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舞蹈是民间艺术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更是人类社会珍贵的文化遗产。她来源于劳动和生活,扎根于本土故里,千百年来,广大劳动人民以自己亲身体会和聪明才智,创作、积累了一大批传世佳作,为振兴民族民间文化,推动社会进步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根据国家文化部统一部署,2008年10月,县文化馆组织我们对民间舞蹈进行了一次全面普查。我们利用20天时间,跑遍全县八大镇,对具有一定地方特色的“舞龙灯”、“狮子舞”、“花船”、“河蚌舞”、“镗舞”所在的运漕、陶厂、林头、清溪、仙踪5镇14个行政村进行实地调查,与组织者、活动者面对面地进行采访、记录,并对实物进行拍照,共查出“狮子舞”、“黑驴舞”、“蚌精舞”等十多种民间舞蹈。据考证,含山民间舞蹈同含山民歌一样历史悠久,她起源于盛唐,兴盛于明、清两代,根据各地不同的习俗,自发组织民间舞蹈玩耍活动,以示庆丰收保平安,欢度节日。据统计,我县的民间舞蹈,还有“大头娃娃舞”、“老前少”、“螳舞”、“花船”、“打莲湘”、“滚灯”、“彩龙”、“杂灯”近30种,各种灯舞都有自己的特色绝招。
在历史的长河中,含山的民间舞蹈随着时代的变迁,不断显示出鲜明的时代和地域特色,曾经都有过繁荣和辉煌的时期。1955年底,安徽省第一届民间舞蹈汇演后,含山县民间舞蹈在保留原来造型,表演动作、服饰、人员的基础上,作了一些新的改进,使“舞龙灯”、“花船舞”、“河蚌舞”以及“狮子舞”等形成自己的风格和地域特色,在1997年、1999年和2003年含山县连续举办的三届文化艺术(旅游)节期间,各乡镇民间舞蹈队除在本地开展巡游活动外,有组织地集中在开幕式上和含城街上表演,所到之处深受观众的喜爱。特别在1999年巢湖市首届艺术节期间,市文化馆调含山清溪、仙踪两条龙和一对狮子赴巢城表演,轰动了巢湖市,观众一致拍手叫好。
一、民间舞种选介
(一)舞龙,也称太平灯。流行于含山县北部、中部、南部地区,主要集中在南部地区。此舞意在以龙的神灵来保佑平安、六畜兴旺、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活动期间,集镇大街小巷只要谁家放鞭炮,就去谁家玩耍。根据户主要求,龙灯可以进家庭屋内玩耍,在堂屋内耍一个金龙抱柱,求得五谷丰登、家庭兴旺。也有人家想求子求孙,龙灯的尾部可伸入房内,丢下一个早已准备好的红鸡蛋,俗称龙蛋,得子的意思。通常人家门头上挂彩,将红布三尺披在龙头上,以求心愿;也有人家已有男孩,出彩钱在龙头上讨一块红布回家给孩子做腰带,图个吉祥如意、消灾免难。长辈们和知名人士在街心、广场摆设香案,放上彩头,烧香磕头,许愿祈祷。
1、相关民俗:含山中部清溪镇:正月初十一试灯,十四正式玩灯,在正式舞灯前,要放鞭炮、烧香为扎好的龙头竖眉、点睛,所有参加舞龙的人要在香案前烧香、磕头,沐浴后才能启龙玩耍,大街小巷皆可游玩到,至二月初二(俗称龙抬头日子)就停止,随后将龙灯头放在活水口烧毁(俗称龙戏水,以图吉利)。
2、形式特征:含山县陶厂镇、清溪镇舞龙,代表含山县不同的舞龙风格,现将两镇舞龙的特征列举如下:
①陶厂镇:(含山南部)
舞蹈特点:龙灯总共14节,13节正身,1个玩球(龙珠),一般共需14位强壮男性玩耍,另配预备手。龙灯有青、白、黄三种颜色之分,舞灯走行时, 以龙头上、下、前、后、左、右方向不停摆动,带动龙头全身各节有序的、一节接一节的活动,绝不可以一边倒的动作行走。
动作形式:有龙打滚、龙翻身、龙摆尾、金龙抱柱、走四方、八卦阵、上桌子等。
服饰:舞龙青壮年男性的服装颜色,同龙灯的颜色统一。头扎毛巾或方巾,脚穿彩球鞋,腰系大红绸带。
伴奏:以锣鼓为主(大锣、小锣、鼓、钹),根据舞龙的节奏,锣鼓打击以“长锤”、“四击头”的锣鼓点交替变化快慢轻重。
②清溪镇:(含山中部)
舞蹈特点:清溪镇大刁村龙灯一般为11节和14节,另加1个玩球的。正常舞龙时,同出两条龙,一条黄色、一条白色,黄色为公龙(有胡须),白色为母龙。
其它类大致相同。
(二)花船,也称旱船、旱地行舟。流行于本县中部和南部地区。
1、相关民俗:含山南部陶厂镇:正月初十一至二月二为正期活动,除增加节日欢乐气氛以外,还以示保佑平安、六畜兴旺、风调雨顺、国泰民安。花船一般随同舞龙、舞狮等一道,舞灯经过的路线花船必到,但大多在门前、广场玩耍,不可进入家庭内玩耍。凡逢节日,或举办盛大活动,或配合中心工作, 皆可参加表演。
2、形式特征:含山县陶厂镇、运漕镇花船舞蹈队,代表含山县不同的舞蹈风格,现将两镇花船的特征列举如下:
①陶厂镇:(含山南部)
舞蹈特点:动作快起慢落,摆膊自然。大相公一手执纸扇,一手托鸟笼,大方的动作随船行动,两边男子作划船动作,后边老翁、媒婆行走自如,姑娘们唱,他(她)俩以搭白为主。
角色:花船表演人数为8人,4男4女,包括:大相公1人,划船2人,老翁1人,船芯姑娘1人,扶船女2人,媒婆1人。
服饰:沿用解放前新婚成亲时的服饰,以前女角采用“新娘子”花衣服为主,佩戴项圈、银锁、耳环,梳独辫子,化妆美丽,讲究漂亮;大相公身穿长袍大褂,头戴礼帽,佩戴黑色眼镜;两青年翻穿皮袄,鼻子上贴一块白色类似小丑妆;老翁上穿老头衣服,下扎白布裙,头戴毡帽;媒婆身穿对襟褂子,头扎毛捏子,类似丑婆旦。
道具:船芯姑娘——花船1只,扶船女——方巾各1块,船夫——两根竹竿或两把船浆,老翁——旱烟袋1只,媒婆——手帕1块,大相公——纸扇1把、鸟笼1只
队形:以大秧歌和十字步为主,调头、摇摆、前后旋转变化。现在还增加了一些现代表演队形。
伴奏:表演时,以二胡、竹笛、唢呐为主,乐曲有《兰花妹子》、《八段锦》、《孟姜女》、《养媳妇歌》、《剪子股》以及民间流传的其他民歌。
打击乐有:大锣、小锣、鼓、钹,根据动作的快慢,锣鼓轻重搭配使用。
②运漕镇:(含山南部)
角色:花船表演人数也为8人,但都是女性,包括:花芯1人,两边划船各3人,媒婆1人。
服饰:过去的服饰与陶厂等地基本相同,现在以靓丽为主,船芯姑娘身穿大红大襟装,上绣花纹,下穿同色的直筒小喇叭绣花裤,衣裤领袖口镶花边;6位划船女身穿湖蓝色大襟装,样式与花芯姑娘相同;媒婆的衣服为绿色绣花大襟褂裤。统一脚穿绣球彩鞋;姑娘们梳独辫子,不同的就是船芯姑娘,头左边多一个发髻;统一化淡妆,戴耳环,安假睫毛;媒婆左嘴唇上有一颗痣,按女丑打扮。
道具:船芯姑娘——花船1只,6划船女——6把船桨,手柄扎蝴蝶结,媒婆——方巾1块
乐曲:《珊瑚颂》、《洪湖水浪打浪》等。
其它类同陶厂相同
(三)狮子舞。流行于含山县北部、中部地区,主要集中在仙踪、巨兴等地。
1、相关民俗:根据当地习俗,过去都在冬腊月为“送灶”、“庙会”等活动玩耍,农历正月初四为玩耍正期,以示保佑平安、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狮子舞一般适宜在门前、广场玩耍。解放后,凡逢节日,或举办盛大活动,或配合中心工作,以及举办的各类活动皆可参加。
2、形式特征:舞蹈特点:狮子舞演员要有一定的基本功,表演动作起伏大,有平地行走、桌面跳四拐、站桩、直立、抢球、翻滚等难度较高的动作变化。正常是一对狮子同时表演,玩球者一人或两人。
角色:传统狮子舞表演人数为5至6名男性青年,包括每只狮子两人,两只共4人,玩球1至2人。
服饰:扮演狮子的男性青年,身穿与狮子颜色相同的对襟褂子,灯笼裤,现在一般是黄色的衣裤,裤子外边粘贴上用麻制成的毛须,现在有的用塑料线制成,脚穿白色运动鞋;玩球的男青年也是一套与狮子颜色相同的衣裤,只是不粘贴毛须,头扎毛巾或同色方巾,根据天气变化也可不扎,腰间系红绸带。
道具:狮子1对 (狮头是细篾扎制,布纸结合糊成,身子粘贴上用麻或塑料线制成的毛须);绣球1至2只。
伴奏:表演时,以大锣、小锣、鼓、大、小钹等打击乐为主,现在有的用两至三套锣鼓齐鸣,烘托气氛。
(四)河蚌舞,俗称歪歪精。流行于县境中部、南部地区,主要集中在南部地区。
1、相关民俗:与“花船”基本相同。
2、形式特征:含山县陶厂镇、运漕镇河蚌舞,代表含山县河蚌舞不同的风格,现将两镇内特征列举如下:
①陶厂镇:(含山南部)
舞蹈特点:表演时以戏斗、戏耍方式为主,渔翁一心一意要捕捉蚌精,蚌精千般变化戏耍渔翁,所以一会夹着渔翁的头,一会夹着渔翁的臀部;蚌精步伐以小碎步舞姿,卧鱼翻身,神龙探海等,渔翁弯腰、屈膝、蹲档、扭臀、前后滚翻,以戏耍、逗趣方式变化。此项表演形式在门前广场最为合适。
角色:河蚌舞表演人数为3人,即1女2男,即蚌精1人,渔翁两人。
服饰:过去蚌精身穿花衣裳、红兜兜,佩戴项链、银锁、耳环,两腰间各有一块三角形带鱼鳞图案的布条,头饰按照戏剧花旦打扮;两渔翁以丑角装扮,翻穿皮袄,三花脸谱。现在沿用传统戏剧“水漫金山寺”鱼精的打扮,以靓丽为主。
道具:蚌精——两米左右人工制作的河蚌1只(以表演者身高比例制作两渔翁——渔网、鱼篓、长旱烟袋、芭蕉扇各一
伴奏:以大锣、小锣、鼓、钹打击乐为主,多半用“长锤”和近似“花鼓灯”鼓点而变换使用。
②运漕镇:(含山南部)
角色:河蚌舞表演人数为3人,即两女1男,即蚌精两人,渔翁1人。
服饰:蚌精身穿粉红色镶嵌绿边大襟褂子,头两边各梳一个牯牛髻;渔翁扎冲天小辫,鼻子上贴一块白色。
道具:人工制作的河蚌两个,对边镶荷叶花,安装直流闪光电珠;渔网、鱼篓各1。
其它类大致相同
(五)老背少,也称假人背真人。流行于县境北部、中部、南部地区,主要集中在南部地区。
1、相关民俗:老背少与舞龙、花船等相互配合共同表演,基本无单独一项表演。
2、形式特征:含山县陶厂镇、运漕镇、铜闸镇老背少表演,具有一定的含山地方特色:
舞蹈特点:假人的上身插在真人的前腰带上,下身绑在真人的后腰上(一般假人为老人,真人为少年,根据不同内容和形式,人物扮装有所变化)。玩起来给观众的直感就是老人背着孩子或两个年轻男女,或一对老伴。通过过桥、滑路、下坡、滚打、摔跤、戏耍等舞蹈动作的编排,玩起来十分滑稽搞笑。表演时走在灯队的前面,戏耍开道,同时配备4个大头娃娃,在四方跳跃,烘托气氛。
角色:老背少舞蹈表演人员为1人,即男青年1人。
服饰:过去男青年身穿长袍大褂,现在根据形式需要变化服饰。
道具:假人1只。脱盔头像,按真人五官描绘,上、下身,按真人的高、矮、胖、瘦身材比例用布缝成人形状空筒,内用棉花、海绵填实制成。
伴奏:以大锣、小锣、鼓、钹打击乐为主,一般随龙灯、花船乐曲进行玩耍。
(六)镗舞,俗称花杈舞。流行于县境南部。
1、相关民俗:正月初十一至二月二为正期活动,除增加节日欢乐气氛以外,还以龙的神灵来保佑平安。镗舞随舞龙、花船等相互配合共同玩耍,也可单项组织在村头开阔的地方表演。
2、形式特征:含山县陶厂镇苏滩村镗舞队:
舞蹈特点:表演者个人素质要好,有一定的基本功,抛镗、滚镗、勾镗、旋镗、怀中抱月等表演动作整齐。
角色:镗舞队表演者多为男性青年,一般在在20人左右,多则不限,但要成双编队。
服饰:服装式样颜色统一,一般穿大红或黄色服装,头扎毛巾或方巾,腰间系布带。
道具:镗。每人1杆,以人数多少而定。镗的制作为:中间一根1.5米左右长的藤子编织的把杆,同戏剧枪杆,两头各安装一个“山”形铁制的头,头的下方各有4至8片活动的椭圆形铁片,玩起来发出“哗哗”的铿锵声。
队形:《八段锦》、《剪子股》等,现在还增加了一些现代的表演队形。
伴奏:表演时,以二胡、竹笛、唢呐等民间乐器为主,乐曲以欢快的、节奏性强的民间乐曲为主;行走时,以大锣、小锣、鼓、钹打击乐为主,有节奏地烘托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