟宗教授称之为“西江神源”,是“龙的传人”精神力量的源泉。

绝:龙母祖庙为岭南低水庙宇建筑,每年春潮勃发,水浸庙街,但街道往往淤泥及膝,而祖庙光洁如初,因为其建筑是按低水区特点设计的,柱基特高,墙四周砌以水磨青砖,盖以琉璃瓦,殿内外地面,全以花岗岩石板铺设。

巧:现在的龙母祖庙,集两广能工巧匠,费时七年才完成。其石雕、砖雕、木雕、陶雕、灰塑等建筑雕刻艺术巧夺天工,堪称小型雕刻艺术馆,与广州陈家祠、佛山祖庙合称为岭南建筑三瑰宝。

灵:龙母祖庙“四海朝宗”,位居灵胜之地,前临西江,后靠五龙山,有不少关于龙母灵验的传说。马万祺曾题诗曰:“久仰悦城龙母显,有求必应鉴公平。天机奥妙诚难测,国泰民安感圣灵。”

龙母曾得到历代皇帝的册封,现在庙中还完整地保存着明代开国皇帝的洪武诏书碑。据记载,1000多年来龙母祖庙重修了13次。1985年,社会公众和港澳同胞集资300多万元,又一次进行了全面的整修。

龙母祖庙是一座砖木石结构的建筑群,也是一座凝聚了历代建筑和造型艺术的殿堂。整个建筑群与周围的山水和谐成趣,浑然一体。龙母祖庙建筑群具有良好的防洪、防火、防虫、防雷性能,虽经百年风雨雷电,至今瓦不漏,墙不裂,柱不弯,地不陷,令专家惊叹不已,称其为南方低水地区古建筑的典范。特别是它完整的地下排洪渠道设计非常巧妙,溢流通畅快捷。每逢洪水侵浸,庙宇内外绝无淤泥。庙内的梁、柱、桁、檐,几乎全是木雕、砖雕、石雕、灰雕、陶雕,精妙绝伦的艺术品目不暇接,令人叹为观止。

大堂上,龙母娘娘宝像庄严,旁边侍立五龙太子,面前供奉一张极大的红木雕花供台。这供台历史悠久,其红木价值连城,沉重且富有灵性,尽管发大水常常淹了龙母庙,但据说水位从未超过这张供台。

相传龙母姓温,秦朝时的人,自小能预知祸福,且乐善好助,人称神女。传说有一天温氏在西江边濯洗时偶然拾到一大卵,孵出五只小动物,长大后五物竟变成头角峥嵘、身皆鳞甲的五条真龙。温氏让他们施云播雨,保境安民,于是人们便称温氏为龙母。

后来龙母仙逝,五龙悲痛欲绝,化作五个秀才,将龙母葬于北岸的珠山下,后人感于五龙的孝心,便在西江边建庙,名曰“孝通庙”。

楼上有龙母娘娘和龙子的卧室,室中有梳妆用品及穿衣宝镜。这面宝镜可不是凡品,在它面前燃起一个火头,镜中竟显现出三个影子,真是稀世神物。1000多年来,悦城龙母祖庙香火鼎盛,绵延不断,尤其是每年农历五月初一到初八的龙母诞期,来朝拜的人更是人山人海,数以万计,成为一大奇观。

每逢农历五月初八龙母诞期,在龙母庙都举行大规模的民间祭祀活动,肇庆市属各县及珠江三角洲以至港澳地区前往参拜者多时超过十万之众。一连十数日,龙母庙前石牌坊广场上,香客云集,香烟缭绕,昔时还有"祭青蛇"、"摸龙床求子"的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