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龙文化历史悠久。从新石器时代,人们就有了对原始龙的图腾崇拜。几千年间,龙更成了中国及整个中华民族的象征。时至今日,“龙的传人”们仍然喜用带有“龙”字的词汇来形容生活中的美好事物,或给子女、地理实体、企业冠名,或做各种饰品。因为龙就是吉祥、腾飞、创新、融合、团结的象征。但在盘锦,说起龙文化,有些人却感到与这里似乎风马牛不相及。其实盘锦不但有龙文化,且非常厚重。
先说说盘锦的龙文化之根。新华社等多家媒体曾报道,因上个世纪,辽河流域先后发现和出土了“红山文化彩陶鳞纹”、“新乐龙纹木雕”、“赵宝沟文化刻画龙纹”、“摆塑龙”、“玉雕龙”等大量龙形文物,年代最久的长达8000年以上……所以近年来经中国考古学家研究确认,这条蜿蜒1390公里,发源于河北七老图山南麓,流经河北、内蒙古、吉林、辽宁等四省区,最终从盘锦注入渤海辽东湾的辽河便是“龙”最早的起源处,辽河流域被确认为是中华“龙文化”的摇篮。那么,辽河即为响当当的“龙河”,是一条真正的巨龙,它既然最终从盘锦“探海”,那么盘锦即为“龙首”。
辽河也正是盘锦的龙文化之根。对此,地域文化专家刘长青先生也曾说:按照文化地理学的观点来说,一般人类文明都在河口海域形成积淀。比如说,尼罗河的古埃及,右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的巴比伦文明。还有上海市是长江,广州是珠江……盘锦市是辽河入海口的城市,那么它理所应当就该汇归了这条河流上所有的文化。
盘锦民间厚重的龙文化。在这片土地上,历史不论是东北土著,辽河子民,还是清代顺治年间从山东、直隶等地迁来的移民,都崇尚龙文化。比如,民间非常重视“二月二”这天的“龙抬头节”。从本境广为流传的民谣就可见一斑。如“二月二,接宝贝儿,接不来,掉眼泪儿”。这说的是,按旧俗新媳妇正月里都住婆家,而到“二月二”才是回娘家的正日子。还有“二月二,龙抬头,龙不抬头我抬头”。这说明过去老师和家长多认为这是“占鳌头”的日子,他们企盼孩子们学业有成,所以这天孩子们要念叨这句话。孩子们这一天还要剪头,意寓这一年精神抖擞……此外,还有“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二月二,龙抬头,万岁皇爷使金牛,正宫娘娘来送饭,保佑黎民百姓五谷收”。民谣说明这一天是春耕的开始,农人们都希望从这天起五谷丰登、六畜兴旺。
正因为龙是传说中的善变化、能兴云雨、利万物的神异动物,倍受人们尊崇,所以盘锦民间还有不少口口相传,辈辈相承的龙故事,而且多和地域有关。比如流传于盘锦沿海一带的《龙子娶妻》、流传于田庄台一带的《两通碑与九龙口》、流传于大洼县南部的《青龙望海榆树台》、流传于盘山县一带的《大龙湾》……一些故事中,龙还是英勇善战、除暴安良的化身。如流传于大洼县的《草龙的传说》,说的是辽河下游一条草龙,竭尽全力杀死了一条在辽河作恶多端、堵死河道的泥鳅精,最后累死。
旧时,龙在人们心目中是无所不能的,所以对它的尊崇还表现在企求上。如遇到旱情时的民间求雨仪式。1925年,由于大洼一带出现历史罕见的旱灾,当局又不管百姓死活。田家的名士马连仲、田树昌出于美好的愿意,为让家乡百姓保秋收,就组织求雨。求雨时,在田家的“镇海宫”寺庙院内搭了一座“龙棚”,棚内供有“五湖四海九江八河行雨龙王之神位”。现场张灯结彩、灯火通明、鼓乐喧天。宣读的《求雨黄表》中,有“……奉天省盘山县南田家镇弟子:田树昌、马连仲率合会人等沐手焚香、恭叩於四海……龙王之功德,施于宇宙……”等字句。巧合的是,求雨后,真的下了场大雨,缓解了旱情。旧时迷信的求雨方式,不值得推崇,但却反映出当时人们对困苦生活的无奈,还有对军阀统治的失望。
崇尚龙文化还体现在民间娱乐活动上。如,田庄台舞龙源于清咸丰1856年,由河北齐姓移民始创。旧时主要用于节庆和祭祀活动,用于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和国泰民安。文革后,常在重要节日、庙会、重大庆典等活动中演出。演出时数十人配合,在震天的锣鼓声中,三四十米长的大龙龙头高昂、龙珠劲抖、龙尾律动、龙身翻腾,一如蛟龙出海,气势磅礴、雄浑豪壮,势不可挡,象征着中华民族英勇无畏的精神。田庄台舞龙闻名辽南,有“盘锦民俗活化石”之称。
民间龙文化的厚重还体现在收藏品上。轰动全国收藏界的盘锦玉龙床(由一位民间收藏家收藏),用同一玉矿中碧绿岫岩玉制成,重达1吨半。玉龙床通体以宫廷龙纹为饰,内容包括龙凤呈祥等,由20余件大玉件和数百件小玉件构成。玉龙床因其形体硕大,品类稀见,纹饰精美,已成为“中国六大民间国宝”之一,并被鉴定为国家一级保护文物。
玉龙床是张作霖(出生于海城县城西小洼村,今属大洼县东风镇)当年为庆贺袁世凯复辟称帝,委托其心腹阚朝玺(盘山县喜彬人,张作霖时期曾任热河特别行政区都统、大元帅府军政执法处处长,伪满时期曾任满洲国中央银行总裁)秘密雕琢的。但未等玉龙床做成,袁世凯就已死去……盘锦玉龙床虽是旧时政要的权钱交易之物,但从历史价值、艺术价值上已“当惊世界殊”!
“降龙”事件也给盘锦蒙上了一层神秘面纱。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在田庄台、辽滨(两地1937年前为营口辖)还曾几次惊现传说中的龙。据《营口市志》第一卷98页中说,1934年8月8日午后,辽河北岸东小街(即辽滨)一农民在附近苇塘发现一巨型动物白骨,长约10米,头部左右各有一角,长约1米余,脊骨共29节。伪营口第六警察署将其运至西海关码头附近地陈列数日,前去观看的人络绎不绝。经营口水产高级中学校渔捞科张老师判断:由于夏季雨量过多,此物溯流入河,搁浅于苇塘中,以致涸死。当时的《盛京时报》等媒体闻讯后曾派记者采访并将此物称之为“龙”、“天降龙”、“巨龙”等。同时还配以照片,图文并茂。后骸骨由伪县教育局交县立师范学校作为动物标本。再后来这些东西下落不明,所谓的“龙”也就无从考证。
盘锦的龙文化,就是盘锦厚重的历史、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现在,在辽河美术馆馆前,我们会发现一座代表辽河文化的雕塑赫然矗立于此,即高7.78米、重达39吨重的玉雕龙雕塑。好像在述说着这里曾经的传奇,似乎也在守望着那条龙河,看她“龙首探海”,吟啸长空的风姿。也听着这座城市“咚咚”踏向渤海湾、踏向世界的坚实脚步声,从现在到遥远的将来!
注:2006年以来在市级以上报刊发表的相关文章还有《龙在辽东湾》、《龙降盘锦事件》等,并在内部参考性刊物中多次提到“盘锦龙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