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特的兴化民俗


莆田古称兴化,雅称荔城、莆阳,是座古府新市。改革开放以来,大量外乡人涌进莆田,在融入莆田生活的过程中,他们对莆田奇异的民风习俗产生了兴趣,由此,也引发了探索这些独特民俗背后所蕴涵深意的热潮。

莆田地理位置并无特别之处,但民风习俗与福厦泉迥然不同?俗语说:千里不同风,万里不同俗。这是由于莆田是北方汉族早期移民的中转站,莆田人的祖先都来自中原汉族,东晋南北朝之后,即公元317年,大批先民踏上莆阳这块神奇的土地。中原衣冠士族带来先进的农耕技术和文化,与闽越土著民族逐渐融为一体,莆田早期的水利开发、政治军事的变革原因、宗教信仰以及莆仙方言、音乐、服饰形成独特方式,无不可以追溯到中唐古风。其中,岁时节令习俗尤为特殊,蕴意非常鲜明、深厚。

初一开门有礼数

元旦,一岁之首,古代是以农历正月初一日称为元旦。如今现代人称之的元旦,是指公历某年元月元日,约比农历提前一个月左右,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为与世界接轨,采用公元纪年法的新规定,而农历正月初一则改称为大年初一了。与其他地区不同的是,莆田人称过节为做节,是将春节初一开始到初五整块称为“做五日岁”,其中不仅仅带有欢庆渡过之意,更蕴涵着精心经营,小心谨慎的深意。“做五日岁”有一整套的程序和规矩,老话称“礼数”,所谓礼数,即祖先一代一代传承下来的家风家教,展现文明教育的程度。

正月初一晨起,家家户户必须先期疏扫厅堂,清扫祭拜先祖的中堂,这是对先祖的敬畏。自古以来,莆阳人常住在老祖宗遗留下来的“四眼厅”或“三间厢”中,必在中屋设中堂,以供奉先祖牌位。业有大小,家有宽蔽,此为头等大事。初一清早,家庭主妇鸡鸣就起,首先设香烛、果饵、酒馔、“福饭(干饭)”或线面祭祀祖先、社神,而男主人则具整齐衣冠礼服,启开大门,迎新纳祥,这又是体现莆田男主外、女主内的习俗。大门开必极尽,不可半掩半敞。随着一阵“咿咿呀呀”的门轴声响,主人一脚迈出屋外,燃放鞭炮,这种习俗与古代金陵相似,《荆楚岁时记》云:“春秋谓之端月,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辟山臊。”

尔后,男主人与宗亲邻里互相作揖贺岁。家庭主妇则早早端出“福面”。招呼全家老少围在八仙桌上共吃线面,每人一小碗,如若有亲人在外,无法回家团聚的,主妇还必须特地为他们每人多盛一碗,端于桌面,放上筷子,表示一家人大团圆,求个吉祥礼数。北方是吃饺子,其他地区可能煮面条,而莆阳人必须是线面,因为莆仙方言“面”与“命”同音,而且线面具有越拉越长特性,暗喻“长命长寿”的好兆头。线面上搁上无数的油炸过的花生米、煎蛋片、烘烤过的紫菜、金针菇、香菇、猪肉片,小心翼冀地摆放在线面上,象精细的工艺设计,一直到“点心面”摆满为止,以示吉利。

吃了长寿面,四季得平安

吃长寿面之前不能先喝面汤,古兴化有一句妇孺皆知的莆阳俗谚:“初一早吃面汤,出门遇雨衫不干。”如果在“五日岁”期间出外游玩,途中遇到下雨,有人会调侃:你初一早喝了面汤,害得大家都淋雨。莆阳人见面还有一句问候语:你吃饭了吗?这时一定不能回答:吃完了。而应该说:吃饱了。因为莆阳人,尤其是沿海人,最忌讳的就是:“完了”,这一句话意味着你把东西都吃光了,下一顿没有吃的了。莆阳人讲究“吃福余”,越吃越有余。

当然,对诗人来说,春天,不仅意味着万物生发、蓬勃向上,春光,更能催动诗人春心荡漾、抒发豪情壮志。南宋时期,莆邑一科大放异彩,全国进士科举考试第一人、第二人全被莆郡所囊括。当年的榜眼、阔口人陈俊卿在春日里寄诗状元黄公度,表达对未来事业追求向往的期望。于是,黄公度也乘兴写下《和陈应求春日见寄》(原注:陈应求即陈俊卿)诗:

满目繁春事,题诗寄所思。

轻寒欺酒力,宿雨褪花姿。

经世知无术,追欢要及时。

郊原胜晴景,莫负去年朝。

家规族训显威严

吃过“福面”,全家举行拜年礼,这也必须讲礼数的。先是小辈给长辈拜年,古时作揖,甚至行跪拜礼,现今简化为恭敬的问候语。长辈则给小辈“压岁钱”,倘是小辈年纪稍长,或较疏远亲戚,亦可用红橘一双替代,表示大红大吉之意。由亲及疏,由近及远,家族认亲,有时一年只此一次见面机会,故十分重视之。城关往往大户人家、各姓豪族,如:庙前陈、赤柱林、东里黄、郑黄郑、草舍里方、双池宋、朱仓王、北门刘、北门濠边李等,祖上都是从中州迁移来的有身份地位的士族。新春伊始,沿习古训,体现宗族长辈的威严,往往由族长召集各户男丁齐集祠堂里,听族长致辞,宣布族内事宜,以示不忘长幼、尊卑之序。族长讲话毕,由祠堂执事分红橘,每男丁分一双。此后族亲相互拜年、串门,相互问安、祝贺。如果有亲戚登门拜年,主人馈赠宾客每人红橘一双,小辈的则给“压岁钱”,若是年幼还抱在怀中的稚童,主人会把压岁钱折叠好系上红丝线,挂在稚童项上。这些礼数看似繁琐,但是约定俗成,人人必尊必行,正所谓其乐融融。

那么,莆田古代官宦家庭是如何过春节的呢?且看南宋身居工部尚书的刘克庄撰写的《元日》诗:

元日家僮催早起,起搔令发惜残眠。

未将柏叶簪新岁。且与梅花叙隔年。

甥侄拜多身老矣,亲朋来少屋萧然。

人生智力难求处,惟有称觞阿母前。

刘克庄,号后村,莆田城关后垅巷(今九五医院对面,乌石山后垅)人。官授龙图阁学士、赠青光禄大夫。他的诗,颇具莆邑“士大夫”孤傲气。岂不知,还有多少因事无法赶回家乡与亲人团圆的赤子,如明代礼部尚书林文俊的《春日感怀》诗,描述的正是异地他乡的感怀:

柳绿莺啼二月天,家家门外泊湖船。

伤心世事随流水,回首春风又隔年。

客路红尘心半染,亲坟宿草恨长牵。

亦知温饱非吾事,负郭何须二顷田。

初二不进别人家

正月初二,按例不得往来,因为串门就意味着“探亡”。但也有例外,出嫁女如遇父或母新亡,必须备办祭品偕夫回娘家祭奠。后来又破例,如是初一已串过门的初二仍可以往来。450年前,莆田历史上那一段惨绝人寰的事件,依然存活在人们的记忆里。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农历十一月二十九日,半夜时分,万籁俱静,三四千穷凶极恶的倭寇从东岩山城垛翻墙入城,烧杀奸抢,无恶不作。倭寇采用割舌断胫、铁丁钉壁、头顶燃灯等惨无人道的刑法,杀害进士、秀才在内平民百姓3万多人,血流有声。直到次年正月末,倭寇知戚继光队伍将赶到,才弃城逃走。民国《莆田县志》有载:“明嘉靖四十一年,倭寇陷城,戚继光率兵来莆,倭先期遁至平海,戚会师歼之。至于招抚逃难者回城,二日各家吊死问伤,互相慰籍。尔后,以是日为纪念。”故明嘉靖四十一年后的《县志》称是日为“踏青会”。

民国《莆田县志》又载:“长少皆盛服出游山寺园林,词人墨容多携磕(ke古代盛酒的器具)展席择胜处吟赏,抵幕乃归。儿童采桃李花持归,为新年之瑞。”现在利用初二在近郊寺庙或风景区聚集亲友,游览名胜渐成定例,这一天,也成了“同学会”、“战友会”、“团拜会”的日子。

初三祝寿并开市

正月初三,先是“取隔年祭腊之饭,煮食之,谓之隔年饭,取:食常有余也。”接下,祭井神,开井盖取水。新嫁女偕夫回娘家,向父母拜年,仙游县则衍成全县“祝寿日”,华亭一带亦有此例。是日,凡有父母健在之儿女必成双成对给双亲拜寿。据说,正月初三全县给长辈集体拜寿也缘于嘉靖朝后期,因为倭寇在各地滥杀无辜,许多村庄青壮年男子妇女大量流失,家中唯剩下孤寡老人,苦不堪言。于是,有些村落将那些“有福气”的老人集中起来,为他们集体拜寿,这种善举逐渐蔓延到全县,形成一种独特民俗活动。初三日,各条村道上,一群群,一队队,穿红戴绿,携儿牵女,提着灯笼、挑着花蓝,欢声笑语,煞是美观。

正月初三日,也是各商铺开店日,做生意之家“皆鸣爆开市”。因初四日为古例“迎神日”,(神以腊月廿四日朝天去,至初四日下降) 各家为抢先迎来神,则算准时间,以初三午夜(半夜十二时正)就准时对天摆设礼品,焚香叩拜,至日头出现才收起,迟了神祗就会眷顾别家。

清康熙年间任知县的邑人林甲春有诗赞美春天:

踏翠东郊去,茸茸岸草芳。

板桥春立马,茆店晓传觞。

云满江边树,潮鸣柳外塘。

裁诗聊遣兴,莫叹发苍苍。

明代在朝廷任工部右侍郎的黄廷用也利用春节回乡省亲,他赋诗道:

春迎东郭外,喜过小楼东。

天上璇玑转,人间锦绣丛。

碧山春酒绿,玄圃臈梅红。

忽忆金银胜,承恩出汉宫。

初四大岁尤隆重

正月初四,按古例有:孩童捧神像,由车鼓队跟随到各家各户募取木柴,名为“为菩萨乞柴”。新嫁女或少妇捐送“柴火钱”,捧像的孩童则回赠娘妈头上的一束花,保佑其早生贵子。名曰“娘妈请花”。傍晚集柴于社庙前焚烧,开始接神仪式。一旦柴木烧成炭,各家争先夹炭回家,名曰“夹火母”。这些习俗都是中原遗风。

春节,回乡,交织成不可抗拒的诱惑力,或许只有远方的赤子才有这般刻骨铭心的体会。北宋那一年,身处京华开封府为官的蔡襄,千方百计向朝廷请了长假回乡省亲,可是,老天不作美,恰巧遇上风雪交加的天气,道路泥泞,举步维艰。蔡襄七赶八赶,到正月初四日还在半途,于是,他挥毫写下《正月初四》这首诗,以表思乡之愁:

今朝终见雪泥干,日薄云低又作寒。

家山千里何时到?溪上梅花正好看。

你看,千里迢迢赶路程,难道只为瞧一瞧枫亭溪上的梅花吗?但是,初四日到了明代后期,却别有一层含义。

民国《莆田县志》载:“以倭寇之祸,各家皆未度岁,是日补行祭腊”。 正月初四,迎神;准备做大岁,例同除夕夜。仙游县则是正月初五“做大岁”。因为嘉靖四十一年倭寇陷兴化府后,又于次年冬攻仙游县城,黎民百姓流离失所。幸亏戚家军赶到,百姓得以重聚。为此,劫后余生的仙游民众俗定初五日重做大岁。

正月初五重拜年

正月初五,如同初一早,吃线面,然后拜年,游春、会客。整个“五日岁”期间,不扫地,要扫也是往里扫,不把财气扫出门。不打驾小孩,即使摔破碗碟瓶罐,长辈见了也大声叫“好!好!”。这一日,不能吵架、口角,即便是语言尖锐一点,老人也会说:五日岁就相吵,何时吵到三十暝。

明代在朝廷官任南京大理寺评事的黄仲昭撰诗道:

举世逢春不解悲,春风应合笑人痴。

尝春只说春光好,白发侵头却未知。

过节妇女着红裳

莆阳是一个特别尚红的地区,他们认为:红,不仅代表喜气、旺气,而且红色能避邪。古代兴化地处闽荒,山林兼海滨,到处长满蒲草,不仅山魅作怪,海里水妖亦兴风作怪。中原汉族南迁移民一踏进莆阳大地,便忙不迭地疏导水患、兴修水利。在与恶劣环境抗争中,他们也把中原喜着红色的遗风带入莆阳,历经几代人,数百年前赴后继地奋争,才开辟出依山面水的壶山兰水南北洋平原。自从天上圣母妈祖海上显灵,拯救苍生都是以红衣红裤为特征后,莆阳百姓更是争先追捧效仿,唯恐一时疏忽造成对神祗的大不敬。有一首《竹枝祠》如此描述:

女人一样淡红裳,随耳银环寸许长。

裹足香勾三四寸,江妃衣饰是唐装。

初九凌晨敬天帝

正月初九“玉皇至尊”诞辰。民国《莆田县志》载:“人家各设香烛果酒于堂,以拜上帝。”莆阳各家先于初八半夜摆设祭品,点香燃烛,朝天庭施大礼,祈愿,名曰“抢头支香”。初八晚饭后不多时,城中亦有虔诚群众结伴往壶公山凌云殿、石室岩凌云别殿、西天尾紫霄玉皇殿祭祀。往往自山脚而上,人头攒动,如川流不绝。至山上殿前等候初九零点开始上香,场面拥挤,互不相让,直至凌晨。各处则演戏娱神、燃放焰火、奏十番八乐,盛况非凡。莆阳俗谚:“是日晴,主早禾大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