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认知整体结构论浅谈运动技能的获得



西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02级2班(专升本班)  740070

摘要:认知论是经历了长期过程发展起来的学习理论。它在解释内在的复杂认知技能习得的心理活动过程方面,对运动技能的获得的理论和实践作出了独特的宝贵贡献,在百家争鸣、学派林立的这两个领域中争得了重要的一席之地。作为一种完整的系统化理论,认知论的实践意义是多方面的。本文从认知整体结构的认知学习论、运动技能获得的实质和阶段的角度出发,以认知学习论为指导,结合运动技能的获得实质,总结出运动技能获得的认知性学习的一些特定的规律和方法,对运动技能获得从认知论的立场进行实践性的指导。

关键词:认知论   运动技能获得   

1认知论概述
    认知是指认识的过程以及对认识过程的分析。它包括感知、领悟和推理等几个比较独特的过程,这个术语含有意识到的意思。认知的构造已成为现代教育心理学家试图理解的学生心理的核心问题。
1.1认知理论
认知理论致力于研究教如何影响内部的认知过程。如注意、编码、记忆、回忆;这些内部认知过程如何导致新技能知识得获得及认知结构的改变;新学来的技能知识或新产生的认知结构如何影响操作。由此可见,认知心理学把教和学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更重视学的作用;既注意学习的外部条件,但更重视学习的内部条件。认知学习理论认为,教学过程从本质上讲是一个认知过程,即将教材知识结构转化为学生的认知结构的过程。认知过程是一种主动、积极的建构过程,同化和顺应是建构基本环节,也是两种基本的认知方式,认知过程就是由这两种基本的认知方式组成的。所谓同化,是指利用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新旧知识的相互作用,对新知识进行改造,把新知识纳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以充实、完善、发展原有的认知结构:所谓顺应,当现有认知结构不能同化新知识时,就需要学生将此进行调整,一顺应新知识的产生,重建新的知识结构,使原有的认知结构得到更新和扩展。教学过程就是认知结构不断建构并提高的过程。可以将认知学习理论的教学观分为三个主要论点:加工过程论、认知结构论和学习中心论。 
1.1.1加工过程论  
认知心理学把人脑的功能与计算机的运算程序进行类比,认为认知过程就是信息加工过程。因此认知心理学关于教学的研究,主要探讨不同的教学方法如何影响学生的认知过程,进而影响学习结果。教学方法只有通过影响学生的认知过程才能够影响教学结果,教学方法是影响教学结果的间接因素,学生头脑中的认知过程才是决定学习好坏的直接因素。 
1.1.2认知结构论  
现代认知学习理论不仅重视认知过程,而且十分重视认知结构。奥苏倍尔认为有意义的学习就是把新知识和原有知识联系起来,将新知识纳入学习者原有的认知结构之中。传统的教学方法比较注重教材的知识结构或逻辑结构,而不太重视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当代认知心理学十分重视认知结构的研究。关于学生头脑中认知结构的研究,能为我们改革教材和教法提供科学的依据。 
1.1.3学生中心论  
认知心理学家认为,只有认知因素(包括认知结构和认知过程)才是决定学习效果和学习效率的直接因素。因此,学习时的认知加工的深度和策略是决定学到什么的充分条件。总之,学生的学才是决定学到什么的最关键、最直接的因素。基于此,我们可以从中得到的启发 是:在创造学习的外部条件时,必须加以内部的认知规律为前提;应该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应树立教学目标的新概念;应重视内在的认知动机的作用。 当代认知心理学的教学思想为我们解答“如何促进发展”这个问题提供了新的观念和新的技术,可以表述为三种新观念:新的知识观、新的学习观和新的方法观。
1.2认知论的实践
认知学习论在运用于教学实践时,强调要根据学生已有的心理结构,提供适当的问题情境,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一般的原理,以便能把所学内容用于解决新的问题。认知学习理论为教学提供了理论依据,丰富了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为推动教育心理学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认知派学习理论的主要贡献是:
1.2.1重视人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价值,充分肯定了学习者的自觉能动性。
1.2.2强调认知、动作技术理解、独立思考等意识活动在学习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1.2.3重视了人在学习活动中的准备状态。即一个人体育技能学习的效果,不仅取决于外部刺激和个体的主观努力,还取决于一个人已有的知识水平、认知结构、非认知因素。准备是任何有意义赖以产生的前提。
1.2.4重视强化的功能。认知学习理论由于把人的学习看成是一种积极主动的过程,因而很重视内在的动机与学习活动本身带来的内在强化的作用。
1.2.5主张人的学习的创造性。布鲁纳提倡的发现学习论就强调学生学习的灵活性、主动性和发现性。它要求学生自己观察、探索和实验,发扬创造精神,独立思考,改组材料,自己发现知识、掌握原理原则,提倡一种探究性的学习方法。强调通过发现学习来使学生开发智慧潜力,调节和强化学习动机,牢固掌握知识并形成创新的本领。

2运动技能及其形成阶段论
2.1运动技能概念
就运动技能的实质而言,目前尚无明确一致的认识。 现阶段运动技能的实质的基本观点有:
2.1.1运动技能是个体在运动活动中形成的一种主体性动作经验 
运动技能区别与个体本能性的反射活动,它是个体在运动活动过程中形成的运动动作经验,这种动作经验是学习得来的,它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个体先天的运动能力的倾向,但它不等同于个体运动能力的倾向,它是个体以一定的运动能力倾向为前提和基础,通过有意识、目的的学习与实践活动,逐渐形成与发展起来的一种方式。 
2.1.2运动技能是一种具有动作规范要求的运动活动方式。 
运动技能作为一种活动方式,它不等同于一般的随意性活动,因为运动技能具有对个体运动活动起稳定调节作用的心理结构,而一般的随意性动作只是个体的一种随机性的反应活动。 
2.1.3运动技能是对个体运动活动起稳定调节作用的心理结构,具有等级控制性。 
运动活动与认知活动是不同的,它具有等级控制性。一种外现的活动不仅受到人的高级中枢的调节,同时也受到大脑皮层低级部位的控制,这种活动的等级控制方式,要求活动的控制与调节时,不应该把所有的活动归结为单一中枢机制控制的作用,生理心理学中产生随意动作的主要神经结构及其相关部分根据其功能可以划分为不同的层次。
从以上一些概念及其分析中可以看出运动技能是人类一种习得的能力,是人类有意识、有目的地利用身体动作去完成一项任务的能力。即是一种特殊的学习过程。个体越是经济、有效、合理地利用身体动作完成任务,其运动技能的水平就越高,其能力就越强。 
2.2运动技能形成 
费茨和波斯纳(M.I.Posner)概括了较为成熟的人学习运动技能的一般过程。他们的分析为进一步详细研究运动技能提供了基础。他们把运动技能的学习分为三个阶段。 
2.2.1认知阶段 
认知阶段也称知觉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理解学习任务,并形成目标意象和目标期望。目标意象主要是指学习者对自己解决问题的目标模式反应和动作型式,在头脑中形成一个表象,即明确解决问题的目标模式。而目标期望则是对自己的作业水平的估价,即明确自己能做得如何。这两种期望都起着学习定向作用。 学习者在学习的起始阶段,首先要通过对示范动作的观察,对刺激情景的知觉,来形成一个内部的动作意象,以作为实际操作时的参照。而要形成这样一个意象,则需对线索和有关信息进行适当的编码。线索和信息的编码,可以是形象的,也可以是抽象的;可以是视觉的,也可以是语词的;可以是有意义的,也可能是孤立的。为了有利于形成目标意象,学习者通常用自己擅长的方式来对线索进行编码,也就是说,不同的学习者编码的策略与方式是不同的。儿童通常利用视觉表象进行编码,而成人则能够将视觉表象和语词联系起来,共同编码。在形成目标意象过程中,学习者不仅借助于对现有任务的知觉和有关线索的编码,也借助于先前的有关经验,这就是说,学习者通常还从长时记忆中激活有关信息,并有效地检索、提取出来。 在认知阶段,学习者不仅形成目标想象,而且还依据自己以往成功或失败的经验,依据自己的能力和目前任务的难易,形成自己作业水平的期望。这一期望既表现在质的方面,即动作质量的好或坏,也表现在量和范围上,即能完成动作的多少。一般说来,有明确目标期望的学习,较之于目标期望模糊的学习更有效。
2.2.2联系形成阶段 
在这一阶段,重点是使适当的刺激与反应形成联系。由于即使是一个简单的动作,所包含的刺激和反应也非常复杂,所以联系的形成比想象的要复杂得多。即就是必须建立动作连锁。 在这一阶段,必须排除过去经验中的习惯的干扰。如学会了简化太极拳的人,在学习打杨氏太极拳时,常常把简化太极拳中后坐的蹩脚的动作带到杨氏太极拳里来,而在杨氏太极拳中是没有这个动作的,因此他必须努力去纠正这些习惯性动作。动作技能相互干扰是迁移的表现。
2.2.3自动化阶段 
技能学习进入这一阶段时,一长串的动作系列似乎是自动流出来的,无需特殊的注意和纠正。技能逐步由脑的较低级中枢控制。人们可以一面从事熟练的活动,一面考虑其他的事情。熟练操作的特征就是动作技能的学习进入第三阶段的特征。 研究表明,任何运动技能的掌握都是相对的。许多体育技能的训练表明,一个运动员,要达到自己的最高水平,需要多年的练习。要保持这一最高水平,同样需要大量的练习。诱因的大小对技能的改进有很大的影响。国外对明星运动员给以重奖或高报酬,就是为了促使他们不断研究新技术,不断创造新的运动纪录。

3运动技能学习认知论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后,心理学家偏向于用认知的理论来解释动作技能的学习,即与信息的加工理论有十分密切的联系。这些心理学家在承认动作本身是一系列刺激—反应联结的同时,认为动作技能的学习必须有认知的参与。理由如下:
3.1学习者被置于一定的任务情景中,首先要理解任务,并预期和假设解决问题所需的反应和动作型式,形成目标意象和目标期望。
3.2学习者要比较先前的经验与目前的任务,辨别两者的相似之处。
3.3回忆过去学习过的、与眼前任务相关的动作行为,如回想有关的线索与反应之间的联结,回忆有关的动作程序,并有效地将这些信息提取出。
3.4根据刺激情景来理解自己所需要进行的活动的实质,理解情景的要求,以及决策时所需考虑的外部因素。
3.5识别和选择最相关的线索来进行反应,排除无关或干扰线索。
3.6利用认知控制情绪,建立起动作所需的适当的情绪状态。
3.7预期自己的作业水平,形成切实可行的、明确的目标期望。
3.8作出正确的动作反应的决策,即对动作反应的型式和参数,如高度、速度和方向等进行决策。
3.9根据技能反馈情况来调节自己的行为方式,分析性行为、自适应行为、问题解决性行为交叉使用。
3.10根据技能反馈情况不断调节情绪状态。
3.11对正在进行的行为进行评价,以监控、调节技能情况,对技能的结果进行评价,以便为后继学习提供经验。
3.12技能完成后,学习者还要对影响技能结果的因素,如能力、任务的难度,以及某些偶然因素进行归因分析。 
可以得出认知心理学家偏向于把运动技能的学习看作是一个先形成目标,然后激起一定的认知策略、认知过程,最后再驱动一连串的动作的过程。

4认知学习论在体育技能获得中的指导
认知理论致力于研究教如何影响内部的认知过程。如注意、编码、记忆、回忆;认知心理学把教和学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更重视学的作用;其实教学过程从本质上讲是一个认知过程,即将教材知识结构转化为学生的认知结构的过程。是一种主动、积极的建构和提高的过程。当代认知心理学的教学思想为我们解答“如何促进发展”这个问题提供了新的观念和新的技术,将认知学习理论与体育运动技术的获得有机的结合起来,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其具体的做法可以有: 
4.1调动体育技能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作为内驱动程序系统中积极活跃的心理因素,对于学习起着催化剂的作用。所以说,激发和维持和维持学生内在学习动机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认知心理学认为学习动机是指向学习活动的动机类型,,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认知内驱力是指一种掌握知识,技能和阐明、解决学业问题的需要,即一种指向学习任务的动机,求知的欲望。认知内驱力既与学习的目的性有关,也与认知兴趣有关。因为当一个人清晰的意识到自己的体育技能学习活动所要达到的目标与意义,并以它来推动自己的学习时,这种学习的目的就会成为一种有力的动机。而具有认知兴趣的津津有味的学习,并从中获得很大的满足。所以认知心理学家指出,教育的主要职责之一是要让学生对获得有用的体育技能知识本身发生兴趣。在缺乏交互式学习的传统听说课堂上,学生以听为主,处在被动的信息接受的地位,可以使学生由消极的技能接受者转变成积极获得者和技能的运用者。 
4.2创设感知体育技能意境 
    心理学表明,感知越具体,表象形成就越1清晰、深刻,越有利于促进从感性到理性的飞跃,由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转化,从而建立概念,培养能力。认知心理学认为创设感知意境就是在体育技能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间制造出一种“不协调”,将学生引入一种与体育技能内容有关的情境中去。加大了教学的密度,极大的节省了教学时间,尤其是教学信息传递的增值率扩大,多次反复重现和化抽象为具体的特点。是教学内容鲜明生动,富于感染力,减轻了学生的负荷,优化了教学效果。 
4.3技能学习者为中心,促进对信息的有意义和创造性的加工
    技能学习者为中心,这是基于认知心理学的教育技术的本质特征,也是形成学习者自己的认知结构的前提。在传统的技能获得环境中,是由教师控制教学,这意味着教师把学习任务、目标和策略强加与学习者,使得学习者不会思考,变得懒惰。而基于认知心理学的技能学习中,是由学习者自己控制自己的学习,学习者有着较高的学习动机,学习者会积极思考,积极与环境交互,可以对信息进行有意义和创造性的加工,有利于形成正确的认知结构。 
4.4注意发展和培养技能获得者的策认知策略,提高信息加工各阶段的能力和容量 。
     认知策略是“学习者用以支配自己的心智加工过程的同部组织起来的技能”,是处理内部世界的能力。在技能获得的过程中不再像以前一样,只是作为教的技能训练,现在更多的是注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注重发展和培养学生的认知策略。需要学习者参与到其中去,运用发现法进行技能的获得,强调用自己的实践行为加头脑亲自获得技能,它的特点是关心学习过程甚于技能获得的结果,要求学习者主动参与到技能形成过程中。发现有利的技能掌握的策略性知识,有利于合理技能结构的形成。 
4.5重视学生技能获得元认知能力的培养 
    技能获得元认知就是指主体对自身技能获得认知活动的认知,其中包括对当前正在发生的技能获得认知过程和自我的技能获得认知能力以及两者相互作用的技能获得认知。可以认为技能获得元认知能力的发展就是为技能获得者在心理上培养一位“老师”。 根据技能获得认知学习理论,教学强调技能获得者相互之间的相互合作,合作学习可促进技能获得者的意义建构,培养技能获得者的技能获得元认知能力。这是因为:
4.5.1技能获得者相互之间的合作、交流有助于技能获得者建构起新的、更新层次的知识结构;
4.5.2在交流过程中,技能获得者的想法、解决问题的思路被明确化和外显化,可以更好地对自己的理解和思维过程进行监控;
4.5.3在技能获得者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的交流中,他们要达成对问题的共同理解,建立和合适的问题空间表征,而这时解决问题的关键。 

参考资料:

1体育运动心理学研究进展/主编 张力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5。
2体育心理学/主编 杨宗义,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8。
3体育心理学/马启伟著,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5。