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庆
汤沟地区过去大户人家娶新媳妇,首先是“下日书”由夫家择良辰吉日写成《日书》送达女方家,女方家接日书后即准备嫁妆,在喜期(婚庆日子)的前几天择一个吉日送嫁妆——铺嫁妆,大的物件一般由两人抬着,小的妆奁 用抬箱抬,抬箱是专作送嫁妆所用,抬箱上雕龙画凤甚是漂亮。夫家喜期的前一天晚上就要请行人(办喜事所用的人),并按礼俗做一些该做的事,名曰暖轿。接新娘当天一般是十几人至二十几人不等,但必须双数。行人中有扛高灯两人或四人,提宫灯四人,吹哨呐两人,背篾缆两人,抬大轿八人,一般大轿都是雕龙画凤有龙凤呈祥之意,轿顶是一个麒麟 送子的雕塑。(每个大姓村庄,都要备制一个雕龙画凤的木质轿和一个青布小轿,及抬箱高灯,放本姓祠堂里,可供婚娶使用,周边小姓人家婚娶可以借用)。还有一人牵羊,两人抬酒坛子,一人担鱼肉,鱼是两条鲤鱼,肉一般是两方肉(每方4斤),还有三媒六证一行人浩浩荡荡。
可小户人家娶媳妇就简单多了,一般是青布小轿(用蓝色布围成的轿子)一行六人或八人即可接回新娘。还有贫穷人家大都是从小带童养媳长大后择一个吉日请亲朋好友吃一顿酒即算办完喜事。再穷的人家连喜酒也办不起就用除夕吃年夜饭,父母对儿子和童养媳说声:今晚你们就在一块息(睡)了,名曰圆房或归堆。
解放后娶新媳妇,就没有什么穷富之分了,一般都比较简单,不搞大操大办,为新娘做几件新衣,挑一担礼品一行六人或八人即可接回新娘。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为迎合时代潮流,男或女为对方买大锹、箩筐、扁担或者《毛泽东选集》、《毛主席语录》作婚庆礼物,领取《结婚证》即算办完喜事。
改革开放以后由于人们经济条件好转,办婚事又要隆重多了,二十世纪末二十一世纪初迎娶新娘都兴用轿车,用卡车运嫁妆,嫁妆由三转一响(三转是自行车、缝纫机、手表,一响是收录机)到如今的彩电、冰箱、空调等家用电器一应俱全。2008年春汤沟一户人家接新娘又用上了青布小轿,一行扛彩旗着唐装的儿童作行人,融古典和现代为一体。
丧葬
过去办丧事富人家和穷苦人家也有很大区别。富人家老年上人去世都举行隆重的祭奠(丧礼)活动,请很多道士设坛祭祀名曰:“打醮”。如果老年人在农忙季节去世,即用上乘棺材入殓后用漆密封停放于厅堂后掩蔽处,到冬至农闲时举行丧礼。丧礼非常繁琐也隆重,道士要诵七天经文,晚上要放礼花,儿媳、女儿要逐一哭拜名曰“拈香”,有道士伴奏,儿媳哭拜要讲究押韵,要能把公(婆)的生平、品德都能表述清楚,最后有孝子(可请别人代理)读《祭文》,以哀哉,尚飨而告终。安葬有深埋和浮厝两种,一般都是一次性深埋,崇尚入土为安。浮厝即把棺材安放地面,用芦席包一下涂上淖泥,用四根木桩固定,三年后捡筋再重新安葬到一个姓氏或一个房派的固定坟地(一般是较远的山地),每大姓祠堂都备有一根抬重的“龙杠”及棺罩。
一年或者三年后还要为死者除灵(对亡灵的最后一次安顿)烧灵屋、纸轿、纸马、纸人和纸做的日用衣物。除灵时亲戚家都要掺吃——烧好六大品(六大品碗菜)挑到当事人家中,供为亡人祭祀、安葬等所有帮忙的人享用。也有富人家,还搞散灯——用粗糠拌香油或桐油再后来发展到用煤油一路点火,一般二、三里地长。情景甚是壮观。1995年下半年汤沟、三汊河各买一辆殡葬车,自此全面推行火葬。
祭祖
祭祖一般都是利用每年冬至,本姓氏均在祠堂举行祭祀,各房派代表参加,费用有祠堂公众田的收入动支。各房派在自己家中祭祀自己房派的祖先,本房派各户轮流做东(承担费用)名曰:“当冬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