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为县民俗风情


无为县民间习俗至繁且琐,既有宗法礼教之沿袭,亦有封建迷信之掺杂。今者知之已不多,因就记忆所及,笔记5则。

岁时

无为县新年习俗

鸡鸣起,具衣冠,焚香点烛,燃油灯,放花炮。继则1人执灯笼,1人托烧红之香基(铁制,如元宝状,中空,两侧有耳),频浇以醋,使烟雾弥漫,遍行堂前屋后。有于堂前设香案、摆3牲(公鸡、鲤鱼、猪头均腌制)者,则先在案前礼天地神祗,再趋香火(亦称“香烘”,供祖先牌位之处)前,拜祖先,贺长上,然后鸣爆仗,开大门,去城隍庙、土地庙礼拜。至是里党亲朋交相拜贺,一般不必亲至,送名刺而已。名刺,即名帖,俗称名片,纸上印姓名,亦有印籍贯、职称,新年用者多为红硬纸,平时用者乃为白光硬纸。

男子出门贺岁,见尊长必跪拜,平辈则拱手或作揖。拱手,两手握拳合抱,示敬意而已;作揖,则身微弓,抱拳自下而上也。女子则不得出门,俟“人日”后始可。人日,正月初七也。据传,正月初一为鸡日,初二为犬日,初三为豕日,初四为羊日,初五为牛日,初六为马日,初七为人日,故云。女子谒亲友,必携糕点礼品。

客来,除糕点香茗外,无论贫富,均款以元宝茶,即用茶叶、八角所煮之鸡蛋,又称香蛋,极可口。

3日后,亲友即相互设筵延请,谓之年酒;二月间,治酒延亲友,则谓之春酒。

正月十五日为元宵节,亦称上元。古俗张灯为戏,故又称灯节。是日,焚香烛,鸣鞭炮,撤香案,新年即告结束。无论贫富,均食元宵。元宵,糯米粉制,嫩软适口。

无为县清明节习俗

清明节日,家家门前插柳枝,晚焚纸箔,追念祖先及亡故亲友。纸为大表纸,用木铳锤纸,纸上现铜钱纹,即是;箔为锡箔,涂金属粉,银白色,摺成元宝状。二物均作冥锭用。

清明节前后扫墓。新丧者则在清明前3日内。扫墓时,冢上置1方形土块,插白色或黄色纸幡;冢前奠以肴馐,鱼、肉、蛋共3盆,酒1盅,饭1盏,箸1双,然后焚香鸣炮跪拜如仪。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学校常在此前后期间,组织学生远足,踏青之遗意也。

无为县端午节习俗

农历五月五日为端午节,亦名端阳、重五、重午。是日,门插菖蒲、蕲艾,梁悬端午符,由道士用朱笔绘于黄纸上,亦有堂悬钟馗像者,均驱鬼辟邪之意。妇女着绒花;儿童着新衣、新鞋。鞋头绣虎形,腹系花兜肚,内盛蒸熟之咸鸭蛋,并食烧大蒜,云可治腹痛也。家家食角黍,即粽子,以芦叶裹糯米煮成;亦以此馈遗亲友。

正午时,堂上设香案,案上供菖蒲、蕲艾各1盆,蒲、艾均缠红纸条一束。点香烛鸣鞭炮,熏香基,合家跪拜如仪。同时雄黄浸水稍加酒,以艾叶蘸之遍洒屋角,口中频念曰:“洒五毒。”五毒,一般指蝎、蛇、娱蚣、壁虎、蟾蜍。又缶中设火灰,上加干白芷、干艾叶,烟熏房间,俗谓熏蚊虫。

中餐,菜肴丰盛,饮雄黄酒,于杯中放雄黄末些许,酌以白酒,酒后则蘸雄黄酒末,书“王”字于孩童额上。

下午,家家炒新蚕豆,大人小孩均喜食之。

是岁如雨水匀调,则竞渡龙舟,锣鼓喧阗,游人杂沓,极一时之盛。

无为县中元节习俗

农历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俗称鬼节。晚间,家家焚纸箔,以悼亡者,亦有以大表纸剪成衣裤状,焚给无主孤魂;并有盂兰会,街心筑木台,延僧坐台上,诵盂兰盆经,以超度孤魂野鬼,诵经毕,亦有放莲灯于河上者,灯浮水面,灿若繁星。

是晚,家家门口悬灯,多租汽油灯,灯上缀以流苏;亦有纱灯,走马灯;贫者则点1煤油灯。灯烛焜耀,彻夜乃止。

无为县中秋节习俗

农历八月十五日为中秋节。晨食糍糕糯米制品;昼间亲友互馈月饼、菱角;晚间祀月,待月东升时,设香案供月饼、芋头、菱角,先焚香跪拜,然后品茗食月饼菱角。

无为县冬至日习俗

冬至日,族众合祭于宗祠中。有新丧者,须入祠题名于龛中牌位上,备筵席以祭之。开祭时,族长领首,按辈份,分长幼,跪拜如仪。祭后入筵席,亦如之。

无为县腊八日习俗

农历腊月初八日,为浴佛日。初,寺宇设会,煮腊八粥以供佛;后流行于民间,是日亦食腊八粥。粥以糯米煮之,加莲子、桂园、大枣各果品,用青、红丝作点染,合糖食之。

无为县送灶习俗

农历腊月二十三日夜祀灶神,谓之送灶。习俗,家家做送灶粑粑,用籼米细粉和水揉之,捏成凹字形,边缘薄,中空,实以馅;馅有豆沙、萝卜泥、芥菜屑等;再封口,置锅内蒸之。无为东乡无此习俗,不知何故。

送灶时,先陈祀品于灶上。祀品或为糕点,或为粑粑,多少不一,唯灶糖则不可缺也。灶糖,麦芽制成,白色,比蚕豆略小,食之胶齿。盖欲灶神食之,齿胶粘,上天不能奏坏事也。再燃香烛,焚灶疏,合家男妇,—一叩首。灶疏,道士所为,黄纸,木版印刷,上填合家男子姓名,祈求灶神“上天奏好事,下界保平安”也。

除夕夜接灶,礼品简单,无灶糖、粑粑等物,唯焚香跪拜而已。

无为县小年习俗

农历腊月二十四日为过小年,下午悬祖先影像,摆设酒肴,燃香鸣爆,焚烧纸箔,合家依次跪拜,谓之接祖。

无为县除夕习俗

农历腊月三十日(月小为二十九日),易桃符,换新灯笼(灯笼有方形,有椭园形,篾制糊以纸,再用红纸剪贴姓氏或“平安”二字,以熟桐油油之,稍透明。是日晚间,或于堂前设香案,案上陈鸡、鱼、肉3牲,先跪拜于案前,礼拜天地神祗;再于香火前摆酒肴,祭祖先。祭毕,合家团坐食年饭。至夜,卑幼礼拜于尊长前,谓之辞岁,尊长则赐以压岁钱。亦有围炉不眠,谓之守岁。

习俗尚有以已燃木炭置盆钵灰中,次日大年初一以此引火炊灶,谓之隔年火。

无为县婚礼习俗

古代婚礼有六:纳采、问名、纳吉、纳徵、请期、亲迎。旧社会之婚礼,一仍旧贯,乃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实为变相买卖婚姻也。

男家请媒向女家提亲,女家应诺,男家备礼求婚,是谓纳采。

男家请媒问女方出生年、月、日、时辰,俗称八字,是谓问名。

问名后,古时归卜于宗庙,今则将男女双方八字交卜者占算,得吉兆,复备礼请媒告女家,婚姻大事于是定,是谓纳吉。

男女两家缔婚后,男家诹日具书,备衣饰礼物等聘礼送女家,是谓纳徵。徵者成也,纳币以成婚礼。因宋时避讳,改称纳尔,俗称过定。

男家纳徵后,择定婚期告女家,女家受物复书,是谓请期。

女家同意婚期,即备衣饰、家具送男家,俗谓陪嫁妆。富者所陪嫁妆,竟有朱漆寿棺1对,则物物齐全,可以想见。至婚日,男家舁喜轿、礼品至女家迎娶,是谓亲迎。古者新婿亲自迎娶,今婿不往矣。

六礼亦有精简合并者,然以纳徵亲迎为重。盖纳徵即订婚,亲迎即结婚也。

亲迎日,男家租喜轿。轿雕龙画凤,围以彩色小灯泡,备极华丽;轿顶扎红绸彩球,分垂四角;轿前后是红灯笼两对,燃以红烛;轿门前挂1筛镜。筛镜,系竹筛上糊红纸,再以金箔纸剪八卦形贴红纸上。八卦者,为乾、坤、震、艮、离、坎、兑、巽者也。轿内座下,置铜脚炉1只,炉灰中有燃着之木炭;公鸡1只,红绳扎其足;万字糕两条,供新娘踏足用。喜轿后舁方箱,箱中置礼品。前有鼓乐导迎,1人提爆竹篮,篮周糊以红纸,沿途燃放爆竹。乡间则有揪提篮者之耳之习俗,谓之摘扁豆,不知何意。

贫者所租喜轿,多为青布小轿,上复红布,前悬红灯笼1对。随行者仅提爆竹篮及担衣物而已。

喜轿至女家,女家闭门不纳,索“开门包”后,始燃爆竹放喜轿入,至家堂前,轿置芦席上,不得着地面。

女数日前已卧床上,日食鸡蛋、枣栗之物,不进饭粥。盖迎亲日忌解大小便也。至是,盛妆,穿红着绿,头顶盖1红巾,由父兄负至轿中。轿出门,母嫂等妇女均哭泣,云愈哭则家愈旺盛也。

喜轿所行之路,往返不同,忌走回头路也。走回头路者意谓夫亡再醮也。

喜轿至男家,亦置家堂芦席上。时生肖属羊属虎及孕妇寡居者均忌见。至吉时,鼓乐齐鸣,燃放鞭炮,由两老妇开轿门,扶新娘出。两老妇,俗称接轿奶奶,需夫妇双全,子孙满堂者。轿前地上铺布袋,新娘行袋上,袋子前后更迭。袋,代同音,俗称接代。

至洞房,床前设方桌,燃红巨烛,烛上彩绘龙凤。新郎新娘先拜天地,再拜床公床母,然后交拜,谓之拜堂。继则新郎新娘坐床上,行合卺礼,饮交杯酒,即1红绳两端各系1杯,中盛酒,新郎新娘各执其一,交互呷之。合卺后,新娘换童鞋。童鞋,色紫、软底,能着新鞋上,新郎则挑去新娘盖头红巾。新郎与新娘至是始相识,继食团圆饭。菜为10碗,有鱼圆、肉圆、鲫鱼等,均取吉利意;须整鸡,鸡口衔红枣。鸡与鱼,均不可食。席为圆桌,新郎新娘坐上首,接轿奶奶分坐两旁,余六人均童男童女。新郎新娘不举箸,陪坐而已。其时,宾客来贺,厅堂前大开筵席,觥筹交错,极尽欢乐。筵后,同辈亲友闹洞房,亦有藏匿洞房中,听新夫妇话语,以作笑料。

次日晨,新娘之兄弟来贺,亲朋亦纷至沓来,欢宴3日。第三日,家堂前铺红毡,新婚夫妇拜翁姑及兄妹等,并请族属亲戚遍拜之,谓之拜人。

一月后,新婚夫妇去女家,行拜门礼,谓之回门。筵前,岳母招新婿入后堂,食鸡腿,俗谓拉鸡胯。凡新婿初入岳家必如此。入筵,新婿坐第一席,酒过3巡,即食饭。新婿碗中饭将食完,新妇之嫂辈立身后猝以饭扣碗上,婿虽已饱,仍得食完;有于饭中置盐末,咸不可食,则为恶作剧矣。此习俗盛行于乡间。

贫苦之家常于男孩幼时抱1童养媳。至成年,婚礼极简单,焚香烛,燃爆竹,新人拜天地、祖宗、父母、亲友后,欢聚会餐,谓之圆房。

旧时婚礼,大致如此,乃笔者亲历亲见之事也。至于文明结婚,有而不多,拘于习俗也。文明结婚,仪式简单,先布置一间礼堂,张灯结彩,桌铺红毡,上燃红烛。新郎新娘并立台下,新郎多着中山装,新娘则更新衣,外披水红绸纱,顶有红纱球。两小儿为傧相,牵纱立其旁,主婚人及证婚人立台前,致贺词,签章于结婚证书上,新郎新娘鞠躬致谢。礼毕,举行宴会,尽欢而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